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3章:宗室亂(二合一大章)

字數:8135   加入書籤

A+A-




    說是給朱瞻垶選妃,但實際上也不是說說那麽簡單的。

    和朱棣的北巡計劃一樣,但凡是涉及到皇室,而且還是皇帝或者儲君這種的事情,那肯定就沒有一件是簡單的。

    給太孫選妃,雖然不像是遴選太孫妃那樣嚴格和麻煩,但畢竟也是儲君的妾室,從優選擇自是不必說,準備工作是很繁冗的。

    後宮的穩定對於一個皇帝來說也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雖然有“娶妻娶賢,納妾納色”這樣的說法,但也鮮少會有人願意納一個人品有瑕疵的人為妾。

    不過話又說回來了,不著急也隻是對於朱棣、朱瞻垶這種階層的人來說的,因為事情都是要交給下麵的人去做的,他們要做的就是最後的遴選罷了。

    他們可以不著急,但下麵的官員不可以,尤其是首當其衝的禮部。

    僅僅三天不到的時間,皇太孫要選妃的消息就以應天府為中心向著四方擴散,有些交通便利的地方擴散程度更是快的無比。

    除此之外,禮部還在朱棣的安排下派出了很多的使臣,分別前往朝鮮、滿剌加等與大明關係比較好的國家。

    這也不奇怪。

    但凡是上升到了一定的階層之後,這個人的本身就會自動被帶上很多的利益,雖然這些利益可能並非是本人所願,但卻無法掙脫。

    要說階層,眼下這個世界已經沒有人比朱氏皇族更高了。

    說是納妾納色,但在納色的同時也會帶上政治聯誼,這就是朱瞻垶的現狀,這種情況還會一直伴隨著他走下去,一直到他生命的終結。

    哪怕未來他七老八十了,甚至已經沒有了扒開人家衣服的力氣,但這種情況也依舊會存在。

    “反響還真是大啊。”

    春和宮中,朱瞻垶最少每個月的十五都會跟自己的父母一起吃飯,這種情況自他成親之後就一直延續到現在。

    “這算不得什麽。”朱瞻垶將口中的食物咽下,拿起一旁的手帕擦了擦嘴。

    “其實說白了,我就是做了很多能夠讓百姓們有一種發泄感的事情罷了,比如在阿魯台部,比如晉商和東南海商,又比如倭國。”

    “百姓的思想是最簡單的,他們所求本就不多,在自己的生活好起來之後,他們自然就會想更多,恰巧我在這個時候做出了這些事情,也就得到了他們的擁戴。”

    “這種擁戴隻是一時的,並不會長久,若是以後我做了不該做的,比如說苛稅暴政、魚肉百姓,那他們也是會像對待北元一樣起義的。”

    “唔……”朱高熾不由得點了點頭,大兒子的說法很符合他的心意。

    “自我認知這麽清楚,到也算是難得。”

    朱高熾一邊說著,一邊給了旁邊的二兒子一個腦瓜瓢。

    “多跟你哥學學!”

    “說教就說教!動什麽手!?”太子妃立馬給了丈夫一個白眼。

    朱高熾聳了聳肩,朱瞻基縮了縮腦袋,朱瞻垶則是一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模樣。

    在這個家裏,平日裏大事兒都是由朱高熾這個男主人做主這是毫無疑問的,其他的事情基本都是由太子妃做主。

    至於朱瞻垶和朱瞻基……

    朱瞻垶還好,成為皇太孫之後算是熬出來了,在朝野之間的地位提升也讓他在家裏有了更多的話語權,但是朱瞻基嘛……

    還是算了。

    哪怕他跟朱瞻垶同年同月同日生,但在所有人的心中他還依舊是個孩子,但他的哥哥朱瞻垶缺已經是一個獨當一麵的儲君了。

    在家裏就更不用說了,隻有點頭應聲的份兒,沒有開口發表意見的份兒。

    “行了,娘,爹也是為了瞻基好罷了,畢竟他都十七了。”朱瞻垶笑著給自家老爹解圍,全然忘了自己也是他口中的十七歲。

    不過朱瞻垶沒想到的是,他這不開口倒還好,一開口反倒是把戰火給引到自己身上了。

    “我還沒說你呢!”太子妃瞥了瞥自家兒子,雖然是說教的口氣,但相較於剛才卻輕柔了不少。

    “你要選嬪的消息傳出去之後,你外祖母也讓人給我傳來消息了,說是看看要不要讓孫家丫頭再過來一趟?”

    似乎是覺得這麽說有些不太妥當,太子妃停頓了一下後急忙補充道:“當然了,主要還是看你的意見。”

    “孫家丫頭?”朱瞻垶淺淺的愣了一下,好一會兒才反應過來。

    “孫若微?”

    好幾年都沒聽到過這個名字了,朱瞻垶都快忘了,不然的話也不至於像剛才那樣愣好一會兒。

    “對啊,那姑娘好歹跟你在宮裏朝夕相處了一年多,娘尋思著也算是有些基礎,你要不要看看?”

    太子妃嘴上說著,但實際上卻不是這樣想的。

    孫若微是個什麽性格?這一點怕是沒有人比太子妃更清楚了,在對孫若微的了解這一點上,哪怕是朱瞻垶都沒有太子妃清楚。

    畢竟,孫若微入宮之後可一直都是太子妃在負責教導她。

    對於孫若微,太子妃沒什麽好感,也並不希望她成為自己的兒媳婦,哪怕隻是妾室,但這事兒是彭城伯夫人,也就是她的母親提起來的,她不好拒絕。

    之前因為太子妃長兄張昶的事情讓她對娘家一直由一種愧疚的感覺,雖然明明不是她的錯,但這種愧疚的情緒卻是和對錯無關。

    所以,這次的事情她也不太好拒絕,更何況,她也想看看兒子的意見,若是兒子喜歡,那她也就忍了。

    “還是算了。”朱瞻垶想了想,最後還是搖了搖頭。

    “若是尋常的姑娘,就算是為了讓外祖母高興我也會同意,但孫若微這個人不行。”

    朱瞻垶的話讓一旁默不作聲的胡善奕微微鬆了口氣。

    她雖然受過這個時代的良好教育,但對於自己丈夫納妾也不可能一點反應都沒有的,隻不過她知道這是不可能阻止的事情,所以才會默不作聲,甚至盡心盡力地促成。

    還有就是她了解自己丈夫的性格,知道自己的丈夫不是一個會被兒女情長捆住手腳的男人,這一點無論是在她還是那六個朝鮮貢女的身上都能看得出來。

    但若是讓一個跟自己丈夫有所謂“感情基礎”的人參與進來,那她還真沒有什麽底氣。

    “你真是這麽想的?”太子妃沒有說話,因為兒子的回答正合她心意,但朱高熾卻開口了。

    孫若微的小心思很多,她在朱棣、朱高熾等這些長輩麵前的表現一直都很好,唯獨不討太子妃的歡心,這一點哪怕太子妃也不知道是為什麽,她也隻是感覺孫若微的舉動有些刻意,處處都有算計的影子而已。

    但朱高熾就對此不太敏感了,他倒是很想讓孫若微成為他的兒媳婦。

    “孫若微這個人在進宮之前肯定受到過囑咐,要麽就是這個人就天生心氣兒高,不會甘心居於人下的。”

    朱瞻垶對孫若微其實了解不多,他隻是基於曆史做出了這個決定,因為他不想去賭。

    “在這件事上,想必娘要比我清楚。”

    “嗯?”朱高熾很是奇怪地將目光投向了自家媳婦兒。

    “這倒是真的。”太子妃擦了擦嘴,給自家兒子投去了一個大白眼。

    顯然,她的好大兒是要把她給推出來當擋箭牌。

    “兒子今年多大了?”

    “嗯?剛不是說了嗎?十七了。”朱高熾還有點兒沒轉過彎來。

    “那位孫姑娘跟咱們兒子可是同齡。”太子妃不緊不慢地將原因說了出來,讓朱高熾為之一怔。

    還真是,他把這件事給忽略了。

    既然他老丈母娘都開口再次推薦孫若微了,那就證明孫若微至今未嫁,這就有些不太正常了。

    十七歲,在明朝這個時期,這個年齡的女人已經相當於後世三十四五的大齡剩女了,而在這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年代,這個年紀還未出嫁顯然不正常。

    其次,孫若微在某種程度上來說要比尋常女子更加搶手。

    首先,其父孫忠雖然隻是個主簿,但大小也是個官員,有官職就不會缺少聯姻的人。

    其次,作為曾經的太孫妃候選,這無疑說明了孫若微在外貌、品行上都是上佳,不然不可能被列為太孫妃的候選。

    最後,孫家與當今太子妃的娘家交好。

    有這三點在,提前的人踏破孫家的門檻不敢說,但也絕對不會少了,然而孫若微卻一直未嫁……

    不僅如此,在皇太孫要選嬪的消息才剛放出去多久?彭城伯夫人的推薦就來了?這也太快了吧?

    朱高熾以前還沒注意,現在這麽一想,還真是處處都透露著心計的影子。

    “所以說啊,我還是讓爺爺給我選幾個空有其表的花瓶仍在後宮裏擺著好看算了,這孫姑娘我就不招惹了。”

    朱瞻垶招了招手,朱銘快步走來,遞上了一封信。

    “再說了,善奕要學習的東西還有很多,現在的她怕是也就跟那個孫姑娘打個平手而已,我可不想以後搞得我後院著火。”

    “娘您還是帶善奕去好好學習學習吧,就這點兒本事她可不夠格。”

    朱瞻垶的一席話雖然帶有點兒貶低的意思,但胡善奕很是聰慧,她明白朱瞻垶其實多多少少帶著點兒偏袒的意思。

    講真,最近一直用看書追更,換源切換,朗讀音色多,安卓蘋果均可。】

    “妾身讓殿下失望了。”胡善奕低著頭,順著朱瞻垶的話說下來。

    “得,那你們爺仨兒說吧。”太子妃的眼力見兒比胡善奕強多了,自看見自家兒子從朱銘手裏拿了封信就知道接下來的話她不太好繼續聽了。

    後宮不幹政,雖然隻是明麵上的規矩,但樣子還是要做的。

    見自家老娘帶著自家媳婦兒離開,朱瞻垶這才將信甩給了自家老爹。

    “您看看,這事兒我不太好伸手。”

    朱高熾皺了皺眉頭,什麽都沒說就打開了信封。

    按理來說,朱瞻垶這個皇太孫已經有些名不副實了,因為他現如今無論是地位、作用還是能力都已經有點兒蓋過他爹這個皇太子了。

    換句話說,能讓他說不太好插手的事情已經不多了,除了……

    朱高熾的眼睛眯了起來,這事兒……自家兒子還真是不太好伸手,不僅是兒子,就連他都不太好伸手。

    原因無他,這裏麵說的是穀王,也就是朱瞻垶的十九爺爺、他的十九叔相關的事情。

    “這事兒啊……還是交給你爺爺處理吧……”朱高熾也微微搖頭。

    朱瞻垶是小輩兒不好插手,他雖然比朱瞻垶高一輩兒,但也是一樣的。

    “爺爺那邊我已經讓騰驤衛將消息送到錦衣衛去了,爺爺應該昨天就收到消息了。”

    朱瞻垶從自家老爹手裏將信給拿了回來,甩給了自家弟弟。

    這是以前從未有過的,朱瞻基也是愣住了,然後才有些戰戰兢兢地拿起信看了起來。

    雖然他從自家父親和哥哥的反應上看出來這事兒怕是很棘手,但更清楚自家哥哥這其實是在教導他。

    “說說看法。”朱瞻垶輕輕地叩了叩桌麵,顯然是讓弟弟發表一下看法。

    “這……”朱瞻基將信收了起來,看了看自家老爹,又看了看自家哥哥。

    “我就知道這事兒肯定要解決,不然的話肯定就不好收拾了,至於解決辦法……”

    朱瞻垶微微點頭,能看出這一點就已經夠了。

    信上隻是說穀王這段時間總是去蜀王和代王朱桂發牢騷,後來慢慢變成鮮少去蜀王那裏,但與代王的交流卻多了。

    除此之外就是穀王封地的異動了,那裏“自發地”組織起了一批商隊,說是要響應朝廷的號召,將草原的貨物販賣到西域去。

    能說出這番看點,就說明朱瞻基已經察覺到了穀王和代王的圖謀不軌了。

    “若是讓你去做,你會怎麽做?”朱瞻垶又叩了叩桌麵,給自家弟弟出了個問題。

    “這……”朱瞻基低頭想了想,然後抬起了頭,麵帶堅毅之色。

    “首先可以確定的是要講此事扼殺於搖籃之中,其次就是要先禮後兵,我覺得……”

    說到這裏,朱瞻基停頓了一下,然後將目光朝著西北方斜了斜。

    “要不,讓爺爺那一輩兒的人去?”

    “哎喲!”朱瞻垶多少有些驚喜。

    “不錯哦!”

    朱高熾聞言也是微微點頭。

    自家二兒子說的還算可以,先禮後兵這點兒是沒毛病的,畢竟是大明的藩王,現在也隻是有異動而已,隻要是沒付諸行動,那他們就不太好直接動手。

    血脈情誼總是要顧及一下的。

    至於這先禮後兵的禮,那自然是得讓跟穀王、代王同輩的人去,而封地在穀王和代王西北方向的也就隻有一個了,而且這個人選相當的合適。

    蜀王朱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