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_第54章 雜務(3)
字數:4261 加入書籤
關寶珊是徹底的蔫了。這些日子,他已經發現,保安隊裏的那些親信都不怎麽聽他的了,說起來,是他從原來的兵部把這些人帶出來的,可人家過來也就是混口飯吃。如果還是在兵部,那在改建的時候,這些人肯定是要裁撤的。
現在,這些人不僅沒有被裁撤,還成了使快槍的保安隊,餉銀也增加了,事由也穩定了,可這些,都不是隊長弄來的,是人家協理大人。
這群大兵裏,多少還是有幾個有頭腦的,比如馮化民和鄔絲茅這些人望高的老兵,現在都是隊裏的中堅。他們對協理大人服氣的很,也敬佩的很。
反觀他們的隊長關寶珊,就知道給自己撈銀子,有好處從來不想著隊裏的弟兄們,這次,夥同趙道台的事情,關寶珊就調不動隊裏的人去幫忙,許多消息還是馮化民這些人偷偷的告訴皇甫淳的。要不,皇甫咋知道關寶珊的那些貓膩?
“關隊長啊,古語說,皮之不存毛將焉附,這個意思你明白不明白啊?”
“我,我沒念過幾天書,這個意思我不明白,不過我知道,這大夏天的,皮要是蹭破了,抹點鹽是行的,可以好的快……嘻嘻!”
“是焉,不是鹽!”皇甫被關寶珊的不學無術給氣得要發火了,“那句話的意思是……就拿你的臉來說吧,要是你這臉皮都沒了,你那胡須到哪兒去長?”
“那不成,俺啥都可以不要,這臉皮是要的!一定要的!”
“你要個麻蛋啊?你瞅瞅你這半年多來辦的事情,大家貢著你,為嘛?不就是讓你給大家謀福利嗎?可你,隻管自己個往懷裏摟,前幾天,你在工地弄了個瓷瓶,據說還是明代的青花,你跟大家招呼都不打,自己拿到南口鎮的地攤上,才賣了三塊大洋!我都替你臉紅,眼皮子就那麽淺啊?”
關寶珊此時恨不得把腦袋塞進褲襠裏了,他沒想到這事協理大人也知道了。
“咱們去年是怎麽說的?所有的物件都是大家的,公推我帶著小徐子去賣,按照在隊裏的地位分派,你當隊長的如此私昧下來,下麵的人會咋樣?”
“協理大人,我錯了!我是真的糊塗啊,給我一次機會,從今以後,我為您馬首是瞻。”關寶珊被皇甫的氣勢給震住了,頓時就跪下了。
“現如今,到處都是麻煩,朝廷裏的章程你不是不明白,如果讓趙道台那樣的人把咱們的工程給整癱了,延誤了工期,你自己說,我們這些人怎麽混?”
“我,我沒想那麽多……我糊塗啊!”
“一個趙道台來鬧,後麵有幾十個官宦人家在看著呢,開了這一個口子,那湧進來的就是一大片,到時候讓總辦如何去應對?”
關寶珊此時已經是滿頭是汗了,這些,他是真沒去想。
“這個工程弄垮了,第一個倒黴的就是保安隊,沒有了工程衙門,誰來養你們保安隊?你讓下麵三百多弟兄去喝西北風啊?他們將來找誰算賬?找你嗎?”
皇甫淳此時可是點出了要害了,嚇得關寶珊是一個勁的在地上磕頭。
“協理大人救我,我是被豬油蒙了心,我把私自貪墨的錢都拿出來,請大人給奴才指條道,奴才一定鞍前馬後的跟著大人。”
“你快閉嘴,我們是漢人,不興動不動說自己是奴才,大家都是平等的,你現在也是個用漢姓的旗人,不要動不動就說自己是奴才,不好聽,不中聽。”
“是,是,在下今後不說了。”
“既然你有悔意,那好,你去幫我把趙道台約出來,我要跟他聊聊,他要是不來,你就告訴他,我會帶著保安隊打上門去!四九城裏他愛找誰找誰!朝廷的項目也想揩油,他不怕流放寧古塔嗎?這可是老佛爺的工程!”
“喳!卑職馬上就去!他不來,卑職帶人綁他來!”
“對嗎!這才是保安隊的威風!事情辦好了,咱們還是兄弟!”
“謝協理大人!我明白了!”關寶珊站起來,一個抱拳,轉身就走。
關寶珊這頓罵可是沒有白挨,他總算弄明白了今後該如何混飯吃了,弄明白今後該跟著誰了。自己的臉皮要是沒了,這胡子還真就沒地方長了啊。
到了晚清,旗人原來的那些福利已經是杯水車薪了。從康熙年間開始,永不加賦成為定例,旗人的福利也就成了定例了。
進關的時候,旗人有幾個?男女老少都加起來也不過20萬人,吃皇糧的也不過十來萬人。得了江山後,是全國一億多人養活著這些旗人。
旗人怕被漢化,早早就給旗人下了規定,除了當兵在旗,可以種植自己的份子田外,不得從事其他任何行業。當時,一個旗丁可分得十幾畝地,自己不種放佃出去,被世人說是鐵杆莊稼。男丁,隻要是在旗的,每個月都可以領導1-3兩的月錢。可到了關寶珊他們這一代,就那麽點銀子……難養活一家啊。
清末,旗人已經發展到了多少?全國無法統計,當時,整個京城的人口接近一百三十萬,而在京城裏的旗人就有三十萬,幾乎是四分之一。如果還是按照老例,光是給這些旗人發月錢,一個月就得一百多萬兩白銀。實際上,慈禧麵對如此局麵也是不堪重負的。庚子年以後,旗人的優撫待遇其實就名存實亡了。
舉個例子,著名相聲演員常連安,正白旗人,那可是上三旗的。七歲喪父。八歲赴東北,在那裏學京劇,唱黑頭,啥年間?1906年,還沒辛亥革命哪。
常連安十四歲進富連成學京劇老生三年,與馬連良、於連泉同科,後來因為嗓子“倒倉”,就是青春期變音了,不適合唱戲了,於是又改學變戲法,後來在天津撂地攤說相聲。說起常連安大家可能不熟悉,可說起常派相聲就都知道了。
其實,當年不少旗人後來都吃了開口飯,比如,四大名旦之一的程硯秋,相聲大師侯寶林、郭啟儒等等。關寶珊如果不是靠上了鐵路衙門,現如今十有八九也要自己去找事由幹。清朝滅亡後,許多旗人開始拉洋車,賣菜,幹啥的都有。
到了晚半晌,關寶珊就來回話,說晚半晌去茶樓說話,皇甫點點頭。
“師父,等會我要去見那個趙道台,如果不出意外,咱們多少是要表示表示的。我有個想法,先跟您這回稟一下,您先琢磨琢磨看,要是不行,我再想轍。”
“好啊,你說說看,隻要不影響工程,出點小錢也是應該的。”詹眷誠說。
“師父,我是這樣想的,按說,咱們的鐵路並沒有穿過他們家的祖墳,不過是從邊上經過,他說吵著了,那咱們就在那段鐵路上做一道矮牆,擋聲音,這還有利於將來啥東西跑到鐵路上,可以說是一舉兩得。”皇甫小聲說道。
“嗯,這個想法不錯,在路邊上修築一條高約五尺的隔離牆,這在風水學上似乎也是有講究的,到時候咱們再找法師去弄一下,我看不錯。”詹眷誠點頭說,隨即他又想到另一個問題,“萬一,對方提出給他們家祖墳修圍牆,我們咋辦?”
“那是不行!絕對不行!”皇甫立即答道,“不行啊,這個先例不能開,一旦打開,今後幾百裏路線,不知道會碰上多少這樣的人家,我們修不修?”
“對,這個條件絕對不能答應。你考慮的不錯,可我們如何推脫呢?”
“簡單啊,不管是什麽人家的祖墳,能比得過東西陵嗎?他們要給自己家祖墳修圍牆,那就是逾製僭越啊!不怕被參,不怕被流放寧古塔,咱們就答應!”
“哈哈哈……原來你在這裏等著哪!好!你可真是學富五車啊!這些彎彎繞繞你全都明白,你要不說,我還真是不知道啊!好,就按照這個框框去辦!”
晚半晌,皇甫按約到了南口鎮新修的得月茶樓,那個趙道台還沒有到。
其實,趙道台早就到了附近,他是道台,官居四品,雖然是個卸任的道台,可按照清製,特殊場合也是可以著官服的,他不可能比一個六品官先到。(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