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五章 藏在簪子裏的情詩

字數:3619   加入書籤

A+A-


    ,最快更新邪王狂妃要探案 !
    知府大人的命令壓下來,即便是一向淡定的女主,也不由得緊張起來。
    一個月的時間,已經是陳達能夠給出的極限了,這還是看在了男主的麵子上。
    如果換作一般的案子,一月時間可以說是綽綽有餘。可是被調查的對象換成羅信……女主卻是有些信心不足。
    原因無他,這羅信實在太擅長偽裝。無論何時何地,他總是擺出那副正人君子的模樣,讓周圍的人沒法對他產生懷疑。
    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沈月不能搜集足夠的證據,證明羅信就是幾起案件的主謀,並將其一舉扳倒,局勢隻會愈加不利。
    如果像上次一樣,沒能成功指認羅信,反而被他潑了一盆汙水,那可就得不償失了。
    同樣的錯誤,女主絕不允許自己犯第二次。這一次,除非是有十足的把握,否則她是堅決不會動羅信的。
    夜深了,男主和天寶已經各自回房休息,唯有女主的窗子還隱隱透出一絲光亮。
    因為心中有事,女主躺在床上,幾次嚐試入睡,都沒能成功。一向睡眠質量極好的她,也嚐到了失眠的滋味。
    不願在床上輾轉反側,翻來覆去的浪費時間,女主幹脆披衣起身,挑亮了燭火,坐在案前繼續白日裏未完成的工作。
    劉承宇死了,女主想要借助他揭穿羅信偽麵的計劃隻能擱淺,於是一切又要從頭再來。
    女主索性把陳穎、劉羽還有劉承宇和劉豔的死亡卷宗都找了出來,放在一起研究。
    這份工作量十分巨大,也虧得女主同時兼備細心和耐心,才能在案前老老實實的一坐就是大半日。
    男主勸她不要太辛苦自己,女主也隻是謝過了他的好意。
    如果可以,沈月也不想如此勞心勞力。隻可惜形勢所逼,身不由己。
    如果說一開始,女主隻是和羅信較著一股子勁兒,想要揭穿羅信的真麵目,給自己出口氣,那麽現在,又多了一個不得不拚命努力的理由。
    ——她總要保住自己的飯碗。若是做不成狀師,往後該如何在這幽州城中立足?
    盡管女主因為案情而憂心,好歹沒有讓這份焦慮影響到她的心境。
    四下裏一片寂靜,偶爾能聽到房前屋後的幾聲蟲鳴。沈月坐在桌前,很快就專注於麵前的卷宗。
    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跳躍的燭火將沈月的側臉投影在牆壁上,那美麗的剪影,看起來自有一番歲月靜好。
    沈月埋頭於卷宗之中許久,卻並沒有發現什麽新的線索。困意襲來,她伸了個懶腰,打算把桌子上的卷宗收拾好,便上床休息。
    忽聽“叮”的一聲,似是有什麽東西掉在了地上。女主低頭一看,心中暗道不妙。
    那落在桌腳旁邊斷成兩截的,不是劉豔的簪子,又是什麽?
    隻是沈月分明記得,劉燕的發簪是鎏金的,緣何會輕易摔斷了呢?
    一手舉著燭台照明,一手小心翼翼的拾起兩截斷簪,女主把發簪的斷口處湊到燈下仔細一瞧,便明白了其中緣故——原來這發簪的鎏金之下,包括的乃是玉芯。
    這也難怪會被摔斷了。
    女主心中對著已經死去的劉承宇兄妹默念了一句“對不住”,總歸是她疏忽了,才不小心讓這發簪落在地上,變得殘缺不全。
    女主仔細觀察著兩截斷裂的發簪,見斷口齊整,心下微微鬆了口氣。
    ——明天外出時,尋個做工優良的研究修補一下,應該能恢複原狀。
    女主這樣想著,將兩截發簪放到案上,正欲回到床上歇下時,卻忽然瞧見了掉在桌腳旁邊的另一樣東西。
    先前她隻顧著緊張劉豔的發簪,竟然沒有發現旁邊還掉了其他的東西。
    女主再次俯下身,將那枚疊的方方正正的小紙條撿了起來,放在燈下仔細瞧著。
    小小的紙條上隻有兩行字,寫著“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兩句情詩。
    讓女主整個人為之一震的,還是詩尾的落款。那處赫然寫著“羅宇”兩個字。
    女主又拿起斷裂的發簪仔細研究了一下,最終斷定,這小紙條起初應當是藏在中空的發簪裏頭,此番發簪斷裂,它才得以重見天日。
    發簪的主人是劉豔,那麽這兩句情詩,應當就是名為“羅宇”的這人寫給劉豔的。
    隻是劉承宇不是說,劉豔愛慕的人是羅信嗎?這個羅宇又是怎麽一回事?
    羅宇,羅信,兩個人都是羅姓,莫非……這個羅宇就是羅信那神龍見尾不見首的雙胞胎兄弟?
    女主越想越覺得可能,隻不過在沒有拿到確切證據之前,這一切都隻是她的猜測,無法作數的。
    不過這張紙條的出現,也算是幫了女主一個大忙。案情終於有了新線索,女主決定,從這個突然出現的羅宇著手調查。
    ……
    心中有了方向,第二日,女主一頭鑽進了知府衙門存放曆年卷宗的庫房中,專心查找關於羅宇的一切文字記錄。
    陳達迫於上峰的壓力,不得不給女主設立了一個破案的時限,其實陳達本人還是十分看好沈月的。
    這回女主提出,要查閱幽州城的曆年卷宗,陳達也沒有推辭,當即就應了下來。
    在滿滿一庫房的卷宗當中,尋找一個人可能留下的痕跡,無異於是大海撈針。
    衙門的卷宗曆來隻記錄有過失之人所犯的錯誤,若那羅宇是個遵紀守法的忠厚百姓,女主可是要白費力氣了。
    女主又怎會想不到這一點?不過她更相信自己的直覺。
    也許是因為女主表現得太過胸有成竹,陳達派過來協助她的幾個衙役,竟然沒覺得這樣大海撈針的舉動有何不妥,全都認真翻閱著卷宗。
    一時之間,不算寬敞的庫房裏,全是紙張翻動的聲響。
    近一年的卷宗、近三年的卷宗、近五年的卷宗……被女主等人檢查過的卷宗,如同小山一般堆在地上、桌案上。
    時間已將近正午,屋內眾人都有些昏昏欲睡。就在這時,一名衙役忽然大喊了一聲。
    “找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