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瓊州決戰(一)

字數:3766   加入書籤

A+A-




    大門洞開後,楊彥迪帶人衝進李琰的房間,看著端坐上首,穿著官服不發一言的李琰,楊彥迪咧嘴笑了笑。

    李琰肅立起身行了一禮,“大清萬州知州李琰見過將軍。”

    楊彥迪敷衍地拱拱手道:“大明禮武鎮總兵官楊彥迪見過李知州。”

    李琰略顯倨傲地點點頭,楊彥迪見狀突然變了臉色,撇撇嘴道:“別演了啊,老楊就煩你們這些酸文人,拉不下臉麵直接投降,又沒勇氣殉國,怎麽著,想讓老子送你上路?”

    傷害性不強,侮辱性極大。

    “你!”李琰勃然色變,手臂顫抖,指著楊彥迪說不出話。

    “看來老楊說對了,押下去。”

    聽到楊彥迪的命令,手下明軍士卒上前作勢欲擒,李琰冷冷喝道:“本官自己會走!”

    士卒們扭頭望望楊彥迪,他點點頭示意無妨。

    李琰冷哼一聲,在兩名士卒的跟隨下,自己走進了州衙的牢房裏。

    “脾氣還挺大。”看著李琰那副清高作派,楊彥迪嗤笑一聲。

    “李知州是個明白人,遲早能想清楚,為貴部所用。”鄺得功怕楊彥迪因此惱怒而殺掉李琰,上前一步勸道。

    “什麽貴部賤部的,都是為大明效力,為延平王效力。”楊彥迪眉頭一皺,瞪著鄺得功說道。

    “是是,為我大明效力,卑職失言,請大帥見諒。”鄺得功幹脆地跪地認錯。

    楊彥迪占了萬州州衙作為臨時辦公處,第一時間派士卒平息城內的動亂,斬殺逮捕了許多趁亂奸淫擄掠的地痞流氓。

    整座城市逐漸恢複平靜,一隊隊明軍士兵沿街呼喊:“奉大明禮武鎮楊總兵令,萬州城即刻戒嚴,敢有在外隨意走動者視同偽清間諜一律拿下問罪。”

    等萬州城內一切塵埃落定後,天色已漸漸明亮起來,楊彥迪立馬派人快馬將消息帶回給陳安平處。

    陳安平接到消息後大喜,給陳上川留下一千兵馬繼續迷惑敵軍,自己趁夜帶著剩餘的部隊悄悄撤離,從南邊繞路趕往萬州。

    此時,張士臣還不知道萬州城已陷落,仍然連連催促馬震讓他趕緊引誘明軍來攻,必要的時候可以佯敗。

    馬震也很委屈,這幾日明軍打定主意閉寨不出,不管他怎麽引誘,就是不跟他打,不過他轉念一想,在這耗著也挺好,反正他們增援的目的就是保住萬州,明軍被堵在這裏,起碼萬州安全無虞。

    等陳安平繞路到了萬州城時,楊彥迪將萬州的爛攤子丟給陳安平,自己帶上兩千兵馬跑到金牛鎮通往萬州的山穀出口處紮寨,卡住了張士臣回援萬州的必經之路。

    而此時,萬州陷落的消息才借著最早逃出城的逃兵和難民之口漸漸傳播開來,張士臣聞訊後大驚失色,恨恨地道:“楊彥迪帶區區五百人便拿下了萬州,鄺得功真真該死!”

    “軍門,這可如何是好?”

    “大軍糧草都靠萬州供應,萬州淪陷,大軍便如無根浮萍,該當如何,請軍門示下。”

    帳中眾將被萬州陷落的消息打擊的驚慌失措,紛紛出口詢問張士臣。

    “都閉嘴!”一向自詡城府極深的張士臣罕見的發了脾氣。

    眾將見提督發怒,紛紛住口不言。

    “此事不可在軍中傳揚,敢有在軍士麵前議論此事者,斬!”

    張士臣第一時間將消息封鎖住,否則軍心不穩,頃刻間就是全軍覆滅之禍。

    “軍中糧草還有多少?”張士臣陰沉著臉,盯視著軍需官問道。

    “稟軍門,減半供應尚可維持七日。”

    “軍門不可!若是減半,士卒們會起疑心的。”謝萬生挺身勸諫道。

    “如此,便隻夠四日的了,今日第一批補糧隊本該到的,估計也來不了了。”軍需官歎了口氣,語氣悲觀地說道。

    大帳內一片愁雲慘淡,眾將都對前路感到迷茫。

    而被當作誘餌的馬震得知萬州陷落的消息後,更是驚恐萬分,“明軍是如何做到的,莫不是天兵天將。”,他權衡利弊許久,咬咬牙暗暗下定決心。

    借著犒賞全軍的名頭,馬震將張士臣和謝萬生派來的將領統統灌醉後一刀宰了,聯係陳上川投降了明軍。

    一時間張士臣東西兩麵出穀山口皆被明軍堵住,猶如甕中之鱉。

    就在楊彥迪帶隊奇襲萬州的前一天,邱世寧和毛興帶領的神機鎮等三鎮援軍經過半個月的海上航行,也終於順利抵達感恩港。

    得知楊彥迪帶兵去攻打萬州的消息,邱世寧和毛興一合計,決定趁著大部清兵援助萬州,瓊州大營守備空虛的機會,直接攻打瓊州。

    萬州陷落消息傳到瓊州時,邱世寧等人已經距離瓊州府不足百裏。

    瓊州知府林霖、分巡雷瓊兵備道道台盧天賜往萬州方向派遣了多批探馬,希望能得到更確切的消息。

    “張士臣怎麽打的仗,這麽快就叫鄭逆拿下了萬州,盧兄,你說張士臣不會真吃了敗仗吧?“知府林霖一臉焦躁地詢問道。

    盧天賜安安穩穩地坐著喝茶,看見林霖焦躁的樣子,微微皺眉道:“稍安勿躁,這兩日傳來的消息,林林總總,難辨真假,不要自亂陣腳。”

    “盧兄啊,你可真坐的住,海峽一封,我等隻能困在這島上,你就不怕最後我兄弟二人作了鄭逆的刀下之鬼?”

    盧天賜聞言將茶盞放回桌上,無奈勸慰道:“廣東的諸位大人會想辦法的,你我隻要守好瓊州城即可。”

    盧天賜所言不虛,在王永譽的嚴令下,大批廣東綠營坐上水師的戰船,分散尋機突破江勝水師的封鎖。

    這幾日江勝的壓力很大,漫長的海峽,百來艘戰船實在無法麵麵俱到,盡管江勝做出種種布置,許多廣東水師的戰船被明軍水師發現,大部分人被追上後利索地投降了明軍,還有少部分拚死突破,最後連人帶船一起被擊毀。

    但仍有一批戰船成功避過明軍水師,分散在瓊州各海岸登陸。

    這些登上陸地的幸運兒主要分布在北側和東側的海岸上,多的數百人,少的百來人,林林總總加起來有數千人,在各自帶隊軍官的帶領下,按著輿圖往瓊州府方向趕去。

    這一路並不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