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亂年代_第108章 第一百零八章中間人(...

字數:3738   加入書籤

A+A-


    原來,以李守常為頭頭的北方組織,在正太鐵路上發起了大罷工,眼下已經進行了一個多禮拜了,可是與資方的談判卻是沒有絲毫的進展,為此,李守常也是覺得棘手,思來想去想起了皇甫淳,他可是知道,皇甫淳在鐵路上幹過多年。

    罷工本身就是一把雙刃劍,罷工不是目的,隻是一種手段,目的是爭取工人的合法權益。話說的簡單,可真要操作起來並不簡單。被壓迫被剝削的工人很容易就被發動起來,可在與資方周旋上,那不是什麽人都可以輕易的去應付的。

    說起這正太路來,其曆史比京張鐵路還要早,最早是從華俄道勝銀行貸款立項準備修建的,前前後後拖了好多年,最後是在1903年開始修建,而聘請的工程師是法國人,這法國人給設計和修建的是一條窄軌鐵路,當時的滿清官員也是稀裏糊塗的就那麽幹了,鐵路耗時三年半修通了,比京張鐵路還早呢。

    說這華俄道生銀行是哪個列強的銀行?最早是沙俄與法國合資的銀行,可到了1905年,沙俄在東北那一仗打輸了,戰後賠款等等讓沙俄頂不住了,於是,就把這華俄道勝銀行裏的股份全都給了法國了,所以,這正太鐵路其實現在在法國人在管理。正因為進入山西有這麽一條鐵路,使後來京張鐵路繼續向西修的時候,就沒有那麽緊迫,山西的那些土老帽們並不支持,這才使京綏鐵路足足修了近十三年,當然,兩條鐵路的性質也不一樣,一個是標軌一個是窄軌。

    到眼巴前,這正太鐵路已經運行了十三年了,可是一直是在法國人的手上,當年,簽署修路貸款協議,定的是二十五年的還款期,所以,整條鐵路是由法國人管理的。根據史料記載,整條正太線240多公裏,除了靠近盧漢鐵路附近的大約四十公裏的鐵路算是法國工程師設計指導修建的外,其它路段的鐵路其實都是國人修建的,後來老蔣嘲笑閻老西喜歡搞閉關鎖城,連修鐵路都搞窄軌。

    正太線由窄軌後來改建為標軌是在抗日戰爭時期,日本人為了方便運輸,把山西與其它鐵路連起來,從1938年11月開始,用了一年時間把窄軌改成了標軌,可惜,這也成了後來抗日武裝重點破壞的對象,幾乎就沒好好的運行過。

    說起來,正太鐵路也算是在關內較早運營的鐵路,通車的時候,盧漢鐵路也不過剛剛運行一年多點,所以,在關內的第一批鐵路工人就出在這兩條線上。

    到了1922年,正太線已經運行了十五年,可在這十五年裏,資方沒有給工人提高任何福利和薪水,此時的物價已經不是原來的物價,每天要工作十幾個小時,稍有不慎就要挨打挨罵,就這,法國資本家還經常巧立名目克扣工資,甚至拖欠工資不發,這就激起了廣大工人的憤怒了。

    此時的工人也不是原來的工人了,可以說,一批有想法,識字的新型工人已經誕生,在北方革命組織領導下,建立了工人俱樂部,識字班,互助會等等基層組織,工人們逐漸懂得團結起來的力量,開始有計劃有步驟的向資方提出要求。

    這年年底,終於在12月12日,正太鐵路總工會召開會議,向路局提出了增加薪酬、改善待遇、不得任意打罵解雇工人等九項要求,並要求資方必須在24小時內做出答複,否則,將會在鐵路全線舉行工人總罷工,一切後果由資方承擔。

    可是到了14號,資方對工人提出的要求不理不睬,他們覺得這一群剛剛由泥腿子變成拿扳手的人沒啥大動靜,他們認為,隻要不正麵去硬懟,工人最後會老實的,他們完全不相信整條線的工人會統一罷工,實際上,法國資方小看人了。

    監獄資方的態度,正太鐵路總工會又召開了全體執委會議,決定從15日起舉行全線大罷工,於是,空前規模的鐵路工人大罷工開始了,整條鐵路癱瘓。

    15號清晨6點,坐落在正定機器廠裏的工人點燃了鞭炮,同時,停放在鐵路上的火車頭一起拉響了汽笛,罷工正式開始。接著,組建好的工人糾察隊佩戴臂章,來到了火車站,包圍了法國資本家的住宅和辦公大樓。

    接下來,機器停轉、火車停運。從石家莊到太原,200多公裏的正太鐵路全線癱瘓。就連在火車上的法國鐵路處總管白聶也被從專用車廂上給揪了出來,白聶後來落荒而逃,租了一輛駱駝大車返回正定。

    鐵路工人罷工,驚動了各界,可是,這畢竟是在民國的地盤上,法國資本至此才發現是叫天天不靈,叫地地不應了。受到影響的各礦務局也派人前來找鐵路工會斡旋,就連山西軍閥閻老西也派人去找工會協商,可這你一言我一句的斡旋都是做不了主的角色,說來說去也就是個“有話好好說”“和為貴”這樣不痛不癢的話,真正談核心問題的人是一個沒有。

    鐵路癱瘓帶來的各方損失是巨大的,這不僅僅是鐵路經營方,同時也影響到各行各業,煤礦的煤無法運出來,周邊的民眾出行成了問題,圍繞著鐵路吃飯的附屬行業也幹不下去了,所以說,罷工是雙刃劍,是要盡快獲得結果的特殊行動。

    李守常的手上,搞工人運動的有,搞宣傳的也有,就連與報館、鄉紳聯絡的也有,唯獨能夠在專業上與法國資方商談的人沒有,如果罷工長期拖延,第一線的工人就扛不住,畢竟,家家都是等米下鍋的處境,這還是閻老西沒有實質性幹預的條件下,法國資方就是想搞武力鎮壓都做不到。

    李守常把事情的經過細說了一遍,最後說道,“通達啊,現在,組織上希望你能去做個調解中間人,你的身份沒人知道,而你又是詹眷誠的弟子,對鐵路的運作熟悉,而現在,你又是個自由的商人,與雙方均無瓜葛,所以,你作為中間人是合適的,如果連你這樣的中間人法方都不認可,那可就得罪了大多數了。”

    “我明白你的意思,我同意去做中間人,不過,工人這邊的最後底線是什麽,談條件的時候能夠退到哪一步,你得跟我說清楚,我在中間是向雙方解說,調和,至於最後的結果肯定與我無關,所以,我知道這邊的條件後,先去找法國人談談,在我出麵之前,還請組織上找交通部裏的關係,放出話去,這樣我才師出有名。”

    皇甫淳的腦袋快速的轉了起來,他得把一些套路先告訴李守常,讓李守常在外圍做一些工作,這樣,他才有可能去找法國人說話,否則,他去了,名不正言不順啊。當然,皇甫淳提出的這點很容易做到,緊跟著就全麵展開了。

    在民國的地麵上,不管是誰在經營,畢竟鐵路都在名義上要歸交通部管,隻不過,交通部在前幾年,參與政治過多,還在民國的政治生活中出現了交通係這樣的團體,可見,當時的交通部有多重要。

    而此時的民國政權偏偏又是個半癱瘓的病人,說起來黎黃陂法統重光已經半年了,可是在組閣上也是一波三折,此時,上任二個多月的“好人總理”王寵惠剛剛掛冠而去,接手的新任代總理王正廷連屁股還沒有坐熱呢,可以說,內閣班子都還沒捏圓呢,誰能出來說話?誰願意出來說話呢?

    王寵惠剛剛下台,就發生了正太鐵路工人大罷工,實際上,他在位的時候,外資在華的多個礦山都發生過罷工,有的規模大,有的規模小,有的勝利了,有的則失敗了,可以說,這個時候,內外矛盾都在激化,都在越演越烈。

    與其它的北洋政權的總理不同,王寵惠參加並提出了“好人參政”的運動,他自己又是一個學法律出身的,也就在他離職半個月後,向記者提出了“請前交通部鐵路司的舊員出麵斡旋,怕是比各路士紳去講和要管用”的觀點,他的理由是,“有些舊員雖然離開了鐵路係統,可對鐵路係統的運作不陌生,他們已經離開了鐵路係統,不代表任何一方的利益,他們的話會客觀一些。”

    有了這個鋪墊,皇甫淳就被一些有心人想起來了,而這個有心人就是吳子玉,為此,他還提出了讓自己的部下馮化民上校也加入進去。(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