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九章 賑災方略

字數:5282   加入書籤

A+A-


    “百姓安,則大明安,大明安,則天下安。”
    胡非一邊思索著,一邊認真的說道。
    “其實我知道,他們隻是因為自己的家園被毀,一時無法接受,所以才走上了一條最不該選的路,朝廷無奈之下隻能派兵鎮壓,防止事態鬧到無法收拾的地步。”
    院中涼亭。
    “這也正是我最為力不從心的地方。”
    李祺歎了口氣,讚同的點了點頭。
    韓國公府。
    “另外,在災情後期一定要讓百姓恢複生產,重拾自給自足的能力,不但需要減免賦稅,更應該重視災後的重建。”
    “可令當地官府查勘荒田,招集流民,並由官府發放牛具和種子,督耕勸墾,恢複生產,讓百姓重拾信心。”
    “還有最重要的一點,對於各州府專門監察災情的監察官理應寬容,不要因為一時的錯報誤報而重責,否則一旦真的爆發災情,恐有上報不及時之過,到時候可不隻是罰幾個監察官就能挽回的。”
    “還有,對於那些在賑災過程中中飽私囊,辦事不力的官員,當以嚴懲!救災貴在得人,賑災官員如果奏報踏勘不實、安撫治理不力,甚至貪汙救濟錢糧、中飽私囊,不僅會加重災情,更會引起百姓不滿,那之前所作努力都將白費。”
    胡非看著李祺,滔滔不絕的說道。
    聽著胡非頭頭是道的言辭,李祺已經徹底愣在了原地,這些話,無論如何,誰都不會想到是從一個紈絝口中說出來的,其中的每一條,每一點,都說到了點上。
    “賢弟啊,我現在是真的後悔沒有早點認識你了!”
    “今夜你說的這些話,不知道能驚呆多少人的眼睛,以後誰敢再稱你是紈絝,我第一個不答應!”
    李祺看著胡非,由衷的感慨道。
    “隻是一些淺薄見解罷了,表哥過譽了。”
    胡非笑了笑,緩緩說道。
    “總之多謝賢弟指點,你讓我又重拾了對賑災的熱情,走,陪表哥再去多喝幾杯!”
    李祺說著,拉著胡非就要再次回到正堂。
    可是胡非卻搖頭拒絕了李祺。
    “表哥,時候不早了,今日就到此為止吧,表哥也該休息了。”
    胡非看著李祺,笑著說道。
    “也好,那酒我先給你留著,改日一定要再與賢弟暢飲。”
    李祺看了看時辰,緩緩點了點頭,有些依依不舍的說道。
    “好,改日我請表哥到洪賓樓,酒管夠。”
    胡非笑著說道。
    聽了胡非的話,李祺哈哈大笑了幾聲。
    接著,胡非便告別了李祺,離開了韓國公府,李祺親自將胡非送上了馬車。
    院落中,長廊中,安慶公主望著已經空無一人的大門口,戀戀不舍,久久不願離開,眼神中滿是憧憬。
    “好了,看也看了,該回去了吧?”
    臨安公主看著戀戀不舍的妹妹,緩緩開口說道。
    “姐姐,胡公子剛才說的話你都聽到了嗎?現在你明白了吧?他根本就不是京師中傳得那樣,我早就說了,他沒有那麽不堪。”
    安慶公主轉頭看著姐姐,有些激動的說道,眼神中滿是崇拜。
    “或許真的如你所說吧,可我還是得告訴你,不要想太多了,否則隻會深陷其中,不可自拔,就當今日沒有見過他。”
    臨安公主看著一臉崇拜的妹妹,無奈的歎了口氣,緩緩說道。
    “姐姐,你又來了,我隻是欣賞他的才華罷了,你別想歪了。”
    安慶公主小臉一紅,一邊嘟著嘴解釋著,一邊扭頭快步向後院走去。
    臨安公主歎了口氣,看了一眼大門口的方向,緩緩跟在了安慶公主後麵。
    前院書房。
    李祺送完胡非之後,直接來到了書房。
    書房之中,李善長正在喝著一杯醒酒茶。
    他並沒有真的回房休息。
    “父親。”
    李祺拱了拱手,打了一聲招呼,也為自己倒了一杯茶。
    “走了?”
    李善長看了看門外,緩緩問道。
    “走了。”
    李祺笑了笑,輕聲答道。
    “你覺得他怎麽樣?”
    李善長看著兒子,認真的問道。
    “父親是問盧仲謙的事他到底是不是知道一些什麽吧?”
    “其實不管他知道與否,都不重要,因為他並無惡意,如果不是他,或許我們一直不會發現盧仲謙在背地裏的所為,所以這一點上,我們應該感謝胡非。”
    “我看的出來,他是真心想與李家結交,我也覺得他是一個可交之人。”
    “父親有所不知,剛才我與他在院中涼亭閑談之時,他說出了一些對賑災之事的見地,實在令人折服,或許他的才能,從一開始就被所有人誤解了。”
    李祺看著李善長,無比認真的說道。
    “哦?他都說了什麽?”
    李善長愣了一下,有些好奇的問道。
    於是,李祺就將胡非轉授給他的那些賑災方略告訴給了李善長。
    “這些話真的都是他說的?”
    聽完李祺的轉述,李善長大驚,不敢相信的問道。
    “沒錯。”
    李祺點著頭說道。
    “看來,老夫還是小看他了,或許他的才能,還遠不止於此。”
    “剛才他教你的那些賑災方略,如果他是說給陛下或者太子聽的,必定又是大功一件,可是他卻告訴了你,說明他是想把立功的機會給你,看起來,他是真的想與咱們父子結交。”
    “既然如此,這個表弟你就認了吧,反正他也是太子殿下想要招攬之人,有他在,以後在朝中你們也能互相依靠。”
    李善長若有所思的說道,嘴角露出了一絲淡淡的笑意。
    “是。”
    李祺笑了笑,恭敬的答應了一聲。
    隨即,李祺便離開了書房,打算回後院休息。
    可是當李祺回到後院的時候,卻發現臨安公主還未歇息,一直在等他...
    胡非背負著雙手,點著頭說道。
    聽了胡非的話,李祺再一次震驚。
    雖然胡非說出的方針隻有簡短的十五個字,可是這十五個字對於一直從事賑災的李祺來說,卻是受益匪淺,猶如醍醐灌頂。
    如果換做之前,他怎麽都不相信胡非能有如此見地。
    “那賢弟可有既可治標又可治本的良策?”
    李祺看著胡非,期待著問道。
    “開粥廠、行救濟、施醫藥、撫流民、贖妻女。”
    “隻要做到這五點,不但災情可以緩解,也不會再有亂民出現。”
    聽了胡非的話,李祺忍不住麵露驚訝,因為他實在想不到,這些話能從胡非的口中說出來。
    “其實想要在賑災的同時杜絕亂民的出現並不難,隻要人人有飯吃,人人吃飽飯,誰都不願意造反,所以,賑災的目的不隻是給錢給糧,那隻是解了燃眉之急,最重要的,是讓受災的百姓重新看到希望,讓他們恢複繼續生存的能力。”
    “開粥廠、行救濟、施醫藥、撫流民、贖妻女?不錯,真的不錯,沒想到賢弟對賑災一事能有如此見地,表哥我真心佩服。”
    李祺拱著手看著胡非,感激的說道。
    “其實賑災本身,並不隻是為了體現朝廷愛民之心,更重要的,是要大明子民相信,不管他們身處何地,地位如何,都是大明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最重要的是,要讓災後的百姓重新過上從前的生活,不致於出現亂民。”
    “其實百姓的需求很簡單,無非是一日三餐,親人平安,而想要避免災後爆發不必要的更大的亂子,並不隻是單純賑災那麽簡單,災後的安撫尤為重要。”
    李祺認真的看著胡非,等待著胡非到底要說些什麽。
    胡非沉思了片刻,也終於開了口。
    胡非看著李祺,緩緩說道。
    “沒錯,往年每逢災情,災區就會出現一些亂民,或許是因為受災嚴重,所以變得暴戾,多次與當地衙門發生衝突,甚至還有不少人因此喪生。”
    (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