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亂年代_第44章 第四十四章守常兄弟(3...
字數:3850 加入書籤
看著那張銀票,李守常的眼眶濕潤了,這相當於他半年多的工資了,而且,當下缺的不是人,而是經費,這皇甫淳一抬手就是一千大洋,還要求身份保密,這不能不讓他感覺到皇甫淳的為人真厚道,是那種絕對可交之人。
說起早期的革命小組來,也不都是窮人,比如後來成為漢奸的陳公博就出身官宦家庭,而且還是在非常富庶的廣州做官,所以,他是從來不缺錢花的,可是讓他為組織掏倆錢辦事,那是完全沒有可能的,他出來闖蕩的根本目的就是“隻為財”,所以,他很快就脫離了組織,最後還成為人民的敵人,最後被槍斃了。
此時的北大教師也都在困難的坎上,段祺瑞在台上時,好歹這所學校的經費還能有點,現在,直係上台,接手的是皖係扔下的爛攤子,一方麵是入不敷出,一方麵還要被日本國逼要當年皖係的借款,於是,整個財政大亂,那個錢串子王克敏也沒法子,他可以搞錢給當官的,卻不會搞錢去付教育經費,李守常已經有二個多月沒有拿到工資了,實話說,家裏都在等米下鍋呢。
“那個是給你們辦事用的,這幾個錢你拿回去貼家用,不多,三十塊,是我今天賠師母去給師父祭拜的時候賺了一點小外快。”說著話,皇甫淳又拿出了一個麂皮小口袋,裏麵裝了三十塊大洋,“先拿回去頂一陣,以後缺啥了就來找我。”
“這個我不要,你已經給組織不少了,我怎麽還能拿你的錢?”李守常不要。
“守常兄弟,我知道你倆月沒拿到工資了,你還要養家呢,你們的蔡校長現在也是沒有辦法,聽說他又要去法國了,坦白說,他這也是避開後,留給你們一個找上麵討債的空間,機會是有了,可你要注意方式喲!”皇甫淳意味深長的說。
“這個你也知道啊?”李守常有些吃驚的看著皇甫淳,“我們已經成立了討薪委員會,這不光是我一個人的事情,在學校裏,可是有好幾百個教師教授呢。”
“我的店離你們學校就那麽遠,啥事情能瞞得住我啊?何況,前幾天你們蔡校長還到我這裏來賣了一塊古玉,他嘴上沒說,我知道那是他養家急需,所以,我沒收,借給了他200塊錢,為此,他與我也算是有了機緣了,看吧……”
原來,就在前幾天,蔡鶴卿還真是拿著一塊古玉去找了皇甫淳,詢問可以賣多少錢,皇甫淳一看就知道是傳家之物,那被幾代人盤玩的效果不是普通古玉可以比的,不是他不想收,是覺得蔡鶴卿如果不是太為難了也不會出手這塊古玉,於是想了想就勸他不要出手,上好的古玉是沒有價錢的,如果手頭的確不寬裕了,他可以借錢給蔡鶴卿,把個蔡鶴卿感動的一塌糊塗,連連稱謝。
當時皇甫淳就從側麵了解到了學校已經倆月沒發薪水了,連他這個校長都要出來賣東西了,那些普通的老師和學校裏的員工該怎麽辦?蔡鶴卿說自己賣玉就是想給在校部的幾個員工發點錢,讓人家能夠熬下去,為此,皇甫淳卻是搖頭。
“你這樣是不行的,你身邊的你給錢了,那不是身邊的你怎麽辦?難道他們就不是你的手下?就不是學校的員工?你這樣做了,叫其它的負責人怎麽做人?你可以賣東西去補貼,那其它部門的員工會不會找著他們的負責人鬧事?”
“對啊!我怎麽把這茬給忘記了?”蔡鶴卿一拍腦門,“可是,有兩家都揭不開鍋了,就是我家也是要困難了,為此,我已經把家小送回老家了。”
“我這裏有200塊錢,你先拿去,買點糧食還是夠了,另外,你是不是該躲開啊?你要是不躲開,夾在中間,想討薪的老師們是不是會有所顧忌?你不在了,一些老師們才好放開手腳去辦事,而且,更顯得你的重要,不是嗎?”皇甫淳說。
“啊!的確如此,可是我如何找理由離開呢?如果我要是借故回老家,對上對下都不好交代啊,人家會說閑話的。”蔡鶴卿搖搖頭,表示無法脫身。
“嗬嗬,蔡先生真是個實誠人啊!”皇甫淳恭維的說道,“我記得您可是在海外待過好幾年的,就沒點熟人朋友?隨便找個理由,您這不就公務出差了嘛!”
“這還真是的!年初的時候就有幾個在法國留學的朋友籌劃著建立一所私立大學,準備模仿去法國勤工儉學的範例,在京城這裏成立一個以腦力、體力相結合,理論知識和生產實用相結合、勤工與儉學相結合的新型大學,其中還有許多地方要去法國大學考察,好,我就以這個借口出差,騰出地方讓老師們越過校方去討薪,眼下的民國政權著實不像話,連大學老師的錢都發不出來!”
正是皇甫淳這樣的點撥,蔡鶴卿才有了去法國出差的行程,在他離開之前,還特別安排了地質學家李四光、文學家周樹人等人到學校裏擔任教授和講師,可以說,一方麵發不出薪水,一方麵蔡鶴卿卻是沒有放棄對人才的栽培和重用。
說,這工資都發不出來了,怎麽那邊還要新建大學呢?這裏是有個說法的。庚子年,八國聯軍可著勁的把滿清給折騰了一陣子,最後是以賠款了事。問題是,這賠款對於西方的工業國家來說幾乎沒啥意義,如果說,這個時候滿清有啥東西是西方必須的,那這錢就會折算成貨物拿走了。可那個時候的滿清有啥可以給?
傳統上,中國的絲綢和茶葉以及香料都是西方人要的,可是到了庚子年的時候,這些東西已經失去了原來的魅力,首先,此時的歐洲已經可以自己大批的燒造瓷器了,茶葉也被英國人引進到了錫蘭那個地方進行種植,哦,這錫蘭就是後世的斯裏蘭卡。而香料這些東西早就被法國占領的印度支那給包圓了。
最早發現拿著賠款無貨可買的是美國人,他們思來想去就打著退回賠款的幌子,讓華人去美國留學,這樣等於是把人出口到了美國,那個時候美國可是缺人缺的厲害,最需要的就是人和市場。法國也有樣學樣,一戰一結束,就大批的引進中國留學生,你們不是沒錢嗎?好啊,到我們這裏來勤工儉學吧。
這還不算,法國獲得的賠款數額是比較大的,排在獲得賠款各國的第三位,占比例為17.75%,最後七算八算的足足有八千萬兩白銀,這麽大的一筆錢,法國人也是覺得頭疼,於是,除了引進一批中國留學生外,還打算用這筆錢在中國修建教堂和學校,而蔡鶴卿的朋友就是借機用法國人的錢辦學,還是私立性質的。
蔡鶴卿既然有了算計,去法國考察和談事情就順理成章,而費用自然是要辦的新學校出,與他所擔任校長的北大沒啥關係,這就繞開了欠薪這道坎了。
皇甫淳把自己與蔡校長的事情一說,李守常心裏也有數了,有了皇甫在這裏穿針引線,後麵的事情還的確是要好辦了許多,而且,他也聽懂了皇甫淳話裏的意思,衝在最前麵的肯定不是主帥,自己的責任必須要牢牢把握住討薪的方針和謀略,像陳乾生那樣直接走到前台,最後不得不流亡上海,坦率的說,得不償失。
那天晚上,李守常與皇甫淳徹夜長談,兩人在許多理念上是想通的,唯獨對解放全人類的話題,皇甫淳感覺帽子太大了,他認為,還是先把自己的事情辦好再說,他尤其不認為儒家的學說全是糟粕的提法,皇甫認為,任何學術和流派都有可取之處,有可取之處就必然有可棄之處,就是儒家尊崇的禮法也不是一成不變的……談起這個,李守常就有些跟不上趟了,要說起來,皇甫淳的國學水平可是比一般人高多了,人家好歹也是舉人啊,從小耳聞目的的就是儒家的那一套。
“你提醒的對,在我們連飯都吃不飽的背景下,要我們犧牲去搞國際運動,這的確是揠苗助長了,也沒法與普通大眾們解釋,在發展組織的時候,還是要強調解決我們中國自身的問題,你這個觀點與我手下的一個管理員是一樣的,他正是思索了這些問題,連去法國勤工儉學都放棄了,不過他不反對別人去,還積極的為去的同學四處籌款,看來,你們都是深入思考過的啊!”李守常說道。
進入秋季,北方很快就寒冷了,年底前,蔡鶴卿真的出國了,而在學校裏,也成立了“索薪會”,一些拿不到薪水的教授也顧不上斯文了,活命要緊啊。(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