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亂年代_第45章 第四十五章守常兄弟(4...

字數:3949   加入書籤

A+A-




    皇甫淳店裏的生意到了年底又開始忙碌起來,一是一些文人雅士到了年底自然要相互書畫往來,這文房四寶的生意就起來了。二是到了冬天,傳承幾百年的“炭敬”“年敬”都要開始預備了,啥是炭敬年敬?就是到了年根上要給上麵送禮,民國了,直接送錢叫人詬病,可送點古董字畫啥的卻是無妨。這些都在皇甫淳手上流水般的經營著,最好賣的就是上海吳俊卿的畫了,幾乎一到就搶光。

    最近一段時間,大家都在忙著準備過年了,吳俊卿寫信來,邀請皇甫淳帶上家小到上海過年,話裏話外就是想見見這個小友,還說有些事情想跟他說說,而皇甫淳偏偏這段時間又走不開,遇上了一件讓他十分難受的事情。

    說話就到了年關了,教育經費始終沒有落實,蔡校長一走,這學校裏就鬧開了,學生可以放假回家走人,可那些老師員工咋辦?再怎麽緊吧,一個月也得拿出二萬大洋出來養啊,現在,已經好幾個月沒發薪水了,讓那些教書匠怎麽活?

    自打皇甫淳表態後,李守常是隔三差五就去皇甫淳的鋪子一趟,現在他是“索薪會”會長,光是找上麵要不能解燃眉之急啊,這天來到了皇甫淳的鋪子裏。

    “通達啊!你腦子活絡,能不能給我們想個辦法,先搞點錢應應急。”

    “你說的搞點怕不是一點吧?想要過這個年,我琢磨著怎麽也得弄個幾萬塊才行啊,當然,也不是一點辦法沒有,就看你回去如何跟那些老學究商量了。”皇甫淳想起了吳俊卿給自己寫的信,“根據我所了解,你們學校裏可是有一些人不差錢的,比如那個小辮子辜湯生,他就有稿費補貼家用,還有一些教師也都有在刊物上寫東西,換點稿費過日子的。如果你們那裏的一些人畫點畫寫點字……”

    “我明白了,你是不是打算統一收購呢?實際上,我在圖書館裏就看到有不少人留下的墨寶,如果能換錢,也可以拿出來啊!”李守常說道。

    “如果讓我來負責,我一攬子收購,不管是誰的,都拿來,我給你伍萬元,回去你怎麽分我不管,我這裏最後怎麽賣你也別管!咱們先小人後君子,立下契約,這個主意你最好先回去跟大家商量,可行,你就來,不可行咱們另想轍。”

    “好!我覺得可行,我們不是要學習蘇俄嗎?先在學校裏試驗一下!”

    兩天後,李守常帶著幾個青年教師,大包小包的送來了一堆各類字畫,皇甫淳看了一會後,覺得自己那天說的話大了,這裏有些字畫根本就不入流,有的勉強可以,可是卻少了點雅趣,多了點新潮,還有幾幅則是皇甫淳看好,可收藏卻暫時不能出手的,比如幾位前朝的校長,現如今都已經作古了,他們的字跡應該是有收藏價值的,而且,搞不好若幹年後這學校自己就會掏錢回購。

    皇甫淳的腦子是快的,很快就想出了折中辦法。當然,他不會當著其它教師的麵點破,隻能裝著吃了大虧後與索薪會的代表簽下了契約,一口價,五萬大洋換了一堆字畫。雙方簽字畫押,按了手印,這就算是錢貨兩訖了。

    有了這筆意外之錢,李守常回去可就好交代了,說明了,這是大家過年的貼補,不是補發薪水,雖然這筆還是經過學校財務進行了分割,可這錢不是學校的。

    李守常對皇甫淳的幫助很是感激,同時也覺得皇甫淳可是一個能賺錢的好手,想要發展組織,還真是需要這樣的一個斂財能手,對此,他是心中有數的。

    有了這些字畫,皇甫淳花了一個禮拜的時間進行了分檢,挑出能夠過得去的百幅作品,在自己的那個裱糊間裏先裱糊好,然後烘幹收撿好,這才回家對翠兒說,今年過年帶著全家去上海父親那裏過年,順便也可以回桐城老家去看看嶽母。

    翠兒高興的眼淚都流下來了,說起來,翠兒已經好幾年沒有回去看望母親了,要說不想那是假的,見自己的丈夫如此的知冷知熱,那股歡欣的勁兒就別提了。

    皇甫淳為什麽要去上海過年呢?倒不是說有吳俊卿的邀請,而是自打兩個大點的兒子都出去後,皇甫涯到後來幹脆在上海盤下了一套房子,帶著續弦到上海當寓公去了,家裏的店和田地交給原來的管家打理,一年有錢沒錢的他也不在乎。

    說起來,這皇甫涯是老來得福,兩個兒子都不少掙錢,皇甫淳每個月給老爹寄去一百元,而他弟弟在美國當工程師,半年一次,每次都給皇甫涯匯來500美元,光是倆兒子給的錢就足夠老兩口加上小兒子在上海過上小康生活了。

    而皇甫涯的書法自然也是有一手的,吳俊卿的一些普通畫作的題字也讓老頭去寫,當然,高級一點的佳作吳俊卿就不敢讓皇甫涯寫了,無他,字寫是規矩,可是少了點靈氣,而想要皇甫淳用題跋來點明畫中的寓意?想都別想,皇甫淳對丹青一道是“一竅不通”,所以,好點的東西還是得找皇甫淳。

    皇甫淳之所以能夠想出回南方過年,還有一個有利的因素。這一年,在廣東的兩位師兄都要到北平老宅子陪母親過年,這都是事先說好的,既然有兩位師兄回來,皇甫淳除了給師母送上年敬之外,也就無須陪伴在身邊了,何況,他的父親還健在呢,回去看望自己的父親也是天經地義的事情。

    李守常一開始也不知道皇甫淳拿著在他看來就是一堆廢紙的物件如何邊錢,尤其是還給了他五萬大洋,在那個年月,這可不是一個小錢,等閑人家是拿不出來的,當他得知皇甫淳要去上海的時候,他才過來,想托皇甫淳給陳乾生帶點東西過去。說起來,陳乾生此時已經離開了上海去了廣州,他受廣東方麵的邀請,正在廣州籌款建校舍呢,隻是那個時候的通訊不方便,李守常並不知道。

    當李守常在皇甫淳那間鋪子的後院房子裏看到裱糊好的一些作品時,也是吃驚了,他是真沒有想到皇甫淳這化石點金的本事,連連讚歎。

    “通達兄可真是好手段啊!那麽一堆廢紙,到了你手上就成了書畫作品了!不簡單,真是不簡單,看來,許多方麵你都能幹出叫人瞠目的結果。”

    “雕蟲小技爾!”皇甫淳手裏捧著一個紫砂壺,就著壺嘴喝了一口茶,“我們家曆代是開文房四寶店的,如此技能是文人最後的吃飯手藝,焉能不繼承?”

    “可你這眼力也是一絕啊!那幾幅字我原來也看到過,沒怎麽在意,可到了你的手上就變得如此精妙了!而且……好像是劉鶚的字跡啊!”李守常摘下眼鏡仔細看起來,“這個老學究的東西如何出現在我們學校裏的?真是怪哉!”

    “嗬嗬,你們學校的前身是京師大學堂,那個時候,許多達官貴人的子弟可都是很喜歡看劉鶚的小說的,搞來他的墨寶在當時來說也算不得什麽,現在,那本《老殘遊記》可是暢銷,他這幾幅字應該可以換回幾個錢的。”皇甫淳說。

    “還有那幅畫,那是誰畫的?我看很好啊!”李守常指著一副山水畫問道。

    “這是你們學校裏的兼課的著名畫家陳師曾的畫啊!他的畫可是不便宜哦,雖然這是一幅在講課時的習作,可是你看看,這畫的寓意,嗬嗬,懂畫的人會不吝掏錢的。還有幾幅隨筆的,我也裱好了,可以說都不錯的!”皇甫淳解釋道。

    “看到這些我心裏好受點,那天拿來的時候你沒見我都不敢吭聲嗎?我是真的有些抱愧啊!用一堆廢紙來換你的錢,就好像是一個騙子。”李守常不好意思的說道,“可是我也是實在找不到更好的了,好的倒是有,可都是登記注冊了的,那些東西是不能拿出來的,隻能找一些丟在亂紙堆裏的,現在看來,還是你狠!”

    “哈哈哈……你難道忘記了王羲之是怎麽寫的《蘭亭序》了?許多曠世絕品都是在隨性下信手拈來,真要是刻意的去弄,往往適得其反,這也是為什麽李白說鬥酒詩百篇的道理!以後啊,別太在意這個那個的,隨性就好。”皇甫淳說。

    一切計劃好了後,皇甫淳是在快到年根上的時候才帶著家小走津浦線回的南方,在南京過了江後,再次登上火車到了上海。這一路上,倆孩子可是高興壞了,尤其是兒子皇甫聰,正是朦朧董事開始的時候,看啥都是新鮮的。(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