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1章 陳書文

字數:4737   加入書籤

A+A-


    出天津衛城,過海河往北四十裏,有個小村名叫雙流村。

    在雙流村一片破舊的土坯房中,有座青磚砌成的院落格外顯眼。

    這座院落的主人陳家,祖上也闊過。宣德年間曾經出過一位舉人老爺,早些年也算勉強摸到了士紳家族的門檻。

    可傳到現任家主陳書文手中,家業就僅剩下祖宅和幾畝薄田了。

    陳書文是個考了三十年都沒進學的老童生。

    要不是他好歹是個童生,時常能接點寫信抄書的活計,如今祖宅恐怕都保不住。

    去年東虜肆虐,家裏僅有的十五畝地也落了荒。

    雖然靠借貸勉強完成了春耕,但今年雨水少,地裏莊稼長勢比往年都差。

    秋收打的那點糧食還完欠債,僅剩一擔粟米,八鬥麩。即便窘迫成這般光景,陳書文家也不算是村裏最窮的。

    剛秋收完,村裏就有不少人出去逃荒,等來年開春能回來的十不存一。

    陳書文心中一直有個疑問,這大明朝到底怎麽了?自打萬曆爺駕崩開始,年景一年比一年差不說,田賦還上漲了兩倍,朝廷還想不想讓老百姓活!

    “鐺鐺鐺!”

    一陣銅鑼聲傳來。

    靠,這時節縣裏的差役還來催稅?陳書文真想抄起菜刀和官差拚了,但他就是個文弱書生,也隻能想想罷了。

    陳書文無奈的向村裏曬穀場走去。還沒到地兒,就聽到官差大聲喊道:“好消息,好消息,天津開埠啦!好消息,好消息,天津開埠啦!”

    官差一遍一遍重複著天津開埠的消息,直到全村男女老幼都到曬穀場集合。

    官差才換了話題道:“鄉親們,聖上下旨天津開埠。

    目前急需勞工建設港口。管吃住不說,一天還給一升粟米的工錢。”

    剛才還怒氣衝衝盯著官差的陳書文立即換了一副笑臉問道:“差爺,這招工要啥條件?”

    官差難得笑著說道:“沒啥要求,是男的就行。想去幹活的,來我這兒領票,沒票工地上可不收。”

    村民們紛紛去官差那兒領票時,陳書文卻感覺這事有些不對勁。

    官府平時有什麽工程,都是征發徭役,不給工錢不說,還要百姓自備食物。

    如今招工管吃住還給工錢,其中必然有詐。

    自己長這麽大,從沒見過官差如此和顏悅色的與村民說話,這其中處處透著蹊蹺。

    陳書文猶豫再三,正準備放棄這次所謂的招工。

    鄰居張大強對他吼道:“陳書呆,你怎麽還不去領票?”

    陳書文低聲說道:“大強,你不覺得天津開埠這事透著蹊蹺嗎?官府什麽時候對百姓這麽好了?”

    張大強大聲道:“陳書呆,你莫要掉書袋,你現在要麽去領票,要麽還我借給你的三鬥麥穀。”

    陳書文一聽還賣麥穀,腦子裏想好的說辭立馬忘了個精光。

    他無奈的走到官差身前說道:“差爺,領票。”

    官差打開戶籍文書問道:“多大了?叫什麽名字?”

    “陳書文,四十三歲。”

    官差掏出戶冊核實了他的身份後。

    略帶驚訝的問道:“沒看出來,你還是個童生呢。冠軍侯正好招書辦,你去試試嗎?”

    陳書文一聽招書辦,立馬把心中的疑惑丟到了九霄雲外。

    陪笑道:“小人原意,小人原意,請官差大人成全。”

    官差等了一會,見陳書文說沒表示心中暗罵一句窮酸。

    隨手遞給他一份文書。

    “在上麵簽字畫押。”

    陳書文簽上名字後。

    官差交給他一張憑據。

    “拿著這張憑據,去天津衛城北門外,天津海關籌備處麵試。”

    陳書文第二天,天一亮就揣著二個饃出了門。

    順著官道走了大半天,終於看到了天津衛城的城牆。

    他又往前走了一會,遠遠看到城外搭了一大片軍帳,軍帳外還挖了條一丈寬五尺深的壕溝,後麵還用木頭搭了柵欄。

    軍營四角都建有兩丈高的望樓,隔著柵欄影影綽綽看到裏麵有人影晃動。

    陳書文繞到軍營正門,被一位身穿紅色皮甲的衛兵攔住。

    “這位先生,可是來應聘文書的童生?”

    林廣泉下意識的想掏錢孝敬衛兵,隨即想到自己沒有錢。

    隻好陪笑道:“這位軍爺,我是雙流村童生陳書文,這是官差給我開的憑據。”

    衛兵接過憑據看了一眼道:“進軍營直走,第三排左轉,第四個帳篷內找冠軍侯麵試,聽明白了嗎?”

    陳書文立即複述道:“聽明白了軍爺,直走到第三排右轉,第四個帳篷,找冠軍侯麵試。”

    士兵點點頭道:“沒錯,你還真是個伶俐人,去吧。”

    哼!你個粗鄙的丘八,知道伶俐二字怎麽寫嗎,就拿來亂用。

    林廣泉一邊吐槽,一邊向李大的帳篷走去。

    一路上看到好幾個和自己一樣身穿灰袍,書生打扮的中年人。

    奇怪的是,一個穿藍衫的秀才老爺都沒看見。

    陳書文進到帳篷,隻見一個身穿蟒服的年輕官員正在伏案疾書。

    他默默的等了好一會,年輕官員終於寫完最後一筆,將筆在筆洗裏涮了涮後,擱在筆架上。

    抬頭問道:“先生怎麽稱呼?哪裏人士?”

    陳書文連忙給蟒服官員深鞠一躬後說道:“小人是天津衛雙流村童生陳書文。”

    年輕官員審視了他一番後問道:“陳朋友,你們村一共有多少畝土地?人口幾許?地裏莊稼長勢如何?村中可有人外出逃荒?”

    陳書文不假思索道:“好叫老爺知曉,本村共有水澆地一百六十畝,因為不缺水灌溉,地裏莊稼長勢不錯,秋收畝產約二石半。

    村裏另有旱地四百二十畝,因為今年雨水少地裏莊稼長勢極差,畝產不足五鬥。

    本村共有一百零三戶,總計六百十七口。其中五十五戶總計二百三十三人外出逃荒。”

    張世恒驚訝的看了一眼陳書文。

    “陳朋友真是個有心人,對村裏的情況如觀掌紋啊!厲害,厲害。”

    陳書文不好意思的抱拳道:“大人抬舉小人了,小人隻是對數字比較敏感罷了。”

    張世恒笑道:“我是天津市舶司提舉,張世恒。”

    林廣泉撲通一聲跪倒在地。砰砰砰磕頭了三個響頭道:“拜見冠軍侯。”

    張世恒笑道:“不知先生表字是?”

    陳書文低聲道:“學生表字潤之。”

    張世恒說道:“潤之,先屈尊在市舶司當個書辦。如果表現出色,本爵保舉你當官。”

    陳書文感激涕零道:“冠軍侯簡拔之恩,小人永世不忘。”

    張世恒點頭道:“且看將來,碼頭馬上要開工,到時候拜托潤之負責統計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