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大明的內憂外患!

字數:6028   加入書籤

A+A-




    “朱公子,多少年了啊!老夫多年未曾如此爽快的聊過國政未來了!”宋濂抹著眼淚道。“今日,聽君一席話,讓老夫勝讀十年書!眼界開闊,比之前二三十年所見,還要廣遠!”

    “就像走在黑暗中,突然看到一盞明燈般開心激動。”

    “老夫大半輩子都生活在混亂殘暴的前元,老百姓們活得實在太苦了。當今皇上振臂高呼,滅前元,掃諸閥,建立大明,老百姓們才看到未來呀!”

    “但你所說的未來,卻更讓老夫期待!”

    “一想到自己垂垂老矣,無法有大作為,老夫如何能不哭呢?”

    說完。

    宋濂緩緩直起了腰滿臉遺憾。

    “哦哦!嚇死我了,我還以為說的一些話讓您傷心了呢。”

    朱林撓了撓頭道。

    “朱公子,你剛才所說的這些,都是你自己想的嗎?”

    宋濂再次問道。

    “是啊。平日沒事就會想些亂七八糟的,不成體係,就當是吹牛打屁了,畢竟做起來比說起來要難的多。”

    朱林嘿嘿一笑。

    宋濂正準備說話。

    "當然難了。"

    "治理國家要像你們一老一少說的這般容易,皇上還為難個什麽勁?"

    "不過,你們兩個所說,倒是讓咱有種眼前一亮之感,雖然說的不全對,但也挺有啟發的。"

    這時。

    朱元璋的聲音卻從書房門口傳來。

    "爹?"

    朱林立刻興奮的看向門口。

    “皇……”

    宋濂目露驚駭,身子一哆嗦,撲通一聲跪倒在了地上。

    朱林一看,忙轉身將他扶起,拍了拍他膝蓋,笑著道:“老先生,你是真站久了。先坐著吧,不是我爹讓你來的嗎?怎麽見到我爹,跟老鼠見到貓似的?”

    “我我……”

    宋濂咽了一口口水,麵露苦澀,連自稱老夫都不敢了。

    “嗬嗬。”

    朱元璋一步步走進來,眯著眼,斜了一眼宋濂。

    宋濂連抬頭的勇氣都沒了。

    “爹。”朱林笑道。“你啥時學會趴牆根了?想聽就直接進來呀!反正皇帝不在,隨便說,怕什麽?你和老先生又是朋友,人多了,說起來才有意思!”

    “沒事,咱在外麵屋簷下小坐了一會兒,聽你們兩個講也挺有味的。”

    朱元璋在宋濂身邊的椅子上坐了下來。

    宋濂身子一激靈,哆嗦著一雙腿,忙佝僂著腰,退到一邊。

    “哼!”朱林卻是瞪了朱元璋一眼。“爹,你這可就不懂事了啊!你年紀也不小,腿上才受過傷,地上水滑,摔了可如何是好?一點都不知道愛惜自己!”

    宋濂看到此情此景,一陣呲牙咧嘴。

    不會吧?

    朱林語氣可不怎麽好,簡直就是在教訓啊。

    這是皇帝!

    自當了起義領袖,朱元璋什麽時候被人這樣當麵教訓過?

    宋濂緊緊抓著衣布,比剛才朱林說出那番話時還要驚訝。

    他心中忐忑,大氣都不敢出,隻能用餘光偷偷瞧著朱元璋的神情變化。

    “好好!下次不敢了,你就別訓咱了!”

    朱元璋笑嘻嘻回答道。

    什麽?

    宋濂身子又是一顫。

    向來不喜歡被人質疑教訓的洪武大帝,此時被朱林訓了,竟一點都不生氣?

    這兩人關係得好到什麽程度了?

    終於。

    宋濂因為一幕幕的震驚,身子站不下去了,隻能軟軟的靠著桌子。

    朱元璋指向宋濂:“林兒,抱歉了,忙起來都不知天昏地暗,咱也是怕你一個人無聊,就請宋大人來和你聊聊天。”

    “哦,宋老先生說了。嗬嗬,虧你還記得你有這麽個兒子呢!”

    朱林翻了個白眼。

    “哈哈。但咱在外麵聽,倒也是把話聽了個透徹。”朱元璋忽然認真道。“你說的很多話,雖然皇帝聽了不一定高興,但他知道你也是為了大明好,尤其重視交通這一點,皇上以前的確是沒怎麽注意過的。”

    “你們跟皇帝聊過這些?”

    朱林試探性的問道。

    “當然。皇宮中,咱都是知無不言,言無不盡,不像是某些人,哼,還會藏著掖著不說直話。洪武皇帝可沒那麽小氣……”

    朱元璋瞟了一眼宋濂。

    “啊……”

    宋濂一聲驚呼再次跪地,渾身上下止不住的顫抖起來。

    這可把朱林嚇了一跳。

    “唉呦,宋老先生,您這是怎麽了?該不會是病了吧?”

    朱林忙彎腰將宋濂扶了起來,隻見此時的宋濂頭上身上全是汗,臉色蒼白無比,雙眼甚至有些翻著白,像要快暈過去了。

    “快把這老家夥扶到一邊,喝杯熱茶吧,不然小心他就這麽死過去了。”

    朱元璋翹著二郎腿,淡淡道。

    “爹,哪有你這麽說話的呀?”

    朱林瞪了一眼朱元璋,不過,還是聽從對方的話,將身子軟綿綿的宋濂扶到了椅子上,又端來了一杯熱茶。

    宋濂戰戰兢兢的接過茶,喝了一口,這才慢慢恢複了一點血色。

    “得,讓他先休息著,咱繼續說。”朱元璋似乎也來了興致。“你所說的都很有道理,就連朝廷中的很多官員都不一定能想到這些。但關於戶籍管理和開放海禁,卻不是那麽容易的。”

    “也沒那麽難吧,隻看皇帝有沒有決心罷了。”

    朱林眨著眼睛。

    “這哪是什麽決心的事?”朱元璋認真道。“大多的老百姓自然是良民,能安居樂業就滿足了。可是一個國家內憂外患,總有那麽一部分人不安分。在內有一些人總想給朝廷惹些事,若是人口流動頻繁,必將天下大亂。至於海禁,更是為了防範倭患,那些倭寇神出鬼沒,即使是調集大軍也無法清剿。”

    “老百姓為了謀生往往冒險出海,若是不禁,便是一件又一件的慘案。咱皇上不像那前元皇帝可以坐視老百姓生死而不顧,所以,開放海禁也不是件容易事。”

    朱林聽對方這麽一說,陷入了沉思。

    是啊。

    自己畢竟來自現代,享受慣了太平生活,骨子裏多少有點自由主義。

    可這是在大明朝,不管是信息交流,還是官府對百姓的管控,遠遠都沒有現代那麽及時精準。

    如今天下一統,百姓不受戰亂之位,就已是不幸中的萬幸了。

    要知道。

    封建社會一兩千年。

    戶籍問題以及外患問題始終是困擾統治者的最重要的問題之一。

    所以。

    要想像自己所說的那樣,使人口流動起來,並且開放海禁,的確是要建立在國家實力強大能止住內憂外患的情況之下的。

    朱林摸著下巴不斷思考。

    朱元璋也沒說話,捋著胡須,眯著眼睛若有所思。

    手裏端著杯茶的宋濂看到二人這副神態,心中不禁微微一顫。

    咦!

    這兩人神態怎麽如此相似?

    不知道的,還真以為這是一對親父子呢。

    良久。

    “想好了嗎?”朱元璋看著朱林皺眉思考的模樣,笑了笑問道。“現在明白了吧,內憂外患可不是那麽容易解決的,更別說在咱們的北邊還有前元呢,不然,你以為皇帝他就不想讓大明老百姓富起來嗎?除非,你有辦法可以解決內憂外患,才能說什麽人口流動開放海禁的話!”

    “我有啊。”

    朱林忽然堅定的一抬頭。

    “什麽?”

    朱元璋一愣。

    宋濂也有些傻眼,尤其看到朱林那自信神采,更是震驚不已。

    朱林微笑道:“爹,既然話都說到這兒了,咱不如往大了說,反正皇帝也不知道,就不會怪罪於我!不就是解決內憂外患嗎?簡單得很。”

    這家夥……

    朱元璋都快被朱林氣笑了。

    他又掃了一眼宋濂。

    宋濂尷尬一笑。

    “行啊。你說!要是說不出個所以然來,咱今天可就要打你屁股了!小孩子可不能為了爭一時之氣而胡言亂語哦。”

    朱元璋一抬手。(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