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上梁請客
字數:4782 加入書籤
綿福村臨近過年的這兩個月有兩件大事。
一件是沈明珠家種青菜掙了銀子,村裏人不少人都跟著她架起了大棚,種起了青菜。
一開始沈明珠總是被其他事牽絆,青菜生長得也慢,那些搭了大棚的人不免心中著急,沒有搭棚子的人都等著看笑話。
不過好在,青菜最後長成了,今日賣出去,可讓那些沒有跟著搭棚子的村民眼紅不已。
但除了像牛嬸那樣個別的人,其他人雖然眼紅,但也沒起過什麽嫉妒心思,隻想著來年一定要跟著沈明珠把大棚搭起來,他們也好掙上一筆。
而另一件大事就是,沈明珠家的青磚大瓦房要上梁了。
房屋主體已經建好,就剩下封頂上梁。
村子裏一般都有這個傳統,建新屋上梁要請客,要放鞭炮。
以往綿福村每年總有那麽一兩家建新房,其實也就是給兒子娶媳婦壘上三間泥柸房,鄰裏們互相幫助著就把房子壘起來了。
隻是這兩年災年,人們飯都吃不起,更別說蓋房子娶媳婦了。
因此沈家的青磚大瓦房建成,備受眾人關注。
所謂的上梁請客,也就是一鍋雜麵饅頭,點上紅點,給幫忙的幾家每家分上幾個,圖個吉利,也算是感謝人家幫自家建房子。
再就是上梁這一天,給幫忙建房子的鄰裏們做一頓好飯,條件好點的再加個肉菜。
但沈明珠家不同,他們家建的是青磚大瓦房,除了臥室,書房,還有庫房,柴房,廚房,林林總總加起來十多間屋子,這都能和鎮上的地主老財家相媲美了。
所以提前好幾天,村裏人就已經有人在半開玩笑地說讓沈明珠家房子上梁的時候請全村人吃飯了。
趙嬸在沈明珠送走了村民後,也專門和她說起這事。
“珠珠啊,你看這事兒弄的,要是不請的話,村裏人肯定會說三道四,你家要是建幾間屋子的話還要說,可這瓦房建得氣派,村裏人也都知道你家掙了錢了,要是上梁不好好請一頓,有些說不過去。”
說起這事兒,趙嬸也是歎氣。
村裏這陣風也不知道是怎麽刮起來的,這幾天人人見了她都問沈明珠家上梁請不請吃飯,有幾個肉菜,用不用幫忙。
一開始的時候,趙嬸也就隨口應付一下。
可是被問得多了,她意識到不行,要真沒什麽表示,恐怕村裏人該在背後編排沈家了。
畢竟沈明珠家那大瓦房建得實在氣派,連她看了都忍不住羨慕,覺得那是鎮上財主老爺家才能住的氣派院子。
其他人更不用說了。
她早就把沈明珠當成了親閨女,自然也會為沈家多考慮,至少不能讓他們被村裏人說三道四。
看著趙嬸擔憂的樣子,沈明珠笑著道:
“趙嬸,我也是正要和你商量這事兒呢,後天商量,我想拜托金虎哥從鎮上給我買點肉回來。”
上梁請村裏人吃飯這事兒她早就想好了,即使趙嬸不說,她也早就跟沈家人商量好了。
再說沈家人要在村裏生活,和村裏人處好關係很有必要。
就拿沈家蓋房的事來說,若不是自己之前教村民識草辨藥,讓村裏人認可了沈家,又怎麽會有那麽多人來幫忙。
後來若不是她帶著村民們一起搞大棚種植,她和姬無晏失蹤的時候,村裏人也不會那麽積極地出力幫忙。
他們家現在手裏有錢,趁著這個機會,請村裏人吃飯感謝一下村裏人也算是打好關係。
俗話說吃人嘴短,今後要是有什麽事,村裏人還會伸出手,在能幫襯的時候幫襯沈家一把。
沈老頭和沈老三一家雖不在村裏,但難保不會再盯上她們家。
在這個孝字大過天的時代,隻要他們不做什麽十惡不赦的事,自己也不能把他們怎麽樣。
再說年後,楚瑄若是考上童生,來年就要去府城求學,沈明清和沈明義也要忙著鎮上的生意。
萬一他們哪天都不在家,蘇氏還是要靠村裏這些人照看。
趙嬸聽到沈明珠要買肉的時候,眉頭就皺了起來:
“你叔也不知道走了什麽運,每天上山都能打著不少東西回來。野味咱家有的是,用不著買。”
沈明珠為了改善自己和趙家的夥食,是不是也讓沈明清他們從鎮上買回一些囤著,不過也就夠兩家人吃幾頓,所以她才想要買一些,倒是忘了趙嬸家有。
“夠嗎?”
沈明珠不放心的問道,畢竟現在鹵肉生意也不錯,沈明珠擔心趙嬸那邊還不夠用的。
趙嬸連連點頭,“夠,夠!不夠的話,我再讓你金虎哥帶。”
沈明珠點了點頭,“那行,這樣的話肉菜就解決了。我之前也跟白瑾年說好了,青菜我要自留一些,也給村民們添一道青菜嚐嚐鮮。然後再讓二哥他們買幾條魚,我明兒個再去竹林那邊挖點冬筍...”
“夠了夠了,用不了那麽多,村裏人家上梁請客也就給幫忙的人家幾個紅點饅頭,能添個肉菜就不錯了。”
趙嬸連忙說道,生怕沈明珠把這事兒當成大宴席辦了。
沈明珠還真打算當大宴席辦,這對現在的沈家來說真不是什麽事。
其他人家辦宴席肉是大頭,可在她這裏,肉壓根就不是事兒,別說趙嬸家有,趙嬸家沒有她就算從鎮上買也不是難事。
至於冬天裏稀缺的青菜,她家現在可是有五畝地的青菜,還怕不夠給村民們吃?
現在需要做的,也就是當天請人幫忙做菜,再上各家去借一些桌椅板凳便是。
不過按照趙嬸的說法,桌椅板凳都不用他們專門去借。
如果是請全村人吃飯的話,村裏人自己就會主動把自家桌椅搬過來,根本不用他們開口。
事實也確實如此。
沈明珠這邊剛確定了要擺席麵,之前幫忙蓋房子村民家的婦人和跟著沈家一起搞大棚人家的婦人就都上門來說要幫忙,就連這些日子跟沈家沒什麽交集的,也有幾戶過來表示當天擺席要用的桌椅板凳他們來負責。
畢竟沈家現在有錢,又能帶著村民掙錢,而且不少人也知道沈明珠把沈明淵和楚瑄送去了書院讀書。
萬一將來兩人中有人能出人頭地,沈家就是有錢有權。
他們提前跟沈家打好關係,總沒有錯。
因此到了上梁那天,沈明珠還真的什麽心都沒有操。
沈家正在上梁的新房門口,熱情的村民們早已經搭好了幾個簡易的土灶,附近人家自發搬來自家的大鐵鍋和大案板,桌椅板凳也都已經擺好。
村長自告奮勇當起了大主管,吆喝著讓幫忙的都手腳麻利些。趙獵戶和楊老頭則負責盯著幫忙的,以防席麵還沒擺起來,青菜和肉就都被順回別人家了。
男人們忙著劈柴切肉,殺魚宰雞,女人們忙著洗菜燒水,和麵蒸饅頭。
既然決定大辦,沈明珠就沒有在食材上摳搜,沒有用雜麵,蒸的都是白麵饅頭。
還讓沈明義從鎮上買了不少糖果回來,讓姬無晏分給村裏的孩子們。
小孩子們吃著糖果,眼巴巴的盯著鍋裏的饅頭,熟了後,偷偷拿走一個,幾個小夥伴開心的分著。
大人們的說笑聲,孩子們嬉戲打鬧的聲音交匯在一起,沈家的青磚大瓦房前熱鬧的跟過年一樣。
不,是比過年還熱鬧。
這兩年災年加旱災,村民們溫飽都成問題,即使過年也不曾這樣熱鬧過了。
今日這樣的場景,讓他們不由得覺得日子終於有了盼頭...(www.101noveL.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