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易忠海想翻盤

字數:4590   加入書籤

A+A-




    院裏三位大爺,就屬三大爺最光明磊落,每次算計別人,都算計的堂堂正正,讓人心甘情願的分出一些東西給他。

    好比過年幫人寫春聯,換些瓜子花生什麽的。

    平日裏大院的孩子上學,也會有人請三大爺幫忙照料,這些細究起來,都不能說是算計,屬於正常的人情往來。

    他的算計,主要還是拿回家的死工資算的太精細,家裏每一個人,每天早上喝多少粥、中午吃多少飯,都定的死死的,偶爾有人胃口大開,想多吃一點都不行。

    通常隻能吃個七分飽,少的時候,隻能吃六分飽

    至於借自行車需要給好處,連自己兒子也不例外,那是算計過頭,養成了摳門屬性。

    其實,老閻為人真的很不錯,從結婚算計到老,並沒有做過幾件虧心事,吃飯定量,純粹是家裏人口太多,不算著來,時不時就得挨餓。

    吃不飽,總比餓死強不是!

    潘閑能理解閻埠貴的苦衷,願意和他緩和關係,老閻感受到傻柱的善意,自然不會拒人於千裏之外。

    作為一個愛算計的大爺,哪能錯過和工廠大廚改善關係的機會。

    也正因為如此,他剛剛才會幫傻柱說話,暗中告誡易忠海和秦淮茹。

    隻可惜,兩人一個字都沒聽進去,全部當做耳邊風,左耳進,右耳出。

    易忠海帶著心事回到家中,從一大媽手中接過涼白開,一口氣仰頭喝光,便坐在條凳上一動不動,神遊天外。

    一大媽發現不對勁,伸手在他麵前晃了晃,擔憂道:“老易、老易,你這是怎麽了?”

    聽到一大媽的喊話聲,易忠海逐漸回過神來,兩眼茫然無神的說道:“柱、柱子他知道了,知道我暗中扣下過他的錢,怎麽辦?我該怎麽向他解釋?”

    “哎!”

    “早知今日,何必當初呢!”

    一大媽幽幽一歎。

    這事,她無能為力,早年就曾多次勸說過當家的,可易忠海就是不聽,現在好了,紙包不住火,柱子去趟保城,爺倆一對話,她當家的多年苦心經營,瞬間毀於一旦。

    何大清又不是死了。

    這種事咋能瞞得住呢?

    沉默良久。

    易忠海定下心神,小聲道:“你說我現在把當初截留的錢,找個時間送還給柱子,他會不會原諒我?會不會繼續像以前那樣敬重我?”

    “老易,那些錢一定要還給柱子。至於他會不會原諒你,我看懸,柱子這人死腦筋,何大清離開的頭兩年,柱子為了照顧妹妹,吃了不少苦,三天兩頭挨餓,這些事他一定都記得,當初算計的越深,現在麵對的反噬就越大。”

    一大媽非常無奈的剖析道。

    如果傻柱得知此事,當場就開罵,罵她和易忠海不仁義,她可能還不怎麽擔心,可之前見傻柱,人家提都沒提。

    這會易忠海下班回家,傻柱表現的也很平靜,並沒有當場爆發。

    然而越是如此,她就越怕。

    會叫的狗不咬人,咬人的狗不叫喚,傻柱越沉默,後果就嚴重。

    當初易忠海為了撈好名聲,每月都有克扣下部分何大清寄過來的錢,等傻柱和雨水餓得不行,再以救世主的形象現身,給對方吃的、喝的和穿的,害得兄妹倆受了多少冤枉罪。

    現在人家知道內情,卻隱忍著不發,就像一顆點燃引線的手雷,燒的越久越令人恐懼。

    “你先別著急,柱子剛剛沒有發火,事情還有回旋餘地,讓我想想”易忠海開啟頭腦大風暴,挖心三尺,也要掘出個兩全之法。

    “你慢慢想吧!”

    一大媽歎了歎氣,轉身走到衣櫃前,拉開後,從裏麵翻出一個鐵盒子,同時在衣櫃裏找出一把鑰匙,‘啪塔’一下扭開上麵的鎖頭。

    “老易,我們一共截留了382塊錢,我湊個整,拿400塊,你回頭送給柱子,盡量多說些好話,讓他不要太記恨我們吧!”

    一大媽本想自己送過去,可轉念想到之前散糖時,潘閑和楊瀾那真摯的眼神,心裏就臊得慌。

    得了,今天晚上的喜宴也否去了,用開水泡點米飯,將就對付一晚吧!

    不管老易還去不去吃酒,反正她是不好意思去了。

    有些事不揭穿,還可以當做沒事發生,現在漏了底,一大媽是真的沒臉見柱子,心裏充滿愧疚感。

    “再多拿兩百出來。”

    易忠海似乎想到什麽托詞,臉色逐漸好轉了起來。

    “多拿兩百?”一大媽皺眉。

    “讓你拿,你就拿,不就兩個月工資嘛!”

    老易這話說得賊有底氣,拿高薪就是不一樣,這要換成閻埠貴,後麵拿半句話,就得改成半年工資了。

    一下子沒了半年的薪水,能讓老閻心痛個半死。

    “行,你說算了。”

    一大媽倒也果斷,當即抓出一把錢,多數了二十張大團結出來。

    六十年代最大麵值的rb是十塊錢,十張一百塊,一大媽懷裏的鐵盒子塞滿,也塞不了幾千。

    不過沒關係,像這樣的鐵盒子,老易家裏還有兩個呢!

    一個月一百多塊錢,夫妻兩人又沒子子孫孫,頂天了花十塊,其中還有幾塊是借出去的錢。

    易忠海一年就能攢下一千塊,家底相當殷實,多拿兩百給潘閑,別人得傷筋動骨,對他不值一提。

    將六十張大團結塞進信封,易忠海揣進衣兜裏出門了。

    沒幾步,他便來到潘閑麵前,小聲道:“柱子,去我屋坐坐,這裏讓三大爺先看著,有事別憋著,咱們爺倆攤開來說。”

    “也行,東坡肘子還要十分鍾才能悶好,那我就去你家喝杯茶先。”潘閑答應的很爽快,轉頭和三大爺說了聲,便跟著易忠海去斜對麵那屋,即易忠海家中。

    “柱子,喝茶。”

    一大媽給兩人到了杯茶。

    隨後,她便走了出去,一是沒臉麵對,二是有些事,女人在一旁不太好說,不管老易怎麽解決,終究會落了麵子。

    還是避開點好。

    待其走後。

    易忠海將懷裏的信封掏了出來。

    “柱子,何大清連續郵寄了五年的生活費,讓我轉交給你,每個月十塊錢,一年十二個月,正好六百,這錢都在信封裏,我一分沒動,每一張都是你爹給的大團結”

    說到這,易忠海幽幽一歎:“我之所以收著,不把這些錢給你,主要是那會你還年輕,而且剛參加工作,要是手頭上的錢太多,容易養成大手大腳的習慣,不懂得存錢,於是我就想幫你存起來,留著給你娶媳婦用。”

    “過去那些年我給你和雨水的錢,是我的一番心意,你認也好不認也罷,終究是我沒考慮周全,沒能提前把話說清楚,才會讓你們父子誤會。”

    “哎,都怨我!”

    最後一聲歎,充滿懊悔與自責。

    這要是真傻柱,指不定就信了他的鬼話,以為一大爺真為自己好,為了給自己留下一筆錢娶媳婦,不僅自掏腰包,還承受著誤解與埋怨。

    簡直就是老好人的典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