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名臣人君所求各有不同

字數:4798   加入書籤

A+A-


    使團被劫掠的消息傳到宣府的時候,天色正明。

    蘇城坐在司務廳前的躺椅上,手裏拿著一份輿圖在看,身後的司務廳內,文牟帶著幾個文吏正在處置軍務冊子。

    李四穿著青色官袍,混在一眾文吏中間,頗有些紮眼。

    上次生擒沙不丹,    李四是立了功的,蘇城許了他七品武官,李四應了,但不肯離開總兵府,還是繼續要做幕僚。

    蘇城就隨他去了。

    老謝帶著消息進了院子,站在台階下,向蘇城說著夜不收傳回的消息。

    “使團又北上了!”

    老謝臉上帶著驚愕與不解,手舞足蹈的。

    “那些東西都被搶了,    金銀珠寶、綾羅綢緞、就連送給太上皇的衣物,都被搶劫幹淨了,公爺,我都想不明白了,楊善這樣還敢去瓦剌部,這不是去送死嗎!”

    蘇城收起了手上的文冊,遞給了旁邊的楊二,笑著說了:

    “楊善此人老謀深算,知道回來就失了這次機會,下次再去迎歸太上皇,就不知道是什麽時候了,他自然是不肯回來。”

    “他沒有幾年好活了,他這樣的人,為子孫計,肯定不會惜命,拚死一搏,    若是能迎歸太上皇,自然是大賺特賺,失敗了,    也不過是從瓦剌平安回來,為什麽不搏一搏。”

    老謝想了又想,好像公爺說的很對啊,穩賺不賠的買賣啊。

    孫勇從外麵走進了院子,一邊走一邊說著:

    “若是如此,那我們所為,豈不是沒了效用。”

    蘇城點了點頭:

    “若是楊善成了事,那確實沒有什麽效用。”

    老謝跟蘇城麵麵相覷。

    蘇城看向了孫勇,語氣有些無奈:

    “太上皇南歸,本就是應有之意,若是他真死在北地,我大明就要舉傾國之力北伐瓦剌,這一仗打下來,不論勝敗,對大明都不是好事。”

    “百姓流離失所,餓殍滿地,兵荒馬亂,受苦的,還是百姓,還是你們二位的父老鄉親。”

    孫勇跟老謝想到那個場麵,    立即就不敢說話了。

    蘇城起身,任遙在旁邊笑著說了:

    “那楊善大人北上瓦剌,迎歸太上皇,豈不是好事,又何必橫加阻攔呢?”

    蘇城聞言笑了:

    “迎歸之事,是朝廷應有之意,陛下是太上皇的弟弟,若是久久不見使團北上,天下人以何種眼光看陛下,也先會怎麽看這個籌碼,會不會冒天下之大不韙,為了避免也先冒險,也要派遣使團,隻要他不死在北地,那就是值得的。”

    幾人麵麵相覷,不理解皇上的位置穩不穩當,跟使團去不去瓦剌有什麽關係。

    蘇城搖了搖頭,跟幾個沒有政治素養的家夥講話就是費盡。

    朱祁鈺能夠登上帝位,靠的是什麽,不是東征西討的武功,而是順位繼承的禮製,禮製就是他坐穩帝位的根基。

    所以任何動搖禮製的東西,他都不能做,一旦他做了,這些事情累積到最後,終究會傾覆他的帝位,讓他落入死地。

    前世他鎖朱祁鎮於南宮,苛待太上皇,廢皇太子朱見浚,都是在動搖自己的根基。

    所以才有了投機主義者英國公府發動了奪門之變,一眾勳貴推翻了他,重扶朱祁鎮登上帝位。

    重新登上帝位的朱祁鎮已經知道該如何維持自己的位置,立即冊封被廢掉的朱見浚為帝,穩固國本,掌控朝政之後,這才展開了大清洗。

    所以這一次的使團,朱祁鈺必須要派,而且要隆重,所以蘇城才在宣府,在開平,大肆招待,派遣精銳的騎兵護送。

    就是為了讓天下人知道,皇帝對迎歸之事很上心。

    大明很在意朱祁鎮的死活。

    但是能不能迎歸,就不重要了,不歸反倒是最好的。

    至於使團在瓦剌境內被劫掠,那是使臣失職,護衛廢物,錯在臣屬,不在皇帝。

    蘇城重新在躺椅上坐下,吩咐著說了:

    “傳令下去,一旦使團進入瓦剌大營,就命石頭屯兵邊界,威壓瓦剌。”

    “命夜不收入瓦剌,搜索這股馬賊,鎖定他們的位置,一俟使團歸來,就盡殺這股馬賊。

    孫勇聞言眼睛一亮。

    老謝嘟囔著說了:

    “那不行吧,過河拆橋,卸磨殺驢,這事兒咱們不能幹。”

    “公爺,您這樣不行……”

    還想再說的老謝被連拉帶拖的弄走了。

    出了總兵府,老謝責怪孫勇說了:

    “你讓我問完啊。”

    孫勇冷笑一聲:

    “你懂個屁!”

    “公爺說過要去幹嗎嗎?”

    “那些馬賊真的都是好人嗎?”

    “賽罕混入其中,寫回來的軍帖你仔細看了嗎?”

    “他們屠殺了多少牧民,劫掠了咱們多少商隊,殺了多少明人,你知道嗎?”

    老謝張口結舌,無言以對。

    孫勇命令著說了:

    “派你的傳令兵,星夜趕赴開平,與賽罕取得聯係,鎖定馬賊。”

    說著,孫勇又重重的說了:

    “一定讓石頭記住,一定要屯兵邊境,不等公爺軍令,不許進兵或退軍。”

    ……

    哈拉和林是一處偉大的城市。

    自成吉思汗在回鶻人的基礎上在此建城之後,這裏就成為了世界的中心,尤其是在整個十三世紀,這裏幾乎匯聚了全世界的金銀財寶。

    從歐洲的多瑙河畔,到南宋臨安的暖風,再到俄羅斯的皚皚白雪,都籠罩在這處城市的權力統治之下。

    雖然這裏隨著阿裏不哥的戰敗而沒落,但偉大的城池卻是保留下來了。

    城門口,來自大明的使團正在接受瓦剌守衛的盤查。

    楊善麵對神情桀驁的蒙古人,臉上堆滿了笑意:

    “來自大明的使團,求見瓦剌太師。”

    瓦剌守衛驚訝的看著麵前的明人使臣,他守著這處城門,見過韃靼人,見過兀良哈人,也見過明人的使臣,但是每一個,都不如眼前的使臣讓他懷疑。

    幾輛馬車,幾十匹瘦馬,一個一個都是衣衫襤褸,這樣的人,會是遠處那強大的大明的使臣?

    “你們真的是來自大明的使臣?”

    守衛拿著國書,翻來覆去的看著,大明這麽窮逼的嗎。

    楊善侃侃而談,說著自己的遭遇,講著瓦剌的風情,很快就說動了守衛,把他們放入了哈拉和林。

    進了哈拉和林,楊善直接去也先的王宮前遞交國書。

    也先得知明朝使臣到來,頓時高興壞了,他第一時間就來見楊善。

    楊善見到也先,準備把自己一路上想好的措詞說上一遍,不過,也先的第一句話就讓楊善破了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