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五章
字數:3847 加入書籤
衝過汀江的明軍們來不及揉一揉被濃煙迷住的眼睛,已被擁在河灘邊的清軍截住廝殺。
因對岸的炮銃打擊被迫隱蔽的清軍,這時又從隱蔽處跳出來,與明軍展開短兵相接的肉搏戰。
一名將火船抵住的明軍士卒空著雙手剛剛爬上河灘,就被藏身在斜坡上的一名清軍當作目標,覷定他用力一槍刺下來。
這名士兵猛然把槍杆抓住。斜坡上的清軍生怕自己的武器被奪,用力向上一扯,&nbp;&nbp;抓住槍杆的明軍順著這一扯之勢,聳身躍上一丈多高的斜坡。
他的雙足還沒有站穩,就大聲地喊道:“先登坡者福建長樂孫廣治,兄弟們快跟上來!”
所有在河灘上接戰、在浮橋上搶渡的士兵都看見了孫廣治赤手空拳不懼危險的一幕。
這驚險的一幕,對於當時正在接戰中的明軍們的確起了極大的鼓舞作用。
猶如之前最先跳下河阻擊火船的那幾名親兵一樣,雖然他們職務不高,不過是個士兵,不能夠保證完美地完成每個任務。
但他們已經以自己的英勇行為為大家樹立了榜樣,&nbp;&nbp;增強了臨戰時士卒們的士氣,使一些在事前想象起來似乎不可能的事情變成了可能。
這一幕仿佛是明軍登陸福建以來後無數次戰役的一個縮影,正是這些位卑卻勇敢者在與韃子的戰鬥中真正地起著作用,甚至有時起到了決定性作用。
所謂的曆史就是由這些一個個小人物創造出來的,每個人將力量匯集起來,最終完成足以改寫史書的大事。
在後方坐鎮的鄭克臧也通過手中的千裏鏡敏銳地捕捉到了手下士卒英勇的舉動。
他激動地猛然站起,大聲指示著身邊護衛的鑾儀官張憲道:“本王要親自為眾將士擂鼓助威!”
在眾多士卒的保護下,鄭克臧登上了高台處重重地將戰鼓擂響。
“殿下親自擂鼓為渡河將士助威!”
騎著快馬的傳令兵來回奔跑不斷地大聲向眾士卒們傳遞著這一消息。
在江對岸奮戰的明軍很快也聽清了傳令兵的大叫,聽著從中軍處傳來的激昂戰鼓聲,眾將士們奮力呼喊著快速地將防守河岸的清軍擊潰。
雖著渡河作戰的勝利,花軒本人也走到浮橋的盡頭處。
作為一個身重一百八十斤的魁梧奇偉的將領,再加上三十多斤重閃晃晃的明光鎧甲,雖然在戰鬥和廝殺中花軒的動作和他的身材不相稱的矯健輕快,充分發揮了一個戰將的作用。
但現在要爬上陡直的土坡,&nbp;&nbp;爬上河岸,卻需要手下弟兄們的幫助。
他全副具裝的戰馬也由親兵牽著上來。這時河岸附近的清軍都被肅清了,暫時清出一片空蕩蕩的戰場。
明軍的突襲過於突然,&nbp;&nbp;短暫的時間裏清軍這邊根本來不及構建任何防禦工事。
花軒站在這一片空蕩蕩的戰場上,從親兵手裏接過武器,&nbp;&nbp;高高地舉起來,向對岸的同袍們奮力地搖晃著。
兩岸到處都是一片歡騰呐喊聲,慶祝他們的又一次勝利。
楊彥迪及時從中軍傳達了命令,讓先行渡河的花軒部迅速追殺清軍潰兵。
兵貴神速,必須在張鵬主力部隊反應過來前展開一次全麵的決定性的會戰。
得到命令的花軒稍稍喘了一口氣,迅速整理了隊伍,大軍立刻出發往清軍潰敗的方向殺去。
跟在花軒其後的明軍迅速接管了浮橋的保衛工作,接應著從河對岸源源不斷趕來的明軍餘部,保持著兩岸之間的交通線。
花軒帶著大隊人馬風馳電掣般地快速追擊,但不得不說張鵬作為一個文官卻在帶兵一道上爆發出讓人驚訝的天賦。
隻經過極短促的時間——正好和花軒整理自己隊伍的時間相等——清軍的先鋒援軍便已趕到。
他們迅速收攏了河岸上退下的潰兵,並且重新調整了陣容。
數千清軍士卒布置成了一個傳統的偃月陣。
這個所謂的偃月陣並沒有什麽神秘的地方,隻是左右兩翼環抱住河岸,中間一部分陣地向裏麵凹進去,準備把進攻的明軍隨時吸入鉗形包圍圈中。
這是一種常識性的作戰布置。
原先被明軍擊潰的清軍,現在又在軍官們的喝令下迅速找到自己的位置,按照指定的順序排列起來,陣容十分嚴整,仿佛頃刻之間就在剛才還是光禿禿的平地上豎起一道人牆。
花軒不敢怠慢,&nbp;&nbp;親自帶著一部分親兵,&nbp;&nbp;環陣巡視前方的敵陣,觀察片刻後他不禁點頭讚歎道:
“亂後能整,臨危不亂,這部清軍堪稱為一支勁旅。這帶兵的是何人?”
“是駐紮在河南的滿洲副都統。”,身邊的親兵應聲答道。
花軒聞言輕輕點頭,右手輕輕揮舞,下令部隊進攻,他要在明軍主力大部趕到前迅速擊潰這部援軍,作為先頭的攻擊部隊直抵張鵬的主力
明軍留給清軍的時間和清軍留給明軍的空間都是十分有限的,隨著花軒進攻的命令下達,明軍迅速展開了攻勢。
花軒先派手下前協副參領官魏之城率領一協人馬先行稱量下這部清軍的成色,這協人馬挾著敵前登陸的餘威,一鼓作氣,直向清軍的中央陣地突進。
魏之城部一陣猛打猛衝,把這部分的清軍逼退幾十步。
魏之城是久經沙場的宿將了,在明軍中也是以勇武著稱。
他的年齡並不大,他當年加入鄭經麾下時尚不到二十歲。
即便如今也還沒過而立之年,魏之城不但膽氣過人,更兼謀略非凡,年紀輕輕的便當上了一協的副參領。
他是明軍內部公認的可造之才,假以時日,不難貯為國家幹城之選。
帶著軍隊進行了試探攻擊後,他發現清軍雖然後退,卻沒有潰亂。
清軍的陣勢便好像一圈富有彈性的鋼帶,承受得起重大的壓力,彎曲一下,一待壓力減輕,它就彈回到原地。
“這部清軍很厲害啊!”,花軒看著魏之城的試探迅速判斷出了前方敵軍的成色。
他揮揮手示意手下士卒鳴金,將擔任試攻任務的前協召回。
聽見鳴金聲後,魏之城立刻收攏部下,掠著陣地從容而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