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拔出蘿卜帶出泥

字數:4866   加入書籤

A+A-




    許若蘭回娘家之後,住回出嫁前住過的院子,她陪嫁的那些丫鬟婆子也都安置了下來。趁著這些日子,她又把自己所剩無幾的嫁妝整理了一遍。
    這些年日日被趙王府盤剝,她的現銀早已花光,值錢的書畫和擺件要麽拿出去當掉應急了,要麽拿去做人情了,衣裳首飾倒還留了些來撐門麵,不過也沒剩多少了。好在她陪嫁的兩間鋪子和三十畝水田都還在,鋪子是臨街的,每月都有不錯的進賬,水田的話,佃戶一年交一次租子,所有收益加在一起,養活他們母子三人不在話下,但若要養活這一屋子的丫鬟婆子和奶娘,那就還不夠。
    所以說,夏侯紓那日給她提的分家的主意,不是不可行,而是非常艱難。因為憑著她手裏的這些錢,根本就承擔不起置辦一個新家所需。獨孤顯養尊處優慣了,不是那種過得了苦日子的人,她的兩個孩子還小,她更不忍心帶著他們去外麵受苦。
    夏侯湄看著女兒精打細算的樣子十分心疼,再次向她暗示了梨花院裏的那些花枝招展的妾室還靠她養著呢。
    許若蘭聽懂了母親話裏的意思,當即就狠下心來,手書一封信給獨孤顯,通知他自己要休妾,如果他還想留著她們的話,就讓他自己拿了銀錢來贖,不然她就安排人牙子上門去領。
    獨孤顯本就因許若蘭帶著孩子和仆人回娘家的事過得魂不守舍,好不容易盼來妻子的書信,說的卻是休妾的事,他坐在椅子上許久沒有緩過神來。好好的家怎麽就成了這樣了呢?
    這些日子,他每天看著屋內的陳設,總能看到妻子要麽坐在窗前給孩子做衣裳,要麽在照顧兩個孩子用飯……
    時間一天天過去,他越來越懷念妻子還在的日子,也想念兩個兒子。偏偏隔壁院子的那幫女人也不讓他安生,時不時的過來瞅一瞅,看一看,仿佛在確認他是不是死了一樣。他一氣之下,命人將她們全部送回了娘家。如今妻子提出要休妾,正好也合了他的意。
    獨孤顯思索了良久,才去書桌前寫了幾個字,待字跡幹了之後又折好放進信封裏,讓前來送信的人回去轉告許若蘭,那些納進門來的妾室他一個都不想留,讓她盡快安排牙婆來領走。
    許若蘭收到信後,絲毫沒有遲疑,立馬讓丫鬟去找了家牙行,談好了價格。隔日牙婆就帶著賣身契去趙王府領人,除了生了女兒的卓氏和吳氏,其他姬妾全都帶走了。
    許若蘭還特意告知了獨孤顯,之所以留下卓氏和吳氏,是因為她自己也是做母親的人,不想看到他的兩個女兒小小年紀就沒了親娘照管,但她們兩大兩小日後的一應開支她概不負責,趙王府要出錢養著就出錢養著,不出錢就讓獨孤顯自己想辦法。
    獨孤顯不敢多說什麽,趕緊去算了算自己的私房錢還有多少,又去找趙王妃軟磨硬泡,最後要了一間鋪子的收益作為貼補。
    那四個妾室被帶走的那天,一路哭天搶地,見什麽抓什麽,死活不肯離開這裏的榮華富貴。房氏聽得厭煩,命人用麻布堵住了她們的嘴,又找了幾個身形魁梧力氣大的婆子拿繩子一個一個綁住,一路拖了出去。
    路人看到都嚇了一跳,議論紛紛,那架勢,不知道的還以為要抄家呢!
    而獨孤曇那邊,剛在夫家消停了兩天,就因為夏侯氏、鍾氏、許氏三家聯合上奏狀告她囚禁、汙辱及毆打官眷,德不配位,天子龍顏大怒,下旨令她在家禁足半年,同時罰俸一年。
    趙王妃知道後氣得又病了一場,連續很長一段時間沒在人前露麵。
    這件事剛過沒多久,趙王的次子獨孤晃就在妻子黃氏的慫恿下提出了要分家,而且態度堅決,甚至連要分哪一處的田產都已經想好了。
    趙王大受震驚,氣得跺腳,大罵他不孝,還讓他去跪了一晚上的祠堂。
    獨孤晃並未就此妥協,從祠堂出來後就直接去找了宗室族長老魏王。
    老魏王已是耋耄之年,是南祁開國以來活得最久的皇族,也是當前在世的皇族中輩分和威望最高的人,他的頭發全白了,眼睛昏花,行動也不太靈便,但頭腦依然很清醒,並不好糊弄。
    老魏王聽了獨孤晃要分家的理由是再被父母兄弟德行有虧,不願再被拖累,又聽說了最近京中那些關於趙王府內宅的不好傳言,心中已經有了分說,當即便乘著轎輦去了趙王府,親自給他們劃分了財產和新居。
    趙王次子分家這事在京中影響很大,不僅是因為宗室分家難,而他們卻在老魏王的主持下成功了,還因為他們完成家產分割之後,迅速地就搬了出來,小日子過得有聲有色。
    獨孤晃一家搬出來後也沒有住進趙王府分給他們的房子,而是搬進了一間三進三出的大宅子。而這座大宅子,是獨孤晃的妻子黃氏一早就著人買下來的,宅內布置精妙,裝潢華麗,生活器具一應俱全,幾乎什麽都不用帶就可以直接入住。
    趙王夫婦這才知道次子之所以那麽堅決的要分家,原來都是黃氏在背後慫恿,還有黃氏娘家在銀錢上的支持。而趙王府先是失去了許若蘭這頭默默被宰割了多年的肥羊,接著又失去了黃氏這個腰纏萬貫的散財神,日子過得也就越發艱難了。可是分家是老魏王做了見證的,他們也不好再去糾纏,隻能在家指桑罵槐出氣。
    房氏知道這件事後就更不好了,氣急攻心之下竟然嘔了血,不管不顧的坐在屋子裏嗚嗚嗚的大哭起來,身邊的人誰也勸不住。
    房氏剛嫁進趙王府的時候,獨孤昊的兄弟姐妹們一個比一個小,她這個做大嫂的,承擔了無數的重任,忍受了無數的委屈,每日戰戰兢兢,如履薄冰。好不容易得到了趙王妃的信任,接手了趙王府的管家大權,卻發現外表輝煌的趙王府不過是個空殼子,每年的收成入不敷出。
    為了麵子,也為了證明自己是個合格的世子妃,房氏咬著牙,冒著風險,想盡辦法的去找錢,才讓這個王府看上去沒那麽落魄。眼看就要熬出頭了,結果又出了這檔子事。
    她從前瞧不上黃氏的出身,看不起許氏的軟弱,如今才知道,她瞧不起的人都比她過得好。她們看似沒有繼承爵位的資格,可她們過得比她自在快活,既不用操心這一大家子的衣食住行,又不用費盡心思去維係與各大家族的關係。現在分了出去,還能得一個不願同流合汙的好名聲。
    這教她如何能甘心?
    夏侯紓的臉經過幾天的休養,又有裴浪特意給的膏藥日日塗抹,早就已經恢複如初,甚至因為那膏藥裏添加了特殊的養顏成分,整張臉比之前還白嫩了許多,白裏透亮的,就像剝了殼的雞蛋。鍾青葵好幾次都忍不住伸手去摸,還嚷嚷著要裴浪給自己也配了一些膏藥來美容養顏。
    鍾玉卿怕她們姐妹無聊,派人送來了一匣子寶石和珠子。此刻她倆正圍著一個裝了各色寶石和瑪瑙等珠子的匣子做首飾。
    經過一個上午的努力,她們目前已經各自串了一串色彩奪目的項鏈掛在脖子上,正打算再給串個手鏈,配成一套。若是還有剩下的,鍾青葵打算再串一條手鏈帶回去給鍾綠芙。
    雲溪從外麵進來,將剛打聽到的關於趙王府的事情轉述了一遍,兩個年輕女孩子聽完之後驚得下巴都要掉了。
    鍾青葵直接停下了手裏的動作,將串了一半的手鏈放在桌麵上,激動地對夏侯紓說:“那日我們回來的時候還想著怎麽讓許表姐她們去提分家的事呢,沒想到他們二房的人先出手了。有了這個開頭,許表姐他們再提分家,應該就會容易很多了。”
    夏侯紓也想到了,但她現在關注的卻是另一個人,不由得感慨道:“之前在趙王府,我就覺得黃氏跟其他人不太一樣,總是一副事不關己的樣子。當時我還以為她真像若蘭表姐說的那樣喜歡拿錢買清淨,現在才知道她是個高手!一開始,她先仗著自己娘家有錢,不停地滿足較趙王府眾人的貪欲,與索與求,等到趙王府完全依耐她了,她再來一個釜底抽薪,打他們個措手不及。這招實在是高呀!但凡家裏沒點底子都做不到這個份上!”
    有錢真好!有錢、聰明,還不使壞的人更值得人欽佩!
    鍾青葵連連點頭道:“說到這裏我倒是想起了一件事,那天房夫人當眾撂挑子,趙王妃為了安慰她就說黃夫人和許表姐不適合管家,黃夫人聽了雖然沒說話,卻直接翻了個白眼。我當時也以為是自己看花了眼,現在看來,她是早就看不慣趙王妃的做派了。而且她這麽快就不聲不響的買了大宅子搬出去,應該也是老早就做足了準備。”
    夏侯紓點評道:“趙王府的這場大戲可真是精彩,因為一個長寧郡主,陸陸續續的牽扯出了這麽多破事,真是拔出蘿卜帶出泥,我看都可以寫成書了,說不定還能大賣呢!”
    “就是就是!”鍾青葵笑著表示讚同。
    夏侯紓又道:“可惜我當時隻顧著留意那對喜歡惺惺作態的婆媳了,竟然沒有你看得多。這個黃氏也是個妙人!我都有點喜歡她了。”
    鍾青葵安慰道:“當局者迷旁觀者清,而且我當時站得離黃夫人近,也是不經意間看到的。她這個人真是太聰明了,難怪人家說悶聲發大財。她能做成這樣,外麵那些傳言想必也有她的功勞。”
    “你說得對。黃氏能提前做下這些安排,估計謀劃好些年了,正好借著這次的事情發難而已。”夏侯紓說完又想起了許若蘭,便道,“我隻盼著若蘭表姐也能像黃氏那樣硬氣,早點跳出趙王府那個火坑。”
    “放心吧。”鍾青葵說,“許表姐也是個聰明人,想必這消息她比我們知道的還多,時間更早呢。”
    夏侯紓也暗自祈禱許若蘭能夠早點做決斷。
    鍾青葵也沒心思繼續串手鏈了,她那一雙水汪汪的大眼珠子在眼眶裏滴溜溜直轉,睫毛撲閃撲閃的十分靈動。突然,她伸手過來奪下夏侯紓手中串了一半的手鏈,興致勃勃的提議道:“紓表姐,不如我們去榮安侯府看看許表姐吧?興許還能知道更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