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六章 羅家荒屋
字數:3724 加入書籤
,最快更新邪王狂妃要探案 !
對於沈月和其餘來幫忙的衙役來說,這一嗓子無異於是天籟。
也不知道是女主的運氣足夠好,還是直覺足夠強大,竟然真叫他們在這千百份卷宗裏,找到了與羅宇有關的一個。
也虧得幽州算是一座太平城鎮,城中等閑不會發生什麽案子。不然的話,隻怕是女主幾個人翻斷了手腕,也未必能夠找出些什麽來。
寫有羅宇名字的那一份卷宗上,實際上記載了兩起案件。這兩起案子都發生在幽州境內一個名為“徐陽村”的偏僻村落中。
幾年前,一名年輕婦人走山路回家,在路上卻遭歹人強、奸。婦人曾抵死不從,奈何終究比不過施暴的男子力氣大,最終受辱。
那年輕婦人沒法承受這樣的打擊,覺得從此之後沒臉見人,最終以三尺白綾懸梁自盡了。
半月之後,當初強、暴那年輕婦人的歹人的屍體在城郊的樹林中被人發現,死狀淒慘。
據調查,殺死那強、奸犯的,就是婦人的丈夫,名為羅宇的年輕男子。
然而等到衙門派人前去捉拿羅宇歸案時,羅宇家中已是人去屋空。
衙門曾幾次三番前去徐陽村打探,試圖從村民口中得知任何關於羅宇的消息,可是羅宇就像是從人間蒸發了一般,蹤跡全無。
幾番尋找未果,漸漸地,衙門也就放棄了這樁案子。直到今日,當年的羅宇仍未被抓捕歸案。
卷宗裏的這一發現,讓沈月和李榮的精神都為之一振。
盡管就目前來說,他們尚且無法得知,這個殺人犯羅宇和天武門掌門羅信到底有沒有關係,不過——去看一看不就知道了?
……
徐陽村地處偏遠,沈月三人從幽州城出發,顛簸了一上午,才抵達了目的地。
從前,李榮恪守禮節,從來都是和天寶一道騎馬趕路的,獨留沈月一個坐在馬車裏。
但是自上次沈月與他冷戰並“大獲全勝”之後,李榮就變得越發“黏人”起來。但凡有機會與沈月獨處,他絕不會放過。
李榮心中總有一種感覺,若是他不緊緊抓住沈月,沈月隨時有可能離他遠去。
他不能讓這樣的事情發生。
和沈月相對坐在不算寬敞的馬車裏,李榮隻覺得,狹小的空間裏溢滿了快活的空氣。有沈月在,就連車廂裏的氣息都變成了甜的。
李榮恨不得馬車能夠一直這樣行駛下去,直到天荒地老。
隻可惜再長的路也有盡頭,晌午時分,馬車緩緩駛入了徐陽村。
正當晌午,烈日當空,村子裏麵靜悄悄的,就連最愛玩鬧的小孩子們都不見了蹤影,村民們大約都在午睡。
這正好與了三人方便。馬車一路低調的駛進村子裏,沒有驚動任何人。
按照卷宗上的記錄,天寶很快就找到了羅宇家。他招呼車裏的二人出來,先下車的人卻是李榮。
李榮站穩之後,便伸出手去扶沈月,沒覺得自己如此舉動有任何的不妥。
沈月也是十分淡定,唯有天寶在一旁大驚小怪的瞪圓了眼睛——他家公子何時這麽體貼細心過?!
從前那些大家閨秀們做夢也不敢想的事,竟然落到了這麽個村姑頭上,尤其這村姑還一副“身在福中不知福”的模樣。
這一幕看起來著實有些驚悚。
不過天寶心裏清楚,這隻是入門級的。繼續在沈月身邊待下去,往後見到的場麵,驚悚程度肯定還會翻倍。
也許他該學著慢慢適應……
天寶糾結的時候,沈月和李榮已經開始打量這座小院子。
一眼看過去,就知道這院子已經荒廢許久——四周的柵欄斷的斷,缺的缺,形同虛設,唯一完好的當算是栽歪了半扇的大門,被一把大鎖鎖著,搖搖欲墜。
天寶在房前屋後繞了一圈,尋了一個足容成年男子通過的柵欄空隙,讓沈月從這裏進去。而李榮和他足尖一點,就輕鬆躍進了院子裏。
鑽柵欄鑽得灰頭土臉的沈月:……
她再一次堅定了學武的念頭。
不求像這主仆二人一般武功高強,隻求遇到危險時能夠自保,再加上一條——不用鑽柵欄。
房門沒鎖,三人很容易的就進入了屋中。
屋子裏隻有寥寥數件家具,長時間無人使用,表麵上都蒙上了厚厚的一層灰塵。
地上也是,甚至三人每走一步,都會激起一陣煙塵,同時在地上留下清晰的腳印。
“咳咳,這什麽破地方!”天寶忍不住抱怨道。
沈月卻盯著床榻的方向目不轉睛,她發現了一些異常。
——房間裏的家具都積上了一層灰塵,沒道理床鋪卻能無視歲月的流逝,依然幹淨整潔,如同屋主在時一般。
唯一能解釋得通的隻有一個:有人來過這裏,且不止一次。
沈月略一思忖,沉吟間心中已有了主意。她故意大聲招呼李榮和天寶,“這裏根本沒什麽可找的,我看咱們還是回去吧!”
李榮和天寶俱是一頭霧水,才過來就要回去,他們還沒開始搜查呢!沈月什麽時候變得如此反複了?
迎著二人疑問的目光,沈月向他們使了個眼神:回去再說。
三人在並肩查案中一起經曆了不少事情,李榮和天寶自是能夠看懂沈月的眼神示意。
當下,這主仆二人也不遲疑,和沈月一同離開了屋子。
沒有質疑,沒有不服,他們相信,沈月這樣做必定有她自己的理由。
出去的時候,依舊是沈月鑽柵欄,李榮和天寶“飛”出去。上馬車之前,沈月還抱怨了一句:“又白跑了一趟!”
那不經意間流露出來的嬌嗔模樣,直叫李榮不由得看癡了。
好在他很快回過神來,沒有讓沈月看到他的失態。
萬一不小心在沈月心中留下“色咪咪”這種不好的印象,那可就不妙了。
有些事情,需要徐徐圖之,同時不允許出半點紕漏。
隨著馬車骨碌碌的車輪聲,“一無所獲”的三人如同來時一樣,再次低調的走遠。徐陽村再一次恢複了寧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