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亂年代_第9章 第九章撈師弟(3)

字數:3950   加入書籤

A+A-




    “把你的機緣說說,我喜歡聽你的故事,沒準還能悟出點什麽。”段祺瑞喝完最後一口胡辣湯,放下湯匙擦擦嘴,“難怪你能看出這古棋譜,修道之人多少懂點各方麵的手段,想必當年你結識黎黃陂靠的也是這個吧?”

    “瞧您說的,我這可不是修道,最多也就是個旁門左道……也不對,就是學過而已,還不全,說起來啊,我小時候身體羸弱,都要朝不保夕了,一位路過的道人救了我,後來還點撥了我一些健身的修習,其實就是太極拳這類的,要不,我給您比劃比劃?您看我這樣子成不?”皇甫淳站起來,擺出了太極拳的起手式。

    “好了好了!你這就是一套花拳繡腿,一看就知道是花架子!”段祺瑞笑嗬嗬的擺擺手,“看來你對道門的修習也是囫圇吞棗,邯鄲學步,沒個結果的。”

    說起來,段祺瑞也是懂武學的,甚至還修習過各路拳法,在那個年代,從冷兵器過度到熱兵器的時代裏,能夠上位的軍閥就沒有幾個不會兩下子的,他們不一定是哪個門派的高手,可眼力都不差的。皇甫淳那完全花架子的擺法,段祺瑞是一眼就看出來了,當然是不屑一顧了。他不知道皇甫淳這是在藏拙呢。

    “嘻嘻!我這也就是在後生的時候比劃兩下,後來進學、科考,再到京城跟著師父修鐵路,這道家的功夫就全都扔下了。”皇甫淳訕笑著說道。

    “那你這師叔師弟的是咋回事啊?你說了半天也沒對上茬口啊。”

    “那年,最後一次會試,我落第了,不服氣,就來到京城準備學新學,在白雲觀外的算命攤上碰到了同門師叔,到這時我才知道我們是茅山派的,不過我不算是正式弟子,最多就是個掛名弟子,而且現如今茅山派式微,其它門派也都隨大流了。我那師弟是師叔後來在鄉下收養的孤兒,師叔仙遊時留下遺言,讓我照顧那孩子上學讀書,去年剛剛考進大學,這今年他就出事了……唉!”

    皇甫淳一邊收攏棋子,一邊把另一個師承說了出來,段合肥聽的直點頭。最後他才說道,“我給你寫個條子,你去找這京畿的步兵統領李長泰吧。”

    那盤棋肯定是皇甫淳輸了,而且還是中盤大龍被殺,投子認輸的。段祺瑞一高興,就答應幫皇甫淳這個忙了。其實,段祺瑞早就看出皇甫淳是來求自己幫忙的,心裏還在想是什麽事,如果是大事,段祺瑞可能就要用“入幕”來交換了,可惜,不過是一件小的不能再小的事情,段祺瑞都不好意思開口了。

    拿了段合肥的條子,皇甫淳心裏多少有些落下來了,那卷《不古編》的棋譜肯定是送給段祺瑞了,據說,後來有人對那本棋譜估價,棋譜在當時至少值一千塊大洋,這個數額不算多,段祺瑞自己也就收藏了。後來,這本書輾轉到了吳清源的手上,對吳清源的棋藝發展起到不小的作用。

    說,這段祺瑞好棋到什麽程度呢?他在京師的時候,每個禮拜天的上午是必與京師的高手下棋的,而當時從浙江過去的棋手顧水如在22歲的時候就被其收歸門下成為專司棋藝的幕賓,每到周日,顧水如就會找來諸多棋界高手與段祺瑞下棋。當然,這些棋手可都不敢贏段祺瑞,直到出現了一個小孩子吳泉,把段祺瑞殺了個落花流水,弄得段祺瑞拂袖而去。可這個小孩子最後還是從段祺瑞那裏獲得每月一百元的補貼,這個吳泉就是後來的棋界傳奇人物吳清源。

    說起這顧水如來可是圍棋界一個不得了的人物,他是第一個到日本去進行圍棋交流的人,是在段祺瑞手下陪著下棋十幾年的人,同時,也是發掘出吳清源,陳祖德等人的伯樂,直到去世,一直在培養圍棋高手,為國爭光。

    皇甫淳去了步兵統領衙門,拿出了段祺瑞寫的條子,自然是一路綠燈的見到了李長泰,李長泰,資曆不淺,算是第一批北洋新軍人物,也是天津武備學堂畢業的,說起來,與段祺瑞、馮國璋還都是同學加校友,所以,他還真是左右逢源。馮國璋當大總統的時候,任命他為京師步兵統領,段祺瑞回來了,一樣任用。

    李長泰是那種沒有野心,與世無爭的軍人,誰在台上聽誰的,據說,麵對學生遊行,上麵讓李長泰去彈壓,結果他叫一群丘八給學生下跪,稱學生是“學生老爺”,哀求學生別鬧了,都回去上課吧。就是一開始抓學生也不盡心,把學生關在特殊的教室裏,最後,直到上麵嚴令玩真的,李長泰這才開始動粗。

    實話說,那場爭取民族主權的運動,參加的何止學生、工人和商戶呢?就是軍隊也是支持的,他們不過是用另外的一種形式表達對外交失敗的憤懣。

    “你是段總長的……”李長泰看著字條,嘴裏小心的詢問皇甫淳。

    “哦,老鄉加子侄輩,我叫段總長‘泉叔’。”皇甫淳謙遜的說道。

    有了這句話墊底,李長泰的態度就變了,他完全明白段總長給他寫條子的意思了,眼前這人是段總長身邊的人,可不是花銀子換來的條子。要是那些有錢人前來撈自己的子侄親戚,在李長泰這裏多少都得有些孝敬的。

    “小子家底雖然不厚,可也不能苦了一幹兄弟,這裏是一點小意思,給下麵辦事的人一點茶錢,我知道將軍耿直,也不敢汙了您的名聲,有緣定當回報。”

    皇甫淳是啥人啊?在這樣的衙門裏滾了十來年,求人,沒有空手去的,所以,他把早就準備好的一個紅包悄悄的塞進了李長泰的口袋裏。話還說的非常圓泛,讓李長泰聽的那個心裏舒坦啊……人家不說這是給他的錢,人家承諾,事成之後還有回報,這可就不是那些任嘛不懂的棒槌了,完全是場麵上的人了。

    “好說好說,我替下麵的一眾辦事的謝謝你!你是個敞亮人!”

    李長泰笑嗬嗬的說著,跟著就問了皇甫淳想要撈的人是誰,皇甫淳把寫著“蘇結清”的一張紙拿了出來,李長泰在上麵鬼畫胡桃的劃拉了幾筆,叫來手下。

    “去下麵查查,看看這個學生在哪兒關著呢?把人直接帶到這裏來。”

    那邊李長泰安排下麵的人去忙活,這邊皇甫淳就好整以暇坐在那裏,他瀏覽觀察李長泰這個辦公的地方,看著看著,他發現掛在正堂上的那幅《虎嘯圖》有點意思,於是就凝氣看了看。等到李長泰安排完事情就像嘮嗑那樣的隨口問道。

    “敢問將軍,你中堂掛的這幅《虎嘯圖》是從何而來啊?應該不是這個衙門裏原來的。”皇甫淳指著掛在中堂上的那幅畫問道,“小子對品鑒這些東西略有心得,這幅畫拿到鋪子裏去重新潤裱一下更好,說起來,這幅畫怕有一百多年了。”

    “啊?有這麽久嗎?難道說是一幅古畫?這幅畫是我府裏的師爺從外麵找來的,說是上山虎,符合我這人的運勢,我也不懂,反正他知道我不喜歡那些文縐縐的花鳥魚蟲啊,歲寒三友之類的中堂,見這幅畫不錯就掛在這裏了,說辟邪。”

    皇甫淳慢慢的走到畫前,又仔細的端詳下麵的落款,上麵隱約能看出的印章上寫的是篆體的“兩峰”二字,落款印泥已經模糊,上麵的題跋卻是另外有人寫的,與落款的筆跡完全不同,也是隻有倆字“虎嘯”,其它的就什麽都沒有了。到了這會,皇甫淳心裏在默默的想著,終於想出了這幅畫的出處。

    “將軍,這幅畫是怡親王府出來的,應該是在庚子年流落到民間的。”

    怡親王府在民國的時候已經殘敗,主要是最後一個承襲怡親王爵的溥靜在庚子年攪合進了義和拳運動中,八國聯軍占領京城後洗劫了怡親王府。事後,溥靜又被慈禧直接犧牲掉,以“縱庇拳匪啟釁”罪名革去官職,交宗人府圈禁。

    鬱悶的溥靜被圈禁後鬱鬱終日,不久後就窩囊死了,死後還被慈禧革去了爵位。等到了民國後,怡親王這一脈基本上就沒了,淡出了人們的視線。

    “第二位怡親王叫愛新覺羅?弘曉,本身是個文人,可他屬虎,這幅畫應該是第二座怡親王府落成時一些拍馬屁的人送的,而這個叫兩峰的人應該是揚州八怪第一怪金農的弟子陳鐵珊的畫作,在曆史上,能畫虎的獨此一人。”皇甫淳說。(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