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6、冬雨
字數:1431 加入書籤
前幾天回老家,母親感歎天旱,三個月沒有下一次透雨了。如今秋種已經結束,麥苗開始出土,溫室大棚的土壤也已經整平,準備種植反季瓜果蔬菜。一場雨,對於農民來說,非常必要,雖然有灌溉係統,但是灌溉的成本是很高的,不到萬不得已,農民是舍不得灌溉的。
從老家回來,天氣預報說有一場雨,並且是大雨,局部暴雨。雨水過後,是北風,氣溫急劇下降,寒冬真的要來臨了。於是,就有莫名的期待。果然,夜間聽到窗外雨打玻璃的聲音,次日一早起床,俯瞰到外邊馬路上亮閃閃的雨水和打著雨傘的行人,感到了一些興奮。
洗刷完畢,驅車駛出地庫,立刻有雨點劈裏啪啦地打在擋風玻璃上。收音機的交通廣播隨時播放著路況信息和這個城市的積水路段,尤其是一些橋下通道,被建議繞行。每年夏天暴雨天氣,都有車輛在這幾個網紅橋洞子底下趴窩熄火的事故發生。擁堵,給人一種下班晚高峰的感覺。而九點上班的我,卻是七點從家裏出發的,不僅僅為了道路暢通,還因為不想錯過單位食堂的早餐。妻子喜歡晚睡晚起,退休後更是如此,每天都是我鼓勵她一起走一萬步,多喝牛奶少吃飯。
很多堵在路上的市民希望雨早點停下。而我卻希望繼續下,最好下一天,把郊區老家的土地喂飽,讓那些麥苗更加茁壯成長——我似乎看到了麥浪翻滾的來年的豐收景象。
昨天看了《素書》,從行文格式看明顯是宋代偽作,絕非秦漢文風。內容也是古籍堆裏挑選整理的幾條而已。格物、致知、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當然可以解釋為努力奮鬥,養家糊口,家境富餘,然後求得功名利祿。但是最為關鍵的是人要擁有惻隱之心,去幫助解決其他困苦人的境況,甚至為天下人謀幸福。這和馬斯洛的需求理論是一致的。隻可惜,這些年,我們的自信心缺乏,導致人與人之間的信任度減弱,“望人窮”的思想蔓延,甚至超越了國界。人人手中的權利不是為了他人的尊然維護,幸福度提升,滿足感提高,相反,而是利用手中的權力設置莫須有的障礙,從而達到權力尋租的目的,在無邊的欲海之中迷失了做人的底線卻又沾沾自喜於那些換來的所謂名利。我們曾經很多人反對的普世價值觀,如今自由、平等、博愛等內容廣為宣傳為我們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看來我們的認知開始與西方接軌了很多,但是,流於形式或者缺失的價值觀,才是我們這個社會壞人變多、好人難做則不做好人的現狀。曾經的封建社會都有“文官死諫、武將死戰”的價值觀.
一場冬雨,打落了枝頭殘留的枯葉。地上,落滿了厚厚的一層金色。不久,陽光普照,枯葉紛飛,被環衛工人清掃運走,冬天,如此便更加寂寥了許多。我隻是一個來自農村的一個窮學生,經過自己的努力,取得了溫飽車房存款的所謂幸福生活,對於普世價值觀的向往,就像一棵小草對陽光、空氣、和水一樣,免費的,卻必不可少,有一點夠用,很好。
感恩這個社會,感恩給我幸福的黨。法製建設重提,公平正義的呼聲從上到下再次反複強調,普世價值的進一步深入人心,才是這個社會、這個國家、這個民族的未來希望。(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