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_第55章 雜務(4)
字數:4058 加入書籤
皇甫淳在茶樓裏要了一壺綠茶,現在正是新茶下來的時候,京漢鐵路通車後,從河南信陽過來的毛尖還真是便宜了不少,也新鮮了不少。
要不說“火車一響,黃金萬兩”呢,有了京漢線,這從湖廣過來的東西可是便宜了不少,也多了不少。尤其是這到了夏季,晚上喝上一碗清茶,可是比喝那些花茶和冰片舒坦多了。
“大人,趙道台來了!”關寶珊一溜小跑過來了,噔噔的就上了二樓。
“噢!好啊!我去迎迎!咱們得禮敬人家才好。”
皇甫淳站了起來,作為現任官,他剛剛列入可以被叫大人的範疇。
在清朝,官員之間相互的稱謂也是有講究的。你在下麵作威作福無所謂,比如一個七品的縣令,八九品的縣丞什麽的,老百姓見了都得叫“大人”。
可是在京城裏不行,七八品的官員幾乎遍地都是,見著就叫大人?不可能。
在雍正年間的時候,文職六部,大小九卿、翰林院侍講以上、詹事府讚善以上,外而督、撫、藩、泉、運、道,武職都統、副都統、口外大臣及綠營提督、總兵等,皆可稱大人。到了乾隆年後,基本上就把稱呼大人的級別定在了正六品。
大人”和“老爺”本來都是用來稱呼官員的,由於有那個約定俗成的規矩,它們就有了不同層次的含義。
“大人”,在地方上是官銜知府以上的稱謂,而“老爺”是官銜在知縣以下官員的稱謂。當上級碰到下級,直呼其官位,加上一個姓氏即可,比如,某縣令。下級碰上上級,就要在職位後麵加上“大人”二字,比如,某知府大人。
可是在地方上也不全都是行政官啊,不是還有什麽鹽茶絲綢之類的衙門嗎?與行政官見麵的時候,隻要是六品官以上的就相互稱“大人”了。
不過,到了光緒這會,整個官場阿諛成風,尤其是朝廷給一些地方官亂加品階,弄得一些知府都有“加三品”等等,於是,所有官場見麵都亂稱“大人”了。
“郵傳部京張鐵路衙門協理幫辦,晚輩末學皇甫淳恭候趙前輩大駕。”皇甫淳也是很講究的站在了二樓的樓梯口,並沒有到下麵去接。這裏麵也是有講究的。
首先,趙道台不是現任官,也不是候補官,不過是一個致仕的道台,而且,他這個致仕還是一種特殊的,在江南的某個貪腐案子中受到牽連,如果不是紅帶子,怕是沒這麽好的下場。
其次,皇甫淳是在位官員,雖然僅僅是個六品,可那也是實缺啊。官場上講究的是燒冷灶,他今年還不到二十歲,誰知道後麵是啥前程?別人看不起,自己不能低賤嘍。所以,皇甫也是要端著架子的。
“不敢,不敢!在下乃一致仕村夫,請皇甫大人先!”趙道台倒是識趣,努力的謙讓著。
一個被參致仕的道台,在京城這塊地上算個啥啊?要不是銀子打點到位,這趙道台保不齊還在打牢裏呆著呢。
清廷的官場是很有意思的,三品以上的官員基本上是沒有候補官了,可以說還不夠用,不是在這裏當巡撫,就要去另一個地方當藩台了,最不濟也得去一個省裏當臬台,這都是什麽官呢?
巡撫相當於省長,藩台則是相當於管理一省財稅的副省長,而臬台則是相當於主管當地治安、刑罰的副省長。而道台這是銜接具體業務與地方行政的一個官階,比如鹽茶道、織造局等等,尤其是到了晚清,全國都在搞洋務,許多近代工業開始,都是官派的,也大多數是道員,
如此一個前任道台,怎麽就敢跑到詹眷誠那裏去紮刺了呢?
說起來,也是奕劻禦下無方,放任手下人胡來。與上一次搞延誤撥款的性質差不多,還是手下有人想從詹眷誠這個鐵路項目裏揩油,大的搞不了,那搞點小的行不行?要說,這四九城裏的旗人可真是眼界太小,格局太小了。
趙道台幾乎每個節,甭管是什麽龍抬頭啊什麽三月三的,都要去四九城裏給關係戶去“請安”,這種請安其實就是去送點“節敬”,一般也不算多,少則百十兩,多則也不過千把兩銀子,去了,連個正主都見不著。
這種節敬,你送了,保平安,不送?等著倒黴吧,跟那保護費差不多。問題是,你還必須得自己個親自去。說起來是混個臉熟,可實際上就是一群師爺、管家、幕僚等人要敲他一頓。這也是一個階層,他們有他們的玩法。
清末晚年,四九城裏有幾十萬旗人,全都是琢磨這些狗屁倒灶的事情。趙道台到哪兒都是哭窮,說自己在任上清廉如水,沒有撈到好處。
他這樣說,無非是給自己送節敬省點,不說,保不齊明年就漸長了。
結果,那邊的師爺就給他出了這個點子,讓他想法子敲詹眷誠這鐵路衙門一筆,“那可是個七百多萬兩的工程,哪兒摳不出來個萬兒八千的?”
趙道台也是滿口答應,“隻要弄來了銀子,您幾位的孝敬一定少不了。”
“成,我們等你的好消息!那個南蠻子要是不服氣,你來找我們,保證給你把事情捅上去!姥姥!真以為咱們旗人是好糊弄的?”師爺的大話也沒少吹。
說,這清朝不是流行紹興師爺嗎?怎麽這紹興師爺也如此扯嗎?
各位,此一地彼一地啊。在這四九城裏,混不起來的官就是個螞蟻,隨便誰就碾死你,還請紹興師爺?要是紹興師爺前來應聘,那得傻成啥樣啊?
紹興師爺有名,紹興師爺精明,等閑不會到這“伴君如伴虎”的地方來應聘。著名書畫家吳昌碩,一生替人做幕,就是師爺,可到了後來名氣大了,有人薦他北上,他是寧可賣畫也不去。
清末朝廷裏掌權的王公貴胄,家裏都有幕賓,可是,他們都無紹興師爺。不是說他們請不起,而是紹興師爺看不上他們。因此,這四九城裏的一大怪就是“師爺都是關外來”,這些人的水平如何?看看清朝是如何垮台的就清楚了。
光緒的老師翁同龢,位高權重,算起來,他實際上也是光緒的師爺,可他自認才高八鬥,學富五車,自己身邊並無參謀班子,結果,一場戊戌變法,輸的一塌糊塗。如果他身邊有紹興師爺,就是另外一種景象了。
“來,趙道台請坐!這是剛下來的信陽毛尖,味道不錯,我這是剛剛沏完第二遍,正是茶香味純的時節!請喝茶!”皇甫淳親自給趙道台斟茶。
“皇甫大人無須客氣,本人今次前來,還是想聽一個實信。我們北方人喜歡直來直去,您受累,給我交一個實底,我們到底能從你們那裏拿到多少?”
皇甫淳頓時愣住了,“拿什麽啊?你想從我們衙門拿東西?”
“難道說皇甫大人不清楚鄙人的要求嗎?”趙道台頓時板起了臉,“你們的鐵路經過吾先祖的墳塋,難道不需要給個說法嗎?”
“哦!是這個事情啊!”皇甫裝傻充愣的一凝神,“我糾正一下您剛才說的話,那鐵路不是我們的,是大清國的。你聽清楚了嗎?”
趙道台沒想到上來第一個回合就被對方給抓了小辮子,一時半會還答對不上。
“我不知道前輩是否正途出身,不過有句古語想必也是聽過的。”皇甫又說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難道說你這姓了漢姓的紅帶子就想不在其列嗎?還是我剛才聽錯了話?”
“皇甫大人,肯定是您聽錯了,我剛才的意思就是說的你們鐵路衙門啊。”
“我們哪裏有衙門,衙門是朝廷的,是皇上和太後的。”皇甫說完低頭品茶。(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