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_第169章 第一百六十七章京城亂...

字數:3824   加入書籤

A+A-


    吳子玉當天晚上就上了北上的貨車,而這次的貨車還是一輛直達的,不能不說,張勳這次搞複辟,還真是運也命也。

    當年的京漢鐵路往來的列車是很有限的,客運是每天早上分別從前門和漢口發出一列客車,這趟列車需要差不多2天時間才能到達,這也是為什麽吳子玉心急如焚的道理,他就是坐了許久才到漢口的。

    按照每天發車的運行計劃,在這條線上就得至少有4趟列車預備著,否則,就會斷檔了。而貨車也差不多,與客車比較起來,貨車反而要快一些,這是因為,客車沿途要停靠近三十個車站,這就耽擱時間了。

    京漢鐵路最早的時候還沒有什麽快車慢車的,直到20年代以後才逐步的出現了快車和沿途每站都停的慢車的區別,坦率的說,這個時代,不是說鐵路管理上不去,而是沒有那麽多車皮車廂,那都是要花銀子從海外買的,尤其現在是一戰時期,想要買都沒那麽容易。沒有車皮車廂,如何安排車次啊?

    根據記載,早在19世紀末,就有沙俄和英國人在華設立了車輛維修廠,進入20世紀後,德國人首先在青島建立了一個各種車皮車廂的組裝廠,這歐洲一打仗,德國在華的地盤就被其它列強瓜分了,青島在民國三年就被日本人占了。

    為啥說張勳的複辟是運也命也呢?這老小子宣布複辟後,知道要穩定京師的第一要務就是趕緊向京城調運糧食,於是,下令支持複辟的一些商人立即去辦。商人能辦的事情都是拿錢開道,不過話又說回來,鐵路公司是要賺錢的,有人掏錢包一列火車直達,這樣的好事哪裏去找?麻溜的就辦了。

    吳子玉乘坐的那一列火車還就是那列直達京城的運糧車,一路上除了換車頭,加煤加水外,沿途各站基本上不停,人家鐵路公司也會算計的,早點到了,車皮就能空出來,就可以馬上投入下一撥的營運了。

    就這樣,吳子玉坐26個小時,於第二天晚上八點多到了駐地附近的長辛店,下車的時候,旅部派來的騎兵連就等在站外,吳子玉也不多話,上馬揮鞭。

    此時的局勢基本上已經明朗,黎元洪在被逼的逃進東交民巷之前就通電全國,“要求各省迅速出師討逆,恢複共和”,並電請在南方的馮國璋代行大總統職務,同時,還恢複了段祺瑞總理的職務。這也是讓段祺瑞師出有名的一個鋪墊,所以,此時,除了段祺瑞組建了討逆軍和通電全國外,直係這邊也醒過夢來了。

    吳子玉一到,就接到了老上司曹錕派人從保定送來的密信,此時的曹錕可是直隸督軍,直係軍隊大部分掌握在他的手上,吳子玉南下的事情沒人知道,可是曹錕卻也在一些謀士的指點下明白了,一旦讓段祺瑞獨美,戰後就不好說了。

    此時,段祺瑞在天津組織的討逆軍早在兩天前就與張勳的辮子軍開打,隻不過進展並不理想,段祺瑞此時也向曹錕發出了邀請,隨即任命曹錕為討逆軍西路軍總司令,也就是說,曹錕此時是拿到了正當名分的“討逆”資格。

    接到曹錕的密信,吳子玉立即就排兵布陣了,他的這個第六旅可不是鬧著玩的,戰鬥力絕對不是辮子軍能比的,當天晚上,隊伍就向北進發,隨即占領了盧溝橋,連續的進攻,一直打到天壇,辮子軍是一擊即潰,壓根就沒啥抵抗。

    吳子玉這邊一發狠,段祺瑞那邊也急眼了,可是,偏偏手下還就沒有幾個敢衝鋒的。而此時,在十六混成旅裏也發生了一件奇葩的事情。

    馮煥章擅自把隊伍拉回中原後,段祺瑞對其很是不滿意,於是借口去年到陝西四川平叛時,馮煥章與護國軍私下打默契仗的由頭,把馮煥章給撤職了,換上了自己信心楊桂堂當旅長,馮玉祥被撤職後懸空在京津。

    按理說,段祺瑞這是狗拿耗子多管閑事,去年與護國軍對陣的時候,他壓根就不在位,袁世凱稱帝前段祺瑞就辭去了所有軍職。

    可是,皖係認段祺瑞啊,加上老袁臨死的時候遺言,交班是給段祺瑞而不是讓黎元洪順位登上總統寶座的,實際上,袁世凱臨死的時候就布局了府院之爭的種子,段祺瑞一方麵要恢複共和,一方麵又想掌控實權,還得應付各界的達人,咋辦?玩了一出推黎元洪當大總統,自己當總理的把戲,然後為了緩和直係的情緒,把馮國璋推到了副總統的位置上,這才是這次京城亂局的始作俑者。

    嚴格說起來,段祺瑞玩政治手腕強於其統兵打仗,他在張勳複辟前兩個月把馮煥章給換掉了,那時,第十六混成旅好歹說起來還是他們皖係的。

    可是換上去的楊桂堂去了後才發現,十六混成旅從上到下都不認他,完全玩不轉。就在那邊吳子玉都打響了,這邊的還在磨嘰,於是,十六混成旅的一群哥們,鹿鍾麟、張之江等人電請馮玉祥出山,主持大計。同時,韓複榘、石友三等人帶著槍,去找楊桂堂,楊聞風而逃扔下隊伍不管了。

    於是,馮煥章在沒有任何任命的背景下,帶著十六混成旅當天晚上就殺了上去,這是七月十一號。等到了第二天,東邊的馮煥章,西邊的吳子玉,兩路夾攻,張勳的辮子兵哪裏頂得住這倆人的攻擊?扔槍的扔槍,剪辮子的剪辮子,弄的四九城裏滿大街的辮子,張勳玩的這場鬧劇,十二天就結束了,老小子也跑進了東交民巷的荷蘭使館裏“避難”去了。

    十四號這天,段祺瑞從天津返回京城,還率領眾多將軍去東交民巷把黎元洪接了出來,請黎元洪官複原職,黎元洪此時是羞愧難言,回到家裏,第一件事就是通電全國,引咎辭職。

    “總統何必如此?你可是辛亥元老啊!威望在全國無人能及啊!”段祺瑞假惺惺的勸諫,“還是你在位置上可以服眾,以前的事情我們不再提起可好?”

    黎元洪看了看前來“拜謁”的段祺瑞,笑了笑後說道,“此次張勳複辟,在下有不可推卸的責任,作為一國總統,哪裏可以有錯不認的?何況我也年高,我的一些部下此次複辟也有不少人附逆從逆,讓我還有什麽臉麵坐在上麵?”

    “可是……你不幹了,這個位置誰來?請黎先生推薦一個可好?”

    “按照約法,可由副總統繼任,我也向全國通電了,我自己去天津養老,該讓位了,貪戀權位不是我的秉性,縱觀我這一生,都沒有爭過什麽,唯獨與你爭了一回,你看,我這結果多難堪?所以,我這人不適合從政。”黎元洪說道。

    段祺瑞看到說不動黎元洪,也隻好作罷,黎元洪說的對,馮國璋是副總統,沒想到自己去年搞平衡做出的一個權宜之計現在成了大頭佛。

    黎元洪是如何能夠如此明白的?還不是他在段祺瑞沒來之前給在漢口的皇甫淳發了一封電報,電報上隻有一個問號,下麵一個黎字。很快,皇甫淳的回電也就到了,也很簡單,似乎都舍不得花錢,四個字,“急流勇退”。

    黎元洪這回也不管了,他知道自己那個忘年小友絕對不會坑害自己,怕是自己早點求教就不會出這麽大的洋相了,所以,堅定了辭職的決心。

    黎元洪從官場政治場中跳出後,頓時渾身輕鬆,他去了在天津的宅子。

    段祺瑞實際上接過了燙手的山芋,整個官場和政治場上又一次洗牌,十六混成旅是討逆軍東路裏唯一有戰功的隊伍,而馮煥章又是身先士卒,在十六混成旅裏威信太高,隻能重新任命其為旅長。

    從內心來說,段祺瑞是不想對馮煥章如此犯上作亂不了了之,可是,他剛剛回到京城,要麵對的是比黎元洪更難對付的直係總頭目馮國璋,哪裏還有功夫去管馮煥章這點疥癬之疾?可他不知道,從這個時候起,十六混成旅就不是皖係了。

    張勳複辟結束了,詹眷誠又得北上了,京城的工程學會會所得去收回。(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