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亂年代_第82章 第八十二章直奉翻臉(2...
字數:3841 加入書籤
“怎麽?皖係又要鹹魚翻身?他們也就剩下不是那麽堅定的盧永祥了吧?”陳乾生小聲的說道,此時,盧永祥是浙江督軍,統管著滬浙一帶,“我早說過,北洋軍早已分裂成為各自的大小軍閥,他們之間的爭奪會貽害整個國家和民族!”
皇甫淳搖搖頭,“皖係現在已經四分五裂了,從上到下實際上已經掀不起風浪了,這次可能會是直奉之間的事情,具體說就是奉係的張作霖要跟吳子玉幹一仗。我在京城的時候,就知道這兩人水火不容,看看吳子玉的全國通電就明白,他不會向張作霖低頭的,而張作霖現在兵強馬壯,在實力上要比吳子玉強大。”
“那個張作霖現在如此囂張了?”陳乾生吃驚的看著皇甫淳,“難道說曹錕就看著張作霖跟自己的得力幹將打?這直係是不是也太玩鬧了?我是真不理解。”
“說起來直係是打跑了段祺瑞,可實際上卻是沒有動到根本,這個你應該比我看得清楚,直係勝利後,曹錕還是駐紮在保定的大本營裏,而吳子玉幹脆回了洛陽,現如今在直係裏也分出了洛派和保派,指的就是這兩個地方。”皇甫淳說。
“你是說這直係其實已經分裂了?”陳乾生敏銳的抓住了要點,“吳子玉可是曹錕一手帶出來的啊,難道說吳子玉敢跟自己的老上司翻臉?那他就臭了。”
“嗬嗬,對吳子玉我還是熟悉的,當年我跟師父去踏勘京張鐵路沿線的時候,就是吳子玉帶著一哨兵跟著保衛的,那個時候的吳子玉其實已經是軍官了,在日俄戰爭的時候,還替日軍做了不少事情,被俄軍抓住後差點就槍斃了。”
“可是他似乎並不親日啊?他現在連發通電不就是針對梁士詒親日派的賣國行為嗎?可是吳子玉身後站著的是什麽人啊?要是沒有外國勢力給他撐腰,他是必敗無疑啊!”陳乾生說著說著就上升到了大概念上了,“這些舊軍人,不能說他們是完全的賣國,可是,他們畢竟視野小了,看的和想到的都過於膚淺了。”
見陳乾生如此說,皇甫淳倒是沒有跟著去說,他知道陳乾生為什麽這麽說。
跟其它的文人比起來,皇甫淳可是與好幾個目前在台上的軍閥關係不錯的,隻要想說,皇甫淳是絕對能說得上話的,陳乾生那麽說的意思其實是想讓皇甫淳去影響他們,陳乾生不知道皇甫淳已經是秘密成員,要是知道了,他肯定會讓皇甫淳去做那些軍閥的工作,至於人家樂意不樂意,在陳乾生看起來,那不重要。
不是皇甫淳害怕不原意去,而是皇甫淳知道那幾個人的個性,在這個時候去說,說什麽呢?跟那些受過完整封建忠孝節義教育的人去講無產者?講工人運動?那才是對牛彈琴呢,在這些年的磨練中,不管是吳子玉也好,馮國璋也好,他們想的看的都已經成型,讓他們去行善,他們會說,隻要對手行善他也會,難道你還去幫他們找對手談,讓那些黑心爛肝的軍閥行善?皇甫淳自認為不可能。
皇甫淳在結交軍人的時候本來就有選擇,像黎黃陂、吳子玉、馮煥章這樣的人他可以交朋友,可以給他們幫忙,如果像張敬堯、張宗昌還有徐樹錚這樣的人來找他,他就會虛與委蛇,能躲就躲,能推就推,壓根不會說實話的。
那皇甫淳與段祺瑞之間的關係怎麽說?其實,皇甫淳與段祺瑞壓根就沒什麽親密的關係,段祺瑞惜其才,多次想招納,都被皇甫淳用各種理由推掉,皇甫淳對其說話也是留上七分,如果不是自己那個不省心的師弟出事,皇甫淳根本不會去找段祺瑞,他認為段祺瑞的某些行為缺少正大光明的心態,同時又剛愎自用。
當然,段祺瑞也有其人格魅力,民國期間被稱為六不總理,在個人品行上還說得過去,至少他沒有直接去貪去撈錢,他是北洋軍裏最窮的大佬,這點都被後世確認,要是沒有這些,皇甫淳是不會搭理他的。可是段祺瑞對屬下的胡作非為卻又睜眼閉眼,關鍵是圍繞段祺瑞的那些謀士和幹將又利用他這點,一個個太不講究了,軍閥裏各種爛汙事幾乎都是這些人開始的,這也是導致他和皖係最後垮台的根本原因,在管人用人上他是有瑕疵的,是缺乏遠見的。
以皇甫淳對吳子玉的了解,說吳子玉崇洋媚外那是不可能的,說吳子玉像張敬堯那樣禍害民眾刮地皮搞貪腐,皇甫淳也不信,吳子玉從一開始就頗有書生意氣的秉性,隨著地位逐步提升後有了自己的政治主張和治國安邦的想法,要是在十幾年前,他不過是個團長,能夠保住位置帶好兵就算是不錯了,想不了那麽多。
對陳乾生提到的話頭,完全不回答似乎也不好,皇甫淳想了想後才說道,“乾生大哥,我就是一個不起眼的書局小老板,你跟我說的這麽大,我是承受不了啊,我這人呢從來不好高騖遠,做啥事隻要是行善積德的,我都可以參合參合,但是,別把我看成是啥主力,北邊那邊要打我們有啥法?嗯,就是你現在的組織,全上去也不過幾百人,想要形成一股勁,還是先打好基礎才行啊,你收是不是?”
皇甫淳的話簡直就是……文不對題嘛,性格激烈的陳乾生頓時覺得不爽,可他猛然想起當年兩人在船上遇見的時候,似乎也是從一開始的不對付開始的,再細品皇甫淳的話,別說,還說的都對,想要參加博弈,首先得有點本錢吧?
“通達啊,啥時候你都是冷靜的,是的,我說的是有些高了,可是你不喚醒民眾,我也不去喚醒民眾,大家都渾渾噩噩的繼續下去,咱們這國家和民族還有希望嗎?所以,我們必須要有雖千萬人吾往矣的氣概,否則,咱們就沒希望了!”
“嗬嗬……哈哈……”皇甫淳忍不住大笑起來,然後搖搖頭,“你不是新文化的旗手嗎?用孟子的這句話蠻熟練的哦!其實,我華夏文化博大精深,絕對不是當今那些鼓吹新學西學人的幾句話就可以否定的,我在京城裏與幾個學者之間在文化方麵倒也談得來,我個人的觀點是融合,華夏文化曆來講究融合,這才是發展的好辦法,閉關鎖國固然不對,可敞開大門,任由西學文化忽悠我們就對嗎?”
陳乾生頓時就卡住了,他發現,在思維上,自己總是比這個小自己差不多十歲的兄弟少根弦,而現在有些人就提出全盤接受外來的政治理論,這樣的人在南方革命黨裏有,在新建組織裏也有,他們認為,要在國內進行斷骨敲髓式的變革,要全盤西化,說起理論來吐沫星子亂飛,他也覺得很難接受,可又說不過人家。
“你我最早都是接受的儒家教育,你比我還厲害,還混了個舉人,我不過是中過一個秀才,後來接受了新學,眼界這才寬了,可是要我們全盤接受西化的思想體係,我覺得也難,不合適,可為什麽不合適?我思索了許久,答案好像就在口邊,可就是歸納不出一個完整的理論,有時很痛苦的。”陳乾生坦誠的說道。
“這有什麽呢?大家都是在探索,在尋找,沒有找到之前,那還不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那些吐沫星子亂飛的人不過是以為他們找到了治國的良方,其實那些方子未必就是管用的。”皇甫淳笑笑說道,“我們自己的路必須要自己去摸索,想用舶來的理論治理我們的國度,終歸是有些不靠譜,我們的文化習慣,民俗,民眾的心態,不可能與西方一樣,不一樣的病用一個方子去治,最後的結局是個啥?也許管用,或者管用一陣子,也許不管用,害死人,對不對?”
“嘿!你這樣一說還真是蠻有意思!”陳乾生笑了,“孫文在南方呼喊要護法,要恢複法統,其實,民國建立之初學的就是美國模式,可我知道,美國是合眾國,不是共和製,從根上就沒整明白,現在還在折騰,真要按照他們那樣去弄,最後還是會回到軍閥割據的老路上去的,現在不是有一些督軍在喊自治嗎?”
“自治的核心是什麽?其實就是春秋時期的分封製,隻不過把世襲改成了由總統任命,這裏的問題就來了,這個任命能是皿煮的嗎?能是代表廣大民眾意願的嗎?在國人九成都目不識丁的背景下,去搞那樣的體製,我看就是邯鄲學步。”
“嗬嗬……”陳乾生也笑起來了,“通達,你損起人來也不含糊啊。”
皇甫淳擺擺手,“算啦,不扯啦,軍閥混戰其實對你們是個機會……”(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