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9章 嫁妝

字數:4544   加入書籤

A+A-


    “這對金簪留在我身邊也沒有什麽作用。”

    “若是林寒你喜歡的話,我將他送給你,也沒有什麽不好的。”

    “畢竟,我也沒有什麽好報答你的。”

    月婆婆對林寒說道、。

    “不用,漢生他是我的朋友,他的婆婆,也就是我婆婆。”

    “我救您,本來就不求什麽回報。”

    林寒回絕道。

    “好吧好吧,既然這樣的話,那我也就不強求你了。”

    “不過,你剛剛說這對金簪的價值,是什麽意思啊?”

    月婆婆問道。

    “月婆婆,除了這對金簪之外,還有其他的吧,您方便拿出來給我看一下嗎?”

    林寒問道。

    “可以啊。”

    “那些就對那個櫥子裏麵的第三層中有一個小盒子。”

    “你幫我去拿一下吧。”

    月婆婆指著角落裏的一個大櫃子說道。

    林寒徑直的走了過來,按照月婆婆所說的,找到了那個小盒子,送到了月婆婆的手中。

    月婆婆摸了摸盒子,暖暖的笑了笑,像是回憶起了什麽美好的事情。

    短暫的美好轉瞬即逝,月婆婆打開了盒子。

    盒子中,裝著四隻金簪,即便是過了多年,顏色有些暗沉,可在光芒的映照之下,仍然顯得金光閃閃。

    每一隻金簪的做工都極為精細,美妙,像是曆經了千年打造出來的物件一樣,完美無瑕。

    四隻金簪各不相同,與月婆婆手中的金簪也完全不相同。

    每一隻金簪都有專屬於自己的模樣,惟妙惟肖,刻畫出亭台樓閣。

    如同這樣的物件,價值必定不菲,隻是一直隱秘在這個小鄉村中,久久未能見世。

    “月婆婆,你知道這些金簪的來曆嗎?”

    林寒將一隻隻金簪取出,平整的放在床上後,問道。

    “不是很清楚,這是我媽媽留給我的嫁妝,說是我外婆那一輩一直流傳下來的古董物件。”

    “當時,我也沒有多問,就一直保存著,直到後來,我媽媽去世的時候,才跟我說,要好好保護好這幾隻金簪,但並沒有告訴我具體的原因。”

    “這麽多年來,我一直守護著這幾隻金簪,經曆了生離死別,經曆了人生苦短。”

    “也看淡了很多事情,我想這些金簪的價值必定不菲,我媽媽叫我將他守護好,或許也是因為這是我外婆唯一留給她的信念了吧。”

    “至於價值多少,我已經不是很在乎了,錢財乃是身外之物,或許幾年之後,我也要去見我媽媽了。”

    “所以,這些金簪我就一直留在這裏,即便生活再難再苦,我也不會將它給賣出去的。”..

    月婆婆說起了媽媽,眼眶微微濕潤,聲音略帶著哭腔的說道,。

    是啊,媽媽留給自己的東西,一直以來,都是最至高無上的無價之物。

    因為,這是唯一的念想了,唯一一個可以讓自己無論在什麽時候都能記住媽媽的東西了。

    信念無價,即便有人出價再高,也沒有將這些東西,就這樣轉手於人了。

    因為,除了這些東西,還能用什麽方式來想念自己的媽媽呢?

    恐怕沒有了吧,也恐怕不會再有了。

    “月婆婆,沒事的。”

    林寒安慰道。

    “其實,月婆婆,我跟你說起這個金簪,是因為,這幾隻金簪是明朝時期的物件。”

    “這些金簪雖然形狀都不相同,但其實都是同一個時期的東西,也是在同一個時間段打造出來的。”

    “金簪,在平常百姓人家中,能擁有的金簪的概率是非常之小的。”

    “而如同這樣的金簪,往往也隻有那些王孫貴族,帝王將相的夫人才能有佩戴得起的。”

    “所以,我猜測月婆婆你外婆那一輩祖上應當是明朝皇帝的某一位妃子。”

    “隻有妃子級別的人,才能夠擁有佩戴這樣金簪的資格,其他人,或多或少都並沒有。”

    林寒說出了自己的想法。

    其實,林寒並不是想要這對金簪,金簪的價值多少,對於林寒來說,已經沒有太大的吸引力了。

    林寒之所以會問起這個問題,無非就是職業病犯了,看見這些古董玩意。

    林寒心中便會有自我的一個猜測和判斷。

    當然,林寒會跟月婆婆說起這些,也並不是完全因為自己的職業病。

    更多的也是因為,月婆婆現在年事已高,有時候頭腦或許多多少少會有些不清醒。

    像這樣貴重的物品,那斷然是不能丟失的,也絕對不可能發生如同今天這樣的事情。

    所以,林寒也隻是想要給月婆婆提一個醒,免得月婆婆哪一天隨手將這些東西送給一些居心叵測的人。

    “原來是這樣啊!這我倒不是很清楚。”

    “那這隻金簪具體的由來是什麽?林寒,你知道嗎?”

    月婆婆頗為好奇的問道。

    其實,月婆婆本來不是這個村子裏麵的人,隻是嫁入到這個村子裏麵。

    但後來,月婆婆的丈夫發生了意外,就離開了人間,月婆婆雖無親無故,但為了守著丈夫,也沒有離開村子,一直留在這裏。

    “了解一些。”

    “這些簪子的統稱名字是樓閣人物金簪,是明朝嘉靖年間的東西。”

    “月婆婆,我先來給你說說這一對金簪吧。”

    “這一對金簪高18.1厘米,寬3.3厘米,重43.4克,為古時金簪中比較常見的一種規格。”

    “此簪為一對,簪首累絲樓閣人物兩排,周圍綴花草,形如橄欖。”

    “二層閣樓,上層居中一人手持筋,下層三人,主人居中手持易,兩侍女分立兩側。”

    “此簪製作精細,樓閣的圍欄及窗花均鏤空,人物立體,層次分明。”

    “古代男女都可帶簪,其用途有二,安發和固冠,因此是一種日用品。”

    “金銀製作的發簪則基本屬於貴族使用之物,可以體現其身份和地位。”

    “古時罪犯是不允許帶簪的,即使貴為後妃,如有過失,也要退簪,可見簪同時還是尊嚴的象征。”

    “所以,我才會說,這樣的金簪往往是隻有古代時候的妃子才會佩戴。”

    “一般人家是佩戴不起這樣的金簪。”

    林寒拿著月婆婆手中的那對金簪介紹道。

    “那這樣的一對金簪能賣出多少錢啊?”(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