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7章 大乾分封製
字數:8765 加入書籤
但是在其他人看來,這卻是正常的很,因為外人眼中的齊國公,並不是十八歲的小夥子,而是大乾王朝大王楚行的王長子。
他不是普通人!
所以沒有普通人應該有的待遇。
齊國公看著黃浦江上的龐大艦隊,突然是回頭道:“你們說,這美洲是好還是不好?”
聽到齊國公突然這麽說,身後的一群齊國公府裏的屬官還有些沒反應過來,但是這些公府的屬官自身的命運,極大程度上是和個齊國公聯係在一起的,當即不少人就是開始琢磨齊國公這麽問的深意了。
隨即,就是有個中年男子道:“回王爺,美洲自然是好的,下官曾經和移民屯墾司的人聊過美洲,移民屯墾司的同僚說過美洲地大物博,且氣候宜人!”
“是嗎!”王長子隨口應著:“這等好地方,可惜了!”
王長子說可惜,他們卻是不知道王長子為什麽說可惜,有人還以為王長子說的是這些地方被土著占據了覺得可惜呢。
當即就是道:“王爺不必覺得惋惜,美洲那等肥沃之土,此時雖然被土著蠻夷竊據,不過也隻是片刻而已,過不了幾年,大王的雨露就會灑遍美洲,讓美洲沃土重回我華夏懷抱!”
王長子笑了笑,沒有答話!
他說的可惜可不是說的什麽土著,而是說這片肥沃之土,不用多久就會歸屬他的三弟了。
明年他的三弟就會年滿十六歲,按照慣例,會在這一年正式封爵就藩,而他已經是提前得到了消息,這個三地的封地將會距離大乾本土萬裏之遙的檀香島。
但是他更加清楚,這個所謂的檀香島不是個幌子而已,就和他的大隅縣、二弟趙國公的萬丹府一樣,隻是一個幌子而已。
他早就得過老夫人的暗示,說讓他稍安勿躁,他未來的封地絕對不止大隅縣這麽一個彈丸之地,而將有可能是整個扶桑列島。
同時這種封地也不僅僅是純粹的虛封,而是帶有部分實權的實封。
到時候他可以組建一定數量,同時受到陸軍管轄的王府衛隊,並且在封地擁有部分稅收分成的權力。
當然了,封地的行政管理權,依舊不歸屬於他們這些封王。
他未來的封地會是整個扶桑列島,而趙國公的封地如果不出意外的話,那麽就應該會是一整個萬丹府,此時的萬丹府的理論轄區可是大的很,基本上南洋各島,除了呂宋群島外,其他的盡數屬於萬丹府管轄。
當然了,他猜測也有可能是澳洲大陸。
不管是哪裏,但最後的封地都絕對不會是彈丸之地,而將會是麵積極為遼闊的區域。
按照這麽來推算,那麽老三的真正封地,將會是遼闊的北美洲!
如果美洲真是和眾人說的一樣,是上好的地方,那麽這個老三可就是撿了個大便宜啊!
以後依靠著北美洲的富饒,自己的那個三弟的潛力恐怕還會更大,在未來,恐怕會是諸多兄弟裏的強大敵人啊!
敵人!
是的,這就是王長子給自己的這些兄弟們定下的定義!
縱然他保持著低調,但這是因為父親還活著,但是這不代表著他對父親屁股下的位置沒有任何的想法。
相反,他有相反,而且是很大的想法!
但是他更清楚,不能讓其他人,尤其是讓父親知道自己的這種想法!
因為他還不想死!
楚行的權威,那是所有人都不敢,也沒有辦法反對的,大王楚行早年不允許討論任何的儲君問題,就是沒有人敢討論,後來大王說要立嫡,那麽就立嫡。
當時不管是王長子這些王子,還是那些大臣,乃至老夫人等人,全都是沒有哪怕一句的反對之語,全都是一片的讚同的話,就連是王長子自己,在當初大王楚行立嫡皇四子為世子後,都是公開表示立嫡乃是穩固大乾根基的唯一選擇。
甭管內心裏想的是什麽,但是表麵上,尤其是父王所看到的一麵,必須老實低調的。
不過,這隻是現在,等以後誰敢說他沒有機會了?
楚王後隻有一個王子,而且楚王後年紀漸大,以後基本是不可能再懷孕生子了,也就是說,目前大乾王朝裏名正言順的嫡子,實際上隻有老四一人,其他的清一色的庶子。
誰敢說老四就能夠一路笑到最後?
他有可能中途冒犯了父王,最後被廢黜世子之位,也有可能死在父王的前頭!
嗯,老四死在楚行前頭的可能性還不小。
大王楚行今年雖然已經三十八歲了,但是身體卻是健康的很,常年注重鍛煉以及營養均衡的楚行,縱然是經常寵幸後宮的嬪妃,但是身體卻是一直都是比較良好,嗯,就是生育能力不咋地。
如果是普通人和楚行這樣,頻繁和嬪妃進行互動,而且整個後宮擁有兩百多名嬪妃的話,這耕耘二十幾年下來,估計子女早就大幾十個甚至上百了,但是楚行這麽努力的耕耘,如今一共也不過八個兒子,過去兩年裏,隻有一個王子出生,也就是王九子,但是王八子在去年的時候因風寒夭折。
王女一共也不過十二位,其中又有兩女先後夭折。
哪怕是帝王家,也是無法避免疾病的侵襲,這些年因為難產而死的嬪妃以及王子王女其實還有好幾個,隻是因為沒有存活所以沒有進行排序而已,這有排序的都是滿月之後的王子王女。
這麽算下來,如今的楚行有王子八人,王女十人。
至於其中還有多少能成大成年,這也是一個未知數。
甚至連世子能不能熬到成年,這也是個未知數,哪怕是成年了,以後能不能熬過楚行,也是一個未知數。
因為王世子的身體雖然說不上體弱多病,但是也就是普通人的體質,算不上多麽的健壯,估計是受到了他母後楚王後的影響,這小時後就是比較瘦弱,後來逐漸長大了雖然有所改善,不過也算不上多好。
這樣的人,就算保養得好,但是能活多久,那可就是值得畫一個大大的問號了。
等到那個時候,世子如果死在了楚行的前頭,到時候不管太子是否有留下繼承人,但是恐怕大乾都會陷入動蕩之中。
前明的朱棣奪位,那可是誰都知道的例子呢。
退一步來說,為了防止這種情況,楚行應該是把諸多王子當豬養的,再不濟也不能給這些王子實封的,但是偏偏楚行選擇了給自己王子部分實封的權力,準許他們組建一定數量的王府衛隊,而且還有在封地分稅的權力。
這也就是給了諸多王子們一個念頭,那就是以後一旦有變,自己有希望入主帝都,成為大乾新的皇帝。
大王楚行的想法,其實也沒有外頭的人猜測的那麽複雜,他的想法其實挺簡單的。
以後就算是有王子造反,但也是遠在海外,頂天了就是海外的領地獨立自成一國,但是要說反攻大乾本土,那就是癡心妄想了。
大乾海軍以及大乾陸軍足以打消任何藩臣渡海進攻本土的念頭!
至於大乾海軍和大乾陸軍都是選擇了背叛國本以及他的繼承人,那還有什麽好說的,說明這個國本和他的繼承人不合格,楚行又不是非得要讓國本繼承寶座,到時候直接把藩王引入帝都,成為第二個朱棣楚行也是不介意的。
說白了,楚行的這種措施,看上去像是立嫡,但又是給其他王子一定的希望,到最後,實際上最有能力的王子才能夠笑到最後。
某種程度上來說,這是一場間接的立賢。
至於一百幾十年甚至幾百年以後是否反叛獨立之類的,楚行就更不關心了,還是那句話,大不了獨立,反正到時候不管是美洲還是澳洲,上麵生活的都是大乾子民,皇室也都是他楚行的子孫,獨立就獨立唄。
興許以後這個地球上的第一次世界大戰,就是他的子孫後代相互之間打仗呢。
那種場麵,也是有極大可能性出現的,而楚行並不反感這種場麵的出現。
楚行的心態,其實頗有老子死後哪管他洪水滔天的無賴心態!
他頂多頂多就是在幹涉一下自己死後的第二代皇帝的選擇以及相關的政策,但是第三代乃至第四代的時候,是該怎麽樣就怎麽樣,他才懶得管呢。
他要建立的是統一全球的龐大大乾,但是楚行可是從來沒有追求過一個千年大乾!
哪怕他死了以後,統一全球的大乾立馬就分離崩裂了,其實他也是不怎麽在乎的。
楚行的這種態度,也是給王長子留下了念想,並且從現在開始就是做準備了。
他費了不少心思招募公爵的屬官,同時也是在朝野中經營自己的正麵形象,什麽形象,是一種不好不壞,不引人注意,但是又不讓人遺忘的角色。
引人注意死的快,被人遺忘代表邊緣化,隻有在中間,不太引人注意,又不邊緣化才是最佳的站位。
王長子最近兩年的所做作為都是這種想法的產物。
如今看到美洲艦隊起航,他雖然嘴上說著可惜,但是你要讓他去美洲就藩他又不樂意了,為啥,美洲雖然千好萬好,但是有一條不好,而且是無論如何都是比不上扶桑列島的,那就是距離!
扶桑距離大乾本土有多遠?
區區一個對馬海峽,不過數十公裏而已!
跨過對馬海峽,就能回到大乾本土的高麗半島釜山港,而根據大乾的全國鐵路規劃,遲早也是要造高麗半島上建設一條鐵路,然後接入東北鐵路網的,到時候就能夠一路乘坐火車從釜山港直抵帝都金陵城。
即便是走海陸,也可以從大隅縣出發途徑琉球群島,然後直抵上海,整個海上路途也用不了幾天時間。
而美洲呢,一路東去萬裏之遙,現在哪怕是乘坐蒸汽快船,也得在海上顛簸好兩三個月呢,以後技術就算再發展,但是估計也得花上大半個月甚至一個月的時間才能夠橫跨太平洋。
這麽遙遠的距離,不僅僅是在軍事上能夠打消美洲藩王對大乾本土的企圖,估計以後等老三知道大王楚行駕崩的時候,他王長子已經是早早殺回了帝都,坐在了龍椅寶座上了!
所以在王長子的眼中,封地富饒與否不重要,重要的要距離近,能夠迅速趕回帝都的那種!
如果是沒有太多的野人,也沒有那麽多的痢疾之類,氣候稍微適合住人,能夠發展一定的經濟,有財力供養一定數量的軍隊的地方,那就更好了
而扶桑列島,很明顯就是這樣的好地方!
如今的王長子可是眼巴巴等著大乾正式登陸並吞並扶桑呢,可惜的是,雖然大乾已經是陸續吞並了扶桑列島的眾多地區,比如蝦夷島,又比如大隅縣群島,還有其他的一些島嶼,但是對於扶桑列島的四大島嶼,卻是一直都沒有動手。
如果不是礙於身份,同時也是為了避免吸引旁人的注意,他早就是親自出手幹預,讓大乾盡可能的吞並扶桑列島呢。
可惜的是,這種事他幹預不了,也是沒膽子幹預!
因此現在的他,也隻能是腦海裏幻想著成為扶桑藩王後的場景了,甚至連該如何發展扶桑列島都沒膽子去想。
因為,藩王在封地上,沒有行政管理權,一點都沒有,他們有的隻是稅收分紅權而已,而這個權力還不是明文說出來的,而是體現在俸祿上的。
大乾藩王的俸祿,主要是來自兩方麵,一方麵是按照爵位領取固定的俸祿,齊國公乃是最高等級的親王,每年的親王俸祿是一萬八千元。
此外,齊國公的俸祿還有一部分是封地俸祿,所謂的封地俸祿,也就是從封地的稅收裏,提取一部分作為封地俸祿。
比如如今齊國公的如今的封地隻有大隅縣一縣,該縣每年的稅收總額大約是十五萬元左右,而齊國公能夠從中獲得百分之一的封地俸祿,也就是一千五百元。
這個百分之一的比例,也是楚行親自定下的最高比例,任何貴族,不管是宗室還是普通貴族,其領取的封地俸祿都不能超過這個比例,
而且在楚行的計劃裏,後續實際操作的時候,貴族們所能夠拿到的封地俸祿還會更低,因為楚行是打算采取的是‘重合分封製’。
比如說一個伯爵的封地,是有可能親王或者郡王的封地內,這樣的話,該伯爵所領取的封地俸祿,是包含在親王的百分之一封地俸祿裏的。
直白的說,就是親王和伯爵一起分享這百分之一的封地俸祿,並且可以依次類推到其他的低等級貴族裏。
此外,任何一個貴族的封地以及封地俸祿的比例,都是需要大乾皇帝親自特指賜封,任何貴族包括親王都是沒有這個權力授予或剝奪、改變他人貴族封號以及封地俸祿以及比例。
這也是楚行為了給控製海外領地的貴族們的一個方式,雖然給他們一部分的封地稅收,但是卻又是把各級貴族給包括到一起,攤薄這些封地俸祿。
而且可以按照皇帝隨心所欲的進行分封,比如看那個貴族不順眼了,就在他的封地裏封出去一大堆的低級貴族,然後把他的封地俸祿給攤薄。
假如齊國公以後就藩扶桑列島,然後扶桑裏還會有侯爵、伯爵、子爵的封地,而這些封地實際上是和齊國公的封地重合的,並且每一個貴族所能夠所獲得的封地俸祿的比例,都是在皇帝親自決定。
楚行搞出來的這個重合分封製,一方麵是想要封賞功臣,把更多的人綁在大乾擴張這架戰車上,以便獲得大乾上層的支持。
但是另外一方麵卻又是限製著這些貴族們的權限。
以未來的扶桑列島為例子,未來齊國公極有可能就藩扶桑列島,同時也許會有某個國公被分封到九州島,然後九州島下的長崎地區,又有被封給某個伯爵或者子爵之類的,然後長崎
比如某個爵爺被賜封九州島,然後某個子爵被賜封長崎縣,某個男爵被賜封長崎縣
上述的男爵、伯爵、國公、齊國公的封地,是重合到一起的,他們將會一起分享最高不超過百分之一的封地俸祿。
同時上述的各個貴族他們能夠從這百分之一裏頭能夠拿多少,全憑他一言而決之。
如果皇帝有了壞心思,直接把九州國公的封地俸祿定位百分之零點九九的話,那麽包括齊國公在內,所有在九州地區能夠領取封地俸祿的貴族,也就隻能分享剩下的百分之零點零一了……
這樣的限製,是為了把皇帝盡可能的掌握更多的權限,確保中央權威,也是為了防止封地俸祿過高,財政負擔大。
這種重合分封製下,一片土地上,甭管是有多少貴族,一個還是一百個乃至更多,但是這片土地上所能夠提供給貴族的封地俸祿,最多就是百分之一了!
楚行在考慮給宗室以及貴族們進行實封,讓他們領取封地俸祿的時候,也是處於多方麵的考慮,一方麵是實現自己當年的承諾,給臣子們進行實封。
但是為了減輕中央財政負擔,同時又是為了防止貴族在地方上尾大不掉,所以才是搞出來了這個重合分封製,並且限死了最高百分之一的比例。
這個最高百分之一的比例,是上限,但是下限是沒有的,具體多少,隻要是百分之一下,看皇帝的心情,心情好就多一些,心情不好,給你一個百分之零點好多個零後麵再加上一,那也是有可能的。
所以,下限沒有限製,上限卻是有限製!
如果沒有百分之一的最高限製,也沒有重合分封製的話,那麽以後鬼知道貴族會占據占據多少海外領地的財政收入,說不定能全占了。
如今的最高百分之一就已經是比較高的比例了,再高就不好高了。
你別看這個比例非常小,但是如果把基數放大後,那就是一個相當可觀的數字了。
比如說,以後的扶桑列島,如果稅收能夠達到千萬元,按照百分之一的比例,這可就是十萬了。
以後經濟發展的更好了,全部稅收達到了億元,那麽這個封地俸祿可就達到百萬之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