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這個母親節,我五十歲

字數:2453   加入書籤

A+A-


    2019年的母親節,既是陰曆四月初八的浴佛節,又是護士節,還是汶川地震11周年祭。1969年出生的我,馬上就要50歲了,而33歲生我的母親,按照老家的說法84歲了。

    隨著父親的去世和自己年齡的增長,母親越來越成為我的牽掛:清明節回去住了兩天,五一又回去住了兩天,說好端午節回去,於是母親在電話裏說自己天天看月份牌,還有25天過端午。我祝她母親節快樂,她說咱這裏不興這個,不過節。又說起我在院子裏種下的各種果樹蔬菜,她如數家珍:青椒都活了,而且開花了,櫻桃馬上就要熟了,那棵藍莓結了不少,但是那兩棵桑葚估計隻能活一棵……

    說起將來自己不能動彈了以後的養老問題,她存在各種顧慮,四個子女似乎都不能照顧她。我勸慰說,到時候再說,大不了咱多出點兒錢在村裏雇一個人伺候你,你不想去養老院就不去,錢的問題我來解決,你放心,即便你有我一個兒子,也不會不管你的。

    大哥大嫂十多年不跟父母來往不探望父母,大姐癱瘓在床不能自理,二姐在父親去世後提出姊妹輪著養老——要知道,父親在世的時候她可是大包大攬從不讓我們介入養老的,當然父親每月退休金臨近去世時候到了六七千元,本來應該有的至少二十萬積蓄也沒有了,“吃了喝了”,母親和二姐都這麽說,而我從父親的記賬本知道,他給二姐買了兩份保險,應該接近二十萬元。

    11年前,為了照顧父親的身體和糖尿病,我和大哥商量在嫂子工作的鎮醫院找了兩間房屋裝修了一下,跟大哥做鄰居,這樣父母就可以得到很好地照顧。可是,二姐三天兩頭來,姑嫂矛盾日漸計劃,導致嫂子和二姐武力相向,二姐拿起了菜刀——最後,父母又搬回了老家的村子,與哥嫂斷絕了往來。我曾經多次努力從中說和,可是母親堅決反對大哥進門,否則我也被關在門外。真不知道,一家人彼此傷害至深如此。

    大姐是在父親去世那年出車禍致殘的。之前她也說過自己軟弱,沒能力照顧二老,二姐照顧好老人也應該得到相應的回報,包括我,偶爾給二姐個紅包,算是遠離父母不能盡孝的一點補償。可是沒有想到,等父親病重住院需要手術的時候,他竟然說等一等,後來我才知道,他沒有錢,需要回去攢幾個月的工資……貪婪的二姐在父親去世後,便對母親開始各種疏遠冷淡,而借口竟然是我對她貪婪的汙蔑,而父親的記賬本說的非常清楚,包括給我妻子的信:這幾年攢了幾個錢,可是都在二女兒那裏,卻沒有證據,要回來吧,他們不應定給,打官司呢,也似乎不像那麽回事兒……我敢說,父親的晚年開始糊塗了許多,在二姐的“細心照料下”,更是跟洗腦一樣的糊塗,卻沒有把母親——自己老伴兒的後事考慮周到,說道明白,因為他很自信自己能活90周歲以上,同時羅列出二女兒的年紀,每年交的保險,以及二女兒何時拿到多少養老金,跟城裏人一樣的計劃。

    中午,去嶽母家,妻子老家的四舅母也來了。大家濟濟一堂吃了一頓豐盛的午餐,接著就是各種牢騷。妻子慷慨激昂,我也認可這種發泄或許真的有些好處對於她的身體,可是呢,我總覺得家務事兒沒有很好的解決方式,包找大哥談母親的養老問題等等。

    五一回去,母親有想法把老家房子賣了,約七八萬元,加上存款其實也就是父親的撫恤金三萬元,都給二姐,然後去二姐村買個小房子住。我說萬一二姐不稀罕你這幾個錢兒呢?以後變卦呢?你給她我沒意見,我父親那麽多的存款不是也沒有了嗎?我真的不在乎,隻要她能對你好。所以我建議母親給她錢要一點點給,自己手裏一定要把住養老錢,這個房子最好不要賣,如果賣,就賣給我吧。看到我不高興賣房子,母親說隻是一個想法,但是,妻子總感覺母親和二姐一直在動腦子玩弄權謀,對自己的家人,我不置可否。

    昨天隨車隊陪同觀摩三個鄉村振興示範點,前驅車,後衛車,中間六輛中巴,可謂浩浩蕩蕩。每一個路口都有專人值守,或警察,或協警,給車隊同行提供方便。我坐的車子的司機是老同誌了,曾經給前任當過小車司機,他說,過去的信號燈都是咱可以操控的,一路綠燈,還有警車開道,如今操控權收到市裏去了。前書記被判無期,司機還是司機。

    產業處長見了我說替我找政工處長了,我搖頭說了一句幹人事的不做人事兒,沒辦法。我們說的是關於我的職務,推來搡去,踢來踢去,就是證明我的職務不是科級。即便我的任命文件在那裏明擺著。由他去吧,生活的全部,豐富多彩,不要僅僅盯著不順心的或者是太順心的,恰如那句生活除了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一個50歲還有十年退休的我,還是苟且地吟哦詩句,快樂地奔向遠方吧,有些事情,像家務事兒,工作的事兒,說不清就不說了,LETITBE!

    熟悉的幾個社區跟我聊天,期待我能有所進步,我想起複旦大學教授的“朋友無用論”,帶有功利心去結交朋友,的確有些無恥,但是現實中就是這麽個現實,誰似乎也難免落於俗套。

    這些天因為感冒,總是早早上床休息。睡不著覺,就胡思亂想:明年妻子退休,買一套她喜歡的帶院子的別墅,把母親接來……翻來覆去,總是離不開母親的養老問題,又要顧及妻子的感受。

    生活的痛苦有時候不僅僅是欲望,還有自己的無能。的確如此。(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