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_第125章 首義(8)
字數:4133 加入書籤
黎元洪一臉苦澀的坐在房間裏,在大都督府裏,本來就有好幾間高級官員休息的地方,黎元洪此時就是被軟禁在這樣的一個房間裏。
此時,印著黎元洪簽字的通告已經在三鎮各地散發,黎元洪是被逼簽字的,所以就寫了一個大大的“黎”,其他的什麽都沒有寫,他這也是給自己留了後手,萬一將來被朝廷追問,他可是有話說的。
昨天的會議上,與會人之中根本就找不出一個可以出來撐門麵的“大人物”,最後是黎元洪的學生吳兆麟提出“讓黎協統出來主持大局”。
吳兆麟自己本身就是被裹挾著參加了起事,最後還擔任了攻打楚望台的總指揮,他也是起事軍人裏官階最高和最有威望的人,所以,他的話有分量。
辛亥首義,後世給予的評價是劃時代的,事實也的確如此,武昌新軍的起事,不僅成功了,這是華夏曆史上徹底的推翻封建帝製的發端,是一個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封建國家從此改變了命運,從此,東方的睡獅覺醒了。
不能否認,武昌首義,最早是源於底層士兵,源於革命黨的基礎人員,同時,也是在滿清官僚的逼迫下倉促起事的,一群血氣方剛的青年士兵們為了自保和發展,不得不提前起事,起事能夠成功也說明滿清的統治已經到了岌岌可危的地步,如同一堆幹柴易燃物,等的就是星星火種,黃興和宋教仁到達後,這起事從根本上宣布了廣大民眾的政治訴求。到後來,黎元洪也加入到起事隊伍裏,並且擔當了督軍,湖廣這快地方就再也沒有滿清的勢力了,所有的地方衙門全都宣布支持。
湖廣人秉性,別說是在那個時代,被腐朽的滿清朝廷逼得不幹不行了,呼嘯一聲,幹了再說。就是在後來的幾十年裏,這一帶人的個性仍然如此,是非鮮明,行事果決,敢打敢拚,不知道出了多少仁人誌士,縱觀近代史,從湖廣走出去的偉人、將軍、政治家可是不少,甭管是那邊的,共同的特點就是百折不撓,
在後來的軍閥混戰時期,北邊的軍閥是大敗虧輸,而南方革命軍裏的主力是什麽人?還是湖廣人。即便是打下新江山的主力和骨幹,還是湖廣人居多。
吳兆麟的話讓人無法反駁,首先,黎元洪不貪財,不欺壓士兵和百姓,不居功,不爭權,在士兵中威望極高,口碑甚好,在士紳中也人緣不錯。
其次,黎元洪的軍事才能是得到上下認可的,幾次會操名義上是統製張彪掛帥,可實際上都是黎元洪策劃和指揮。同時,湖廣新軍中大多數基層軍官都是他的學生,都聽過他的講課和講話,都服他。
第三,黎元洪是本地黃陂人,他出麵是可以獲得當地民眾擁護的。
於是,公推黎元洪出來撐門麵的動議獲得了全票通過,可是去找黎元洪的時候卻鬧了笑話,黎元洪第一句就是,“莫害我,茲事體大,我不是革命黨。”
幾個沒有多少文化的士兵見黎元洪不肯答應,便拔槍說道,“你本是滿清奴才,當殺!我們不殺你,推舉你出來做都督,也是為了你好大家好,你還不願意?如果你要甘心做清朝奴才,那就槍斃了你,我們另選他人。”
黎元洪是死過一回的人,大風大浪也見過,麵對這些年輕的士兵,他能說什麽?隻能說,“你們起事我事先就預計到了,我有破壞你們嗎?你們把我找來,我有對不起你們嗎?平時,我有欺壓和盤剝你們嗎?”
可以說,黎元洪的話問的那些士兵無話可說。湖廣人霸蠻是霸蠻,可是卻講義氣,講道理,此時,那些士兵對老上司還真是下不了手,無非是嚇唬嚇唬。
“好了,我是一時半會想不明白,你們幫我找個人過來,我想聽聽他的意見!”說著,黎元洪用筆寫了幾個字,“他是文人,是幫我們修鐵路的,住在漢口……”
於是,一群士兵開著小火輪過江來找皇甫淳了。
很快,小火輪就在漢陽門碼頭靠上了躉船,皇甫淳在士兵的帶領下登岸。
說,這武昌怎麽有漢陽門碼頭?原來,這裏是武昌城西邊的一個水門,因為對麵就是漢陽,所以,這裏就叫漢陽門,當時,武漢三鎮隻有武昌有城牆,同時,也向京城那樣有九門,漢陽門是其中的一個。
一路上,大家都不吭聲,可不是像影視劇裏描述的那樣,還給誰誰誰做思想工作,那個時候的士兵,腦袋沒有那麽複雜,嘴巴更是說不出四五六來。
到了紅樓,就是總督府,最先迎上來的就是吳兆麟,他先向皇甫淳敬禮,然後把皇甫淳請到了一個房間裏,為皇甫淳倒上茶水。
“我叫吳兆麟,請問先生是皇甫淳?”吳兆麟的禮數不倫不類的。
“鄙人正是皇甫淳,你們昨晚起事,事情已經傳遍了三鎮,你們革命,反對滿清朝廷,這些我都不管,我就想知道黎大哥現如今怎麽樣了?”皇甫淳問道。
看到皇甫淳那舉重若輕的樣子,吳兆麟心中不由得有些驚訝。
“昨晚我們的確是起事了,瑞澂總督和張彪統製都跑了。現在,需要有人出來主持大局,我們公推黎協統出來當都督,可是他不幹,我們反複的告求訴說,最後,他讓我們請先生來,我想,他大概是有話要對你說。”吳兆麟說道
“我還沒有見到黎大哥,你現在想要我帶話?還是讓我去勸說他同意你們的議定?實話說,我做不了這樣的說客,我與黎大哥是君子之交。”皇甫淳說道。
皇甫淳如此淡定,實際上心裏是有算計的,對於新軍的那些人,他不想多費口舌,說多了說深了都不好,一來他自己都沒弄明白,二來怕影響了黎大哥。
“先生最好勸說協統能夠答應,他可以就掛個名,剩下的事情我們來幹!否則,玉石俱焚,他是玉,我們是石頭,我們不吃虧!”吳兆麟說道。
“我可以把你的話帶到,可我卻不認為你們剛才的提法,你們起事為的是什麽我不知道,也不想知道,可是事情已經做了,這就需要有人出來為湖廣四千萬老百姓謀福祉,謀安危。用你們的那個理由去說,黎大哥要是同意了才怪!”
“果然是高人!難怪黎協統要請你來一晤!好了,我不多言了,請!”
吳兆麟頓時就服氣了,隨即也把皇甫淳的話記在心裏了。
參加起事的人固然不少,可是比起原來的第八鎮編製還差得遠呢。所以,這兩天正在四處招兵,原來的第八鎮大半去了四川,留在武昌城裏的不過隻有幾千人,如果北邊的朝廷大軍南下,乘坐火車二天就可以到達漢口,實際上,吳兆麟等人心裏是很緊張的,沒有黎協統出麵指揮,這麽大規模的仗他打不了。
皇甫淳被帶到了黎元洪的房間裏,此時的黎元洪站在窗前,不知道的以為他在看窗外的天氣和人群,實際上,他的腦筋裏在轉著各種念頭。
“黎大哥,小弟來了,咱們是喝茶清談還是搞點吃的邊喝邊談?今天中午我就是墊吧了點,現在著實餓了,到這裏討杯酒喝成不成啊?”
皇甫淳話裏有話的說著,氣氛頓時就從凝固開始解凍了,他大刺刺的把大褂一撩就坐在旁邊的椅子上,隨即摘下了頭上的帽子,那根假辮子也跟著沒了。
“哇!原來,原來這個皇甫先生也是革命黨啊?你看,他的辮子是假的!”
站在外麵的士兵小聲的說道,他們這兩天見往來的各路人士多了,像皇甫淳這樣氣定神閑的還真是不多,不由得就開始讚歎起來。
“哦,是通達老弟來了!”看到皇甫淳,黎元洪臉上出現了一絲喜意,隨即喊道,“外麵的,幫我再整上一桌吃的,不用太多太豪華,我這兄弟餓了。”
吳兆麟其實就在附近,一聽黎協統要吃飯,心裏頓時就鬆了一大口氣,要知道,黎元洪從早上到現在,那是一口東西都沒吃啊。
“老弟,他們逼我當都督,逼我造反啊,你說,我該麽樣辦?”黎元洪問道。(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