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亂年代_第68章 第六十八章趁亂奪寶(3...
字數:3859 加入書籤
李三的小弟這幾天其實一直在周圍轉悠,經過皇甫淳的點撥,李三現在也變得聰明狡猾多了,今天是一個小乞丐,明兒就是一個撿煤核的,上午可能是一個小崔唄,到了晚半晌就能變成一個收破爛的,在這附近活動的李三手下就沒有重樣的,對此,皇甫淳也沒有去留意,反正他知道李三一定是有了準備。
說,這倆人也沒有約定到底是那一天動手啊,怎麽皇甫淳就叫李三得手後去沙城車站呢?皇甫淳不說,李三也沒問,這裏麵就是一種默契,李三知道,皇甫淳肯定會在暗中觀察,自己得手後,還不傳的沸沸揚揚的?根本無須專門派人去通知他,而自己,得手後直接扒火車走人,這更是絕妙,誰能想到他會離開京城?
掛完牌子的當天,皇甫淳就叫人捎話給家裏,他這些天要外出去進貨,暫時不回家了,叫家裏不用等他。那年月,男人在家裏就是天,男人怎麽說都是對的。
皇甫淳對店裏的夥計也是有交代的,說是自己要去鄉下“收貨”,店裏的生意就由他們先對附著,有了買賣來,叫他們過幾天再來就是。夥計們也是不敢隨便打聽東家的去向,這古玩行裏,本身那就是一個禁忌,誰也不會多問多說。
其實,皇甫淳是趁夜溜出去,化妝成一個南方來的行商,到王宅附近的一家小旅館裏包了一間上房,沒事就盯在那裏。每天白天在店裏睡大覺,到了晚半晌一準出去,對店家說的理由也很正常,應酬多啊,不管是真的還是假的,每次回來都是渾身酒氣,皇甫淳玩的這套也是老道教的,說這是必須學的隱藏手段。
民國時期已經開始流行夜生活了,尤其是一些到京城裏來做買賣的行商,這晚上要是沒結交到合適的人,你這買賣是沒法做的,甭管是官麵上的還是地頭上的,都得一個個的請到,光是喝酒還不成,至少得去八大胡同那邊打打茶圍。
對於旅館的人來說,這類人他們見多了,有的買賣搞成了,賺錢後立馬換地方住,換身行頭,這就成了街麵上有頭有臉的人物了,要是買賣沒成,一般也就是在這裏耗上一兩個月後蔫乎的走人了,有的還欠下房間不給。
皇甫淳現如今其實就是一個京油子了,這裏的風土人情諸多行當都逃不過他的眼睛,所以,他幹起這個來都不用去裝,本色出演就成,要知道,當年他在鐵路衙門裏幹的就是這個,不過那個時候角色是反過來的,現在最多也就是個反串。
王克敏是第二天一大早八點鍾的火車,走的時候還是真排場,曹錕曹大帥此時就盼著這錢鬼子能去上海找洋人借點錢了,所以,說他此時是巴結錢鬼子都不為過。曹錕手下好歹也有十幾萬號軍隊,他們直係的可沒有皖係那麽會撈錢,現在為了錢,愁得就差滿世界的磕頭作揖求爺爺告奶奶了。
此時的民國已經不能算是統一了,清明剛過,從京城裏跑出去的一群國會議員都集中到了廣州,七號,召開非常國會會議,決議廢除北洋政權,還通過中華民國組織大綱,到了十號,選舉出了孫文為非常大總統。半個月後,孫文在廣州宣誓就職。這下子風雨突變,弄得在京城裏的北洋政權亂了手腳。
段祺瑞在台上的時候,他是大筆的找日本人借錢,他下台了,這日本人的錢也不給了,不僅不給,反而還找在台上的直係追債,曹錕也算是混不吝,誰借的你找誰去,反正我是不認賬的,此時的曹錕是一門心思琢磨著如何登上大總統的寶座,可他最得力的幹將吳子玉卻是勸他暫緩,不要著急。
吳子玉不來勁,曹錕那邊就差點火候,於是,這府院之事就僵在那裏了,下麵的稅款收不上來,外債借不到,能夠活動的錢就是靠著剛剛通車不久的京綏鐵路的營運收入,這還是當年袁世凱給徐世昌留下的老底子。
當時,國內通鐵路的地方已經覆蓋了富庶地區,運輸的買賣紅火的厲害,可是民國的財政總局卻是收不上來錢,道理說起來也很簡單,除了京綏鐵路外,其它鐵路都是由外資投資控製的,賺的錢都流進了洋人的錢袋裏。隻有京綏鐵路是先是靠滿清,後來靠民國撥款修築的,賺的錢才能進入國府的口袋。
不是說京漢鐵路京漢鐵路被張之洞花巨資買了回來,由國人統管了嗎?沒錯,這段鐵路也是當時的國有,可是這段鐵路的收入也是分段的,在京城裏的民國財政最多收到黃河以北的錢,到了南邊,地方勢力壓根就不搭理。
段祺瑞執政時這些錢就收不上來,當時的河南就是被直係的吳子玉和馮煥章占著,想要收就得動槍動炮,偏偏這倆狠人還就是不怕這個。而現如今,吳子玉是北歸了,可是馮煥章還守在那邊呢,再加上大大小小的軍閥,想要收錢?難!
眼下,直係控製的北洋政權已經是熬不下去了,這才找王士珍說和,清楚了錢鬼子王克敏,想用王克敏與法國銀行的關係去通融一些錢回來,這情境下,曹錕就差彎腰屈膝的給王克敏拍馬屁了,所以,送王克敏的場麵格外排場。
王克敏是在前門車站上的車,這引起了不少世人圍觀,李三也在其中,他這也是在暗中印證皇甫淳說的消息準不準,看來是準的。
當天晚上,李三就摸進了王宅,按照畫好的路線圖,很快就找到了那一溜的儲藏室,到了地方一看,一個守更的都沒有,這讓李三覺得王克敏這也太托大了。
其實,這也是錢鬼子王克敏玩的外進內鬆的把戲,他在家裏規定,那一溜房子是除了他任何人不許進入的,就是隔三差五的去打掃,那也是要由他信得過的從老家帶來的一個老媽子才能進入,換其它人都不行的。
有一次,他發現少了一本古籍,認為是家裏人偷的,一個個的打了個遍也沒找到誰是主犯,還是那個老媽子從牆角的一個鼠洞口發現被咬得支離破碎的古籍,原來是老鼠給叼過去準備磨牙,那古籍上用的漿糊是很香很硬的,別看經曆了幾十年,老鼠還很喜愛,為此,王克敏不得不在院子裏養了一群貓。
李三輕鬆的就從房脊上飛入了那幾間房子,這也是京城裏的房子都是矮房的方便之處,那年月,除了慈禧在晚年把焚毀的儀鸞殿改修成一幢西式小樓外,在整個京城裏,還真沒有二層以上的樓房建築,後來,六國飯店開了先河,在京城裏修起了四層的洋樓,成為當時的時髦,可大部分民居還都是平房。
王克敏家不是有幾條洋狗嗎?沒錯,可這對飛簷走壁的李三來說壓根就不是個問題,早在天擦黑後一個時辰,李三就叫手下的出來逗弄,然後該下毒的下毒,該棒殺的棒殺,弄得那些看門的狗腿子雞飛狗跳的滿世界的嚷嚷,而李誌清帶領的巡警就在周圍,上來搭問幾句,也就算是掛了案子了,可要破案……等著吧。
李三是後半夜才進入的,到了地方,手裏拿著一個從天津弄回來的小洋燈,其實就是後世的手電筒,隻不過那個時代的手電筒功效非常低,眼力不好還是看不清啥東西的,好在李三本身就是飛賊,除了輕功好外就是有一雙好眼睛。
看著琳琅滿目的東西,李三還真是花眼了,好一陣子才想起皇甫淳的話,於是按圖索驥找了一會,把要拿得東西放進了隨身攜帶的包袱裏,然後紮在背上,順手又多拿了一個拳頭大的小金佛,李三琢磨著,遇上攔路的,還能當石頭砸。
三更十分,李三飛身再次上了房頂,準備順著屋脊溜到院牆那邊,在那裏,他早就看好了一顆棗樹,隻要到了那裏,他就能躍起來上樹,三下兩下就能爬到可以借力的地方,然後借著樹枝的彈力飛出這堵差不多有六尺多高的院牆。
可是就在這個時候,一個護院的家丁出來上茅房,迎頭就撞上了,此時的李三剛剛從屋脊上跳下來,被那家丁一把就給按住了,那家丁嘴裏還喊著“有飛賊!”
就李三那身功夫能隨便被人按住嗎?要說這王克敏還真是舍得下本錢,找來的莊丁都會幾下子,想裝都不行,要麽你是有門派的師兄弟介紹,要麽試身手。
李三在地上使勁的掙紮著,可是好像自己的穴道被抓住了,使不上勁,急了(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