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 滿載而歸
字數:4068 加入書籤
但這些轉運物資的青壯們不會想到,他們本身便是最有價值的物資。
濟州城內,隨著越來越多的青壯參與到轉運之中,整個城市瞬間冷清不少,街道上偶有行人也大都是老弱婦孺。
城中的牧使衙門被甘孟煜臨時征辟作為明軍的指揮中樞。
此時衙門口外圍著許多老人和婦女。
“我兒子跟著去港口幫忙,這都五天了音信全無,到底什麽時候能回來啊。”
“我丈夫也是,&nbp;當初說是去幫忙運東西,這都六天了怎麽還沒回來。”
圍在衙門口的人群七嘴八舌地打聽著自家親人的下落。
被甘孟煜任命為朝鮮仆從軍首領的金聰在門口一臉不耐煩地嗬斥道“你們家人都在港口幫大明的王師幹活,幹完了自然就能回來,莫要聒噪,都散了都散了。”
大家對這個回答並不滿意,仍然聚集在衙門口久久不願離去。
衙門內甘孟煜看著手上的一封封軍報,衝下首悠閑品茶的王隆笑道“馬場的馬足足有一萬多匹,老陳怕浪費就帶了兩千匹回來。”
王隆聞言笑了起來,“怕浪費?陳副統製這是準備好了下次再來呀,兩千匹差不多能正好裝下。”
甘孟煜聞言也是哈哈大笑,無怪這兩位心情如此好,此時距離攻占濟州已過去了六日,城中有價值的物資已盡數送到了船上,今天便是定好的撤退日子。
“衙門口那些人怎麽辦?”,甘孟煜微微輕歎口氣,心中有些唏噓。
“還能怎麽辦,青壯就已有萬人,加上新收的仆從軍及其家眷,再算上木材、戰馬和咱們搶掠的財貨,哪裏還有位置再給老弱。”,王隆搖頭苦笑道。
“既如此,那就準備撤吧。”,帶兵之人從不心慈手軟,&nbp;甘孟煜也隻是微微感慨一下。
王隆放下手中茶杯,輕笑一聲道”甘老弟莫要忘記配合崔秀吉演戲。”
甘孟煜笑道“怎會忘記,算算時間對方也差不多該到了。”
這場戲是甘孟煜和崔秀吉商量好的,當初張炫出了濟州城後一路快馬加鞭趕了一天的路抵達大靜縣,成功見到了崔秀吉。
他強撐著疲憊的身軀,讓崔秀吉屏退左右,將他和甘孟煜的談話原原本本地複述給了崔秀吉。
崔秀吉聞言後麵色不斷變換,“這可是通敵啊。”
張炫無奈道“莫要糊塗!你手下的柳煥是個什麽貨色你還不清楚嘛,我那番話都是唬對方的,你手下士卒還真願意跟你鑽林子不成?”
崔秀吉聞言一愣,隨即長歎口氣,“罷了,罷了,便按張公所說。”
等做出通敵的決定後,崔秀吉迅速轉變了心態,既然決定通賊,那就不妨通的徹底一點。
他沉吟片刻後抬頭道“光是守住大靜、旌義二縣恐怕還不夠,你能否回去問問那位甘將軍可否配合我演一出戲?”
張炫側身做出傾聽狀,等聽完崔秀吉的要求後他愣道“這…如何說服對方呢?“
“他們不是船不夠嗎,你回去告訴他我願從南方港口調集十艘船送給他。”
張炫聞言覺得機會很大,點了點頭,&nbp;拱手應下。
休息一夜後,第二天張炫再次匆匆返回濟州城。
聽完張炫轉述了崔秀吉的請求後,甘孟煜當即答應了,心道這崔秀吉倒是個妙人。
這請求說來不複雜,就是崔秀吉請甘孟煜配合他演一出朝鮮官軍英勇收複濟州城的戲碼。
按照雙方約定,崔秀吉帶著數百士卒於午時出現在濟州城外,看著外麵稀稀拉拉的朝鮮軍隊,王隆嘀咕道“這戲會不會太假了點。”
甘孟煜一樂,“該操心的是對麵的崔大人,王兄又何必擔憂。”
隨著朝鮮官軍出現在城外,明軍故意將消息在城內散播,原本圍在衙門口的民眾紛紛躲回家中。
而少數不願意走的朝鮮仆從軍聽聞朝鮮官兵殺了回來,恐慌之下也放棄了僥幸心理,主動收拾好家當,帶著家眷跟隨明軍從北門撤出。
在即將撤出濟州城時,仆從軍們聽到南邊城牆上劈裏啪啦的火銃聲,心中都暗自慶幸,看來這次朝鮮官兵來了許多,還好沒有堅持留下來。
等仆從軍和明軍大部陸續從北門撤離後,南城上負責演戲的弘仁鎮士卒們也迅速後撤,城牆上瞬間空無一人。
崔秀吉見狀立即下令士卒們向城牆進軍,在柳煥的命令下,士卒們紛紛張弓搭箭射向城牆上不存在的敵人,各部鼓噪出聲,仿佛正在激戰一般。
等估摸著明軍差不多撤完了,朝鮮官兵迅速翻過城牆,打開了城門,濟州城在朝鮮官軍的奮勇拚殺下終於被奪回。
崔秀吉帶著士卒們迅速入城,第一時間直奔官倉兵庫而去。
明軍看不上朝鮮的武備兵器,除了發給了仆從軍的那部分外,其他的都還留在兵庫。
而官倉中除了木材、庫銀被拉走外,糧食明軍自帶了一部分,剩餘的全分給了城中百姓,其餘物資倒是都沒動。
還行,情況不算太糟糕,崔秀吉心中稍鬆,但很快他的心又提了起來。
被劫掠一空的諸多富家大戶們見朝廷收複了濟州城,紛紛跑來州衙找崔秀吉哭訴,希望幫忙追回被搶掠的財物。
而民眾們也紛紛聚集在州衙門口,請崔秀吉發兵救回他們的親人。
看著衙門外密密麻麻的人群,崔秀吉一個頭兩個大。
斷然拒絕了富戶們的請求後,崔秀吉又硬著頭皮派兵到民眾家中取回之前被明軍分出的官倉糧食。
一時間城中無論貧富皆對崔秀吉心生怨恨,甚至不少人覺得還不如讓明軍一直占著。
崔秀吉漫步在城牆之上,對跟在身邊的張炫歎氣道“此事之後我再不敢在濟州呆了,有負殿下所托,無法照顧張公一族了。”
張炫苦笑道“這已是最好的結果了,換誰來也不可能比崔大人做的更好了。”
崔秀吉聞言輕輕頷首,望著北方港口的方向悵然無語。
而在明軍的刀槍之下,在港口滯留數日的青壯紛紛被趕到了船上。
等到所有物資人員都上船後,王隆一聲令下,七十餘艘船掛著朝鮮旗幟依次駛離港口。
甘孟煜站在船頭,看著越來越遠的濟州島默默在心中為崔秀吉祈禱,可一定要保住濟州牧使的位置啊,下次再來流程就熟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