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7、十月初一送寒衣

字數:3138   加入書籤

A+A-


    每年陰曆十月初一,在中國北方又叫寒衣節,也就是上墳祭奠祖先送去禦寒衣服的節日,其重視程度不亞於清明節,也就是寒食節。據說和孟薑女給丈夫送寒衣哭長城的故事有關。

    今年的寒衣節正好是周末,於是就和妻子周六返回了老家。中午煮了螃蟹,給牙口不好的老母親剝了些吃了,又陪她喝了一點酒,老太太應該是天底下自我感覺最幸福的人之一了。

    飯後,和妻子去村邊蔬菜大棚跟前挖薺菜,經過村民指點,找到了很多,一挖好幾棵。大棚裏有人跟我搭腔聊天,也是認識的。如今他們兩口子靠蔬菜大棚,種甜瓜、蔬菜,每年都有二十多萬的收入,給兒子在煙台也買了房子。他從大棚縫隙扔出來幾把薺菜,又大又嫩,但是他告訴我,越是這樣的越是沒有薺菜味兒,不如我在挖的露天的。妻子也很賣力氣,挖菜上癮,舍不得走。最後,我們倆腰酸背痛,手掌都磨出了水泡。

    空氣中到處彌漫著農家肥的味道,畢竟小麥剛剛出苗,大棚開始整理準備種植甜瓜了。這也就導致蒼蠅很多。

    回家刨了幾棵母親種的芋頭,每棵都長了二十來個。雨水大,芋頭豐收。而母親種的芹菜以及我從院牆外采回的野生蔬菜,就成為晚餐的可口兩個菜,至於製作辦法都是我想象的、妻子照做。

    次日去鎮上給母親交醫療保險,不過人家都休息,於是把相關資料送給了大姐夫叫他明後天跑一趟。他給大哥捎來一百斤花生米,我都納悶怎麽吃這麽多花生米呢?順路給母親買了雞蛋和蒼蠅拍,還有一個往爐子裏添煤的小鐵鍬。按理說不許燒煤,可是,怎麽取暖呢?天然氣管道沒有,液化氣罐繼續使用,自來水還是定時晚上供應一個多小時。鄉村振興真的是久久為功的事情,不過村村通公路速度很快,包括原來公路邊茂密的綠化帶的樹木花草都鏟除了,因為遮擋視線,出了幾次交通死亡事故——國外的經驗作業我們直接抄寫就好,何必浪費那麽多財力物力折騰呢?

    去祖墳上墳,遇到很多久未謀麵的堂姐堂兄弟們,一起說些話。如今父母這代人基本都沒有了,所以過年回老家的也就少了,於是就很少交流。墳頭長了很高的茅草,我用鐵鍬用力鏟除後,進行黃表紙的放置和祭品的擺放。如今老家也不許燒紙了,避免引起山火。這也是文明進步的表現吧。父親、爺爺,以及曾祖的墓碑有些字不是很清楚了,但是一排排的輩分排列很清晰。父親離開我們快五年了。他的音容笑貌還那麽清晰地經常浮現在我的眼前,甚至出現在我的夢裏。

    如今身邊的老人走得差不多了,母親和嶽母的養老問題也成了家庭主要問題,好在母親能夠接受老了不能動彈就去養老院的現實,而嶽母卻堅決反對去養老院,今晚妻子就要過去陪她睡覺——退休後的妻子,麵臨很重的養老壓力。

    母親堅持給我們包了餃子。妻子去村裏壓掛麵的鄰居大哥家買了一袋子麵粉,確保是今年的新麥。鄰居大哥拍拍我的肩膀,表揚我混得不錯,我隻是搖頭說了一聲混口飯吃上個班而已。他的弟弟是我小學兼初中同學,在我們縣城工作。

    母親又一次因為二姐的事兒跟我翻了臉,跟孩子一樣。我嬉皮笑臉跟她繼續開玩笑,她也就不生氣了。但是,二姐一家人自從父親走了以後,家裏的積蓄被父親全給她買了保險以來,就很少來家裏看望母親了,尤其是二姐夫。母親跟二姐說了多次電燈開關壞了,直到我回來硬著頭皮才自己采購修好。家務事兒,沒法說理就都不說了吧。

    晚上看到馬路口以及小區外邊好多燒紙祭奠的,煙霧升騰。次日一早看看燒過紙的地麵,狼狽不堪,即便環衛工人清掃以後,也留下很難看的痕跡。仔細想想,這個節日,早在農村一直稱作陰曆十月一,上墳的一個節日,就連寒衣節,也是這些年才被人們知道,並冠以西漢造紙蔡倫或者孟薑女的傳說故事。而城市裏幾乎是看不到街頭祭祀的,完全不同於清明節和中元節的陰曆七月十五。如果想追尋一下原因,大概是過去的生活水平太差,活人都顧不上吃飯穿衣,更不要說給死人送衣服了。而這些年來,人們的物質生活水平極度提高以後,精神層麵卻少了太多的危機感或者不自信,上廟燒香求簽算命,看居家風水找中醫調理以追求健康長壽的同時,祭奠先人和逝去的親人過程中,似乎也得到了一種心靈的慰藉。

    另一個相對應的陽曆11月11,稱作雙十一。往年的雙十一,鋪天蓋地的購物宣傳,似乎不買點兒什麽對不起這個曾經的“光棍節”。而今年的雙十一卻有些靜,靜的叫你感覺不出它曾經的狂熱,包括阿裏、京東的飆升數據的慶祝場麵,包括身邊家人朋友的購物熱潮。

    而快遞小哥告訴我,今年的派送量大於往年。我想,這和實體店接二連三的關閉潮有很大的關係。我樓下的億大應該是很大一個商圈了,三天兩頭換門頭,走馬燈似的變主人。要知道,關閉一次,幾十萬甚至幾百萬的投入就打了水漂,創業者的前赴後繼,恰如戰爭中的戰士,他們為了所謂的正確而無謂地犧牲,創業者呢?為了財富集聚的夢想?

    為什麽呢?當然有延續一年的疫情有關係了:很多人停工停收,坐吃山空,壓力很大,而同時的房貸車貸以及子女教育等等累計在一起,就成了壓到生命的那根稻草——今年感覺跳樓溺水等自殺的有所增多。實體店關門換名的和走馬燈一樣頻繁,說明創業艱辛的同時,也說明國民消費能力的確下降了,這個和房價上漲是成反比例的,如今的房價,吸幹了太多家庭的幾代人的收入。

    而另一個原因,我想和瓢蟲金服上市被突然叫停、國家開始反互聯網壟斷的政策有關。中概互聯、阿裏健康等股票價格暴跌,釋放出強烈的信號,昨天還號稱阿裏、美團的股東,今天就嚇得把它拋售了。

    在杭州的打工人,我的兒子,每天晚上工作到12點,連續半個月沒有洗澡了。如果年輕人用健康來換取那點兒可憐的工資,杭州真的就成了繼帝都、魔都、戾都之後的“割都”了。我們看到的是大批年輕人被吸引到了杭州這座充滿活力的城市,卻看不到他們的高房價、低中簽率、新舊房價倒掛嚴重等現象,看不到那些來自各個城市的青年精英996、007甚至PUA等遭遇。所以,我們勸兒子及其女友,有機會還是回來吧,房子車子的壓力都沒有,雖然工作機會不太好,但是養家糊口足矣——弱水三千隻取一瓢的道理越早明白越好。

    妻子每天照顧嶽母,散散步,就覺得很累的樣子。而我覺得我們的衣食無憂後,便普遍產生了無聊寂寞的空虛感。填補空虛的最好方法就是培養一個能夠堅持下來的愛好,比如,廣場舞,太極拳等等,或者逼迫自己每天寫下點兒有意義的文字、拍攝幾張不斷提高的攝影作品等等。可是,真的能夠堅持下來的,又有什麽呢?對我來說,也就徒步、爬山了吧,寫東西,大多都是自己給自己看的心情日誌而已。(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