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章 無心插柳柳成蔭

字數:23939   加入書籤

A+A-


    皇宮。
    養心殿。
    太監總管龐玉海快步走進了大殿之中,驚動了正伏在桌案上批閱奏章的朱元璋。
    “啟稟陛下,太子殿下在外求見。”
    龐玉海行了一禮,恭敬地說道。
    “宣。”
    朱元璋遲疑了一下,隨口答了一句,接著繼續看向了麵前的奏章,聚精會神。
    很快,太子朱標便在龐玉海的陪同之下緩緩走進了大殿。
    “兒臣參見父皇!”
    朱標走到近前,一邊行禮,一邊恭敬的說道,眉宇之間透著一絲興奮之意。
    “嗯,你怎麽來了?有什麽事嗎?”
    朱元璋一邊看著奏章,一邊緩緩問道,並未抬頭。
    “啟稟父皇,兒臣今日前來,是想向父皇獻一良策。”
    朱標拱了拱手,認真的說道。
    “哦?什麽良策?說來聽聽。”
    朱元璋遲疑了一下,笑著問道。
    “兒臣知道,父皇一直在為各地災荒導致軍糧征集困難一事感到憂心,恰好兒臣這裏有一良策,或許可以幫到父皇。”
    朱標緩緩答道。
    聽到這裏,朱元璋終於緩緩抬起了頭,將注意力從奏章上轉移到了朱標的身上。
    “說重點。”
    朱元璋看著朱標,抬了抬手說道。
    說到軍糧征集,年前軍餉的籌集,還多虧了胡非。
    “屯田!”
    朱標看著朱元璋,有些激動地說道。
    “屯田?”
    朱元璋皺了皺眉頭,遲疑著問道。
    說實話,這個法子他不是沒有想過,可是實行起來卻未必那麽容易,也很難在短時間之內取得成果。
    “沒錯,兒臣說的屯田,不隻是民屯,還有軍屯,商屯,讓民、軍、商三方合力推行,可解大明境內多地因為災荒和戰亂造成的田土流失的局麵。”
    “隻有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才能讓百姓富足,百姓一旦富足,父皇便不用常年減免各地百姓的賦稅,國庫也可充盈,一舉多得!”
    朱標點著頭,大聲說道。
    “三方屯田?具體如何實施?”
    朱元璋頓時來了興趣,起身走到了朱標的麵前,好奇的追問道。
    “父皇可以利用年節之時胡非曾向父皇提出的辦法,搞移民,讓人煙稀少的地方增加勞動力,開墾布田。”
    “還可以組織各地百姓興修水利,大力提倡種植桑、麻、棉等經濟作物和果木作物,與此同時,還可徒富民,抑豪強,解放奴婢,派人到全國各地丈量土地,清查戶口,掌握民生,了解民生。”
    “在和平時期,也可在各地開展軍屯,讓士兵下田勞作,軍民一家。軍屯可由衛所管理,官府提供耕牛和農具。”
    “邊地軍隊三分守城,七分屯田,內地軍隊二分守城,八分屯田。屆時軍糧基本上可以做到自給自足。”
    “除了民屯和軍屯之外,還有商屯。商人可在邊境雇人屯田,就地交糧,此法可以省去販運費用,獲利更豐。商屯的實行,也可解決軍糧問題,同時也可開發邊疆。”
    朱標手舞足蹈,越說越興奮,聲音也越來越洪亮,似乎已經看到了此法之下富足昌盛的繁榮景象。
    聽了兒子的話,朱元璋不由得驚訝的睜大了雙眼,回想著兒子剛才所說的每一句,忍不住頻頻點頭。
    “好,好啊!”
    “此法可行!確實可行!想不到一直令朕困擾的問題,聽了你的這一番話,讓朕茅塞頓開啊!”
    “不錯!不錯!”
    朱元璋一邊仔細斟酌著兒子說的那番話,一邊意猶未盡的感慨著說道。
    “父皇謬讚了,此法並非兒臣所想,而是有人將此良策獻給了兒臣,再由兒臣借花獻佛向父皇諫言。”
    朱標笑了笑,慚愧的說道。
    “哦?這個人是誰?!”
    朱元璋眼前一亮,忍不住大聲追問道。
    “胡非!”
    朱標笑了笑,毫不猶豫的說道。
    “胡非?!”
    “又是他?!”
    聽了朱標的回答,朱元璋不由得愣住,緊接著忍不住驚訝的問道。
    “沒錯,就在今日不久之前,兒臣為了祝賀他與嫦姝的新婚之喜,將他請到了東宮,期間胡非便將這一良策說給了兒臣。”
    “用他的話說,如果實行此法,讓各地恢複生產之餘,最多十年,我大明境內所擁田土最多可達四百萬頃!”
    朱標點了點頭,慷慨激昂的說道。
    “四百萬頃?!”
    聽了兒子的話,朱元璋驚訝的瞪大了雙眼,不敢相信的問道。
    “胡非的原話的確是這樣。”
    朱標點著頭說道。
    不知道為什麽,對於胡非的話,他的第一反應就是相信,毫無理由的相信。
    “這未免有些天方夜譚了吧?是不是有些太過於癡人說夢了?”
    朱元璋皺了皺眉頭,遲疑著說道。
    “父皇,兒臣以為,如果此法真的可以實行,或許四百萬頃並不是癡人說夢,即便十年之內達不到四百萬頃,也一定可以解決各地糧食匱乏的現狀,不妨一試?”
    朱標看著朱元璋,肯定的說道,話音之中充滿信心。
    “言之有理,既然如此,就照此法執行!”
    “朕就再信他這一回!”
    朱元璋點了點頭,沉聲說道,臉上露出了一絲意味深長的神情。
    胡非的能力,再一次得到了證實,雖然未見成效,但是已經讓朱元璋父子無比震驚。
    “既然此法解了朕的燃眉之急,胡非就當賞,標兒,你覺得該賞他個什麽好呢?”
    朱元璋麵帶微笑,看著朱標,緩緩問道。
    “不瞞父皇,胡非在將此法告訴兒臣的時候,本已求兒臣為他保密,他不想讓別人知道此法是他所想,說自己隻想當一個閑散駙馬。”
    “隻不過兒臣不希望他這樣有才能的人被埋沒,所以才沒有遵守諾言,將實情告知了父皇。所以,父皇如果想要獎賞,他估計還會像以往一樣拒絕,不過兒臣已經送了他一件金絲軟甲作為新婚賀禮,倒也沒有虧待了他。”
    “隻是兒臣覺得,像他這樣的人,如果不能為朝廷所用,簡直是暴殄天物。”
    朱標苦笑了一下,緩緩說道。
    “既然如此,朕就再為他記一功,等日後一並獎賞於他。不過你說的有理,像他這樣身懷驚世之才的人,的確不能浪費。”
    “不過他想做個閑人,朕絕不會答應,來日方長,走著瞧。”
    朱元璋點了點頭,若有所思的說道,說到最後,嘴角忍不住露出了一絲異樣的笑意。
    另一邊,回到公主府的胡非還不知道,自己告訴朱標的屯田良策,朱標早就已經以他的名義告訴了朱元璋,而且朱家父子正在絞盡腦汁想要逼他上位,為朝廷效力。
    ...
    接下來幾日,一直相安無事,京師之中也沒有再發生什麽大事,眼看著二月將盡。
    這一天,胡非如往常一樣,早早便來到了大都督府,打算點個卯露個臉就去洪賓樓。
    可是他剛一走進大都督府,就迎麵碰到了一個形跡可疑的中年人。
    “見過九安侯。”
    中年人看到胡非這麽早前來,明顯愣了一下,緊接著恭敬地行了一禮,打了一聲招呼。
    胡非遲疑著點了點頭,看著行禮過後便匆匆離開的中年人,不由得皺了皺眉頭,心底沒來由的升起了一絲疑惑。
    或許是他沒有一天認真在大都督府中當值過,所以對於這名中年人有些陌生,甚至可以說毫無印象。
    雖然大都督府中所有人都認識他,但他卻沒辦法記得所有人。
    “滕子騫!”
    正在這時,胡非看到了一個熟悉的身影,立刻招了招手。
    這個熟悉的身影,正是滕子騫。
    聽到胡非的話音,原本打算偷偷避開的滕子騫皺了皺眉,不情願的緩緩向胡非走來...
    朱元璋眼前一亮,忍不住大聲追問道。
    “胡非!”
    朱標笑了笑,毫不猶豫的說道。
    “胡非?!”
    “又是他?!”
    聽了朱標的回答,朱元璋不由得愣住,緊接著忍不住驚訝的問道。
    “沒錯,就在今日不久之前,兒臣為了祝賀他與嫦姝的新婚之喜,將他請到了東宮,期間胡非便將這一良策說給了兒臣。”
    “用他的話說,如果實行此法,讓各地恢複生產之餘,最多十年,我大明境內所擁田土最多可達四百萬頃!”
    朱標點了點頭,慷慨激昂的說道。
    “四百萬頃?!”
    聽了兒子的話,朱元璋驚訝的瞪大了雙眼,不敢相信的問道。
    “胡非的原話的確是這樣。”
    朱標點著頭說道。
    不知道為什麽,對於胡非的話,他的第一反應就是相信,毫無理由的相信。
    “這未免有些天方夜譚了吧?是不是有些太過於癡人說夢了?”
    朱元璋皺了皺眉頭,遲疑著說道。
    “父皇,兒臣以為,如果此法真的可以實行,或許四百萬頃並不是癡人說夢,即便十年之內達不到四百萬頃,也一定可以解決各地糧食匱乏的現狀,不妨一試?”
    朱標看著朱元璋,肯定的說道,話音之中充滿信心。
    “言之有理,既然如此,就照此法執行!”
    “朕就再信他這一回!”
    朱元璋點了點頭,沉聲說道,臉上露出了一絲意味深長的神情。
    胡非的能力,再一次得到了證實,雖然未見成效,但是已經讓朱元璋父子無比震驚。
    “既然此法解了朕的燃眉之急,胡非就當賞,標兒,你覺得該賞他個什麽好呢?”
    朱元璋麵帶微笑,看著朱標,緩緩問道。
    “不瞞父皇,胡非在將此法告訴兒臣的時候,本已求兒臣為他保密,他不想讓別人知道此法是他所想,說自己隻想當一個閑散駙馬。”
    “隻不過兒臣不希望他這樣有才能的人被埋沒,所以才沒有遵守諾言,將實情告知了父皇。所以,父皇如果想要獎賞,他估計還會像以往一樣拒絕,不過兒臣已經送了他一件金絲軟甲作為新婚賀禮,倒也沒有虧待了他。”
    “隻是兒臣覺得,像他這樣的人,如果不能為朝廷所用,簡直是暴殄天物。”
    朱標苦笑了一下,緩緩說道。
    “既然如此,朕就再為他記一功,等日後一並獎賞於他。不過你說的有理,像他這樣身懷驚世之才的人,的確不能浪費。”
    “不過他想做個閑人,朕絕不會答應,來日方長,走著瞧。”
    朱元璋點了點頭,若有所思的說道,說到最後,嘴角忍不住露出了一絲異樣的笑意。
    另一邊,回到公主府的胡非還不知道,自己告訴朱標的屯田良策,朱標早就已經以他的名義告訴了朱元璋,而且朱家父子正在絞盡腦汁想要逼他上位,為朝廷效力。
    ...
    接下來幾日,一直相安無事,京師之中也沒有再發生什麽大事,眼看著二月將盡。
    這一天,胡非如往常一樣,早早便來到了大都督府,打算點個卯露個臉就去洪賓樓。
    可是他剛一走進大都督府,就迎麵碰到了一個形跡可疑的中年人。
    “見過九安侯。”
    中年人看到胡非這麽早前來,明顯愣了一下,緊接著恭敬地行了一禮,打了一聲招呼。
    胡非遲疑著點了點頭,看著行禮過後便匆匆離開的中年人,不由得皺了皺眉頭,心底沒來由的升起了一絲疑惑。
    或許是他沒有一天認真在大都督府中當值過,所以對於這名中年人有些陌生,甚至可以說毫無印象。
    雖然大都督府中所有人都認識他,但他卻沒辦法記得所有人。
    “滕子騫!”
    正在這時,胡非看到了一個熟悉的身影,立刻招了招手。
    這個熟悉的身影,正是滕子騫。
    聽到胡非的話音,原本打算偷偷避開的滕子騫皺了皺眉,不情願的緩緩向胡非走來...
    朱元璋眼前一亮,忍不住大聲追問道。
    “胡非!”
    朱標笑了笑,毫不猶豫的說道。
    “胡非?!”
    “又是他?!”
    聽了朱標的回答,朱元璋不由得愣住,緊接著忍不住驚訝的問道。
    “沒錯,就在今日不久之前,兒臣為了祝賀他與嫦姝的新婚之喜,將他請到了東宮,期間胡非便將這一良策說給了兒臣。”
    “用他的話說,如果實行此法,讓各地恢複生產之餘,最多十年,我大明境內所擁田土最多可達四百萬頃!”
    朱標點了點頭,慷慨激昂的說道。
    “四百萬頃?!”
    聽了兒子的話,朱元璋驚訝的瞪大了雙眼,不敢相信的問道。
    “胡非的原話的確是這樣。”
    朱標點著頭說道。
    不知道為什麽,對於胡非的話,他的第一反應就是相信,毫無理由的相信。
    “這未免有些天方夜譚了吧?是不是有些太過於癡人說夢了?”
    朱元璋皺了皺眉頭,遲疑著說道。
    “父皇,兒臣以為,如果此法真的可以實行,或許四百萬頃並不是癡人說夢,即便十年之內達不到四百萬頃,也一定可以解決各地糧食匱乏的現狀,不妨一試?”
    朱標看著朱元璋,肯定的說道,話音之中充滿信心。
    “言之有理,既然如此,就照此法執行!”
    “朕就再信他這一回!”
    朱元璋點了點頭,沉聲說道,臉上露出了一絲意味深長的神情。
    胡非的能力,再一次得到了證實,雖然未見成效,但是已經讓朱元璋父子無比震驚。
    “既然此法解了朕的燃眉之急,胡非就當賞,標兒,你覺得該賞他個什麽好呢?”
    朱元璋麵帶微笑,看著朱標,緩緩問道。
    “不瞞父皇,胡非在將此法告訴兒臣的時候,本已求兒臣為他保密,他不想讓別人知道此法是他所想,說自己隻想當一個閑散駙馬。”
    “隻不過兒臣不希望他這樣有才能的人被埋沒,所以才沒有遵守諾言,將實情告知了父皇。所以,父皇如果想要獎賞,他估計還會像以往一樣拒絕,不過兒臣已經送了他一件金絲軟甲作為新婚賀禮,倒也沒有虧待了他。”
    “隻是兒臣覺得,像他這樣的人,如果不能為朝廷所用,簡直是暴殄天物。”
    朱標苦笑了一下,緩緩說道。
    “既然如此,朕就再為他記一功,等日後一並獎賞於他。不過你說的有理,像他這樣身懷驚世之才的人,的確不能浪費。”
    “不過他想做個閑人,朕絕不會答應,來日方長,走著瞧。”
    朱元璋點了點頭,若有所思的說道,說到最後,嘴角忍不住露出了一絲異樣的笑意。
    另一邊,回到公主府的胡非還不知道,自己告訴朱標的屯田良策,朱標早就已經以他的名義告訴了朱元璋,而且朱家父子正在絞盡腦汁想要逼他上位,為朝廷效力。
    ...
    接下來幾日,一直相安無事,京師之中也沒有再發生什麽大事,眼看著二月將盡。
    這一天,胡非如往常一樣,早早便來到了大都督府,打算點個卯露個臉就去洪賓樓。
    可是他剛一走進大都督府,就迎麵碰到了一個形跡可疑的中年人。
    “見過九安侯。”
    中年人看到胡非這麽早前來,明顯愣了一下,緊接著恭敬地行了一禮,打了一聲招呼。
    胡非遲疑著點了點頭,看著行禮過後便匆匆離開的中年人,不由得皺了皺眉頭,心底沒來由的升起了一絲疑惑。
    或許是他沒有一天認真在大都督府中當值過,所以對於這名中年人有些陌生,甚至可以說毫無印象。
    雖然大都督府中所有人都認識他,但他卻沒辦法記得所有人。
    “滕子騫!”
    正在這時,胡非看到了一個熟悉的身影,立刻招了招手。
    這個熟悉的身影,正是滕子騫。
    聽到胡非的話音,原本打算偷偷避開的滕子騫皺了皺眉,不情願的緩緩向胡非走來...
    朱元璋眼前一亮,忍不住大聲追問道。
    “胡非!”
    朱標笑了笑,毫不猶豫的說道。
    “胡非?!”
    “又是他?!”
    聽了朱標的回答,朱元璋不由得愣住,緊接著忍不住驚訝的問道。
    “沒錯,就在今日不久之前,兒臣為了祝賀他與嫦姝的新婚之喜,將他請到了東宮,期間胡非便將這一良策說給了兒臣。”
    “用他的話說,如果實行此法,讓各地恢複生產之餘,最多十年,我大明境內所擁田土最多可達四百萬頃!”
    朱標點了點頭,慷慨激昂的說道。
    “四百萬頃?!”
    聽了兒子的話,朱元璋驚訝的瞪大了雙眼,不敢相信的問道。
    “胡非的原話的確是這樣。”
    朱標點著頭說道。
    不知道為什麽,對於胡非的話,他的第一反應就是相信,毫無理由的相信。
    “這未免有些天方夜譚了吧?是不是有些太過於癡人說夢了?”
    朱元璋皺了皺眉頭,遲疑著說道。
    “父皇,兒臣以為,如果此法真的可以實行,或許四百萬頃並不是癡人說夢,即便十年之內達不到四百萬頃,也一定可以解決各地糧食匱乏的現狀,不妨一試?”
    朱標看著朱元璋,肯定的說道,話音之中充滿信心。
    “言之有理,既然如此,就照此法執行!”
    “朕就再信他這一回!”
    朱元璋點了點頭,沉聲說道,臉上露出了一絲意味深長的神情。
    胡非的能力,再一次得到了證實,雖然未見成效,但是已經讓朱元璋父子無比震驚。
    “既然此法解了朕的燃眉之急,胡非就當賞,標兒,你覺得該賞他個什麽好呢?”
    朱元璋麵帶微笑,看著朱標,緩緩問道。
    “不瞞父皇,胡非在將此法告訴兒臣的時候,本已求兒臣為他保密,他不想讓別人知道此法是他所想,說自己隻想當一個閑散駙馬。”
    “隻不過兒臣不希望他這樣有才能的人被埋沒,所以才沒有遵守諾言,將實情告知了父皇。所以,父皇如果想要獎賞,他估計還會像以往一樣拒絕,不過兒臣已經送了他一件金絲軟甲作為新婚賀禮,倒也沒有虧待了他。”
    “隻是兒臣覺得,像他這樣的人,如果不能為朝廷所用,簡直是暴殄天物。”
    朱標苦笑了一下,緩緩說道。
    “既然如此,朕就再為他記一功,等日後一並獎賞於他。不過你說的有理,像他這樣身懷驚世之才的人,的確不能浪費。”
    “不過他想做個閑人,朕絕不會答應,來日方長,走著瞧。”
    朱元璋點了點頭,若有所思的說道,說到最後,嘴角忍不住露出了一絲異樣的笑意。
    另一邊,回到公主府的胡非還不知道,自己告訴朱標的屯田良策,朱標早就已經以他的名義告訴了朱元璋,而且朱家父子正在絞盡腦汁想要逼他上位,為朝廷效力。
    ...
    接下來幾日,一直相安無事,京師之中也沒有再發生什麽大事,眼看著二月將盡。
    這一天,胡非如往常一樣,早早便來到了大都督府,打算點個卯露個臉就去洪賓樓。
    可是他剛一走進大都督府,就迎麵碰到了一個形跡可疑的中年人。
    “見過九安侯。”
    中年人看到胡非這麽早前來,明顯愣了一下,緊接著恭敬地行了一禮,打了一聲招呼。
    胡非遲疑著點了點頭,看著行禮過後便匆匆離開的中年人,不由得皺了皺眉頭,心底沒來由的升起了一絲疑惑。
    或許是他沒有一天認真在大都督府中當值過,所以對於這名中年人有些陌生,甚至可以說毫無印象。
    雖然大都督府中所有人都認識他,但他卻沒辦法記得所有人。
    “滕子騫!”
    正在這時,胡非看到了一個熟悉的身影,立刻招了招手。
    這個熟悉的身影,正是滕子騫。
    聽到胡非的話音,原本打算偷偷避開的滕子騫皺了皺眉,不情願的緩緩向胡非走來...
    朱元璋眼前一亮,忍不住大聲追問道。
    “胡非!”
    朱標笑了笑,毫不猶豫的說道。
    “胡非?!”
    “又是他?!”
    聽了朱標的回答,朱元璋不由得愣住,緊接著忍不住驚訝的問道。
    “沒錯,就在今日不久之前,兒臣為了祝賀他與嫦姝的新婚之喜,將他請到了東宮,期間胡非便將這一良策說給了兒臣。”
    “用他的話說,如果實行此法,讓各地恢複生產之餘,最多十年,我大明境內所擁田土最多可達四百萬頃!”
    朱標點了點頭,慷慨激昂的說道。
    “四百萬頃?!”
    聽了兒子的話,朱元璋驚訝的瞪大了雙眼,不敢相信的問道。
    “胡非的原話的確是這樣。”
    朱標點著頭說道。
    不知道為什麽,對於胡非的話,他的第一反應就是相信,毫無理由的相信。
    “這未免有些天方夜譚了吧?是不是有些太過於癡人說夢了?”
    朱元璋皺了皺眉頭,遲疑著說道。
    “父皇,兒臣以為,如果此法真的可以實行,或許四百萬頃並不是癡人說夢,即便十年之內達不到四百萬頃,也一定可以解決各地糧食匱乏的現狀,不妨一試?”
    朱標看著朱元璋,肯定的說道,話音之中充滿信心。
    “言之有理,既然如此,就照此法執行!”
    “朕就再信他這一回!”
    朱元璋點了點頭,沉聲說道,臉上露出了一絲意味深長的神情。
    胡非的能力,再一次得到了證實,雖然未見成效,但是已經讓朱元璋父子無比震驚。
    “既然此法解了朕的燃眉之急,胡非就當賞,標兒,你覺得該賞他個什麽好呢?”
    朱元璋麵帶微笑,看著朱標,緩緩問道。
    “不瞞父皇,胡非在將此法告訴兒臣的時候,本已求兒臣為他保密,他不想讓別人知道此法是他所想,說自己隻想當一個閑散駙馬。”
    “隻不過兒臣不希望他這樣有才能的人被埋沒,所以才沒有遵守諾言,將實情告知了父皇。所以,父皇如果想要獎賞,他估計還會像以往一樣拒絕,不過兒臣已經送了他一件金絲軟甲作為新婚賀禮,倒也沒有虧待了他。”
    “隻是兒臣覺得,像他這樣的人,如果不能為朝廷所用,簡直是暴殄天物。”
    朱標苦笑了一下,緩緩說道。
    “既然如此,朕就再為他記一功,等日後一並獎賞於他。不過你說的有理,像他這樣身懷驚世之才的人,的確不能浪費。”
    “不過他想做個閑人,朕絕不會答應,來日方長,走著瞧。”
    朱元璋點了點頭,若有所思的說道,說到最後,嘴角忍不住露出了一絲異樣的笑意。
    另一邊,回到公主府的胡非還不知道,自己告訴朱標的屯田良策,朱標早就已經以他的名義告訴了朱元璋,而且朱家父子正在絞盡腦汁想要逼他上位,為朝廷效力。
    ...
    接下來幾日,一直相安無事,京師之中也沒有再發生什麽大事,眼看著二月將盡。
    這一天,胡非如往常一樣,早早便來到了大都督府,打算點個卯露個臉就去洪賓樓。
    可是他剛一走進大都督府,就迎麵碰到了一個形跡可疑的中年人。
    “見過九安侯。”
    中年人看到胡非這麽早前來,明顯愣了一下,緊接著恭敬地行了一禮,打了一聲招呼。
    胡非遲疑著點了點頭,看著行禮過後便匆匆離開的中年人,不由得皺了皺眉頭,心底沒來由的升起了一絲疑惑。
    或許是他沒有一天認真在大都督府中當值過,所以對於這名中年人有些陌生,甚至可以說毫無印象。
    雖然大都督府中所有人都認識他,但他卻沒辦法記得所有人。
    “滕子騫!”
    正在這時,胡非看到了一個熟悉的身影,立刻招了招手。
    這個熟悉的身影,正是滕子騫。
    聽到胡非的話音,原本打算偷偷避開的滕子騫皺了皺眉,不情願的緩緩向胡非走來...
    朱元璋眼前一亮,忍不住大聲追問道。
    “胡非!”
    朱標笑了笑,毫不猶豫的說道。
    “胡非?!”
    “又是他?!”
    聽了朱標的回答,朱元璋不由得愣住,緊接著忍不住驚訝的問道。
    “沒錯,就在今日不久之前,兒臣為了祝賀他與嫦姝的新婚之喜,將他請到了東宮,期間胡非便將這一良策說給了兒臣。”
    “用他的話說,如果實行此法,讓各地恢複生產之餘,最多十年,我大明境內所擁田土最多可達四百萬頃!”
    朱標點了點頭,慷慨激昂的說道。
    “四百萬頃?!”
    聽了兒子的話,朱元璋驚訝的瞪大了雙眼,不敢相信的問道。
    “胡非的原話的確是這樣。”
    朱標點著頭說道。
    不知道為什麽,對於胡非的話,他的第一反應就是相信,毫無理由的相信。
    “這未免有些天方夜譚了吧?是不是有些太過於癡人說夢了?”
    朱元璋皺了皺眉頭,遲疑著說道。
    “父皇,兒臣以為,如果此法真的可以實行,或許四百萬頃並不是癡人說夢,即便十年之內達不到四百萬頃,也一定可以解決各地糧食匱乏的現狀,不妨一試?”
    朱標看著朱元璋,肯定的說道,話音之中充滿信心。
    “言之有理,既然如此,就照此法執行!”
    “朕就再信他這一回!”
    朱元璋點了點頭,沉聲說道,臉上露出了一絲意味深長的神情。
    胡非的能力,再一次得到了證實,雖然未見成效,但是已經讓朱元璋父子無比震驚。
    “既然此法解了朕的燃眉之急,胡非就當賞,標兒,你覺得該賞他個什麽好呢?”
    朱元璋麵帶微笑,看著朱標,緩緩問道。
    “不瞞父皇,胡非在將此法告訴兒臣的時候,本已求兒臣為他保密,他不想讓別人知道此法是他所想,說自己隻想當一個閑散駙馬。”
    “隻不過兒臣不希望他這樣有才能的人被埋沒,所以才沒有遵守諾言,將實情告知了父皇。所以,父皇如果想要獎賞,他估計還會像以往一樣拒絕,不過兒臣已經送了他一件金絲軟甲作為新婚賀禮,倒也沒有虧待了他。”
    “隻是兒臣覺得,像他這樣的人,如果不能為朝廷所用,簡直是暴殄天物。”
    朱標苦笑了一下,緩緩說道。
    “既然如此,朕就再為他記一功,等日後一並獎賞於他。不過你說的有理,像他這樣身懷驚世之才的人,的確不能浪費。”
    “不過他想做個閑人,朕絕不會答應,來日方長,走著瞧。”
    朱元璋點了點頭,若有所思的說道,說到最後,嘴角忍不住露出了一絲異樣的笑意。
    另一邊,回到公主府的胡非還不知道,自己告訴朱標的屯田良策,朱標早就已經以他的名義告訴了朱元璋,而且朱家父子正在絞盡腦汁想要逼他上位,為朝廷效力。
    ...
    接下來幾日,一直相安無事,京師之中也沒有再發生什麽大事,眼看著二月將盡。
    這一天,胡非如往常一樣,早早便來到了大都督府,打算點個卯露個臉就去洪賓樓。
    可是他剛一走進大都督府,就迎麵碰到了一個形跡可疑的中年人。
    “見過九安侯。”
    中年人看到胡非這麽早前來,明顯愣了一下,緊接著恭敬地行了一禮,打了一聲招呼。
    胡非遲疑著點了點頭,看著行禮過後便匆匆離開的中年人,不由得皺了皺眉頭,心底沒來由的升起了一絲疑惑。
    或許是他沒有一天認真在大都督府中當值過,所以對於這名中年人有些陌生,甚至可以說毫無印象。
    雖然大都督府中所有人都認識他,但他卻沒辦法記得所有人。
    “滕子騫!”
    正在這時,胡非看到了一個熟悉的身影,立刻招了招手。
    這個熟悉的身影,正是滕子騫。
    聽到胡非的話音,原本打算偷偷避開的滕子騫皺了皺眉,不情願的緩緩向胡非走來...
    朱元璋眼前一亮,忍不住大聲追問道。
    “胡非!”
    朱標笑了笑,毫不猶豫的說道。
    “胡非?!”
    “又是他?!”
    聽了朱標的回答,朱元璋不由得愣住,緊接著忍不住驚訝的問道。
    “沒錯,就在今日不久之前,兒臣為了祝賀他與嫦姝的新婚之喜,將他請到了東宮,期間胡非便將這一良策說給了兒臣。”
    “用他的話說,如果實行此法,讓各地恢複生產之餘,最多十年,我大明境內所擁田土最多可達四百萬頃!”
    朱標點了點頭,慷慨激昂的說道。
    “四百萬頃?!”
    聽了兒子的話,朱元璋驚訝的瞪大了雙眼,不敢相信的問道。
    “胡非的原話的確是這樣。”
    朱標點著頭說道。
    不知道為什麽,對於胡非的話,他的第一反應就是相信,毫無理由的相信。
    “這未免有些天方夜譚了吧?是不是有些太過於癡人說夢了?”
    朱元璋皺了皺眉頭,遲疑著說道。
    “父皇,兒臣以為,如果此法真的可以實行,或許四百萬頃並不是癡人說夢,即便十年之內達不到四百萬頃,也一定可以解決各地糧食匱乏的現狀,不妨一試?”
    朱標看著朱元璋,肯定的說道,話音之中充滿信心。
    “言之有理,既然如此,就照此法執行!”
    “朕就再信他這一回!”
    朱元璋點了點頭,沉聲說道,臉上露出了一絲意味深長的神情。
    胡非的能力,再一次得到了證實,雖然未見成效,但是已經讓朱元璋父子無比震驚。
    “既然此法解了朕的燃眉之急,胡非就當賞,標兒,你覺得該賞他個什麽好呢?”
    朱元璋麵帶微笑,看著朱標,緩緩問道。
    “不瞞父皇,胡非在將此法告訴兒臣的時候,本已求兒臣為他保密,他不想讓別人知道此法是他所想,說自己隻想當一個閑散駙馬。”
    “隻不過兒臣不希望他這樣有才能的人被埋沒,所以才沒有遵守諾言,將實情告知了父皇。所以,父皇如果想要獎賞,他估計還會像以往一樣拒絕,不過兒臣已經送了他一件金絲軟甲作為新婚賀禮,倒也沒有虧待了他。”
    “隻是兒臣覺得,像他這樣的人,如果不能為朝廷所用,簡直是暴殄天物。”
    朱標苦笑了一下,緩緩說道。
    “既然如此,朕就再為他記一功,等日後一並獎賞於他。不過你說的有理,像他這樣身懷驚世之才的人,的確不能浪費。”
    “不過他想做個閑人,朕絕不會答應,來日方長,走著瞧。”
    朱元璋點了點頭,若有所思的說道,說到最後,嘴角忍不住露出了一絲異樣的笑意。
    另一邊,回到公主府的胡非還不知道,自己告訴朱標的屯田良策,朱標早就已經以他的名義告訴了朱元璋,而且朱家父子正在絞盡腦汁想要逼他上位,為朝廷效力。
    ...
    接下來幾日,一直相安無事,京師之中也沒有再發生什麽大事,眼看著二月將盡。
    這一天,胡非如往常一樣,早早便來到了大都督府,打算點個卯露個臉就去洪賓樓。
    可是他剛一走進大都督府,就迎麵碰到了一個形跡可疑的中年人。
    “見過九安侯。”
    中年人看到胡非這麽早前來,明顯愣了一下,緊接著恭敬地行了一禮,打了一聲招呼。
    胡非遲疑著點了點頭,看著行禮過後便匆匆離開的中年人,不由得皺了皺眉頭,心底沒來由的升起了一絲疑惑。
    或許是他沒有一天認真在大都督府中當值過,所以對於這名中年人有些陌生,甚至可以說毫無印象。
    雖然大都督府中所有人都認識他,但他卻沒辦法記得所有人。
    “滕子騫!”
    正在這時,胡非看到了一個熟悉的身影,立刻招了招手。
    這個熟悉的身影,正是滕子騫。
    聽到胡非的話音,原本打算偷偷避開的滕子騫皺了皺眉,不情願的緩緩向胡非走來...
    朱元璋眼前一亮,忍不住大聲追問道。
    “胡非!”
    朱標笑了笑,毫不猶豫的說道。
    “胡非?!”
    “又是他?!”
    聽了朱標的回答,朱元璋不由得愣住,緊接著忍不住驚訝的問道。
    “沒錯,就在今日不久之前,兒臣為了祝賀他與嫦姝的新婚之喜,將他請到了東宮,期間胡非便將這一良策說給了兒臣。”
    “用他的話說,如果實行此法,讓各地恢複生產之餘,最多十年,我大明境內所擁田土最多可達四百萬頃!”
    朱標點了點頭,慷慨激昂的說道。
    “四百萬頃?!”
    聽了兒子的話,朱元璋驚訝的瞪大了雙眼,不敢相信的問道。
    “胡非的原話的確是這樣。”
    朱標點著頭說道。
    不知道為什麽,對於胡非的話,他的第一反應就是相信,毫無理由的相信。
    “這未免有些天方夜譚了吧?是不是有些太過於癡人說夢了?”
    朱元璋皺了皺眉頭,遲疑著說道。
    “父皇,兒臣以為,如果此法真的可以實行,或許四百萬頃並不是癡人說夢,即便十年之內達不到四百萬頃,也一定可以解決各地糧食匱乏的現狀,不妨一試?”
    朱標看著朱元璋,肯定的說道,話音之中充滿信心。
    “言之有理,既然如此,就照此法執行!”
    “朕就再信他這一回!”
    朱元璋點了點頭,沉聲說道,臉上露出了一絲意味深長的神情。
    胡非的能力,再一次得到了證實,雖然未見成效,但是已經讓朱元璋父子無比震驚。
    “既然此法解了朕的燃眉之急,胡非就當賞,標兒,你覺得該賞他個什麽好呢?”
    朱元璋麵帶微笑,看著朱標,緩緩問道。
    “不瞞父皇,胡非在將此法告訴兒臣的時候,本已求兒臣為他保密,他不想讓別人知道此法是他所想,說自己隻想當一個閑散駙馬。”
    “隻不過兒臣不希望他這樣有才能的人被埋沒,所以才沒有遵守諾言,將實情告知了父皇。所以,父皇如果想要獎賞,他估計還會像以往一樣拒絕,不過兒臣已經送了他一件金絲軟甲作為新婚賀禮,倒也沒有虧待了他。”
    “隻是兒臣覺得,像他這樣的人,如果不能為朝廷所用,簡直是暴殄天物。”
    朱標苦笑了一下,緩緩說道。
    “既然如此,朕就再為他記一功,等日後一並獎賞於他。不過你說的有理,像他這樣身懷驚世之才的人,的確不能浪費。”
    “不過他想做個閑人,朕絕不會答應,來日方長,走著瞧。”
    朱元璋點了點頭,若有所思的說道,說到最後,嘴角忍不住露出了一絲異樣的笑意。
    另一邊,回到公主府的胡非還不知道,自己告訴朱標的屯田良策,朱標早就已經以他的名義告訴了朱元璋,而且朱家父子正在絞盡腦汁想要逼他上位,為朝廷效力。
    ...
    接下來幾日,一直相安無事,京師之中也沒有再發生什麽大事,眼看著二月將盡。
    這一天,胡非如往常一樣,早早便來到了大都督府,打算點個卯露個臉就去洪賓樓。
    可是他剛一走進大都督府,就迎麵碰到了一個形跡可疑的中年人。
    “見過九安侯。”
    中年人看到胡非這麽早前來,明顯愣了一下,緊接著恭敬地行了一禮,打了一聲招呼。
    胡非遲疑著點了點頭,看著行禮過後便匆匆離開的中年人,不由得皺了皺眉頭,心底沒來由的升起了一絲疑惑。
    或許是他沒有一天認真在大都督府中當值過,所以對於這名中年人有些陌生,甚至可以說毫無印象。
    雖然大都督府中所有人都認識他,但他卻沒辦法記得所有人。
    “滕子騫!”
    正在這時,胡非看到了一個熟悉的身影,立刻招了招手。
    這個熟悉的身影,正是滕子騫。
    聽到胡非的話音,原本打算偷偷避開的滕子騫皺了皺眉,不情願的緩緩向胡非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