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大道混元

字數:5219   加入書籤

A+A-




    中條山地域廣博橫跨數州,大宋永興軍路河中府河東縣便在九峰山腳之下。此處位於大宋西北邊陲人煙稀少,正是宋翊心中理想的安身之所。

    來到河東縣城之中,宋翊找了一間中等大小的客棧落腳,要了一碗羊肉湯餅慢慢食用。

    此時宋翊雖是饑腸轆轆,但腹中空了多日不宜暴食酒肉,隻能先以湯餅軟食慢慢滋養腸胃。

    羊肉湯餅的製作是以羊骨、肉輔為主,加上枸杞、紅棗、黨參等配料熬煮湯頭,然後澆在煮好的麵片之上,雖為當地的普通吃食,卻也十分滋補身體。

    一碗新煮好的湯餅,盛在粗瓷大碗中端到宋翊眼前,冒著騰騰的熱氣。宋翊餓得久了,隻聞香氣便已食指大動。

    圍著碗邊嘬了一口,濃鬱的湯汁入口,隻覺回味甘甜口齒生香,滾下腸胃暖透心脾,背脊之上頓時出了一層細汗,隻覺天下美味不過如此。

    挑了一片麵葉放入口中,順滑香甜不留口齒,順著舌尖滑入腹中,雖然無甚味道,但卻覺得比那龍肝鳳髓還要可口美味。

    宋翊再也忍耐不住,顧不得湯汁燙口,三兩下便將一碗湯餅喝得一滴不剩。隻覺四肢舒泰身心滿足,但仍覺腹中空空如也,仿佛未曾吃過飯一樣。索性一口氣又點了兩碗,吃一碗晾一碗,一碗下肚另一碗也已放得溫熱。

    宋翊風卷殘雲一般地又將兩碗湯餅吃了個底朝天,方才摸著肚子心滿意足。

    一旁小二是個十六七歲的小夥,看得目瞪口呆。這生意做了多年,湯餅的分量掐得極好。

    一碗湯餅不多不少八兩分量,整夠一人吃喝。飯量小的人還有剩餘,即使遇到人高馬大,掏力氣討營生的人,最多也不過兩碗。今日這個羸弱的瘦鬼怎生這般飯量,該不會打算撐死在這裏來討棺材錢吧?

    小二正在瞎想,卻被宋翊一聲喚了過去。宋翊隨手丟出一兩銀子吩咐道:“小二,給我準備一間上好客房,我要住上幾日。每日三餐勞煩你送到房中,隻要這湯餅兩碗便好。錢若不夠,走時自會補上,定不差你分毫。”

    此地多用鐵錢,正經的官鑄銅錢卻不流通,但真金白銀卻是實打實的硬通貨。河東縣是個小地方,一兩銀子可供普通人家一月花銷,小二見了宋翊如此大的手筆怎能不精心伺候,自然是眉開眼笑地去打點一切。

    宋翊並未急著返回山中,而是決定在客棧中落腳,細細調養身體。每日深居簡出,吃飯之時也都由小二將羊肉湯餅送到房中食用,除了吃飯睡覺便是打坐調息。

    小二心中雖有疑惑,這位客官不是差錢的人,為何卻每日隻吃羊肉湯餅充饑,但索性銀錢給的充足,也不去多想,隻管殷勤招呼唯命是從。

    宋翊修過更骨之術,本就身強骨壯,因此恢複得極快,不過四五日的光景已然恢複如初。

    宋翊臨走之時更令小二呐悶,來時分明是個癆病鬼的瘦弱樣子,為何數日光景卻變成了一個鐵塔般的精壯漢子?難不成,自己家的湯餅如此養人?

    這幾日,小二跑前跑後伺候得一絲出差,宋翊心中十分滿意。江湖中人黃白之物隨手可得,於是又將一兩銀子賞了小二,除了付賬剩下便是打賞。

    小二喜出望外,一切事情都拋在腦後,隻巴不得天天都有這樣的客人登門才好,千恩萬謝地將宋翊送出了客棧。

    宋翊在城內逛了一陣,又買了些幹糧及筆墨紙硯才不慌不忙趕回山中。

    此時宋翊神完氣足健步如飛,翻山越嶺如履平地,身體柔韌更勝猿猴。舒展筋骨攀山而上,足尖輕輕點地便能騰起五六尺。

    宋翊飛身而上,越跑越是心情愉悅,真覺得自己能夠踏雲登天,飛鳥展翅也無他高。此次上山卻隻用了下山一半的功夫,站在青石之前卻是氣定神閑。

    真氣流轉,伸手移開青石。宋翊此時身體恢複如初,這青石在他手中似乎又顯得輕了幾分,不禁心中暗自感歎,以內丹充做真元,果然非同凡響。

    回到洞中一切如故,燃亮火燭,宋翊又開始研讀石壁上剩餘的文字。

    文字最開始卻是呂祖在結成內丹後的感悟:“內丹,乃是天地元陽之氣經五髒升華化為真陰 水氣,再以真火苦苦燒煉而得。人之真元雖同為元陽之氣卻未經凝練。

    因此,內丹之力數倍於真元,然而非成仙之道,僅真元之上品,或可益壽延年也未可知。吾內丹已成卻未見登仙之門徑,足以見之,修仙之道仍在修心。

    此法乃是數息,以形導氣時刻充盈真元,已備他日登仙之根基。”

    由此看來,呂祖修成內丹之後並沒有看到成仙的門道,因此才說這內丹隻是經過凝練的真元,隻是力量倍增而已,看來若要成神仙主要還是在於修心竟。但內功修為也不能放棄,因此又弄了一套聯係內功的心法。

    文中說:“息者七階,為凡息,觀息,數息,調息,踵息,胎息,混元息,次第漸進。

    凡息即鼻息,鼻息有四,風、喘、氣、息。息有聲,曰風。息頻促,曰喘。息往來不細,曰氣。息綿綿不斷,曰息。風則散,喘則戾,氣則勞,息則定。四者惟定漸近於調、養,育身形,是為凡息。

    觀息者,止念之法也。為人心易生念,想入非非。此想未了,彼念又來。心神勞瘁,日漸氣耗形衰。因此,修真者先當止念。念何以止,非觀不能。觀隨念至,念在於息,觀在於思。觀定不移,念頭即住,久則風、喘、氣三者俱無。

    數息,乃入手工夫耳,人為物誘已久,心離境而竟未能,即強製亦複散亂。用心念專注於息之法,拴住心念不亂去。由息粗數起,至息細而止。從一息數至百千萬息不亂,則息自細。調與數不同,數用意數,調無意調。隻一念注在息頭,息頭即鼻頭。為止念卻魔之要旨,久則息自調。

    調到功深,漸近踵息。要常綿密,似存似亡。如是心定意靜,神氣歸根。機竅漸露。恍惚之中不識不知,身心靜寂,隻覺息念相依,神氣相合,達於口鼻少,動於丹田多。

    踵息者深至氣穴,常人息以喉,真人息以踵。踵息之始,氣裏神凝,注於呼吸處,下至氣穴,呼降吸升,謂之運轉周天也。

    息歸臍,名胎息。踵息行久,意愈純,息愈微;神愈凝,氣愈養。鼻無呼吸,隻有微息。臍下往來,前降後升,如嬰兒在胞中,神氣大定,自然而然。”

    此間文字是對胎息之法的進一步論述,呼吸吐納之法可分七個階段,既凡息,觀息,數息,調息,踵息,胎息,混元息一層比一層更高。

    凡息便是人一出生便會的用鼻子呼吸之法,有風、喘、氣、息四種狀態,呼吸時有風聲稱為風,呼吸時急促稱為喘,呼吸時粗重稱為氣,而呼吸時綿細稱為息,前三者皆不可取,為息可用。

    觀息,是斷絕想入非非修養神氣進入“止念”的唯一方法,觀息日久心念定了便可以摒除呼吸有聲、急促、粗重。

    學會觀息以後便可以進行內功的修習,第一步是要做到數息,便是有意地控製自己呼吸時盡量的綿密柔長,呼吸一口氣的時間從一至萬由粗漸細,越來越纖細悠長。

    而調息是更近一步的數息,不在用計數的方法來控製呼吸的粗細,很自然的進行綿密悠長的呼吸,漸漸進入似有似無,身心靜止,神氣相合的狀態,逐漸開始感覺到筋脈和氣穴的存在,口鼻呼吸越來越少,逐漸偏重丹田真元。

    以上總而言之,就是修煉內功真氣之前的修心。而到了踵息,便是真正的進入了修煉真氣的階段,可存神內視令真氣運轉周天打開氣穴與天地之氣相接。

    而胎息則是在修煉踵息,也就是一般的真氣修為深入到一定程度之後才能領悟的修習方法,如嬰兒一般以肚臍進行呼吸。

    這幾個階段宋翊宋翊全部都已經曆過,雖然胎息之前的幾個階段是機緣巧合之下一蹴而就,但宋翊還是非常明白清楚的,而且能看到這篇文字的人便是已然渡過了胎息這個階段。

    但之所以呂祖仍要以大量篇幅由淺入深地來詳細論述這些入門道理,卻是旨在進一步講明混元息。

    文字上又說:“前雲胎息,定息工夫,混元息才為真息也。人於凡息不知,何能知真息耶,混元息之妙,舉世之人更難知也。

    定息既久,六脈俱停。口鼻毫無氣出,惟有虛通天竅,太虛混一,衝盈兩間。隻覺圓光包羅天地,久則不知物我,色空言思都絕,語默俱忘。神藏於氣,氣包乎神。一意衝和,包裹渾沌。如火種相續,丹鼎常溫。

    行動坐臥皆為修習,煉能一刻,一刻周天。煉能一時,一時周天,經年累月冬春夏秋,旦晝暮夜,不離此息。盜天地之元氣,得造化之真機,天地一晝夜,一萬三千五百息,人與天地同呼吸。”

    依這篇文字所說,與胎息相比,混元息才是修煉內功的真正法門。人連最基本的口鼻呼吸都沒搞明白,這混元息的妙處自然是更沒人知道。

    若將胎息的功法修習到了一定的階段,便會進入一種無我的狀態,喜怒哀樂一切思想皆會停止,也不會有神與氣的分別,神識不在控製真氣的流動,真氣也不會再帶著神識遊走,二者合而為一混沌一體。

    那時,心火會自然而然地去不斷燒煉內丹,無論你是行動或是睡覺一刻不停,就好像一直在運轉周天。經年累月、春夏秋冬、白天黑夜一刻不停,無時不刻不在吸收天地元氣,了解天地間的機緣造化。每天人呼吸一萬三千五百下,都是在和天地共同呼吸。

    若照如此說來,這混元息乃是玄之又玄,比這胎息之法還在以上,修煉大成便可達到天人合一的至高境界。

    也不知是呂祖自創還是有高人所受,是否可行也是未知。且看後文,有何方法可以練成混元息。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