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2、兩個人的山林

字數:2119   加入書籤

A+A-


    妻子退休前,每天上下班提一兩個小水桶,裝滿了山泉水。班車點我接水幾乎成了每天的必修課。如今退休了,山泉水的問題也就成了我的事兒。上次進山拉回兩桶,喝了兩個禮拜還有剩餘,明天周六,計劃去山裏再取幾桶山泉水,同時和多年的老朋友張老師兩口子見個麵吃個飯。

    來到取水點,大門緊閉,保安說要跟領導打招呼。箭在弦上,硬著頭皮撥通了他們領導的電話,對方聽我報上名字,很親熱地稱呼我大哥,解釋說因為疫情和防汛需要,今年的景區一直沒有開放。既然我來了,那就帶嫂子進去看看吧,今天特例為你們兩人開放,並且囑咐說不要說自己是幹什麽的,也不要拍照發朋友圈,我說我懂。至於取水,他叫我把水桶給保安,叫他們給灌滿裝車。本來是他的水廠,現在賣給了一個國有公司了已經。

    進入景區,停好車子,喊妻子一起登山,而一向低調本分的妻子對我的行為很是反感,不想跟我遊覽景區,更何況去年他們單位曾經來過的。我說,既來之則安之,盛情難卻。

    沿著水庫右側的台階路一路攀登,一些路段很是陡峭,但是秋日風景頗為賞心悅目,遠山近水,蒼穹碧海,可圈可點,黃葉紅楓,金柿茶園,寂靜清幽。兩隻肥碩的野雞撲棱棱從路邊草叢飛起,嚇我一跳,美麗的羽毛在太陽光下滑過。一條紅白相間的錦鯉孤獨地在水庫的碧波智商慢慢遊曳,聽到腳步聲,迅速遊走,鑽入水中消失。我第一次看到錦鯉遊動的速度如此之快。兩隻喜鵲並立落光葉子的枝頭鳴唱著,見了人也不懼怕,這和我們夫妻倆非常應景。

    那個道觀關閉了。很多年前,這裏還是原始風貌沒有開發為景區的時候,我曾對它的曆史及人物作文發表,介紹有關這裏的曆史典故和人物還有南宋的兩個妃子的故事。“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這時有朋友發來尚慶宮門口銀杏樹的照片,我立刻吟哦幾句打油詩發了過去:

    千年尚慶宮,道卷伴孤燈。

    世代修仙客,入淨唯銀杏。

    千百年來,過客匆匆數以萬計,慕道修行者也大有人在,而真正的得到高人又是誰呢?想必張三豐、丘處機、憨山等明道高僧也沒有這些千年古樹的修為吧!每一棵古樹,都是山中的精靈,天地的魂魄,他們的閱曆滄桑、世態涼熱而造就的思想,豈能是百年人生所能禪悟得到嗎?

    遙望山泉來處的溪穀,幽邃深遠,層巒疊嶂。曾幾何時,和三倆好友徒步而去,訪陽剛石,拜棺材石,都是一次次難忘的經曆。如今,那些老友有的已經失去了聯係,有的已經年老體邁,隻能在樓下踟躇散步了。

    妻子的心情很快好了起來,拍了很多照片,也有我們的合影。我挑選幾張發了局部朋友圈,配上四句話:

    抓鐵留痕,踏石有印,

    仙遊拍照,四季有愛。

    -----庚子年立冬日遊山感懷

    老同學稱讚我們是神仙眷侶,我說必須叫老婆開心,自己才不能受氣。

    山下張老師夫婦等我們等得有些著急,於是驅車拉上水跟他們匯合。我們一起散步看了他學生給他的那片茶園,吃了不少的紫色龍葵。嫂子說這東西對口腔潰瘍特別有效。茶園經過他的打理,還算不錯,而隔壁的茶園幾乎看不到茶葉,而是高大濃密的茅草覆蓋著茶園!看來,土地及作物狀況是對勞動者好壞的最好評語。

    遊覽了附近的一個小山頭,號稱天星石的。整個小山應該都是一整塊的花崗岩構成。而那塊所謂外星來的隕石,卻是一塊花崗岩石蛋而已,在冰川搬運作用下很奇特地穩穩地落在了山頭。海邊巨大的冰川漂礫也是第四季冰川搬運、融化後留下的奇觀。

    午餐就在張老師推薦的一個小飯店,四個人邊吃邊聊,用了兩個小時才結束。老朋友在一起,難免就有更多的共同話題。

    飯後,相互告別,各自回家。在搬運山泉水的過程中,我的脊椎發出很響的聲響,感覺一節脊椎錯位了,但是馬上又複位了,一陣疼痛過後,感覺也沒有受傷。但是,年過半百的我,怎麽能一手拎一個大水桶呢?“人老不以筋骨為能”,以後很多年輕時候的動作,現在都不要逞強的好。(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