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打虎

字數:6308   加入書籤

A+A-


                      蘇問所想不錯,武鬆這番豪情,聽得台下眾人熱血沸騰,又是給他貢獻了幾點靈韻。

    蘇問也趁熱打鐵,繼續說道“武鬆大笑一聲,直往岡上走去,全然不顧店家在後方高呼那吊睛白額大蟲何等凶猛,何等恐怖。

    那時已是申時,日頭半落,黃昏將至,武鬆大步而行,走了一陣,終是酒力發作,渾身燥熱起來,便隨手扯開衣襟,袒露胸膛,似醉非醉的踏入那亂林中去。”

    “怎的還是醉了?”

    “廢話,你喝上十八碗,看看自己醉不醉?”

    “這酒常人三碗便倒,這武鬆連飲十八碗,醉上幾分也是理所當然。”

    “切,這就要倒,還說什麽叫它識得武鬆,怕不是要做那大蟲的盤中餐?”

    聽蘇問說武鬆醉了,台下眾人立時不滿起來。

    這就不滿了?

    不至於吧?

    至於,相當至於!

    因為武鬆後醉這一段,在小說中屬於破格描寫。

    何為破格?

    即角色設定與實際發展前後衝突,自相矛盾,構成觀眾難以接受的劇情。

    比如說,一個角色開場的設定是絕世高人,秒天秒地秒空氣的那種,定位要多強有多強,逼格要多高有多高,但隨著劇情的發展,這個絕世高人的實力卻越來越弱,誰出場都能過來踩他一腳,最後更是死在了一些下三流的龍套手中。

    這就是破格,劇情發展與角色設定前後衝突,自相矛盾,原本捧到天上去的人物被一腳腳踩進泥裏,這叫觀眾怎麽接受?

    蘇問這還好,隻是酒力發作,後勁上頭而已,同武鬆之前的海量設定雖有衝突,但並不嚴重,台下的觀眾也隻是稍稍不滿。

    如果他按照原文敘說,將武鬆前勇後怯的那段心理變化講出來,台下的觀眾絕對會當場把他桌子掀了。

    這種嚴重的破格描寫已經超出觀眾的接受範圍了。

    所以,修改是必須的,哪怕要投入不少寶貴的靈韻。

    至於為什麽不把後醉這段也刪改了……

    劇情需要!

    一些情節雖然會讓觀眾不滿,但它們卻是劇情發展的必要因素,不能全部刪改摒棄,隻能盡量減輕它的“毒性”。

    隻要不觸及觀眾的底線,那一些有“毒”的情節,也是可以勉強接受的。

    武鬆後醉這段就是最好的例子,眾人隻是不滿,並未真正發怒。

    接下來就要看蘇問的後續表現了。

    如果後續表現得當,引開眾人注意,那這一段自不是什麽問題。

    可如果後續表現不佳,讓這一點不滿發酵壯大,那蘇問定然要被眾人噓聲轟下台來。

    蘇問也知此事關鍵,當即引出下文“武鬆酒力發作,步入亂林,忽見一塊光撻撻的大青石,便欲躺下歇息一陣,小睡半刻,不想剛剛放翻身體,就見一陣狂風呼嘯而來!”

    “嗯?”

    “那是……?”

    蘇問話聲高懸,眾人眼神凝結,氣氛陡然緊張起來。

    “那是何物?”

    不待眾人出聲話應,蘇問便自答道“武鬆當即翻起身子,立於青石之上,向那聲音來處看去,隻見天昏地暗,飛沙走石,亂林之中撲出一隻吊睛白額大蟲!正是

    景陽岡頭風正狂,萬裏陰雲霾日光。

    焰焰滿川楓葉赤,紛紛遍地草芽黃。

    觸目晚霞掛林藪,侵入冷霧滿穹蒼。

    忽聞一聲霹靂響,山腰飛出獸中王。

    昂頭踴躍逞牙爪,穀口麋鹿皆奔忙。

    山中狐兔潛蹤跡,澗內獐猿驚且慌。

    卞莊見後魂魄喪,存孝遇時心膽強!

    ……

    台下一片寂靜,片刻才見反應。

    “好!!!”

    眾人齊聲,滿堂喝彩。

    “好一頭吊睛白額大蟲!”

    “飛沙走石,天昏地暗,這虎怕不是成精了?”

    “那武鬆酒勁上湧,頭昏半醉,怎敵得過這吊睛白額虎?”

    “快快快,接著往下說!”

    眾人連聲大呼,坐在前排的那幾個地痞流氓更是站起了身,急不可耐的催促台上的蘇問。

    蘇問自不會在此時吊眾人胃口,當即說道“那店家所言不差,這景陽岡上果然有一吊睛白額大蟲。

    見那大蟲爪牙凶獰,武鬆心中亦是凜然,幾分醉意立時散去大半,立於青石之上那猛虎對峙。”

    “這招我知道,叫,叫什麽裝腔作勢?”

    “山中遇虎,萬不可逃,唯有作勢嚇它,才有一線生機啊!”

    “屁的一線生機,那大蟲能被你嚇住?”

    “就是!”

    “都閉嘴,聽你們說還是聽先生說?”

    眾人在台下議論紛紛。

    進入節奏的蘇問也不在意,徑自說道“正所謂雲生從龍,風生從虎,猛虎矯健,非人能及,常人若是在山中遇虎,那萬萬不可轉身逃竄,因為你一轉身那猛虎的爪牙就會隨狂風而來,將你撲倒在地,生而食之!”

    “那該如何是好?”

    聽蘇問如此說,台下也捧哏的應了一句。

    蘇問輕笑“唯有作勢詐虎,才有一線生機!”

    眾人好奇“能詐得住嗎?”

    蘇問輕笑依舊“這就要看那大蟲的膽量和肚量了,若是那大蟲膽小,肚腹尚飽,那還有幾分可能詐得住,若是那大蟲凶殘,又饑又渴,那麽……”

    “那麽如何?”

    眾人好奇追聲。

    蘇問戲謔一笑“你可以死得英雄一些。”

    “……”

    “哈哈哈!”

    這話聽得眾人一怔,隨後才反應過來,頓時忍俊不禁,乃至捧腹大笑。

    這般反應,絕不誇張。

    這個世界的娛樂極為匱乏,前世網絡上那些用爛的段子,都能讓這個世界的觀眾大感新奇,大為受用。

    如果不是有著硬性要求,必須以書山學海中的藏書為本,才能獲取眾人靈韻的話,蘇問都不需要冒險說水滸這樣的反書,單講笑話段子,就能在書場立足,甚至作為“諧星”出道,成為炙手可熱,深受歡迎的名角。

    說笑話可比講故事安全多了。

    可惜,這個如果並不成立,蘇問隻能在眾人的笑聲中轉回主題“但常人是常人,武鬆是武鬆,那吊睛白額大蟲雖凶,卻也嚇不住武二郎這等英雄豪傑。

    武鬆立於青石之上,身若弓弦滿月,已是蓄勢待發,要與這吊睛白額大蟲生死相搏。

    武鬆雄壯,威勢懾人,但那吊睛白額大蟲乃山中惡獸,生性凶殘,今日又還未進食,又饑又渴,更是瘋狂,當即縱身而起,向青石上的武鬆飛撲而去!”

    說到這裏,蘇問驟然一頓,將眾人的心瞬間提起,再重錘而下“那大蟲矯健,迅猛無比,若一道匹練在林中飛過,常人不說躲閃,連反應都來不及!”

    “嘶!”

    台下眾人倒吸了一口涼氣,滿眼緊張的望著台上的蘇問。

    蘇問自然不會在此時壞了觀眾心情,當即說道“匹練飛過,青石之上,已不見人影,隻草木叢中見一斑斕大蟲撲倒在地,聲嘯肆虐,駭人無比!”

    “武鬆哪裏去?”

    “該不會被那大蟲撲中了吧?”

    “都別吵,讓先生接著往下說!”

    眾人滿臉緊張,緊盯高台。

    蘇問卻是一笑“那大蟲方才落地,還未回身,就見一人飛落而下,泰山壓頂一般,壓在了大蟲背上,正是武鬆,迅猛如那猛虎,都不及他身手矯健!”

    “呼!”

    聽此,眾人才稍稍鬆了一口氣。

    不想蘇問又說道“那大蟲被武鬆壓住身背,更是凶性大發,大吼一聲如晴天霹靂,震得那山崗也動,身末虎尾豎起,如鐵棒一般橫掃,劈裏啪啦將周遭林木打得粉碎開來!”

    “謔!”

    “這大蟲好凶!”

    “定是成精怪了(ia第三聲)!”

    “這就是傳說中的騎虎難下嗎?”

    眾人言語紛紛,無不驚駭那猛虎凶威。

    這倒不是蘇問有意給吊睛白額大蟲加戲,而是那吊睛白額大蟲在水滸原著裏就這般凶猛,遠勝其他出場的老虎。

    也是因為這吊睛白額大蟲凶猛,武鬆景陽岡打虎的威名才如此顯赫,甚至可以說一戰封神。

    水滸裏打過虎的角色不少,如李逵就曾怒殺四虎,大小各兩隻,論數量可比武鬆多多了,但威名卻遠不及武鬆。

    因為李逵斬殺的那四虎和景陽岡上被武鬆打死的吊睛白額大蟲,其表現完全不在一個層次。

    當然,這不重要,重要的是蘇問這般講那吊睛白額大蟲,是“尊重原著”的,不會有任何的靈韻消耗。

    接下來武鬆的表現就不同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