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0章 一套金簪
字數:4468 加入書籤
月婆婆問道。
“要說價格的話,其實還真的不太好估量,畢竟,如同這一類的金簪,市麵上幾乎都沒有怎麽出現過。”
“即便是出現過的金簪,最後都收入博物館或者是被私人買家給買走了。”
“所以,如同這一類金簪的價格十分飄忽不定,但往往都是以高價售賣的比較多。”
“我保底估價是在五千萬左右,但是,如同這樣的金簪,還是一對的情況下,價格隻會高不低。”
“若是放入拍賣場裏麵拍賣,估計能夠達到七八千萬的價值,甚至更高。”
林寒給月婆婆介紹道。
“這麽一對小小的簪子竟然能賣出這麽多錢啊?”
月婆婆很是吃驚的說道。
一直住在村落裏麵,對金錢一直都沒有什麽價值觀念。.
對於他們來說,幾十萬,幾百萬都已經算是天文數字了,現在,一對小小金簪竟然能夠賣出價值千萬。
這乃是一件相當震驚的事情。
不過,也很正常,深居村落之中,沒有見過什麽世麵,自然而然,也就不太清楚這些古董珍寶的價值。
“對啊,所以,我才讓月婆婆你要保管好這些東西。”
“這幾隻金簪啊,可不是什麽普通的首飾啊。”
林寒再度說道。
明朝時期的金簪,往往價值都不可估量,不僅僅是因為背後的曆史的價值。
更多的是因為,金簪象征著權貴,一般人根本就用不起這樣權貴之物。
能戴上金簪的人,必然是那些身份高貴的妃子,公主,而這些人所用的東西,又怎麽可能會平凡普通呢?
再加上,金簪的製作十分精巧,刻畫有亭台樓閣,各色人物,價值自然是要翻漲一倍不止。
“那這其他幾隻金簪呢?”
月婆婆問道。
“相對來說,這其他幾隻金簪倒是沒有這一對金簪價值那麽高。”
“但是,要實際說起來的話,也不會太低,隻是相比之下,略顯得有些不足。”
“月婆婆,先來看,這一隻金簪。”
“簪首為上下兩層重簷樓閣。”
“上層為宮殿形,兩旁設有花瓣式窗欞,內居三人,主人坐正中,雙手持易,左右各一侍女持圓扇。”
“下層五人,均作舞蹈狀,居中間者左手持花,左邊人手持如意。”
“樓閣整體邊緣以累絲的梅花菊花包裹,背麵亦以累絲勾勒出六瓣花組成鏤空花紋,簪足向上。”
“這隻金簪對人物,宮殿以及細節的刻畫都做到了十分精細的地步。”
“即便是放到現在的工藝上來看,也絕對不是尋常之物,也絕對不是一般的機器都能雕刻出來的。”
林寒指出金簪之中的細節,對著月婆婆說道。
待到月婆婆端詳片刻之後,緊接著,林寒又說道:“而金簪上麵這類樣式的發簪稱為“掩鬢”,即掩蓋鬢角之意。”
“明代婦女喜好發式整齊,不露雜發,因此在簪釵的製作上也十分精細。”
“其發簪在簪首底部或側部多有雲朵狀的金花延伸。”
“除美觀的功用外,更主要的是能順應發線壓住頭發。”
“掩鬢通常在左右兩邊對稱插戴,因此簪首圖案往往也是左右相對的。”
“藝術來源於生活,明朝時期之所以會有這樣的雕刻手段啊,更多的還是因為,當時時期的民風民俗就是如此。”
“所以,這些金簪不僅僅有著昂貴的用料,精細的雕刻之外,更多還反應了背後的曆史文化。”
“也通常像這樣的東西,價值都不會太低廉。”
“對那些文人誌士,成功人士來說,他們也往往更喜歡收藏這種具有曆史底蘊的物件。”
“若是這一隻金簪流傳到世麵上的話,絕對會掀起波瀾。”
林寒像月婆婆解釋了金簪背後的曆史價值。
“啊?那些男人也喜歡這樣的首飾嗎?”
月婆婆驚奇的問道。
“並不全是,更多人呢,喜歡的還是這古董文物背後的曆史價值。”
“再加上,這金簪本來就是黃金製作而成,月婆婆,你要知道,黃金向來都是升值之物。”
“從無數的曆史痕跡看來,黃金隻升不貶,所以,對於那些成功人士來說,他們也懂得這些道理,也懂得到該投資什麽樣的東西,才不會讓自己虧本。”
“當然,在這其中,也自然是有偏好於這類東西,對自己所偏好的東西,自然就會收藏。”
林寒很是耐心的說道。
月婆婆就如同一個什麽都不懂的小朋友一樣,等待著林寒給他解答。
自然,林寒也不會感覺到煩悶,反而覺得這樣十分的有趣。
如同這一類的東西,也剛好是涉及到林寒的專業能力範圍上麵。
現在,也正好閑來無事做,給月婆婆解答一下這些問題,也算是不錯的消遣。
“那這些金簪呢?”
“這些金簪也跟你剛剛說的那些差不多嗎?”
聽林寒介紹了這麽多,月婆婆拿起其他的金簪問道。
“那就先給婆婆說一下這一隻金簪吧。”
“這隻金簪的簪首呈弧形,由三棟並排的樓閣組成,中間的樓閣最高,兩側的稍低。”
“左右最外翼有對稱的累絲雲朵,上嵌金花。”
“正麵樓閣為上下兩層,下層為三開間,分立三人,中間一人雙手執易,左右兩側各一人執扇。”
“上層無梁柱,隻見重簷屋頂,下層亦為重簷。”
“左右兩棟也各有三開間,各間之內均有造像。每座宮殿的中間都有踏階,兩側有護欄。”
“這便是明朝時期典型的藝術手法。”
“在一隻小小的金簪上打造出一座樓閣模樣,而且還將每一處細節都刻畫了出來。”
林寒介紹著婆婆手中的另外一隻金簪,隨後,又接著說道:“此簪簪足向背後平伸,應為平插式簪。”
“又據其中間高、兩邊低的帶弧度的造型特點,應屬明代頭麵中的“分心”。”
“即從狄髻的前沿或後沿底部正中插入,簪兩側的雲朵延伸出來恰好能罩住側麵鬢角。”
“這便是明朝時期金簪的用法,與現代使用金簪的技巧有一定的區別。”
“當然,金簪的使用也是有分類的,不同類型的金簪,在不同的場合,時間以及發型上都可能有不同的使用要求。”(www.101novel.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