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8章 敕封爵位
字數:8048 加入書籤
當然了,重合分封製,雖然已經是有了完善的法律法規,不過卻還是沒有真正的實行過,因為到目前為止,楚行也隻是對齊國公、趙國公兩人封地而已,其他王子暫時還沒有,而功臣們,同樣也是還沒有。
不過這種情況是不可能等太久的了,因為隨著時間的過去,再加上大乾先後征服了東北以及草原草原的大片地方,而且在南洋也是占據了不少地方。
此外還有一點很重要的是,那就是早期的一批開國功臣已經是逐漸老去了,他們等著楚行實封的承諾已經是等的太久了,如果還拖著不封的話,估計的很多開國功臣貴族死了都沒能看見自己的封地在那呢。
在這種的大環境下,楚行在聽取了美洲艦隊順利起航的消息後,就是走在了掛在牆上的大幅地圖上,他在考慮該怎麽把已經是上千人的貴族給分封出去。
雖然這種實封,隻是讓這些貴族們擁有封地上的封地俸祿以及部分田產什麽的,而沒有任何的行政管理權力,同樣的也沒有和親王、郡王那樣能夠組建貴族衛隊的權力。
但是這麽大的貴族群體分封出去,還是需要慎重的!
畢竟楚行在分封貴族的時候,所給予的也不僅僅是封地俸祿,這也隻是貴族福利的一部分而已,此外還會有大量的土地被直接賜給他們。
這些土地,將會作為他們的私產!
注意,這些土地並不是封地,而是私產,這是兩個截然不同的概念。
由於要賜封大量的土地,所以一些人煙密集,可開發土地本來就比較少的地方就不適合了,因為楚行就算是要分封賜地,也是不可能把大乾子民的土地剝奪之後,封給那些貴族們的,甚至是直接拿異族的土地賜給他們也得詳細考慮。
得考慮當地貴族擁有的土地以及平民們擁有土地的一個平衡性,前者擁有的土地如果數量太多,那麽可就不太好了,影響當地發展以及民生。
楚行可不願意看見大乾子民們給那些貴族做牛做馬的,一生都是被束縛在貴族的土地上。
盡管以目前大乾進行工業革命,人們除了種田外,還可以進行工廠打工等其他謀生手段,不過土地這東西,再怎麽慎重都是不為過的。
楚行為了貴族分封的事情,又是先後召見了不少臣子,都是朝堂重臣,比如賽八仙、錢祧裏等人,同時也是聽取了部分軍方部分高級將領的看法。
而其中陸軍上將李大虎提出來了一個很有意思的方案,他提議應當效仿立國初期的參軍分田製,建立‘軍功授田製’,以促使更多的人才參軍並積極作戰。
這個提議,得到了大量軍方人士的肯定,不過內閣那邊自然是反對的。
因為李大虎提出來的軍功授田製,說是有軍功才能授田呢,但是這軍功的標準也是太低了,從軍滿一年者,即可獲封一定數量的土地,從軍滿四年者,就可以獲得大量的土地,如果是立功了,那麽賜封的土地就更多了。
內閣方麵的賽八仙等人表示,軍方在大乾的建立以及後續擴張當中,所付出的努力大家也都是有目共睹的,建國早期所確定的從軍授田製度也當時也是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但是時過境遷,以往的很多事情在當時是好的,但是未必適合現在。
如果說每個參軍滿一年的軍人都可以獲得大量的封地,那麽大乾哪來這麽多土地封出去?
即便是外頭還有大量被蠻夷竊據的土地在,但是這些土地總歸是有限的,而軍方每年都會產生從軍滿一年的軍人數十萬人,每一個都封,再多也是不夠啊。
不過對於軍方的堅持,賽八仙提出這個軍功授田也不是不可以,但是得提高標準,不是說每一個參軍滿一年的人都能獲封,甚至都不是從軍滿四年都能獲封,想要獲封,必須是立下了軍功,而且得限定人數。
此外,在大乾的建立以及後續對外擴張的過程中,為大乾立下汗馬功勞的絕對不止大乾軍方,還有在後方努力工作的眾多人,文職官員就不說了,但是眾多的學者們,甚至是工廠裏的工人們按照道理來說,那也是立下了功勞的啊。
如果真的要封地,那麽就應該一視同仁,不分文武工農,但凡是對大乾做出了卓越貢獻的人都應該能夠獲得封地。
但是到最後,這些卻全都是被楚行否決了!
從軍就給土地,後方隨便幹掉工作就給土地,這土地也太廉價了。
大乾已經是有了給貴族分封土地的製度,不會隨便再建立第二套分田的製度了,如果要刺激軍人以及普通人對外擴張的積極性,那麽可以適當的擴大貴族群體。
畢竟地球那麽大呢,別說現在的上千名貴族呢,就算是來一萬貴族也是能夠容納進去的。
此外,大乾王朝還有另外一個很特殊的製度,那就是移民屯墾製。
如今大乾的子民隻要你自己願意去海外領地或者是邊疆地區,什麽都不用幹,去了就有田分,比如說去呂宋,去了就能夠分田,哪怕是你身無分文,也能去,因為隻要你簽下相關的協議,連船票都能夠貸款購買呢!
所以說,如果隻是為了謀生的土地,而且還是海外領地的土地,那麽根本就用不著參軍立功之類的,你直接報個名去移民就行了。
最後,楚行綜合了多方麵的意見之後,決定暫緩了軍方提出的軍功授田製,同時也是否決了賽八仙等文官提出的不分文武,立功即可分田的製度。
而是繼續采用移民屯墾製以及貴族分封製。
不過也是做出了相應的改良,那就是在現有的貴族體係下,再建立一級的新貴族製度,即勳爵,位於男爵之下。
同時規定,勳爵為非世襲爵位,而且授予的範圍也是比較大,立下軍功者以及在其他領域做出一定貢獻者,即可獲封。
製定了新的勳爵之後,楚行也是正式把分封土地正式提上了日程,不過因為分封影響事大,而且貴族的數量也是不少,同時如今大乾所占領的土地也不算太多,所以隻是打算先挑選少數貴族進行分封,作為一個試點。
而第一個獲此殊榮的就是前陸軍大都督府軍情司副司長,大乾早期的卓越航海家,退役陸軍少將王杉西子爵!
他獲封的領地是海外領地萬丹府下屬的萬丹州,也就是萬丹島。
楚文墨,作為一個已經退役的陸軍少將,前軍情司副司長,他的最大功勞並不是說在軍事情報領域裏做出了多少的功勳,而是隨軍發現並探索出來了前往澳洲的航線。
自從楚文墨隨著探險隊發現澳洲之後,他就是獲封男爵,並被晉升為陸軍準將。
雖然他不是探險隊之中最為出彩之人,但是確實堅持持續探索海洋的人。
後續楚文墨以一個現役陸軍準將的身份,繼續率領探索艦隊探索海洋,雖然讓一個陸軍準將探索海洋,而且還稱之為航海家有些扯淡,不過現實就是如此。
楚文墨在軍情司的職務,隻是掛職而已,他的本職工作一直都是在探索海洋!
在找到了澳洲之後,他又是先後兩次率領探索艦隊圍繞著澳洲進行探索,第一次成功的圍繞著澳洲轉了一圈,並找到了塔斯馬尼亞島,第二次就是找到了新西蘭群島。
此外他帶領艦隊繼續在太平洋深處進行探索,先後發現了了太平洋上的諸多島嶼,去過北美洲也是去過南美洲,還經過合恩角進入了大西洋。
目前大乾在太平洋,又是南太平洋上所發現的諸多島嶼,基本都是他帶領探索艦隊所發現你的,而上述的島嶼,也是無一例外都是被楚文墨扔下了大乾王朝領土的石碑,上述的所有島嶼,盡管絕大部分都是沒能實際控製,但是卻是都被劃入了大乾王朝領土的範圍之內。
最後一次探索航行之後,楚文墨患病,雖然暫無性命之憂,卻也不在適合繼續出海航行了,轉而進入軍情司任職,不過隻是掛職而已。
鑒於他的功績,他被晉升為陸軍少將,封子爵。
一年前,他正式退出現役
對於這樣的人,獲封子爵自然是沒有什麽人有意見的,不過對於他首先獲得領地的封賜,卻是出乎很多人的預料。
隻是呢,這裏頭也沒有多少深意,主要是楚行之前就比較關注航海探索,不僅僅是楚文墨,大乾的其他幾個傑出的航海家,楚行也是一直都有所關注。
挑選人的時候,剛好想起了楚文墨,得知楚文墨的病情已經是比較嚴重,應該是沒幾年活頭了。
所以楚行就是決定把楚文墨作為第一批賜封領地的貴族。
除了楚文墨外,還有其他的四個人也是獲封了領地,不過剩下的四個人都是男爵爵位,他們一人獲封萬丹府蘇門島的東蘇縣蘇門答臘島東部地區),一人獲封琉球府中山縣,一人獲封呂宋府棉老縣,一人獲封扶桑列島的蝦夷州。
上述五個人,不管是楚文墨還是其他四個男爵,他們獲封的領地都有同一個性質,那都是海外領地,沒有任何一個人獲封本土領地,哪怕是東北省的苦寒之地,都沒有人能夠獲封,更別說國內的中原繁華之地了。
國內本土,尤其是目前所占領的這些地區,楚行都是不打算分封給貴族的,因為河封省和東北省等地方太過重要了。
河封省這個地方,其實就是河套地區和豐州川地區呢,自古就是中原王朝和遊牧民族的必爭之地,對於此地,大乾王朝看的比命根子都重要,連戰備鐵路都修過去了,那裏會拿出來封給貴族啊。
而東北省的話,因為地理位置的原因,倒是沒有太過重要,不過此地在楚行的定位裏也是大乾本土的重要一部分,是不能輕易分封的,此外還有一個原因就是,這破地方目前實在是太過苦寒了,要知道大乾王朝的東北省,可不是後世的東北三省的。
大乾王朝的東北省,其領域是黑龍江以北,烏蘇裏江以東,貝爾加湖以東地區,這些破地方,現在都沒幾個人,偌大一個東北省,總人口不過二十萬而已!
真要分封過去,那就不是分封,而是發配了!
而其他的幾個海外領地,都是被大乾占領多年,而且也是移民多年的地方,經過多年的移民開發,已經是比較適合生存居住了,加上如今有蒸汽機客輪往來,所以這距離也不算太遠。
目前來說,這幾個地方,其實已經算是比較好的了。
此外,上述五個人的封地,他們所領取的封地俸祿也是被楚行親自定位百分之零點五,此外還給他們每個人賜予了大量的土地,當然了,賜予的土地都是未開發的荒山野林,又或者是還在土著的手裏,從性質上來說,乃是屬於當地的官田。
至於移民們已經開發的田地,那是人家移民的土地,想要剝奪他們的土地,那也得問問他們手中的刀槍答不答應!
人家移民的土地,雖然說都是官府免費發放的,但實際上在海外領地裏,免費發放也得看情況,隻有極少數一部分才是官府已經準備妥當的土地並給予免費發放,實際上更多的還是需要移民們拿著刀槍自己去奪取的。
人家拿命換來的土地,你官府收回去然後賜給貴族,那些移民們還不得翻了天,說不準當地的民兵部隊都得暴~動了。
這五個人的分封,也是楚行所做的一個嚐試,在很多方麵都是帶有實驗性質。
同時他也是希望這個獲得了封地的貴族,能夠給後續的貴族帶一個好頭,發展好各自的領地。
雖然說他們並沒有封地的行政管理權,不過作為當地的領主,而且他們本身就是大乾權貴階層,你要說不會給當地的官府帶來影響力,那是不可能的事,這種事是無法避免的。
所以他們雖然無法直接參與行政管理,但是通過施加影響力也是肯定能夠對領地的各項事務做出影響的。
然後,他們也是獲封了大量的土地,比如說楚文墨,他獲封萬丹州,這就是一整個萬丹島,而他所被賜予的土地也是非常恐怖的,占據了萬丹島總麵積的二十分之一還多。
怎麽說呢,楚行是把萬丹島上所有大乾官府尚未實際控製,依舊處於當地的土著控製下的土地,全部一股腦的賜給了楚文墨。
以後,這些土地就是楚文墨家族的私人土地了,有地契的那種。
此外,針對大乾的諸多貴族,實際上都不是世襲,要麽是減等世襲後削爵,要麽是最低等的男爵,死了以後直接削爵。
而這種非世襲製度,固然能夠控製貴族的數量,以及維持貴族群體的更新換代,不過這也是產生了另外一個問題,那就是沒有世襲權限的貴族死了後,他的封地怎麽處理?
對此,楚行也是對現有的貴族製度進行了一定的調整,並適當的放寬鬆了減等世襲的條件!
並製定了補充條款,規定了若幹種爵位承襲製度。
首先是針對世襲製度,楚行是再一次明確了,任何情況下都將不會再授予男爵以上的世襲爵位,此為永例。
最高等級的世襲製度,是特旨恩準襲爵三代,三代後減等世襲至男爵後,世襲男爵爵位,次等是普通的減等世襲至男爵再世襲男爵爵位。
上述兩種的任何一種,都是減等世襲後到男爵後再世襲,真正的與國同休,也是大乾王朝目前唯一的一個可以真正世襲的爵位。
然後是普通的減等世襲,減等至男爵後,再增加一級勳爵,也就是減等到勳爵後削爵。
勳爵削爵後,封地收回,但是原本賜下的土地不收回。
因為封地是封地,這個是可以分取封地的稅收的,但是賜下的土地,那都是按照正常私產來處理,既然是私產了,也就沒有收回的道理。
此外,這些土地也是可以自由買賣的,如果楚文墨願意的話,其實他現在就可以把獲封的大量土地直接作價變賣掉。
不過這種事自然是沒有什麽人願意幹的。
實際上楚文墨剛獲封的時候,就是立下了家規,萬丹島乃楚家安身立命之地,後世子孫不得變賣土地,並且已經是立下了遺囑,等他死了以後,家族的所有財富,包括占據了蘇丹島麵積十分之一多的海量土地,都將會由世子獨自繼承。
而此繼承製度,是為楚家家規,後世子孫必須遵守!
把所有的財富,尤其是土地盡數留給繼承人,這也是很多貴族乃至普通士紳的統一做法,為的就是保持家族的繁榮,而不是說經過幾代的持續分家後,家族也就沒多少財富了,到最後,可能繼承人隻是空有貴族的頭銜,但是連個住的莊園都沒有。
這是為了確保他的繼承人擁有足夠的財力為維持貴族的體麵。
楚文墨這麽做,自然是有道理的,因為他們的楚家在可以預見的未來裏,將會和大乾共存相當漫長的時間,因為楚文墨在被分封之前,還獲得了一個特殊的殊榮,那就是他的子爵爵位,在減等至勳爵後,勳爵世子在經過官方的考核之後,可特旨繼續承襲勳爵爵位,並以此累計,每一代的勳爵世子在通過考核後,都能繼續承襲勳爵爵位。
這就是,楚行給減等世襲放開的一個小口子。
而這個小口子也是隨時都能關上,並且擁有極大的彈性,因為到時候考核通不通過,實際上也就是皇帝的一句話,皇帝準許了,那麽自然就能夠過,皇帝不願意看見你了,那麽自然也就過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