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 陸知川篇(中)

字數:6506   加入書籤

A+A-


    日子並未一帆風順,但總的來說還不錯。
    每年都有我們的人入朝為官,他們大多選擇履任吏部,好安排後來者去往更關鍵的職位。
    他們站穩腳跟後,給我送來很多書,以及朝堂信息。
    都是極聰明的人,也很有膽量。我能做的事僅僅是為他們安排一兩個貼身侍衛,希望他們活得長一些。
    鏢局的密室裏堆積的卷宗越來越多,我開始試圖還原當年滅國的真相。
    線索細碎,真偽難辨。
    我從沒說過要為皇族報仇,大家卻默契認為我一定會這麽做。
    他們等了好幾年,仍未等到複仇的命令。
    有些人對我越發恭敬,笑眯眯地彎腰行禮,從不質疑我的任何決定。而另一些人則不然。
    何亦欣帶人偷偷把忠勇侯邵猛的副將抓了,我得到消息帶人趕到時,李家死屍遍地,副將李豪奄奄一息。
    何亦欣正捧著一卷萬字長文,對李豪義憤填膺大聲宣讀,要他承認當年殺害楚國名將方半墨的罪行。
    李豪的腦袋鮮血浸染,一隻眼睛腫到睜不開,臉上青青紫紫無一處完好。他歪頭,用僅剩的一隻眼藐視何亦欣,攢足力氣喊出一句話:“國戰!士無罪!”
    彼時我已年十九,再過數月就要參加科舉,而何亦欣已連續兩年成為科舉的主考官。
    那卷長文寫得字字珠璣叩心泣血,何亦欣不愧是能做主考官的人。
    可他這樣做,我不讚成。
    我耐心聽何亦欣讀完,向他做了個揖,然後示意弟弟去把李豪身上的繩索解開。李豪說得對,士無罪,有罪的是那些謀劃之人。何亦欣把事情搞反了。
    在場除了李豪,都是相互熟識的楚人,誰也沒料到,何亦欣的侍衛突然揮刀捅入我弟弟的小腹。
    “知辰!”我驚叫,感覺自己的心口亦有鮮血流出。
    電光火石之間,弟弟沒理會傷口,伸手勒住行凶之人的脖頸,後退直到背抵白牆。
    隻要我一聲令下,那人立死。
    我從容又行了一禮:“請教何大人意欲何為?”
    何亦欣倨傲地抬著下巴,用眼角餘光瞥視我:“陸知川,你太過婦人之仁!”
    “是嗎?”我盡量溫和一些,“就因為聽風沒有為皇族報仇?”
    “不錯!十年了,你從未下過一道複仇的命令!真不知道你在怕什麽!枉我們尊你一聲公子!”
    “聽風為楚人謀生存,十年前如是,現今亦如是。”這才是聽風計劃最重要的事。
    “少找借口,你就是懦弱!隻想像條蟲子似的活在水溝裏!”何亦欣激動地高聲咆哮,他身後數人都讚同點頭。
    “哢嚓”一聲,弟弟把那人的脖子擰斷,然後撿起地上的刀護在我身前。
    我很無奈:“以諸位的學識,我很難把這事講明白。”
    “難道我也聽不懂嗎?!”何亦欣更加激動,雙手攥緊微微發抖。
    “沒錯,你也不懂。”我的目光盯著弟弟腳邊的一滴滴血跡,“隻因我從未明說,就判斷我從未做過。嗬嗬,就這個水平,你怎麽可能懂?”
    何亦欣怒極:“無知小兒口出狂言!當年不過是被你誤打誤撞想到這辦法罷了!慈不掌兵,陸知川你還是回去好好溫書,準備科舉罷!”
    我轉頭看一眼藺渡,他對我笑了笑。
    很好,藺渡知道該怎麽辦。
    我再次把對麵每個人的臉看一遍,他們都曾主動跪下給我磕過頭,說我讓他們的人生更有意義。
    果然每一種改變的背後,都有代價。
    我的命令言簡意賅:“就地斬殺。”
    話音剛落,藺渡抬手把劍擲出去,正中何亦欣的門麵。他倒地時還有呼吸,無法挪動四肢,隻能睜著眼看雙方陷入混戰。
    與此同時,我一把揪住弟弟的脖頸往圍牆方向拖。他的傷不能耽擱太久,若再戰恐有性命之危。
    他不肯走,咬牙切齒地警告我:“爹說過要你給他養老,你先走!否則我就把你打暈扔到牆外!”
    “爹也說過等他六十歲還得接著揍你!趕緊走!”
    他氣呼呼地還想說什麽,被我一把按住。
    “知辰,哥哥從未令你失望過,對不對?”
    他點頭,終於平靜了些。
    “這次也一樣。我定能控製住局麵,你相信我。”
    “我在圍牆外等你!”
    “不,你躲起來!不要回鏢局,也別去西郊。三日後,聽風還是原來的聽風。知辰,有點耐心,等我三日,好不好?”
    他點頭,一腳踩在我的膝上,借力縱身一躍,消失得無影無蹤。
    藺渡和我來得匆忙,帶的人也不多,這讓局麵有些被動。我負手立在牆邊注視他們拚殺,思考為什麽會發生這樣的事。
    在很多人眼裏,聽風不僅僅是一個計劃。他們雖因這個計劃相識,但早已不再滿足於輸送自己人入朝堂,而是想要獲得更大成就,比如為皇族複仇。
    讀書人總是把事情想得簡單,敵我勢力一對比,雙方各有多少高手多少文官,便覺得有能力攪動朝堂風雲。
    就像今日,他們六十八人趁夜持械摸進李豪的家,毫不費力屠盡手無寸鐵的李家人,活捉李豪。不多久又被我們帶來的三十人絞殺殆盡。
    若勝負隻算數字,還有誰願意研讀兵法?像何亦欣這樣天真的讀書人,聽風還有許多。他們之間的區別僅僅是何亦欣資格老,膽子大。若不定下規矩遏製,將來少不得還得再次清理。
    是時候改變了,聽風應當是個組織。並且,聽風需要一個武功高絕,能震懾所有人的二公子。
    他們打完的同時,我正好想清楚接下來的安排。
    藺渡太累了,他行走全場,把每具屍體複捅一劍,確認安全後,轉頭朝我笑了笑,猝然倒下。
    他目光殷切,全神貫注聽我說話。
    “你放心,我一定照顧好藺澤,護他平安一生。”
    藺渡緩緩閉目,唇角勾著,吐出胸腔裏最後一口氣。
    ……
    即使見過景明侯府孟小姐數次,我也沒仔細留意過。她太普通,過於瘦弱,也不愛說話。
    隻有知辰孜孜不倦地往她那跑,隔三差五惹出一堆亂子來。
    他們去烏海的事不僅我知道,孟侯爺也知道,連九王爺都知道。
    那時科舉放榜沒多久,我還未入朝,應九王爺的邀請去喝過一杯茶。他的話不多,人也嚴肅,除了跟我談論對鄰國大齊的看法,還不著痕跡點了點烏海的事。
    全順京流傳,孟星瀾將是九王爺的正妃,隻等及笄便下聖旨。
    這是場門當戶對的婚姻,要不是知辰摻和其中,我必定鼓掌相慶。
    好在孟小姐態度堅定地回絕了我弟弟,沒有將此事變得更為複雜。這令我頓感輕鬆,不必再費心思為他們倆的婚事籌謀。
    使了些手段讓弟弟收心,趁先皇駕崩,我們兄弟倆完成了為皇族的複仇。
    自古以來,朝堂的新老權力更替,注定要清洗一批固執的舊臣,扶植一批聽話的新臣。我們順勢而為,花了些力氣保一些人不死,又安排一些人離世,在新帝和九王爺的眼皮底下,有驚無險辦完了這件事。
    聽風的人空前團結,他們跪下磕頭,直起身仰視我,淚流滿麵。
    短短兩年時光,再沒人像何亦欣當年那樣,質疑我的決定。
    他們熱切期盼我發布新命令,帶他們奪取更高成就。比如,滅了大周。
    “通婚罷。”我說。
    既然無皇族複國,我們滅了大周之後,就會被大齊踩在腳下,何必為他人做嫁衣呢?楚人已經夠苦的了,想想辦法讓他們過上好日子才是正經事。
    我入了吏部,做個小小的五品員外郎。
    吏部這地方很熱鬧,什麽消息都有。我坐在政事堂裏喝喝茶,和同僚們聊聊天,太陽西沉就回鏢局,很清閑。
    我最愛喝的茶是烏龍。
    第一次去見九王爺,他賜我玉露茶,取雷霆雨露俱是天恩之意。這一次去,他賜了杯烏龍。
    我笑笑,終於確定幾個月來總在黑暗中盯住我的那雙眼睛,來自九王爺府上。
    這杯烏龍茶喝完,我就是九王爺的人了。
    欲表忠誠,必納投名狀。九王爺想要的投名狀,是我親弟弟的命。原因無他,僅僅因為知辰曾護送他未過門的王妃去了趟烏海。
    孤男寡女,瓜田李下,九王爺不喜。
    皇族做事,不似普通人,既不必講證據,也不擔心後果。就算我氣得掀了麵前的桌子,也不損他分毫。
    我遲疑著應下,請求九王爺寬限數日。他很理解,站起身說:“人間至親是天倫,那就給你三日罷。”然後瀟灑離去。
    年歲漸長,我已不再執著於問為什麽是這樣,為什麽是那樣。既然規矩就是規矩,那就好好鑽研和利用規矩。
    甩開眼線,我悄悄拜會孟侯爺,此事因他愛女而起,自然該給我個交代。
    我懇請他,看在孟星瀾腕上那隻玉鐲的份上,為他的愛女留一條後路。
    孟小姐母親早亡,滿腹心事肯定不會說給父親聽。她的腕上戴著知辰送的玉鐲,又不肯嫁給知辰,這其中必定還有曲折。
    若知辰死了,任憑林大夫醫術再高超,也做不出後悔藥來!到時候苦的可是孟小姐。
    侯爺愛女心切,提出令知辰假死於順京,實則潛伏大齊,為大周獲取情報的計劃。
    九王爺很滿意,要不了多久,人人皆知順京的陸知辰死了,連孟星瀾也不例外。
    我也很滿意,弟弟的命保住了,隻是要去個稍遠的地方。
    孟侯爺當然更滿意,無論九王爺還是陸知辰,隻要他女兒想明白了,他都能辦到。
    萬萬沒想到,就在知辰詐死的那夜,孟小姐打破了規矩。
    她無視國法國喪,跪在我父親麵前堅持要求嫁給已死的陸知辰,一如當年她不願嫁給知辰那樣堅決。
    我不喜歡,甚至有些討厭她這麽做。此事因她而起,她卻冷酷無情地利用這結果躲避九王爺的婚事。
    她跟其他人不一樣,我開始留意,但看不懂她。
    婚後她沒流過一滴眼淚,轉頭又跟洛家世子聊得火熱,還帶著洛世子把知辰的墳墓挖開。
    她發現知辰詐死,卻不動聲色,安安靜靜寡居在孟府。
    逢年過節,她會來陪我父親吃飯,平常也來鏢局替人診治。沒有太過熱情,也不冷漠待人,她琥珀色的眼眸中一片平和。
    這就是她想要的生活嗎?做個寡婦?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101nove.com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