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濱海國際美食節的前世今生

字數:2797   加入書籤

A+A-


    1987年春,濱海舉行國際釣魚節,尚未真正成功。濱海大學旅遊係李文昶教授針對這一實際情況,結合他參與開發長白山旅遊規劃中舉辦人參節的經驗,建議開辦美食節,以作為旅遊突破口。在1990年4月《濱海市旅遊發展戰略研討會》上,他在《濱海旅遊戰略開發》一文中正式提出版美食節的建議,指出開展美食節:具有資源優勢,又有經濟優勢,突出城市特點,在國內有著壟斷性,在國際亦有一定競爭力”,而且“具有文化性、綜合性和帶動作用。”

    1991年5月22日至29日,第一屆濱海國際美食節在濱海公園開幕;1992年8月至9月2日在濱海廣場主會場開幕,海水浴場設立分會場,87輛裝飾一新的美食彩車參加巡遊,湖泉灣海域舉行了大型水上帆板、摩托艇、艦船表演。節日期間舉辦的名優新特產品展銷訂貨會吸引了大量客商,“節慶搭台,經濟唱戲”全市上下一片歡動,熱鬧非凡。

    1994年7月13日,第四屆濱海國際美食節第一次在初具規模的濱海國際美食城舉行。這天上午,開幕式在新落成的濱海市委、市政府辦公樓前的廣場上隆重舉行,參節貴賓驅車前往國際美食城,國內外16個食品廠商在各自豪情四溢的舞台上,氣勢磅礴的廣場上,風格迥異的城堡裏,展示各自豐富多彩的文化娛樂活動,美國AB公司專門邀請全美六大搖滾樂隊之一的貝克勞斯樂隊舉行了“百威之夜”專場演出。節日期間,組委會辦公室還與前來參節的法國經濟交通部代表簽署了《關於支持和加強美食節文化合作與經濟交流的意向書》,東西方兩大美食節拉開了攜手合作的序幕。

    第七屆濱海國際美食節在1997年6月8日至23日舉辦,首次由國家旅遊局、中國輕工總會、國內貿易部、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中國國際協會、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和濱海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辦節主題的變化意味著節日已由地方性節慶活動升格為國家級節慶活動。次年第八屆美食節又增加了國家僑辦作為主辦單位,節日的國際性、專業性和群眾性特點更加突出,共吸引海內外遊客247萬人次參節,以“濱海之夜”為主題的開幕式文藝晚會首次由東亞電視台通過衛星傳送到世界五大洲。

    時光冉冉,歲月如梭。從第四屆到第二十一屆濱海國際美食節一直在濱海國際美食城舉辦,濱海國際美食城成為濱海市的新地標,且四周地產開發、商業項目風生水起,日新月異。

    因為龍發實業進駐美食城,開始了美食城項目改造,從2012年開始至今,連續三屆美食節在正大廣場美食城舉辦,場地規劃、安保、交通、噪音擾民等問題成為主辦方麵臨的新問題,美食節何去何從,也在當政者中間有著不同的意見和建議。

    最近網上關於美食節主會場搬遷至郊區的帖子引起市民的高度關注,弄得我們這些個辦節人有些心慌和氣餒。的確,在我們內部,部分領導和同事也是這麽希望的,而大多數同誌卻空前的團結,大有誓死捍衛的決心,不僅僅為了這個節慶活動,也是為了捍衛自己的飯碗。

    今年,到了2015年,美食節主會場搬遷至郊區的微信和網絡帖子一出現,立刻引起市民的高度關注,各式各樣的評論五花八門,有支持的,有反對的,有無所謂的。但是,美食節發展到今天,出現的一些問題和存在的一些詬病,如高物價、低俗演出等等,的確一直沒有得到很好的改觀,特別是由於辦節場地所限,封路辦節、阻礙交通、噪音汙染等等問題,引起市民特別是周邊居民的很大意見。“美食節滾得越遠越好”的評論令我們辦節人羞愧!這說明我們這些年被動搬遷、程序化辦節、墨守成規缺乏創新意識等問題集中爆發了。

    如何轉型?如何挽救?如何創新?一係列問題擺在了我們的麵前。在哪兒辦節真的無所謂,但是如何賦予美食節新的生命力才是關鍵。有人說將以濱海市政府立法,在美食節放假一天;有人提出打造數字化平台,一年365天推銷美食,而16天的美食節回報市民,降價銷售甚至可以免費吃喝。

    多少年了,看著美食節熱鬧的現場,轟鳴的音樂,聽著身邊朋友的抱怨,烤肉,啤酒,死貴死貴的卻質量令人擔憂,這樣的節慶活動真的該叫停了——天意不可違。再看看美食節辦節人的各副樣子,一切圍繞金錢利益轉,能貪則貪,能汙則汙:偌大的庫房那麽多物資,卻由一個不在編的人管理,出庫入庫一人說了算,缺少監督;票務銷售更是密不透風,一個人負責,財務都失去了監督權,團體票零售票的折扣漏洞無人知曉;美食節期間的攤位呼呼啦啦支起來了,租出去了,卻有很多沒入賬,進了個人腰包;禮品美食盒的數量、銷售更是一筆糊塗賬;貴賓接待窟窿好大卻都熟視無睹;某板塊負責人移民國外,到了美食節回來上班的新聞驚動了大家夥,他是最後來挖金子的,否則一個月收入三千元的臨時工憑什麽移民呢?他連勤工儉學的學生的勞務費都敢扣,買上千萬設備能不貪汙嗎?缺乏監督的權利可怕,而給他權利的又是誰呢?別的部門打卡發工資,隻有他們部門要求發現金,多少年了?一個臨時打工的一天扣10元,三百人就是三千,三十天就是十萬!勞動紀律視同兒戲的同時,說明是誰給他如此大的自由?肯定是他的上級,而這個上級最希望美食節壽終正寢,這樣,那些肮髒齷齪的曆史舊賬就可以徹底抹除,他的屁股就幹淨了,就可以繼續想辦法進步。有良知的同事敢怒不敢言,隻有聽之任之的份兒,很多同事被零落一邊,那群臨時工卻擔負重任,因為他們的公司,成了某些人的小金庫。

    但願老天有眼,撥雲見日,有新的有公心的領導同事重新全麵管理打造美食節,而不是由那些私心重、貪欲強的人胡作非為。新的團隊必須有正義感,互相監督,互相溝通,一切事物擺在桌麵上。一個村子的賬目都一年公開一二次呢,而我們的賬目多少年沒有公開了呢?每年銷售多少門票?禮品盒利潤如何?接待費多少?多少攤位多少租賃費?庫房裏多少東西進出?都必須一一記錄清楚。

    可惜啊,病入膏肓,再治病,晚了。即便臨危受命的新的領導再怎麽努力,也是無力回天了。搬遷後的美食節跟我們徹底沒有了關係,我們這裏頂多是一個小型的分會場而已。但願那邊的辦節人能夠吸取教訓,把這個濱海的節慶品牌打造的越來越好。(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