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6、清明雨後寄哀思

字數:1808   加入書籤

A+A-


    清明頭一天,雨。陪妻子妻姐給嶽父掃墓後,下午回到我的老家。我進家第一件事兒就是爬到熱乎乎的土炕上躺下,勞頓一掃而光,身心徹底放鬆。母親在,人生尚有來處,母親去,人生隻剩歸途。看著八十六歲的老母親顫顫巍巍地為我們忙碌著,真心希望她永遠這樣健康活下去。

    車子往大門口一停,關係不錯的本家嫂子大哥就知道我回來了,紛紛過來串門拉呱,有送幾個大棚甜瓜羊角蜜的,有抱些我喜歡吃的新鮮蔬菜的,不一而足,當然我都有茶葉香煙等一點兒的小禮物回贈。因為我一直堅持認為自己的日子過的比農民兄弟嫂子們要富足輕鬆,跟他們交往絕對不能虧著人家。

    雖然家裏的房間足夠多,但是我更喜歡母親的熱炕頭,而不喜歡電板炕,於是妻子提議我陪母親睡土炕,她和姐姐睡另一個電板炕。我沒有陪母親一個床或者一個抗睡覺有幾十年了吧?雖然她身上因為常年不經常洗澡或者年齡較大散發的老年味道,被褥也因為常年不更換散發著異味兒,但是兒不嫌母醜,狗不嫌家貧,在妻子看來不可忍受的事情我很快適應了,並答應和母親一鋪炕睡覺,並且睡的特別踏實,隻是次日因為褥子太薄炕太硬,導致骨骼有些硌的疼。

    看到鄰居送來的各種野菜,妻子和姐姐很心動,拿著工具就去了野地裏,還不錯,苦菜、白蒿、麥蒿、薺菜挖回來不少,當然有很多類似的也才被母親認真地挑選出來扔掉了,那個不能吃。我和母親去看了大姐,外甥女一家五口也驅車趕回來了,鄰居過來幫忙做飯,大姐還是那副樣子,還好,飯量依然不錯。

    母親跟我說起二姐的轉變,說起二外甥女對她的千般好,我很高興。母親現在也應該明白了,孩子們都是好孩子,人老了,更需要他們而不是往外推他們。

    當我和母親在炕頭聊天時候,一個衣著整潔精神矍鑠的老者帶著禮帽推開院門試探性地進來了,一縷花白的稀疏山羊胡像極了我的爺爺。母親立刻猜測說是對門南屋你三大爺,這老哥哥二十多年沒回來了!我下炕迎接,叫聲三大爺,他叫我哥哥的乳名,我糾正說我是老二。母親也慢騰騰下炕,叫了聲三哥,叫我泡茶。

    這個三大爺我是沒有見過麵的,隻是聽說他年輕時候去了內蒙古,後來去了黑龍江,再後來回濱海的郊區安家落戶。他和我的父親一般大,生日早一個多月,所以就成了一起成長的堂兄弟、小夥伴、好鄰居。父親說過,他懂風水,就祖墳的遷移、選方向問題與本家另一個大爺吵吵起來,意見不一,“兩個風水先生必然打架”。父親說。

    如今那個大爺去世多年了,這個三大爺又對我們的輩分、祖墳朝向、老房子的風水等等談了自己的高論,金木水火土講了一通,我也覺得有些道理,特別是關於父輩和我們這輩的字,的確,父輩們都善始善終,長壽,職業都不錯,老師、工人、農民,我們呢?好多意外去世的,年紀輕輕的,出事兒的,不一而足。上墳培土,他告訴我要從墳頭二十米外取土,不能就近挖土,這樣破財。妻子聽說,吭哧吭哧為了兒子有錢花,挑了幾十鐵鍁土。累癱了。我呢?一鐵鍁沒弄過來,受傷的腰疼痛的厲害。

    回程不小心就朝著日照方向的高速路飛奔而去,直到了膠州才發現走錯了路。錯則錯了,走跨海大橋吧,看看不一樣的風景。結果大橋上的車子慢慢的滿滿地,都在看風景,原來有三起車禍接連發生,想必是那些浪漫的年輕情侶在大橋上過於浪漫的緣故吧,因為看到他們大都是抱在一起站在事故現場,女孩子痛苦,男孩子無奈的安慰女孩子。看風景也是有代價的。

    回來第一件事兒,就是挨家挨戶分土特產,嶽母見了最高興:母親的大蔥韭菜菠菜是她的最愛,苦菜子做的小豆腐、麵粉蒸的白蒿、麥蒿包的包子,想想大家都想吃。於是,從老家回來這幾天,就改變了以往的食譜,沉浸在鄉土的味道中,難以自拔了。<101nove.comle>(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