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亂年代_第26章 第二十六章蛛絲馬跡(2...
字數:3876 加入書籤
別看皇甫是在校外開店的,可是在學校裏還是有人知道他的,去年還是文科學長的陳乾生就沒少在同仁中說起皇甫淳從武漢趕到蕪湖營救他的故事,尤其是李守常擔任圖書館長後,私下裏也經常說起皇甫淳。更有意思的是那個怪老頭辜湯生,那可是把皇甫淳吹噓的一塌糊塗,從兩人在滿清時候結識說起,可以一直說道辛亥革命,要知道,辜湯生可不是能替別人吹噓的人,能被他看上可不容易。蔡鶴卿又是個查微知漸的人,加上去年學生運動,小蘇子被抓,最後竟然是被李長泰親自點名放出來,後來他問過蘇結清,才知道是皇甫淳親自去找的李長泰。
蔡鶴卿是個喜歡招攬人才的校長,聽說了皇甫淳的種種,得知皇甫淳還是詹眷誠的高徒,這就動了招攬到麾下的心思,可由於去年整個一年學校都不穩定,他自己也正經憤爾摜紗帽,要不是徐世昌從中斡旋,放了學生和被捕的教師,蔡鶴卿還真的就掛冠而去了。要知道,蔡鶴卿當時可是身兼著教育部的差事。
到了民國九年,開春前,陳乾生已經辭去文科學長的職務,南下去了上海,表麵上看,京城的時局還算平穩,這天就想著找小蘇子一起去看看皇甫淳。等到了文科係一打聽,說小蘇子已經出去吃飯了,還說,小蘇子是去他師兄的鋪子裏。
蔡鶴卿稍微一想就明白小蘇子去了哪兒了,這半年來,小蘇子是一門心思的學習,已經很少參加各種嬉鬧的活動了,也不跟一些有錢人家的孩子出去喝酒吹牛了,他心裏就琢磨,這怕是皇甫淳進行管束的結果,就更想見見皇甫淳了。
見蔡鶴卿已經承認自己的身份,皇甫淳客氣的把他請進內間,也就是後世所說的接待室,在這裏,有著合乎規矩的方桌和圓凳,那個年代中式房間裏可沒後世的沙發茶幾什麽的,就是一張古色古香的方桌,幾個上檔次的硬木圓凳。
“來,請喝茶!”皇甫淳提起外間的銅壺,到了裏間給蔡鶴卿衝泡茶水。
“喲!你這可是今年的新茶啊?看來皇甫先生還是蠻講究的。”
蔡鶴卿都沒上口,光是憑鼻子聞就知道皇甫淳給他泡的是今年的預簽清茶,作為一個南方人,還是浙江紹興的學究,他焉能不喜歡喝清茶呢?
“這也是通了鐵路的好處,前幾日,南方來的客商順手捎過來的,我這可不是專門招呼您,是趁著還能喝,趕緊喝完,要不過些日子,這茶就變味了。”
“哦?還有這個說法?說來聽聽。”蔡鶴卿來了興趣,“你該不是說南橘北枳吧?可是這茶葉本身是在南方采摘的,你那樣的說辭怕是不對喲!”
“蔡先生說笑了,南橘北枳是您自己說的,我可是沒說。”皇甫淳微笑著說道,“這南方的茶葉到了北方走味的根本原因還是北方的氣候過於幹燥,一旦放時間久了,那茶葉裏的水分就跑光了,再泡水的時候就沒多少茶香了。”
“嗯!這個說法有些道理,可我記得,就是在老家,我們喝茶也是現喝現買的,買回來的茶葉都是剛剛炒製的,到了下半年中秋過後,也是要加點冰片之類的,否則那茶水也是沒味。”蔡鶴卿說著話,似乎是在想念家鄉的事情。
“在南方,茶葉也是不能久放,畢竟南方多潮濕,到了夏季,茶葉要是保存不好,很快就會發黴變質,因此,也就出現了另一類的茶葉,就是發酵茶,比如閩茶,在我們安徽還有祁紅,湖北有宜紅,滇黔有沱茶等等,這些都是發酵茶,發酵就像南方人吃腐乳臭幹子一樣,也是對付放壞變質的一種方式。”
好嘛!皇甫淳跟蔡鶴卿聊起了茶經來了,就算是蔡鶴卿學冠五車才高八鬥,可也不知道這些雜學啊,聽得他是眉飛色舞的,心裏在琢磨,給這個皇甫先生放到哪個學係為好呢?此時,他看到皇甫淳這房間裏還擺著幾個花瓶,又想起進門時候皇甫淳正在說著古董瓷器,於是就想著是不是可以請他去考古係當個講師。
說起來,皇甫淳也是年過三十了,從外表上看也是一個謙謙君子的架勢,要是真去大學裏當個啥講師教授之類的也不算差。
“剛才那個瓷碗,如果算是元代的,其市場價值該有多少錢啊?”蔡鶴卿裝著市儈的樣子問了起來,“如果不貴的話,可否轉讓給我呢?”
“說什麽轉讓啊?您拿去就是了。元代的瓷器在收藏界不算值錢,國內玩古董的大多數是文人騷客,這文人嘛,多少講究點氣節,做不做得到兩說,可在麵上得喊出來,要不,還算是啥文人騷客?所以啊,但凡是元代的物事都起不來價,論書法,趙孟頫的能差嗎?把自己的精神想法體現在字裏行間,趙孟頫可算是第一人了,可現如今,他的字還沒有明朝的嚴嵩賣得貴呢。”
皇甫淳說的話是真的,在清末民初的時候,趙孟頫還沒有被文化界“平反”,當時的士人都認為趙孟頫以宋朝皇家嫡係子孫的身份去當元朝的官,是為不忠不孝,用文人的話說是沒有氣節,因此,雖然他在書法、繪畫和詩文上的造詣登峰造極,可是卻得不到推崇,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反倒使其遺作能夠在民間長期流傳,東西是好東西,大家都知道,可就是上不了台麵。
後世對趙孟頫的評價可謂是撥亂反正,尤其對他在異族統治下還能頑強的忍辱負重,努力保持和繼承漢文化的功績給於了充分的肯定,我們在現代看到關於趙孟頫的評價多是積極和正麵的,殊不知在早年間,趙孟頫的東西可是入不了那些清流士大夫之眼的,就連那個保皇黨幹將康有為都說趙孟頫是“並傷怯弱,如璿閨靜女,拈花鬥草”,明顯是鄙視的一副嘴臉。
“白拿我怎麽好意思?這樣,我出三百元如何?你這也是買賣,總不能賠本賺吆喝吧?”蔡鶴卿說著話從懷裏拿出了支票本寫了 起來,“這東西放到考古係去研究研究,你剛才分析的很有道理,不知道皇甫先生可否到學校裏講課啊?”
“我?嗬嗬……”皇甫淳樂了,隨即搖頭說道,“我可是啥文憑都沒有啊?我沒留過洋,也沒有進新學上一天課,不行不行,還是免得貽笑大方了。”
“無妨,沒有文憑可以造一個嘛,隻要你真有本事,文憑是小事。”蔡鶴卿淡淡一笑,“文憑再多再好,沒有真學問,那也是個空架子,我要的是真材實料。”
“啊?這樣也行?”皇甫淳有些驚愕了,“不過我對去當講師沒有多少興趣,而且,我現在要養家,要照顧師母,還要幫襯師弟師妹等,我的確是沒時間啊!”
皇甫淳這明顯是拒絕了蔡鶴卿的邀請了,不過蔡鶴卿也不著急,學校裏的那些牛人教授,有幾個不是經他三番五次去勸說才出山的?那個很牛氣的胡適,本來是沒啥響亮的文憑的,可是在嘴頭上的確是有一套,於是,蔡鶴卿就幫著胡適弄了一個假博士名頭,可見,蔡鶴卿不是食古不化的酸腐文人,而是很務實的。
與皇甫淳喝了一陣茶,也到了下午要上課的時間了,蔡鶴卿微笑著,抱著皇甫淳給配裝的盒子,“以後我有機會就來你這裏喝茶,你這茶的確講究!”
“歡迎歡迎!有您來,我這裏定然是蓬蓽生輝。”皇甫淳說著場麵話。
別說,這蔡鶴卿來了以後,店鋪裏的生意的確好了不少,許多教授老師紛紛到店裏來買筆墨紙硯,有的還把自己寫的畫的放在店裏售賣,反正皇甫淳是買賣人,來者不拒,樂得結交學校裏的文豪俊傑,其中就有文學巨匠錢夏等人,而李守常也是隔三差五的跑過來蹭飯,與皇甫淳相聊甚歡。
這天,李守常又來了,他是告訴皇甫淳,陳乾生已經被他安全的護送到上海了,走之前,皇甫淳可是給了陳乾生一筆錢,他知道自己的那個老鄉手頭不寬綽,還把在上海的一些關係告訴了陳乾生,必要的時候,陳乾生可以去找那些關係人打打秋風,對此,陳乾生是非常的感激。
李守常的年紀與皇甫淳相仿,兩人的脾性也投緣,所以,談得來,就在這個時候,外麵又有人找,皇甫淳出去一看,嗬嗬,原來是那個坐館醫生秦子文。(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