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 鄭耀賢的謀略

字數:2894   加入書籤

A+A-




    長陽王朱術雅地封湖北江陵之所,嗜殺成癮,在湖北的時候每次強搶民女瀉火之後,都會以一種極為血腥的方式把這些可憐的女人折磨致死。甚至他還聽聞這些女屍最後還會被這個長陽王肢解……

    雖然這是民間傳言,可是其中有多少可信度,韓爌和張之極已經見了這個長陽王本尊,心裏對這個人平時的行事作風也有了一定的猜測,倒是滿桂不喜歡聽這鄭耀賢正義凜然的說辭,隨即插嘴道:

    “我老滿這輩子還沒有去過南方,對於這個我大明未來的皇上之秉性還不清楚,既然說到這裏了,還請鄭大人示下,讓我滿某人也提前熟悉熟悉這位長陽王殿下的習性,心裏好有一個準備!”

    鄭耀賢聽完麵色一緊,似有擔憂地說道,“滿將軍,這錢謙益手裏的先帝遺詔本來就有問題,再者魯王和工部尚書的慘死不是長陽王做的,我就撞死在這廳堂之內!依著長陽王罄竹難書的惡行,我大明皇族又沒有死絕,就算是輪也輪不到他長陽王坐這個位置。滿將軍是不知道,這長陽王在湖北可是個十足的暴烈變態,說他是桀紂再世也不為過……”

    說著,鄭耀賢便添油加醋地將朱術雅以前在封地的非人行徑仔細說了一遍,說完還不忘將朱術雅在京師這段時間的淫逸之事一並說了出來。

    聽完鄭耀賢所說,氣的滿桂一下子從座位上跳了起來,豹眼環睜,怒不可遏道,“當年先帝在時一直傾心於北方整合上,經沒想到讓長陽王這個漏網之魚給幸存了下來,入京竟是直逼皇位,這簡直是對先帝在天之靈的褻瀆!真是豈有此理!”

    鄭耀賢一看滿桂的反應,將高興埋於心裏,趕緊趁熱打鐵道,“可不是砸地,如果讓這個長陽王當了我大明的皇帝,我想即便是外族動不了我們,我們大明也會栽在這個暴虐之人的手裏。所以下臣此次前來,就是為了商議我大明皇位繼承者的事情!”

    滿桂也不是傻,他聽到長陽王地惡行所作出的反應是真的,可這也不意味著他就受鄭耀賢的擺布。

    看著鄭耀賢灼熱的眼神,滿桂將茶水一飲而盡,繼而有些無奈道,“末將隻是受先帝所托,把這北方的五十萬大軍交到我大明未來天子的手裏,至於這大明的皇位由誰來做,豈是我一個小小武將所能決定得了的……不過鄭大人既然這麽說了,我看這皇位的人選斷然不能讓這個長陽王來坐!”

    鄭耀賢點了點頭,對著韓爌說道,“閣老,前日太和殿上錢謙益對您的態度下臣也看在了眼裏。遙想先帝在世,閣老執掌東林黨的時候,錢謙益這廝對閣老是如何的卑躬屈膝,可如今錢謙益和王洽有不臣之心在先,如果讓他們的計劃完成,我看他們第一個要對付的,恐怕就是閣老您了……於公於私,這長陽王都不是一個合適的皇位人選啊!還請閣老三思再三思啊!”

    韓爌聽完深深看了鄭耀賢一眼。

    看著這個以前在太和殿議政的時候一言不發,對什麽似乎都沒有興趣的刑部尚書,今日卻是一針見血的直搗黃龍。

    韓爌心裏清楚,如果大明天子真的駕崩,依著鄭耀賢這份眼力勁和如簧巧舌,這郢王想不登上皇位都難。

    而且更讓韓爌震驚的是,要不是從方正化那裏得知這個人這些年的所作所為,他差點就以為這個刑部尚書是大明目前僅存不多的忠臣了。

    如此隱忍不發,做事滴水不漏的風格,回想起來,簡直讓人毛骨悚然!

    可是鄭耀賢機關算盡,適時而動,一鳴驚人的舉動早已在真正的大明天子的意料之中,現在的他不過是在替朱由檢徹底整頓朝綱的雄偉計劃中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而已。

    就算鄭耀賢是難得的謀事大奸,但在真正的大明天子麵前,他終究還是跳反錯了時局。

    不過有了鄭耀賢如此的表現,魯王、錢謙益一派所擁有的絕對優勢說不定會被郢王、鄭耀賢給掰正過來。

    對於這個大明天子朱由檢這一方所樂見其成的格局,韓爌自然喜聞樂見。

    內閣首輔想了想說道,“鄭大人此言甚是,隻是眼下長陽王有吏部尚書、兵部尚書兩個大員支持,現在更是有了先帝遺詔在手,而且京師現在的親王也隻有長陽王一人,待先帝下葬之後,恐怕這個世上再無人能和長陽王抗衡!如果長陽王登上了皇位,其他藩王就算是對他有什麽異議,那個時候可就不是爭皇位,而是謀反了!”

    鄭耀賢一聽壓製住興奮,微有顫抖道,“閣老,眼下這長陽王是氣盛無兩,可是這大明的江山有誰來坐,並不是長陽王說了算,不是錢謙益和王洽說了算,更不是所謂的一紙矯詔說了算!如果我們這些做臣子的不在這個時候給我大明擁立一個賢明的君主,而是選擇向惡勢力低頭,那麽不久的以後,我們在場的每一個人將會被釘在曆史的恥辱柱上,永世不得翻身!”

    看到韓爌不說話了,張之極適時地歎了口氣,“鄭大人啊,這期間的道理我們都懂,可是韓大人也說了,此時的京師已經被長陽王徹底控製,事關皇位之事,我們就算有再大的權力,也始終是外臣,這樣的大事我們可是說了不算啊!再者就算我們為了大明的江山社稷拚了這條老命,可是我們又替誰說話呢?”

    一聽張之極這麽一說,鄭耀賢知道自己今天皇莊一番行動加上自己的一番說辭,這便是開始奏效了。

    不覺間,刑部尚書的腰杆已經挺了起來,說話的聲音在激動下不覺間也大了起來,“不知三位大人可聽過在湖北荊州有這麽一位藩王,其祖上兩代一直坐鎮揚子江上遊,為我大明禁海之大計勞心勞力,不僅如此,他們愛民如子,荊州如此富泰,是離不開他們兩代人的盡心經營。到了第三代,郢王朱淩詢殿下更是以身作則,把荊州之地經營的物豐民富,歌功頌德之聲四起,在荊州成為美談……”(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