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九章:天遁劍法

字數:8030   加入書籤

A+A-




    宋翊身上的奇經八脈打通的越多,修煉起來越發順利,打通陽蹺脈與陰蹺脈不過隻用了兩天時間,進展異常順利。

    而後,宋翊又用了兩天的時間來鞏固境界。至此,宋翊全身的奇經八脈都已全部打通。

    宋翊將真氣在全身經脈之中遊走一遍,但覺暢行無阻之後,散功起身。

    哪知,他心神一散,真元中的真氣竟然分成數支四處亂竄,在經脈之中任意遊走。有幾股真氣竟然撞到了一起,震得宋翊氣血翻湧。

    宋翊趕忙重新盤膝打坐,凝神內視壓製體內真氣,牽引著回到真元之中。這是宋翊最擔心的事情,甚至比想象中的還要可怕。

    真氣在十二正經與任督二脈中流轉,都有固定的順序,即使是多股真氣同時流轉,碰麵之時也隻會歸並合流,不會發生逆流相抵的事情。這是人與生俱來的自然和諧,也是人自從呼吸開始便練就的本能。

    而打通奇經八脈的做法,已經打破了本身的自然與和諧,幾乎可以說是逆天而行。

    再說那重鑄金丹真元的事情,先破後立,同樣也是逆天行事。可能在呂祖的心中,隻有逆天行身才能順天行事,也正是因此,才能有機會登上淩霄寶殿。

    拋開成仙得道的事情不提,在完全打通奇經八脈之間的聯係之後,宋翊體內真氣的運走路線多了數百條,宋翊根本理不清楚。

    若是一股真氣還好說,大不了走到岔路上。如果分出兩條以上的真氣,難免會出現逆流相撞的事情。

    而且,超乎宋翊預料之外的事情也發生了。宋翊原本認為,即使經脈之間的聯絡再亂,他大不了在使用之時小心控製,甚至隻用一股真氣便罷。日後勤加練習,假以時日,早晚也能操控熟練。怎料,這真元中的真氣竟然會自行發動。

    宋翊嚐試了幾次,隻要心念一散,真元立刻便會散出數股真氣四處亂竄,不知是何緣由。

    宋翊心中暗道不妙,如此一來,豈不是時時刻刻都要分出心神刻意去壓製真元,不能專心做其他的事情豈不形同廢人。

    正在宋翊左右為難之時,忽然聽到刀靈的聲音又再次想起。

    刀靈嘿嘿笑道:“主人,你的真氣好像有些不聽使喚呢。”

    刀靈這麽長時間都沒又出現,宋翊本以為他被嵬名車石砍得灰飛煙滅了,此時它突然出聲到讓宋翊冷不丁嚇了一跳。

    宋翊反問道:“這麽長時間不露麵,你唱得哪出戲?”

    刀靈竟然有些委屈地說道:“這能怪我嗎,那日我中了嵬名車石一劍,竟然傷及神魂,若不是與你神魂相連,我早就灰飛煙滅了。後來我蟄伏在你的神魂之中,經過慢慢滋養,才重新恢複過來。”

    一想到刀靈與自己神魂相連,宋翊就是一陣惡心。不但不能將它除去,反而還能借著自己的神魂滋養而還陽,更是令宋翊大感頭痛。

    宋翊正傷神時,卻又聽刀靈試探地問道:“你的真元好像有些不穩呢?”

    宋翊心頭一緊暗道:“這刀靈邪門得很。我使用真氣之時不能打開三脈七輪,難保它不會趁虛而入。”

    宋翊心念電轉,突然想起,刀靈神識在控製自己身體時同樣可以調用真元。

    宋翊要將刀靈與自己綁在一條繩上,於是說道:“這幾日我修煉內功進境過快,真元暴漲無法自控,雖時都會竄入五內燒煉髒腑。”

    刀靈本是寄藏於宋翊體內的陰邪之靈,宋翊的五髒若是被元陽燒煉,第一個倒黴的就是它。

    刀靈在宋翊體內一直處於蟄伏狀態,因為宋翊兩股真氣相抵才將它震醒,他不知前因卻隻感受到了後果,因此對宋翊的話深信不疑。

    刀靈受過光輪燒煉的痛苦,此時比宋翊還要著急,趕忙問道:“那現在怎麽辦?”

    宋翊卻趁機說道:“我本來也沒有辦法一麵控製真元,一麵查找解決的辦法,還好你及時醒轉過來。你先幫我控製著真元,待我找到解決辦法再來換你。”

    刀靈哪能不痛快答應,隻是補充道:“你的真元乃是元陽匯聚精純無比,與我本身有些抵觸,控製起來極為費力,你最好快些找到解決之法。”

    宋翊“嗯”了一聲,緊接著便感到真元中的真氣逐漸穩定下來,心知是刀靈如約在控製著真元。

    宋翊剛要退出止念,卻聽刀靈痛苦地補充道:“你這真元衝突之力太大,籠著它仿佛抱著一團跳動的火球,時間長了我恐怕壓不住它。”

    宋翊也沒時間理會他,退出止念立刻開始研究《天遁劍法》:

    靈劍匣中藏,聚因含道情,劍心不可息,神緣無為擎,正義三尺劍,摒邪駐帝京,束之靈霄殿,十方共光明。

    雲重天將雨,錚爾劍有聲,煌煌七星文,照耀三天兵,神龍本一物,氣類感則鳴,龍吟常思去,躍匣削不平。

    此劍在人間,百妖共收形,奸邪與惡魔,膽破魂亦驚,試以向星月,神光射幽冥,人間永無念,可息天下兵。

    寥寥二十四句詩總共一百個文字,橫看豎看也和劍法掛不上絲毫關係。但宋翊修習了《純陽劍法》,心中便對《天遁劍法》深信不疑,他相信這絕對是一套內容隱晦的絕世劍法。

    於是,宋翊沉下心來,耐著性子先將整篇詩句進行劃分,再對《天遁劍法》中的詩句進行逐句研讀。

    經過宋翊的初步解析,這篇劍訣應該是分為三段,每八句為一段,分別講得是“控劍”、“鑄劍”、“發劍”。

    先看第一段“控劍”。“靈劍匣中藏,聚因含道情,劍心不可息,神緣無為擎,正義三尺劍,摒邪駐帝京,束之靈霄殿,十方共光明。”

    “靈劍匣中藏,聚因含道情。”按照宋翊的理解,句中的“匣”,應該是指代修煉者的肉身,“靈劍”便是無形之氣劍。

    詩句的意思是,在平常的時候,無形的氣劍便存於氣海真元之中,也就是真氣。而使用之時,才將真氣化為利劍。

    宋翊認為,此句如此理解應當不錯。因為,宋翊在修煉純陽劍法之時,貫通奇經八脈,多次用到了氣劍。對以真氣化劍的方式,多少有了一些了解。

    但,這句詩中是否還有其他深意,還要經過整篇的領悟之後再做決斷。而句中的“道情”,宋翊卻沒有想出其他意思,或者根本就是作者在抒發個人的心境。

    畢竟,呂祖是一名高道,“道情”便是指他成仙得道的畢生追求。又或者是呂祖在告誡後人,在使用天遁劍之前,要深刻地領悟天道,要有道心,用劍時要慎思慎行,先判斷是否要以氣劍除之。對天遁劍的使用要慎之又慎。

    再仔細研究後兩句,宋翊卻有了新的理解。“劍心不可息,神緣無為擎”。其中“劍心”二字應是接上句的“道情”二字,隨字不同,意思應該是一樣的。修道之誌、心劍之情時刻不可停息丟棄,專注一物不離不棄,也是一念代萬念之不二法門。

    “神緣”指得應是神識與氣劍的關係,無為擎的“擎”字乃是“執拿”之意,而“無為”乃是修行之法。以劍為一念,最後歸至無念,便是“無為”。心念在劍便是有為,心念無劍便是無為。後半句的總體意思是神識與氣劍是聯係在一起的,但要做到心念不在劍上,而氣劍自安的境界。

    正如宋翊剛才的處境,必須時刻止念,將神識一念全部用來控製著氣劍。但是如何才能做到,不用止念,不用刻意以神識去控製氣劍,而氣劍卻能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中,才是宋翊麵臨的最大問題。

    宋翊相信,往下尋找一定會有答案。

    下一句“正義三尺劍,摒邪駐帝京,”。“帝京”,乃是皇帝所居之城,為一國首重之地,也是天下之中樞,一切政令都從那裏發出,對應的應是人的頭腦。

    腦部泥丸宮乃是神識居所,再聯係文中“摒邪”二字,宋翊判斷這“帝京”應是指人的頭腦沒錯。

    以此推斷前句,“正義三尺劍”應為一念。這無形之氣劍,一念即動鋒銳非常,因此這三尺氣劍應為正義所趨。這句話應是要求,修煉者的頭腦中應時常保持摒除邪念與雜念。

    再往下看,“束之靈霄殿,十方共光明。”。“淩霄殿”乃是傳說中天帝所居之處,在人間之上。不過,此處應該還是指代泥丸宮,用以突出泥丸的重要。

    若按字麵理解,是要將劍存放在泥丸之中。泥丸倒是有上丹田之說,可也不能時刻存著氣劍。而且前文也說過 ,“靈劍匣中藏”。因此,這句話的本意應是以神識時刻束縛著氣劍。要修煉者使此一劍之念常駐神識居所,束之於靈霄寶殿。

    而“十方共光明”應該是描寫入靜止念後出現的情景,屬於功景描寫。不過,宋翊也是經過入靜止念之人,卻從未出現過“十方共光明”的情景,因此這句有待商榷。

    回過頭來綜觀第一段,即是對天遁劍的一個簡要說明和提示,也是對修煉者心境的一個要求,而其中的控劍之法卻是說得極為簡略。

    概括說來,對於“天遁劍”的控劍之法還是與修煉元嬰吸一樣,需要靜心止念。這到也符合道教修行之根本——靜心。

    如此看來,這吊鍾洞中的功法還真是環環相扣。若不是學會了止念,怎能修習元嬰吸來重鑄真元。  若沒有金丹真元,也練不成純陽劍法。沒有純陽劍法的根基,也悟不透這天遁劍法。而此時,天遁劍法所用止念卻又早已水到渠成。

    天下間雖然仍有可能流散著《天遁劍法》的抄本,但若不將這些基礎功法拚湊到一起,根本就煉不成這絕世武功。

    宋翊暗自慶幸,好在自己尋蹤覓跡找到了吊鍾洞,否則一輩子也搞不明白那張桑皮紙上的內容與絕世武功的關係。又或者是被人捷足先登毀了壁上文字,自己一輩子也難以修回真元,習練上乘武功。

    宋翊回想這一切機緣巧合,好似上天早有安排。也許,自從自己真元盡失開始,這一切在冥冥之中便早已注定,如何也擺脫不掉。

    收回思緒,宋翊又深思起來。這無形氣劍時時刻刻都在氣海真元之中,稍一動念便會四處遊走,總不能時刻分出神識約束著它。

    若是自己吃喝拉撒睡、行動坐臥走,時都要留意控著真元,豈不是要將神識一分為二?那不是成了瘋子、得了分魂症?

    宋翊琢磨了半天,還是覺得繼續向下看,些許下文會有解決的辦法。

    “雲重天將雨,錚爾劍有聲。”按照宋翊的推斷,第二段應是“鑄劍”。此句作為第二段的首句,按字麵上的意思去理解,這句詩描寫的應該是鑄劍時的情景。

    “雲重天將雨”,此為天生異像,乃是寶物出世之兆。“錚爾劍有聲”是即將出世的天遁劍與上天異象產生共鳴。字麵上如此理解沒錯,但卻對鑄劍沒有任何實在的幫助。宋翊認為,呂祖斷然不會在有限的篇幅中,寫出這樣一句廢話。

    按照宋翊的猜想,“錚爾劍有聲”應是指修煉者與劍進行溝通。當然,也就隻有宋翊能想出這種匪夷所思的答案,因為他就曾經用自問己身的方式,成功地與刀靈進行了溝通。

    但刀靈畢竟是上古邪靈所化,而這劍氣卻是沒有神識的東西,與它溝通能有什麽結果?真的瘋了不成?而且,“雲重天將雨”這句同樣也是派不上用場。

    宋翊越想越是頭大,怎樣也尋不出準確的答案,索性帶著疑問繼續向下看去。

    “煌煌七星文,照耀三天兵。”這句若按字麵意思,應該描寫鑄劍功成,天遁劍出世,劍身謄刻著七星圖案,且帶著照耀三天的寶光。照此理解,這也是句毫無幫助的廢話。

    但若想得深些,這“煌煌七星”文卻又大有文章。天罡乃是道教的信奉,什麽劍會與七星相伴,自然是“道劍”。

    自從吊鍾洞出來,宋翊可沒少搜羅呂祖的事情。但凡與呂祖相關,不論是成篇的經典,還是隻言片語,哪怕是一句傳說,宋翊都會深深記在腦子裏。

    呂祖曾經說過,他有道劍、法劍各一柄。道劍,乃元神之劍,心劍也。

    以此推斷,天遁劍是要以元神鑄劍!如此一來,與劍溝通便也能說得通了。

    宋翊終於有了沾邊些的答案,仿佛陰鬱的天空終於有一絲放晴,他歡喜地向下看去。

    “神龍本一物,氣類感則鳴。”結合上文心得,此”神龍“應指代的是已經鑄成的天遁劍,是神識與劍合一的產物,與自身之氣向互感應,便可應鳴。

    最後一句“龍吟常思去,躍匣削不平”,應是說天遁劍有自己的神識,會自行躍匣而出,削斬天下不平之事。

    最後一段,講的是“出劍”。是對持劍者心境的要求和應有的行事原則。天遁劍應為斬妖除魔之用,使劍者應以道心處事,救萬民於水火,息天下之兵戈。道心長存,上問蒼天下探九幽。

    通篇梳理了一遍,宋翊最為不解的就是關於神識鑄劍的部分。這麽重要的部分,呂祖卻隻是一直在強調以元神鑄劍,並沒具體提及如何以元神鑄劍。難道是要把元神與真氣合到一起,那不人就真瘋了嗎?

    宋翊懷疑自己是不是疏漏了什麽重要的內容,於是又將《天遁劍法》反複看了幾遍,卻仍舊是一無所獲。

    正在宋翊一籌莫展之時,門外卻響起了輕輕地敲門聲。

    宋翊趕忙折好經卷放入懷中,輕聲問道:“誰呀?”

    門外之人回道:“主事,我是王煥之,戲堂主請您去一趟。”

    宋翊笑著答道:“哦,是煥之兄弟呀,我這就過去。”

    傳過話,王煥之便自行離開了。宋翊心想,戲秋風平常最懶得管事,他他若是找我肯定有什麽大事,指不定又要有什麽差派下來。

    想到這裏,宋翊卻未急著起身,而是再次靜心止念,凝神內視召喚刀靈。

    刀靈並未現身,隻是用極為疲憊地聲音問道:“怎麽樣,行了嗎?我快撐不住了。”聽聲音已是十分虛弱。

    宋翊卻回答道:“事情很難辦,你盡量在撐些時候。”

    刀靈也沒答話,隻是無奈地哀歎一聲,似乎要將說話的力氣都省下。

    宋翊出了止念,心中暗道:“雖然不能分出自己的神識,卻慶幸有刀靈暫時壓製著真元。不但真元可以暫時穩定,而且同時還能消耗刀靈,免得他生出事端,真是一舉兩得。看來這刀靈倒是派上了正經用處。”

    雖然有刀靈壓製體內真元,可保宋翊一時無憂,但終究不是長久之際。宋翊還是要抓緊練成天遁劍,才可一勞永逸。(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