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_第100章 淞滬遊曆(8)

字數:4143   加入書籤

A+A-




    辜湯生在洋人裏的口碑是以善辯出名的,他推崇西學,可卻頑固的堅持諸多儒家糟粕,他雖然是生在海外,學在英國,可他卻不是基督徒,反而對華人的多妾製度是情有獨鍾,皇甫淳說他“婚在東洋”其實就是指他收了一個東洋女子作為自己的小妾,對外稱是自己的“安眠藥”。對此,辜湯生也是絲毫不忌諱的。

    “我怎麽發現許多在別人那裏都可以橫晃的話頭,到了你這裏都走不通啊?”

    “不通則是通,通則非真通也,此中玄妙,你還得參悟啊!”皇甫淳笑道。

    辜湯生呆呆的定在那裏,他是真的搞不明白眼前這個年輕人是個什麽樣的妖孽,自己碰上他往往是“請教多,受益多,感悟多”的三多人了。

    來的人多,除了辜湯生和皇甫淳兩人寫了東西外,還有其他人也湊趣,在旁邊寫著自己喜歡的東西,這撕扯下來的宣紙的邊角料就多了起來,好在,這裏有下人,一個中年人手裏拿著掃帚和畚箕過來手檢,就在他往畚箕裏嘩啦的時候,皇甫淳走過去叫停了,他蹲下身來,從畚箕裏找出一個髒兮兮的小石塊。

    “麻煩去弄一盆清水來,這個東西怕是有些名堂的。”皇甫淳對那下人說道。

    “如此醃臢的東西……你竟然親手去扒拉?我真是懷疑你是否讀書人了!”

    辜湯生總算是找到了一個可以攻擊皇甫淳的事情了,“難道說你就不能叫下人幫你弄嗎?就算是你禮賢下士,可是,那是不是也要選擇好對象啊?”

    “嗬嗬,老辜啊,你這心眼可是太小了,說你睚眥必報也不為過。”皇甫淳笑著把那個小石塊放在旁邊的茶幾上,找了快碎宣紙慢慢的在那裏擦拭,“如果我告訴你,這塊小東西能值一千兩銀子,你……還嫌它醃臢嗎?”

    “什麽?一千兩?怎麽可能呢!”辜湯生不屑的說道,“就算是上好的古玉,哦,要是上好的古玉,這的確是價值不菲,可,可,你這是從垃圾裏找出來的!”

    “辜先生此言差矣,此地,可是有著三百年的老宅根基,前些年,這裏鬧洪匪,鬧小刀會,這裏也是指揮部的設立,這說明什麽?”錢慧安說到這裏眼珠放出光來,“那些洪匪四處搶掠,搶回來的東西能放在哪裏?而這裏最後是被洋人用西洋炮火攻陷的,所以,這裏應該是有一些遺存的。”

    “不可能!你這個院子難道不是新修的嗎?在修建的時候難道就不挖地基?”辜湯生眼皮翻愣著說道,“如果有遺存,怕也早被人清理幹淨了。”

    “這個東西怕沒那麽好清理吧?”皇甫淳舉起手上的小石塊,“你仔細看看,這個東西有多大?高不過寸許,寬、厚隻有三分,而且,你看清楚了,這裏麵還是鏤空的。看上去想不想一個縮小的玉琮?玉琮爾,通天地敬鬼神,你明白?”

    辜湯生沒想到,自己想報複一下皇甫淳,卻是反被皇甫淳給將軍了,他也愛玩古董,也玩古玉,可是他還真是不知道眼前這個小東西是個啥。他自以為已經學了不少東方文明,也極力推崇東方文化,可現在看來,自己還差得遠呢!

    吳俊卿從外麵走了進來,手裏還拿著一個壽山石的圖章,看到皇甫對辜湯生講解,頓時也傻眼了,他都不用等到下人端來清水擦洗,就已經看出來這是個啥東西了,不由得感歎起來。

    “我等在此多次盤桓,誰都沒有發現這個寶貝,皇甫先生僅來一次就有斬獲,真乃時也運也!不服不行啊!”

    吳俊卿如何識得此物?別忘了,他可是篆刻大家,玩的就是石頭,而他最後一任東主吳大澄,除了是官場上的高官能吏之外,還是晚清最有名的玉石大家,曾經編撰《古玉圖考》一書,成為後世學術界研究古玉的“圭臬”,而吳俊卿可是參加了這本書的編撰的。

    “此乃漢代古玉,這一枚應該是剛卯。”吳俊卿也不管醃臢不醃臢,拿起來看了看後說道,“可惜,少了另一半嚴卯,沒想到通達小友也精於此道啊。”

    一聽是漢代古玉,辜湯生簡直就暈菜了,他可以不認識這個物件,卻不可能不知道漢玉的價值啊,皇甫淳說的一千兩怕是說低了,如果玉質上乘,哪怕是一半,這東西在京城裏的價格怕也是要個大幾千兩啊。

    “各位老爺讓讓,清水來了!”那個下人端著銅盆走進涼亭。

    皇甫向吳俊卿做了個手勢,吳俊卿想了想後將小石塊放進銅盆裏,而皇甫淳則是拿起一支沒有用過的羊毫筆,慢慢的把筆頭在水中泡開,然後在銅盆裏慢慢的對那個小石塊刷了起來,不一會,略帶點黃綠色的剛卯就被清理出來。

    “上等好玉啊!難得的上等好玉,並且被盤玩了數百年啊!”吳俊卿激動了。

    “這個,這個你們都能看得出來?”辜湯生驚愕的看著吳俊卿。

    “唉!你學貫中西,連這個古玉的盤玩都不明白嗎?”皇甫淳說道。

    “我知道盤玉啊,可是你們如何能夠判定這個玉被盤玩了數百年?”

    “剛卯嚴卯這種形製的玉器隻有漢代才有,是給活人用而不是給死人用的,平日大家盤玩的玉蟬、玉握等其實都是冥器,是人死後帶走的。”皇甫慢慢說道。

    辜湯生聽完,從自己的西褲口袋裏摸出了一個玉蟬,眼神看上去好像不對了。

    “嗬嗬,你這個玉蟬可不是真的,是後世仿製的,也許是明朝的吧!”皇甫淳笑著說道,“看這雕工該是蘇州工,漢朝可是沒有蘇工的。”

    皇甫淳的話讓辜湯生感覺自己是個棒槌,臉上變得忽冷忽熱的,頓時引得大家又笑起來了,不過皇甫淳說的都對,這裏也有玩古玉的,皇甫的話他們明白。

    “這個剛卯的來源也很有意思,叫剛卯是因為上麵的銘文,開頭都是‘正月剛卯’根據漢書記載,這東西的雕刻必須在正月卯日卯時完成,所以,當下發現的剛卯上的刻字幾乎都很粗糙,出現毛道和漏鋒,究其原因是時間太短,古人那時的確加工不易。”皇甫淳再次給辜湯生做了一次科普。

    “通達啊,我可是見過文字端莊的剛卯的,整個形製和造型做功都對,想必這銘文一路還是有例外的。”看著洗幹淨的剛卯,吳俊卿說道。

    老吳現在可是不敢小看皇甫淳了,從小友的稱呼一路演變到現在直呼其字了。

    “您老說的那個肯定不是漢玉,應該是明代的偽仿,上麵用的字體怕也是古篆,這種漢玉早在北宋時期就被一些人收藏和推崇了,小巧玲瓏,便於盤玩,還能戴在身上辟邪驅鬼,可遺留下來的玉剛卯是有限的,於是,到了明代就有人開始偽冒了,這個不稀奇。”皇甫淳淡淡的說道。

    “那,那我這個是假的?”說著話,吳俊卿從腰上摘下一對玉佩,“幫我看看,哪裏不對了?這可是我用五枚印章從東主吳大人那裏換來的!”

    皇甫拿過一對雙卯,打眼一看就知道是明代蘇工做的贗品,笑了笑說道,“明代的蘇工,保存到現在也屬難得了,也是上好的籽料呢!”

    吳俊卿頓時就明白了一半,“是,漢代鮮有於闐籽料,可也不是完全沒有啊!”

    “最主要的還是這字體不對啊!您老可是金石大家,該知道秦末漢初流行的秦書八體吧?不同書體用於不同場合,這辟邪驅鬼的物件上要用殳書才對。”

    吳俊卿傻了,徹底的傻了。他當然知道秦書八體,可是卻沒有仔細想過,這八體的具體用法。皇甫說的那可都是有據可查的。

    秦書八體,保留下來的可是不少,首先,大小篆是金石家常用的字體,一些書法家也喜歡寫,其次,隸書,到今天仍然在使用。而蟲書是什麽?是在旗幟上書寫的字體,後世拍古代電視劇,大纛上的字體五花八門,這是不對的,大纛上要用蟲體書寫。刻符和屬書基本已經失傳,而殳書則是刻在兵器上的。

    “慚愧慚愧!老夫徒有虛名,與通達比起來,實是孤陋寡聞啊!”吳俊卿說。(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