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四章 浙閩之戰(十六)
字數:3653 加入書籤
清軍在福建兵力窘破的現狀很快被明軍察覺,何祐親自率領大軍出福州一路向南,指揮精神飽滿、士氣旺盛的明軍各部迅速渡過閩江,直撲福清縣。
福州府城陷落後,轄境內各地縣城紛紛投降,唯有不起眼的福清知縣王其剛決定頑抗到底。
對這種冥頑不靈的偽清官員,何祐一向主張在上消滅對方。
麵對近近三萬的明軍主力,留守福清的清軍決心在城中死守,做好了殉國的準備。
卻未料明軍僅以一部包圍福清,主力繼續南下不停,越過已在明軍手中的興化直達泉州。
明軍來的太快,大出泉州守軍的意料,泉州總兵官沈曲反應遲緩,等到明軍兵臨城下後,才堪堪完成了守城的準備。
泉州城內的守軍不過三千餘人,麵對數萬明軍的圍攻實在是抵禦吃力,更不要說繳獲了福州城內火炮和火藥的明軍火力再次上升了一個檔次,在明軍猛烈的炮火下,泉州城內守軍士氣低落。
自覺難以堅守的沈曲和泉州知府劉思朗趁夜帶著親信家眷逃出了城,在恐懼之下這二人做出了最壞的選擇,未來等待他們的要不就是隱姓埋名隱居避世要不就是被清廷論罪處決。
第二日天明,當守城的清軍將官們發現主事的人已經逃之夭夭後,他們迅速地達成一致大開城門投降了明軍。
明軍接管泉州城後,留下一鎮兵馬駐守,餘部驅趕著投誠的泉州清軍浩浩蕩蕩繼續南下。
沿路縣城無不望風而降,等明軍到達原思明州(廈門)時,軍隊膨脹到了近四萬人。
此時,福建東南部最後一座堅城漳州府已然在望,軍勢鼎盛的明軍到達漳州當日立刻展開了攻城戰。
漳州城內幾千守軍對戰事根本不抱任何希望,可漳州知府並未棄城逃跑,他仍堅持著率領軍隊堅守漳州,希冀朝廷的援軍能盡快到來。
但他注定要失望了,明軍故技重施,用千斤的火藥炸開了漳州城牆,然後突入城中。
漳州知府雖然仍竭力應戰,但部下的綠營士卒卻紛紛投降,最終知府陣亡,由此漳州也落入了明軍手中。
北路楊彥迪同樣輕鬆攻取了毫無戰意的福寧州,福州將軍喇哈達趁著城破之時,繼續向西逃到了紹武府,至此整個福建的東部州府全部落入明軍手中。
明軍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內橫掃福建省東部,屢克重邑名城的消息迅速傳播出去,所有人都被這個事實驚得目瞪口呆。
精神剛剛好些的康熙皇帝在康親王傑書的護送下已啟程回京,等他接到福建傳來的消息時,鑾駕正在濟南府暫歇。
他不顧傷體連夜召集群臣商議對策,據傳當夜萬歲爺因為福建的消息憂心不已,直至吐血數次。
翌日清晨,鑾駕直接留在濟南府不再北行,康熙皇帝在濟南府連連往各地發布上諭,調動蘇浙皖贛湘粵桂諸省兵馬聯合增援福建。
而姚啟聖率領的第一批援軍此時正被楊彥迪堵在了福寧州不得動彈。
姚和楊二人圍繞著浙閩邊界不斷拉鋸,數次交鋒下來,誰也奈何不了誰。
心急如焚的姚啟聖不敢多耗,他繞路從西北麵進入福建,成功與逃到了邵武府的喇哈達會師。
第一批來援的援軍隻有姚啟聖帶出去的閩兵,其餘各省督撫因為種種原因,最終並未襄讚姚啟聖救援福建的份內之舉。
直到這些省份陸陸續續收到康熙皇帝要求援閩的命令後,忙著鎮壓本省亂民的督撫們才不情不願地開始動了起來,而此時姚啟聖帶著麾下兩萬餘綠營兵已和明軍在福建中部爆發了多次大戰。
火力人數皆占優勢的明軍敗少勝多,而姚啟聖和萬正色依靠著遍布福建中西部的山地丘陵地形節節抵抗明軍的進攻,打得有聲有色,明軍對福建省西部的攻略一時陷入了僵局。
二月十七日,拉鋸持久的福建省再次注入新的力量,接到康熙援閩命令最晚的兩廣總督吳興祚卻是最先出兵援助的。
或許是出於當初在福建任巡撫時留下的美好回憶,又或者是出於和姚啟聖的私人交情,動作極快的廣東綠營兩萬餘人於二月底進駐福建中西部的建寧、延平、邵武三府。
最靠近明軍勢力範圍的延平府匯聚了重兵,成為了明清雙方拉鋸的主要戰場。
三月初,占領福建的明軍也盼來了好消息,延平王鄭克臧率領侍衛親軍鎮並水師大軍抵達福州城,極大地提振了明軍的士氣。
隨著鄭克臧一同前來的還有擬派任福建各地的官員,鄭斌從禮部尚書的位置卸任,正式成為了明鄭第一位福建巡撫。
很難說這個選擇是好是壞,如今福建仍是戰區,這樣的情況下遠離中央做了疆臣實在福禍難料。
但鄭斌明顯很高興,他原本佝僂的身軀都挺直了些,說話的聲音也洪亮起來,看來對這個職務調整很是滿意。
等鄭斌真正走馬上任後更是覺得自己的選擇沒有錯,原本在中央任職雖然鄭斌也處在決策機構中,但禮部人微言輕,許多關鍵性決策根本難以左右。
如今他手下官吏加起來數百名,掌握著福州、福寧、漳州、泉州、思明等五州數十縣,治下幾百萬民眾,其豈是當初的一個禮部尚書能比的。
近來意氣風發的鄭斌此刻卻又恢複了佝僂著腰背的模樣。
原因無他,站在他身前的是延平王鄭克臧,他可以對別人耍官威,但麵對鄭克臧時他永遠是最謙卑的忠臣仆人。
“盡快組織百姓遷移回海邊,難以安排的全部運回東寧,另外福州城的城牆抓緊修起來,福建這邊的造船廠都派人接管了沒有?往前線運的後勤輜重啟程了沒有,幾時能運到楊彥迪和何祐那裏?”
鄭克臧語速極快地邊走邊問詢福建的政務。
剛剛接手福建政務的鄭斌一個頭兩個頭,隻能盡量挑選知道的事項優先稟告。
這番表現沒能讓鄭克臧滿意,他停下了匆忙的腳步,扭身看著鄭斌似笑非笑道
“鄭卿年紀大了,當個盛世巡撫沒什麽問題,但當個戰時巡撫是不是太過操勞了,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