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棍

字數:5524   加入書籤

A+A-


    ,最快更新他,來自少林 !
    接下來的幾天,聶爭就在一邊恢複身體養精蓄銳、一邊每天到天外飛仙樓“看看”中度過。
    他看的主要對象就是陸小山。
    因為葉清城雖然沒有像季雲憲一樣主動在他麵前找人打一場,卻也透露了很重要的訊息給他:陸小山雖然跟著武陵波學劍,但從差不多十年前開始,每年都會跟他打一場。
    現在的陸小山當然沒法跟葉清城相提並論了。
    但至少聶爭可以從陸小山身上看到葉清城的一些影子、一些思想、一些從過去到現在的變幻或不變的痕跡。
    果然葉清城是一個很值得交往的朋友啊。
    聶爭在看陸小山的過程中,如是感慨道。
    而陸小山也果然沒有辜負他的“看”。
    聶爭覺得陸小山很有意思。他看他這幾天來幾乎可以確定,如果沒有葉清城那天的那句“打不到第二名你跟我打個什麽勁”,那陸小山月底前百分百不可能衝到天外飛仙樓這月的第二名。而因為他的那句話,陸小山現在不說百分百,但至少也有一大半的幾率能夠成為這個月劍術樓裏距離葉清城最近的人。
    陸小山同樣是個癡於劍的人。
    但他每年與葉清城交手卻始終難以拉近距離的原因,大約是他性情裏沒有一個“爭”字,他缺少了武陵波和葉清城、或者說大部分武者身上都具備的很強烈也很明確的攻擊性。
    聶爭覺得這沒有什麽不好的。
    畢竟誰也沒有規定興趣愛好非得要有點明確目標。
    但武陵波讓陸小山參加世武也好、來十八層樓挑戰葉清城也好,又或者葉清城令陸小山爭他以下的第一,無疑都是在提煉陸小山的攻擊性,這則是他們作為師長的責任。
    本意是來從陸小山身上偷葉清城的師的聶爭,反倒從最近的靜下心看人比武中開了眼界似的,天天跟身邊的鋒刃、馮杉、季雲憲幾人討論起武術中各種流派、各種現象來,等到要跟葉清城比武那天一早睡醒就被人提醒,這才懊惱地一拍腦袋:哦豁。
    那也隻能硬著頭皮上了。
    比武的時間定的是上午十點,定這時間的則是葉清城。
    被問及原因,葉清城十分認真道:“上回看季雲憲和聶爭的比武,動手的同時兩人腦筋轉的也快,我腦子一般,還是趁著一天中最清醒的時候來吧。”
    所以特立獨行如葉清城,就為了個想讓腦子轉得快點的理由,就把樓中關於觀眾流量、熱情度、打賞金額等等的各方麵考量都給直接扔掉了。
    樓裏高層又能怎麽辦呢?隻能由著他啊。
    於是這點早晨九點四十,明明這是一場絕不遜於上一場的重量級比武,天外飛仙樓裏聚集的觀眾卻還不及那天晚上的一半。
    好在會被這一點內傷的隻會是樓中高層,而不是已經登台開始寒暄的聶爭和葉清城。
    “我們有一個劍術群,早上挺多人都在裏麵說會看今天的直播。”葉清城帶著一種迷之驕傲道,“還有挺多人都很遺憾今天能站在這裏跟你比武的不是他們。”
    聶爭紅著臉撓了撓頭。
    “樓裏那些往常這會兒都還在睡大覺的家夥差不多都來了。”葉清城隨意指了指台下幾處,“他們看我動手早已經看得要吐了,一個個定了五遍十遍的鬧鍾早起,都是想來看你的。”
    目光轉回台上,葉清城看著聶爭,十分慎重道:“加油。”
    那種“這個朋友不交不行”的感覺又上來了。
    想到自己好奇的另一件事,聶爭忽然問道:“你怎麽不參加世武呢?”
    頓了頓,葉清城道:“我本來打算有朝一日贏過武陵波再去報名參加世武,但現在想一想,如果我能打贏武陵波,那也不必參加什麽世武了。”
    武陵波曾經參加過世武。
    陸小山即將要參加世武。
    葉清城可能往後都不會參加世武。
    但參加不參加都好,對於他們幾人而言,他們要追尋的劍道無疑都與世武沒什麽關係。
    聶爭沉默一會兒,問:“你不好奇我為什麽非得要參加?”
    葉清城搖了搖頭,想想又覺得不太禮貌,便道:“你總有你的理由。”
    他不知道聶爭非得要參加這一屆世武的理由是什麽,但他卻很認真的為聶爭加油,即使站在聶爭對麵的是他自己。
    聶爭又沉默了一陣才道:“等到這一場比武過後,我們可以做個朋友嗎?”
    葉清城可不是那種一眼間得了眼緣兒就輕易跟人稱兄道弟的人,想了想才慎重道:“那我們可以交換一下聯係方式,平時多接觸接觸。”
    聶爭覺得他這個辦法很好,畢竟他和鋒刃就是這麽樣從不太熟的對手順理成章過渡成朋友的。點頭認同以後,他退後一步,朝葉清城認認真真揖了一禮:“少林釋常心師父座下弟子聶爭,請指教。”
    “葉清城,自幼學劍,沒有師承。”
    台上兩人客客氣氣氣氛良好,台下的林玦卻急得團團轉:“聶爭那個傻叉,我讓他挑一門武器,哪怕拿跟棍子也好啊,他就偏偏不聽。你們看見葉清城的劍沒有,媽呀看那個劍光難不成是武俠小說裏削鐵如泥的寶劍嗎?聶爭被戳一劍……不不不就算不被戳中,他被那劍光掃射兩下,是不是就會受重傷啊?”
    一旁的鋒刃和馮杉等人:“……”
    季雲憲十分無奈道:“你這幾天跟在聶爭身邊敢情都白跟了啊。”
    林玦恨恨瞪著她。
    季雲憲指一指一臉“我應該在台上,不應該在台下”的陸小山:“你看他打了這好幾天,手上那把劍見沒見過血?”
    陸小山這幾天很是出了些風頭,他這風頭出了幾天,林玦就跟在聶爭身後看了他幾天,這會兒認真回想一下,有些驚悚發現他數天之中連勝十來場,劍上居然真的至今沒沾過一滴血!
    季雲憲又道:“你再回想一下台上的其他人。”
    林玦這幾天看過的劍客們的比拚沒有一百場也有八十,大致回想一下,發現其他人固然沒有如同陸小山一樣誇張到劍上一滴血都不沾,但她在這幾天裏見過最重的傷也就是一劍劃破大腿而已,那位受傷的選手頃刻間就被樓裏醫療組們抬走,整件事來也匆匆去也匆匆,以至於林玦直到此刻才反應過來,這樣的概率在一座選手不下百人的純拚冷兵器的樓中是何等的微小難得,尤其跟她最初見識的地下拳場的選手受傷概率和程度相比,簡直就是天上地下。
    季雲憲仿佛跟她心有靈犀似的,她這頭剛想到地下拳場,季雲憲那頭就問道:“你有沒有覺得十八層樓的某些製度跟地下拳場有些相像?”
    當然有了。林玦從來到這裏第一天就感覺這裏根本就是頂配版的地下拳場。
    季雲憲又問道:“那你知不知道為什麽十八層樓是十八樓,地下拳場卻隻能是地下拳場?”
    十八層樓跟地下拳場最鮮明的差別是什麽?當然是一個能光明正大的擺在台麵上,受萬人推崇追捧,還能蜚聲一下國際,另一個卻隻能存在於地下,從那裏走出來的武者們,大多數甚至都沒底氣自稱是習武之人。
    林玦翻了個白眼,心想她要能知道這些彎彎繞繞,就去給這二者其中之一當高層了。
    答案卻意外的簡單。
    季雲憲道:“因為能來十八層樓的都是高手,高手都有度。”
    高手有度。
    譬如聶爭最初下山的那一陣子,他心懷慈悲,與人交手無不是留了一手二手三手,也因此在第一次與鋒刃交手時吃了大虧,而他在那之後領悟到比武正確的打開方式以後,心態上當然有了很大的變化,但他真的又曾重傷過多少人嗎?沒有。
    因為,高手有度。不止是手中有度,功力上有度,更重要是心中有度。
    “當然樓裏也不是沒有出過意外。”季雲憲微微笑道,“但是但凡有心惹出意外的人,以及連自己手中的武器都無法控製自如的人,都已經不在這裏了。是以葉清城今天對上聶爭,實際最該頭疼的人是葉清城才對。畢竟麵對一個赤手空拳的對手,他所要控製的度可就比麵對一把刀或者一柄劍得慎重多了。”
    *
    但台上的葉清城暫時沒有她所說的這困擾。
    因為他對麵那個赤手空拳的人可比隨隨便便的一把刀一柄劍厲害太多了。
    不止厲害,還主動。
    今天現場的觀眾沒有上一場聶季二人交手時那樣多,可再少也不下千人,而正打開app觀看直播的人更多不勝數。這麽多人裏除開純湊熱鬧的,很少有人是頭一回看聶爭與人交手。畢竟就算樓裏大多數人是從他和季雲憲那一場才正式關注他,那也已經在這幾天裏惡補了他之前諸多比武視頻,而這些視頻無不體現著聶爭這個人出手的特征:他不再像當初與鋒刃交手時那樣瞎謙遜,但他也絕不搶攻,他隻在最適當的時候出手,總體來講,是一位有著大將之風的武者。
    而這位武者今天無疑從一開始就拋棄了他那快成為標識的大將之風。
    因為他從第一招就開始搶攻了。
    葉清城的長劍出鞘的瞬間,聶爭已經如同鬼魅一樣欺到他的身邊。
    近戰!
    人人都知道聶爭想贏就必定得近戰,可沒人料到他居然從第一招就搶到近戰的先機。
    為什麽?
    眾人的疑慮之中,聶爭閃電般出手。
    他使的是他下山之後慢慢領悟的那一套拳法,說是拳法,但他雙手或伸、或握、或點,手上動作再配合腳下動作,自在隨意得很,令人完全無從揣測。
    但也有著痕跡很明顯的地方。
    比如他無論手上還是腳下,主攻的都是葉清城四肢關節這些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