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諸事安排

字數:4191   加入書籤

A+A-




    早朝如期而至。

    仁德皇帝在內侍一聲,“皇上駕到——”中上了大殿。

    眾朝臣跪拜相迎。

    仁德皇帝抬手平身。

    而後今日的議題開始。

    不出大臣們所料,議的就是新進人才的官職安排。

    仁德皇帝沒敢直說朕想讓狀元當某某官職的話,而是先饒有深意的逡巡了一圈,而後才委婉地問起這些人的官職安排。

    結果朝堂之上,眾大臣們比他還激動地探討起官職安排,說到激動處更是唾沫橫飛。

    仁德皇帝頗為頭痛地呼了口氣,心想一切都是天意,天意讓他今日不好過。

    蕭瀾此時一言不發,靜聽各種辯論賽。

    這朝堂之上,除了世家,寒門或者新老舊臣之外,還有一種黨派劃分,便是忠君黨與非忠君黨。

    忠君黨,便是皇上是天,皇上是地,皇上說什麽都對。

    非忠君黨便是,皇上說的,我得考慮考慮該對還是不對。

    所以,朝堂之上,兩幫大臣的爭執正是這兩派。

    忠君黨基本都是寒門,而寒門基本都是將門、

    非忠君黨便是世家,而世家基本都是文臣。

    一番粗魯與文雅的唾沫交鋒之後,雙方均以肺活量不夠而平局。

    現場在沒有任何外力幹預的情況下安靜了。

    仁德皇帝眉頭一挑,哎呀,朕還沒來得及出手,爾等就不行了,看來這肺活量不夠呀。

    不過仁德皇帝很開心,抬手祥裝摸胡子,實則眼神狂給蕭瀾下暗示。

    蕭瀾知道自己要出場了,是以出列,拱手啟稟,“微臣以為,狀元爺上任前做過欽差,查過案,有資曆,不比往年的狀元,是該特殊情況特殊安排。”

    蕭瀾這話說完,底下那些不服氣的大臣一臉我呸的眼神瞪著他,奈何也隻能瞪了,畢竟他們累的說不出話了。

    仁德皇帝眉眼一挑,一副才聽說過的樣子,哦了一聲,讓蕭瀾接著說。

    蕭瀾心裏想笑,皇上的演技堪比戲子,明明前晚他們在宮裏都已經對好了詞兒,今日卻像是頭回聽說一般。

    那晚,蕭瀾為了拖住仁德皇帝,不讓他看見淩風玉,以免淩風玉冒充東平的事情揭發,所以他就提前對穆意遲的官職安排做了深入分析。

    蕭瀾當時說,“以那些老臣的意思,陛下要想安排穆意遲入別的官職,那得頗費一番較量。

    除非,眼下有個官階不大,又無人願意上任的官職擺在眼前,或許那些大臣會同意。”

    這朝中官職也就兩大類,文官或武官,京官或外官。

    穆意遲是文人,讓他做武官肯定不行,那就隻能在外官裏挑。

    眼下,各地縣令也是分三六九等的。

    舒服點的地方,自然是有不少人爭著去上任,因為熬資曆快,容易出政績,一旦有了政績有了資曆,再調入京城謀個官職那就太容易不過了。

    所以,這種地方,那些大臣一定也不會同意。那就隻能從艱苦點的環境裏挑位置了。

    蕭瀾想到了一處好去處,“豐城。那裏常年天災人禍,條件艱苦不說,一不小心死傷無數還會落下個失職之罪,但凡家裏有些背景的都不願意去那上任。

    但不管怎麽說,隻要外放為官,回來也算有資曆了。屆時陛下想調派個什麽官,那些大臣也就不好橫加阻攔了。”

    思緒收回,蕭瀾勾唇一笑,對著仁德皇帝以及滿朝的大臣稟道,“微臣以為豐城是個好去處。豐城這些年總是產出不足,陛下都再三放款稅負政策,百姓們依然一貧如洗。

    穆狀元於大殿上一篇《複興大周論》,以獨到的見解,深入基層的視角將大周貧民底層的現狀盡述於紙上,同時又提出了不少建議。

    臣以為,朝堂之上除了穆狀元之外再無人可堪此大任!”

    眾朝臣聞言眨巴著眼睛,想說什麽終究什麽也沒說。

    大家都隻是在心裏暗罵,誰說朝堂之上無人可堪大用就意味著除了穆意遲之外就再無人可用了,這話未免也說的太滿了。

    然而,誰都知道,真要是將這話說出來,那蕭瀾必定回會一句,那你倒是說出個具體名字來。

    那樣最後不討好的便是他們自己了,所以誰也沒有多說。

    仁德皇帝故作深思了片刻,便過場似的詢問了一句,“諸位愛卿意下如何?”

    諸位愛卿意下不如何。幾位早朝前就此事發表過看法的大臣們你看我我看你,料想到王大人有好安排卻偏偏不帶他們玩,那邊把王大人拖下水吧。

    於是乎,一大臣出列稟道,“陛下,王大人有話要稟。”

    王大人原本保持著手持笏板眯眸偷寐的姿態,聞言眸子微微一睜,出列回稟,“回皇上,微臣讚同蕭大人之建議。”

    那個將王大人推出去的大臣微微一愣,而後又默默站回隊伍。

    眾朝臣們心知肚明,這朝堂之上除了穆意遲願意上任豐城知縣之外,誰還願意去那雞不生蛋鳥不拉屎的地方。

    縱然有人願意去,但拚資格也沒穆意遲合適,畢竟他怎麽說還有一層前欽差身份在那,怎麽說都算是比同科進士多了一層資曆。

    於是早朝就在少數歡樂多數憂愁中散了。

    那幾位心有不甘的大臣特意堵了王大人的去路,借口以一道喝茶敘舊為名,非要王大人一起敘敘,當中什麽個意思,是個人都明白。

    蕭瀾狀似不經意地自他們身邊走過,那些大臣們好似如臨大敵一般,各個瞪著眼睛警覺地看著他,看著他在他們視線中優哉遊哉的走過。

    蕭瀾出了宮門,才勾唇一笑,饒有所指。

    馬車自他跟前停下,車簾子掀開,衛莞探著腦袋笑盈盈地望著他。

    蕭瀾心情好了許多,上了馬車,入簾內與她相並而坐。

    衛莞親自給他泡了茶,又問起早朝的事,隨後蕭瀾如實回答。

    衛莞一愣,“你真這麽說的?”

    蕭瀾點頭。

    衛莞手支著腦袋,滿眼好奇地看著蕭瀾,視線下她的睫毛細密而長,一顫一顫,好似振翅高飛的蝴蝶。

    蕭瀾在她視線裏輕輕點頭,後又抬手輕撫她的臉頰,指腹輕輕摩過她的睫毛。

    衛莞回過眸來,視線落在他的指腹上,微微一掃,後又繼續追問,“那那些大臣答應了?”

    “不答應?誰去?”蕭瀾也手支著腦袋,聲音慵懶備至,眸光柔柔地望著衛莞。(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