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夢斷醒癡人,葬骨觸天威(下)

字數:3882   加入書籤

A+A-




    ,最快更新竹林頌:嵇康傳奇 !
    向秀這一走,音信全無。從他帶走的衣衫器物可看出,想必那時神思已略漸清明。出去走走也好,或許有新的機緣在等著他。嵇康這樣安慰自己。他與曹璺在竹林又住了三月餘,每日教綰兒讀書彈琴,一起在山間玩耍遊曆,日子過得安閑自在。許多年後,嵇綰回憶這段模糊的兒時歲月,仍覺得這是她一生中與父親共度的為數不多的美好光陰。那時的陽光明媚,風也和煦,母親眼角從不見淚痕,父親也常常帶著笑意,陪伴她度過許多無風無雨的甜夜。
    竹林方三月,世上若千年。不久後,嵇康從世人口中得知了淮南一叛的最終結局。據說,王淩飲鴆自殺的當夜,司馬懿做了個噩夢。夢中王淩披頭散發,一手高舉著象征皇權的玉璽,一手拖著長劍朝他走來,口中念著:“漢室衰落,群雄並起,武帝曹操平定北方,以魏代漢,乃天數之定。魏室中興,民生安定,君無大過,司馬謀篡,實為逆天!如此賊族,吾今雖下九泉,仍要日日咒罵,詛咒你司馬氏即便取得天下,也要同室操戈,骨肉相殘,國祚衰落,永無寧日!”說罷,他將玉璽狠狠一摔,舉起長劍向司馬懿心髒刺去。司馬懿隻覺胸口一陣劇痛,大叫一聲從夢中驚醒,自此一病不起。
    為免王淩死後陰魂作祟,司馬懿下令,分別將王淩、令狐愚二人的屍首在鬧市中暴屍三日,叫人用鞭子狠狠抽打。還將二人的官服、印綬都搜來當眾焚燒,以此泄憤。令狐愚雖在王淩事發前就被鍾會誤傷而死,早已在兗州下葬。可司馬懿仍不放過,命人將他的屍首重新挖出來淩辱,鞭屍之後丟在兗州鬧市,整整十日都無人敢去收屍,直到一個青年出現。
    這青年名喚馬隆,長得身高體壯,相貌威武,是兗州一位低級武官。他來在鬧市,一見令狐愚的屍首,便撲倒在地,拜了三拜。一旁巡查的軍官上前喝止道:“此乃朝廷重犯,不得私自拜祭,快快走開!”馬隆起身道:“我曾是令狐愚府上的門客,受其恩惠多年。如今他曝屍街頭,豈有不管之理?”
    “這麽多天來,你是第一個來拜他的人。別的人看見他,恨不得躲得三丈遠。要說這令狐愚生前官居兗州刺史,門客故交眾多,沒想到如今卻隻有你一區區小官敢來相認。”軍官打量了馬隆一番,唏噓道。
    馬隆哼了一聲,道:“世態炎涼,認他怎地,我馬隆卻不是那樣的勢力小人!”說著衝那軍官一拱手,道:“大人,請允許我將屍首帶回下葬。”
    那軍官早就不想在這守著一具屍首,不過因為無人來收,自己更不會替一個朝廷重犯收屍,眼看天氣熱將起來,雖說已是幹屍,也不免氣味難聞,巴不得有人趕緊領走,自己也好回去交差,便道:“許了許了。來,在此處簽上名字,便可領走!”
    那馬隆也不多想,道了聲謝,龍飛鳳舞地將大名一簽,便開始張羅收屍、下葬之事。其實,這馬隆並非令狐愚的門客,兩人也從未見過麵。但他雖為一介小吏,卻一向胸懷天下,好行俠義之事。自聽說了王淩、令狐愚的遭遇,心中便意氣難平。見一連十日都無人前去給令狐愚收屍,便謊稱自己是令狐愚的門客,將屍體收了去。不僅自己出錢將令狐愚殮葬,還在墓地四周種滿鬆柏,決定親自為他服喪三年。他的此番義舉,頃刻間傳遍大街小巷,成為兗州婦孺皆知的美談,也因此震動了朝廷。
    敢為令狐愚服喪,這簡直是對司馬氏赤裸裸的公開挑釁!病榻上的司馬懿聽聞此事,怒不可遏,馬上招來司馬師、司馬昭兩兄弟商議對策。司馬師一向手腕強硬,雷厲風行,他主張立刻下令將馬隆捉拿歸案,嚴刑審問,務必讓他供出同黨。若沒有幕後主使也不怕,朝中正好有許多親曹之臣要清理,到時候做一張偽供,將罪名往那些人頭上一安,統統治罪,豈不快哉?
    司馬懿想了想,沒有說話,看了眼司馬昭:“昭兒呢?”從進屋起,司馬昭一直垂手立在一邊,並不插言。如今聽得父親問話,便抬起頭,唯諾道:“孩兒聽從父親定奪。”
    “不孝子!為父臥病多日,你兄長事事為我分憂,而你卻越發墮怠,不思進取,要你何用?”對兄弟二人,司馬懿向來多用教導,鮮少斥責,今日開口責罵,一是知道自己時日無多,焦心所致。二是看出司馬昭心中另有想法,不過礙於兄長之麵,不敢直言。他清楚,這兩個兒子中,司馬師戰功卓著,在朝中威望甚高,自己的大將軍之位最終要傳給他。也正因如此,司馬昭近日才越發謹慎小心,不敢搶了兄長的風頭,怕為日後惹上禍端。
    如今自己還未死,司馬氏的大業還未完成,兩個最得力的兒子便開始猜忌,難道王淩的詛咒這便應驗了?心中慘然一歎,無情最是帝王家,誰叫司馬氏欲戴皇冠?無論如何,都是親子,都要保全。他咳嗽一聲,向司馬師伸出手:“師兒,為父有話對你說。“
    司馬師連忙上前握住父親的手,道:“孩兒在此。”司馬懿歎了口氣,哀道:“為父恐怕不久於人世……有你在,朝中大事我並不憂心……你原配早亡,隻有五個女兒,昭兒的次子桃符,性情溫良聰慧,我十分喜愛。我明日便上疏陛下,封他為長樂亭侯,過繼給你為子。你意如何?”這桃符是司馬昭與正妻王元姬的次子司馬攸,小名桃符。司馬懿如此安排,可謂用心良苦。有了這層過繼關係,若日後司馬攸登上皇位,也不會對生父司馬昭下毒手。這樣一來,既給司馬師立了子嗣,也為司馬昭設了一把保護傘,可謂兩全。
    “孩兒謝父親周全,”司馬師說著跪倒在地,哭道:“父親身體康健,隻要善加調養,不日便會康複的!”司馬昭也趕忙跪倒,哽咽不止。
    “昭兒,日後你要好好上進,為兄長分憂。”
    “孩兒定當竭盡所能。”司馬昭信誓旦旦。
    “馬隆之事,你此時可有想法了?”司馬懿忽得轉換話題。
    “孩兒以為,兄長的意見雖好,但此時王淩叛亂剛剛平定,朝中人心惶惶,東吳、西蜀也不安分,若此時再大興懲處,反而會激起事端。孩兒認為,此時應反其道而行之,在朝廷表彰馬隆,讚揚他的忠義之舉,並號召天下士人掀起討論,宣揚忠義孝悌之道,以顯示我司馬家寬厚仁愛,德行昭彰……如此做還有一個好處”司馬昭說著,與父親對視一眼,露出狡黠一笑,“廣開言論,才能聽到真正反對的聲音。如今天下名士以竹林七賢為首,是時候看看他們的居心了……”
    司馬懿點頭,冷笑道:“天欲其亡,必令其狂……就照昭兒說的辦吧。”
    “二弟之計以退為進、欲擒故縱,果然更佳,孩兒這就去辦。”司馬師領命,隨即安排親信司隸校尉何曾,命他先擬奏折,上疏天子表彰馬隆的忠義。然後在太學設壇講論,批判王淩、令狐愚謀逆之罪的同時,讚揚馬隆為主盡忠的道義,宣講名教推崇的“孝悌忠信禮儀廉恥”之道。
    待辦完這些大事,司馬懿因興兵跋涉,長期謀慮過度,已成強弩之末。時節漸漸進入初秋,樹葉開始泛黃,操勞謀慮了一生的梟雄進入遲暮。回想自己的一輩子,司馬懿應該是無悔的。他生於亂世,憑借自己屈伸有度,韜光養晦和奇謀神略成就了一番偉業,可謂一展壯誌。然而鳥之將死,其鳴也哀,在他內心深處或許也藏著幾許愧疚。
    涼風掠過帷帳吹進病榻,一個熟悉的人影飄至床前。司馬懿睜開雙眼,坦然直視著麵前之人:“丞相,一別數載,你我終要相見了。”
    “仲達,隻有你還會喚孤為丞相。”
    “是啊,恐怕這世間也隻有我最能理解丞相之心。漢丞相曹操,掃滅群雄,雄霸中原,乃清平之能臣,亂世之英雄也。”
    “若無孤在,不知幾人稱帝,幾人稱王。當日天下大亂,舍我其誰?”
    “丞相……是否會怪仲達忘恩負義?”
    曹操神情一凜,繼而報以莫測一笑,轉身隱去。司馬懿苦笑兩聲,盯著麵前的一片虛空,念出最後一段詩句:
    神龜雖壽,猷有竟時。騰蛇乘霧,終為土灰。
    公元251年8月,司馬懿去世於洛陽,享年73歲。9月葬於首陰山,辭讓郡公和殊禮,不樹不墳,不設明器,諡號“宣文”。同年,其長子司馬師任撫軍大將軍,全麵掌握曹魏軍政大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