第15章半路夫妻情深義重

字數:2885   加入書籤

A+A-




    ,最快更新呼嘯江湖 !
    張氏聞聽老漢一番言語後,心中暗想道。事情到了這步田地,也隻得解決目前的困境再說。於是,掙紮著爬起床來,下地對二位老人跪下說:“我蒙難至此,二老救命之恩如同再造。請受女兒一拜”。
    老婦人忙將張氏扶起道:“哎呀,不可如此多禮,真正折殺我了”。老婦人想了想又道:“兒啊,剛才你父所言之事,你可聽清楚了,想好了嗎?”
    張氏道:“女兒今後一切就隻有請二老作主了。”
    老漢大喜道:“想我秦三,到老來收得如此女兒,真是上天送來的造化。隻是我兒一旦真的嫁了過去,就要做起後娘來了,真是苦了我兒了。”
    三人喜極而泣,都不知說什麽才好。至此,張氏才知老漢姓秦名三,老婦人人喚秦大娘子。就在三人不知說什麽好的時候,張氏突然想起一事。渾身一摸之後,不由得叫出聲來:“哎呀,這如何是好。”
    秦三嗬嗬一笑道:“我兒可是在尋找此物?”說著,從懷中摸出一件東西來。
    張氏一看,不由得喜出望外,秦三手中拿的不正是要尋找的鳳凰玉佩嗎,張氏從秦三手中接過此物,高興地說道:“多謝父親大人。”接著又細細地端詳起來。
    秦三不解地問道:“此是何物,值得我兒如此地看重,昏迷當中還緊緊地抓在手中不放?”
    張氏於是便把柳家堡林、陳兩家立約到林孝義臨危之時,把這鳳凰玉佩丟於她懷中的事兒又敘述了一遍,把個秦三夫妻聽得嗟歎不已。
    不幾日,經人撮合,司馬逢春果然答應了這門親事,擇了個吉日,便將張氏娶過門去。
    秦三夫妻所提到的司馬逢春,正是張士誠手下四大護衛的“黃臉通判”,原來在江陰城中司馬逢春與花無影、潘奇,保著張士誠從亂軍之中,殺開一條血路到了平江。誰知徐達的動作甚快,還沒等張士誠等人喘過氣來,徐達的大軍已將平江城團團圍住。一番苦戰之後,方才脫身,不久張士誠被朱元璋用弓弦絞死,花無影也就此失去了蹤影。為替張士誠守住秘密,司馬逢春便回到棲霞嶺老家隱居起來,不再過問江湖中事,所以未露半點行藏,但對汴梁一帶的動靜卻是盯得很緊,生怕有一絲懈怠而誤了大事。後取妻生子,誰知妻子半年前,突得暴病而亡。所以才放出風去,要娶妻繼弦。
    再說張氏過得門來之後一看,屋內果然淩亂不堪。全沒一點過日子的樣子。幸虧張氏乃是貧苦人家出身,從小便是勤勞慣了的,不一時便把家中收拾得井井有條,裏裏外外拾掇得幹幹淨淨。
    由於張氏勤勞賢惠,對人體貼入微。特別是對司馬逢春之子司馬昊,更是十二分地痛愛,就如已出一般沒有二致。說來也怪,這司馬逢春之子司馬昊,一見張氏就如見了自已親娘一般,十分地親熱。這樣一來,沒幾個月,張氏已然習慣了這裏的生活,完全把自己融入到了這個家庭當中。因而深得司馬逢春喜愛。而司馬逢春也果真是性情中人,把個家中的一切全部托付給了張氏,自己從不過問,除了田間勞作之外,一個心思全都撲在刀槍拳腳上了。
    如此過了幾個月,這天傍晚張氏突然感覺腹內傳來陣陣疼痛,知道自己就要臨盆生產了,急將司馬逢春喚入房中,把自己即將臨盆的事兒告訴了司馬逢春,司馬逢春一聽,自然很是高興。忙將村中接生婆請了過來。
    司馬逢春就在屋外靜待消息,待到子時左右,突聽屋內一聲歡呼,緊接著便傳來了響亮的嬰兒啼哭之聲。把個司馬逢春喜得心頭砰砰直跳。暗道:“就此哭聲,此子亦非尋常人也。”
    不一時,接生婆走出門來,對司馬逢春說:“賀喜大官人,娘子生了一位千金。”聽說張氏生了一個女兒,司馬逢春大喜過望,快步走入房中來,隻見嬰兒長得十分地可愛。正安祥地睡在張氏身邊。司馬逢春遂重謝了接生婆,親自將接生婆送出門外,這個懸著的心才放了下來。
    轉眼滿月已到,這天司馬逢春就在家中備了幾桌酒席,請了左鄰右舍和司馬家族中人湊個熱鬧。酒過三巡之後,司馬逢春叫張氏把嬰兒抱了出來。大家一看這嬰兒長得眉清目秀,一雙小眼滴溜溜就如會說話一般,煞是招人喜愛。但在這司馬家族中人眼裏,都暗道一個遺腹子,也值得如此張羅。跟我司馬家族扯得上半點關係麽。嘴上不說什麽,心中卻是老大不快。
    這時有人問道:“可跟你家千金取名了麽?”
    司馬逢春笑吟吟地說道:“取了取了,就叫司馬錦雲如何?”
    司馬逢春話音剛落,屋內便響起了一片讚同之聲,都道這名字取得好,真是名如其人。齊向司馬逢春道賀。
    這一日大家都是盡興暢飲,至晚方才盡興而歸。把個張氏感動得不知說什麽才好。回到房中暗暗地想道:“想我張氏不知前輩燒了什麽高香,大難不死,又蒙義父義母搭救,揀得一條性命。今番嫁與司馬逢春之後,又是這般的關心體貼,善解人意。今生不能相報與他,來生就是變牛變馬,我也要報答於他。”
    從此,張氏更是百般地關心和照顧司馬逢春,夫妻倆相敬如賓,恩恩愛愛。閑時司馬逢春便在自家後院練上一番拳腳。要不,便在桐油燈下與張氏談上一會兒貼心話兒。他們的一雙兒女也是長得聰明活潑,十分地可愛。從此小兩口過起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棲的田園生活。日子過得雖是清貧,倒也充實有趣。
    轉眼又過去了十年有餘,這時司馬昊以有了十二歲,長得身體結實魁梧,還在他五歲多的時候,司馬逢春練功時,便把帶他在身邊,耳濡目染。司馬昊對習武便慢慢地著起迷來。為這事,張氏可沒少跟司馬逢春得說過,要司馬昊棄武從文,將來也好有個出身。但司馬逢春總是說,司馬昊骨格清奇,是塊學武的好材料,況這孩子不好讀書。還不如傳承他的衣缽,專一習武,或許將來還能有條出路。字隻要認識就行了。那行文作賦可不是他們司馬氏家的遺風,倒不如讓錦雲也跟著學文識字,興許將來還有些用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