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1 小心有埋伏

字數:5867   加入書籤

A+A-


    比起手銬腳鐐或者五花大綁,這樣的待遇著實是人道不少。

    上官瑩垂了頭,跟在孟德身後走出了營帳。

    背後,公孫瑾沒有睜眼,因傷口疼痛引致的發熱陷入了迷糊之中。

    孟德將上官瑩帶出公孫瑾這處營帳後就著人帶上了後撤的馬車,看到他帶來個女人,有熟識的軍士調笑,“孟大人,這不是你的小娘子追到軍隊來了吧。”

    周遭人群爆發出不懷好意的壞笑,孟德沒有多追究,隻對著負責運送傷病撤離人員的軍士道:“這人是世子特別要求好好看顧的。”

    世人都知道年前公孫大將軍府出了樁細作之事,公孫瑾世子新娶的妻子竟是勾陳暗人出身,所以此番他特意隱去了上官瑩的真實身份,以免節外生枝。

    聽到公孫瑾世子的名諱,軍士嚴肅點頭,“孟大人放心,小人一定會照顧好這位姑娘。”

    軍營內的傷病和重要人士都被暗地裏撤離到了後方,負傷的公孫瑾卻要求留下。

    此時四月二日子時剛過,天穹間墨色深沉,陰雲之下星辰隱滅,明月未見。

    雞鳴山的這場大戰,在後世的史書中總共就短短數字。

    ……

    天元十八年,四月二日,朔漠大軍來襲。

    太子暮成輝親部署,督諸將往援,自辰至酉,戰百餘合,斬敵數萬,大捷。

    但是在四月三日寅時之際,對於這場即將到來的戰爭,暮成輝和公孫瑾心下並未完全的勝算。

    畢竟精兵都在馬將軍麾下,此時這處駐地不過數千的兵力,起的作用隻是側翼護衛和奇襲,並不能當做主力軍對抗。

    特別是,此支軍隊的將軍是無甚經驗的公孫瑾。

    身為公孫應擎大將軍的獨子,彼時卻是除了太子殿下外,所有人都對他的能力抱持懷疑的態度。

    邊境的緊張不安到了帝都的定王府內便是另一番景象了,快馬加急報回的軍情並沒什麽大礙,關鍵是由別的渠道傳回的消息。

    書房一隅,精致雕花實木桌後定王暮成朗坐在那裏,半張臉掩在火光中,看不真切。

    書桌前,一身勁裝的黑衣人正單膝跪著,“稟殿下,我們派去的人已經成功和朔漠方聯係上了……”

    “太子和公孫瑾世子此時駐軍在雞鳴山腳下,我們派去的人馬會和朔漠軍隊裏應外合,此次必將能達成殿下夙願。”

    聽到這裏,暮成朗輕嗤出聲,打斷了黑衣人的匯報,“嗬,本殿下的夙願是什麽,你也知道了?”

    黑衣人怔了怔,俯下身垂頭認錯,“殿下贖罪,是小的胡言亂語。應該是此次任務必將圓滿達成。”

    這次,暮成朗未再開口,那黑衣人就自垂頭退了出去。

    定王暮成朗,夷掖國帝君第九子,與暮成輝是同父異母的兄弟。

    平素在朝內並不太主張什麽,算是個省心的。

    但實際上,他的平靜隻是表麵。

    自暮成輝被封太子後,他便私下開始了謀劃。

    此代帝後無子,朝中曾因此議論紛紛要廢後另立,帝君為了堵住那些言官的嘴,這便選了彼時與帝後交好的文妃之子暮成輝過繼。

    至此,暮成輝就得了嫡子頭銜,理所當然成了太子。於此同時,那暮成朗就開始了不滿。

    兩人本就都是妃子所出,論資質,論才能也是不遑多讓。

    此番暮成輝以這種方式勝出,天性高傲的暮成朗自然不肯依。

    自此就開始對暮成輝暗地裏的攻擊。

    太子有其固有的黨羽根基,要除去太子首當其衝就要鏟除他的黨羽,暮成朗看來看去,就把目光投到了大將軍府。

    公孫應擎大將軍的妻子是先帝最寵愛的永榮公主,大將軍本身軍功顯赫,大將軍和公主的獨子公孫瑾也因此被帝君冊封世子,可謂榮寵極甚。

    最重要的是,大將軍身上的軍功,即使最大的榮耀也能帶來覆滅的影響。

    古往今來,功高震主的大將軍總會被當朝帝君忌憚。在暮成朗的暗中挑撥之下,帝君也對大將軍有了防備。

    此時,和朔漠的戰事告一段落。負責談和的官員是暮成朗的親信,在他授意下,就有了讓夷掖國公主和親朔漠從而簽署停戰盟約的決定。

    而此時,和親公主的人選就落到了鄭婉兒身上。連帶的,公孫瑾也被牽涉其中。

    暮成朗選定了時機,派了親信伺機行刺。後期就引了勾陳暗人進入,順利潛伏在了公孫瑾身邊。

    其後,暗人開始了對大將軍府的破壞。大將軍一死,暮成輝的臂膀少了大半。

    隨後他另外安排了賣藝人對帝後的行刺,使得帝君失去了對太子的信任。

    隨即,帝君輕易就同意了太子帶兵親征的請求。這成為了他最後借機除去太子的計劃中最重要的一環。

    太子戰死邊疆,是人都不會懷疑到他身上,可謂神鬼不知。

    隻不過,因為和朔漠的交易,後期他需要付出些代價。

    隻是這代價與登上帝位的回報比起來,簡直就是九牛一毛。

    ……

    暮成朗的盤算,暮成輝雖然沒有完全猜透,但也估算的八九不離十了。

    因為預先做了部署,那奸細前往朔漠軍中通報時,被沿途暗哨的己方士兵扣押住半途掉了包。

    此時那朔漠的上將軍尚不知情,滿以為這奸細所述的情況屬實,喜滋滋的等著寅時的突襲。

    從此開始,那原本的裏應外合之計反成了請君入甕的陷阱,朔漠的大軍正在踏入注定的死路。

    四月二日,寅時。

    按照“奸細”的描述,夷掖國軍營中專門堆放糧草補給的地方著了火,軍中自然跟著大亂起來。

    隨後,軍中潛藏著的定王派來的軍士,開始了各處放火擾亂視聽的勾當。

    眼看著前方火光衝天,朔漠大軍得了暗號當即開始了奇襲。

    這隻部隊雖然不過百多人,但卻是從朔漠大軍中抽出的騎兵精銳。

    堪稱得上以一敵三,是訓練有素的殺人機器。

    在全副武裝下借著各處火光的掩飾,向夷掖國駐軍衝殺而去。

    沿途基本碰上的都是驚慌失措的兵將,那些騎兵一路過去砍殺基本沒有遇到什麽阻滯。

    這一路直接就衝進了軍營,此時,正進入了公孫瑾安排的弓箭手的有效射程。

    隨著夜空中一朵璀璨煙花的燃起,接收到開戰信號,處在射程內的己方士兵都紛紛找了位置躲藏好,弓箭手當即拉了滿弓。

    箭雨疏忽落下,當即就有沒防備的人中箭落地。此支百多人的騎兵到底是精銳,立時就悟出了這次行動的不對勁之處。

    領頭的將軍此時想要去找那“奸細”卻已是看不見人影,當即也就明白此時己方的處境。立時現場指揮眾人調轉馬匹方向四散躲避。

    於此同時還有人估算出箭矢襲來的方向,調整了角度反射出了弓箭,將隱藏在暗處的弓箭手擊傷。

    此番對戰,朔漠騎兵戰損十之三五,好容易退出戰區連帶那上將軍也是臂上掛了彩。

    如果經此一役朔漠就此退兵,那也就不會有史書上這場大規模之戰了。

    隻可惜,朔漠族人並不願就此罷休。這場本來是作為小隊奇襲的戰爭,被擴大成了萬人大軍的對擂,而此時,夷掖國這方的軍隊不過數千人。

    最後,戰局的逆轉是公孫瑾世子派人與前線的馬將軍取得聯係後,馬將軍帶領側翼部隊回撤包夾,切斷了朔漠大軍的後路。

    這便完成了夷掖國軍史上知名的以少勝多的經典之戰。

    而作為主將的公孫瑾世子,便是由這場勝利扭轉了前期朝中上下對他的看法。從紈絝二代成為了虎父無犬子的戰神。

    ……

    在前方戰事如火如荼進展的時候,上官瑩正與撤退的傷病要員在移動的馬車上。

    因著她是公孫瑾世子那邊的女眷,便是有了優待獨自坐了一列馬車。大抵是被封了大穴,她耐受力變弱,顛簸了一路隻覺得疲軟無力胃裏翻江倒海一般。

    好容易到了一個隘口休息,當即就掙紮著下車去路邊吐了。

    負責她那輛車的兩個兵士中,有一個人取了水袋遞過去。

    上官瑩剛剛取到手中,隻舉得手中一麻,跟著那水袋就破敗落到了地上。

    月色下,看著四散了滿地的水,上官瑩當即就覺出了不對勁。

    她沒有虛弱到拿不住水袋的地步,而且看這掉落地上的水袋,明顯是有受外力撞擊破裂的跡象。一扭頭,看到身側的兵士突兀的往後倒去。

    “小心,有埋伏。”她出聲示警的同時,另有一個人受到了襲擊。

    那人頸間被暗器割開了個口子,鮮血噴薄而出,似是血霧。

    見此情景,四散的軍士立時開始抽出刀具戒備。

    但是為時已晚,有黑衣人殺將出來,麵對這群人幾乎不費吹灰之力。

    當即就倒下大批,上官瑩此時等於是個廢人,麵對這種情況下意識的反應就是逃跑。

    不過這地方一眼望去都是荒漠平地,看這群黑衣人的身手,現下的她壓根是沒辦法逃過這群人的……(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