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二章:風雲

字數:5136   加入書籤

A+A-


    “這……”

    看宋闕就這樣做下了決定,宋悅與宋顧滿眼驚疑,不由出聲,詢問二人。

    “父親,兄長,何來的外力?”

    “不錯,連皇室元鳳都敗了,天下誰人能與那人匹敵?”

    “便是有人,也無理由來助我宋氏啊?”

    “難道是大周皇室?”

    “不不不,皇室新敗,怎敢再戰?”

    “更別說我宋氏與皇室之恩怨,他們驅虎吞狼,作壁上觀都來不及,怎會出手相助?”

    兩人滿眼不解,望著宋壁,尋求答案。

    宋壁一笑,解釋說道:“放眼天下,當今世上,確實無人是那人對手。”

    宋悅與宋顧點了點頭:“那兄長你……”

    “天下無敵,不代表就能與天下為敵!”

    宋壁一笑,若有所指:“昔日大周太祖,同樣天下無敵,鎮壓當世,九州十地,莫敢不從,但可曾見他肆無忌憚,任意行事?”

    “這……”

    宋悅與宋顧相視一眼,終是明白了什麽,驚道:“兄長的意思是……?”

    宋壁輕笑,接聲說道:“即便是無敵於天下的大周太祖,也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韙,行那倒行逆施之事。”

    “那人雖強,但比昔日之大周太祖,仍是天淵之別!”

    “他或許無敵於天下,但無敵於天下,不代表他就能與天下為敵。”

    “隻要他倒行逆施,為世不容,那天下就會成我宋氏助力,助我宋氏與那人抗衡。”

    “屆時……”

    宋壁冷聲笑道:“誰人力強,還未可知!”

    “這……”

    二人隱約明白了他的意思,但仍有疑惑:“兄長,你如何斷定他會倒行逆施,犯下眾怒?”

    “我並未斷定。”

    宋壁搖了搖頭,喃喃說道:“隻是,此人行事,如此極端,完全超出尋常之理,其中豈能沒有緣故?”

    “若我沒有猜錯,他如此極端,乃至瘋狂的追求那公正法度,必定與他修法有關,甚至可能如佛門大能一般,立下了什麽大誓大願。”

    “誓成無悔,不得不為!”

    “所以,他才會為那所謂公正,所謂法度,不顧後果,不惜代價的斬了大周皇祖。”

    “如此……”

    宋壁冷眼說道:“他立旗舉事,有所根基之後,會拋棄原本之堅持嗎?”

    “怕是不會。”

    “他之法度,乃是天法!”

    “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

    “人之道,損不足而補有餘!”

    “人心皆有私,天下之人,有多少願受他那至公法度約束?”

    “他以天法治人心,便是倒行逆施,必定觸犯眾怒。”

    “屆時,天下沸反,具是他之死敵,具是我之助力。”

    宋壁沉聲說道:“如此一來,我宋氏不僅能守住雲州,保住基業,甚至能借此機會,扶搖而起,得天下之助,一躍成龍!”

    “原來如此,原來如此!”

    聽此,宋悅二人方才恍然大悟,滿眼驚喜的望著宋壁:“兄長當真洞若觀火!”

    “道理推敲而已,算不得什麽。”

    宋壁搖了搖頭,喃喃說道:“人心難測,此事,隻有五成把握而已,我等也要預留後路,如若不成……”

    後續話語,宋壁沒有再說,隻是將目光投向宋闕。

    “為父自有安排,不必憂心。”

    宋闕也展現出了宋氏之主的沉穩與可靠:“收縮兵力,固守州府,觀望形勢,看那人做法與天下反應如何!”

    宋壁點了點頭,轉向窗外,冷笑說道:“現在,三教百家,各方之人,應該都接到消息,準備動身來此了吧,入世扶龍,氣運之爭,嗬……!”

    ……

    時間如白馬過隙,轉眼又是三日過去。

    三日,三日,雲州形勢,變化驚人。

    宋氏重兵駐守,即成府城的錦霞之地,直接易主,改換門庭。

    蘇問占據錦霞湖錦霞鎮之後,又兵發四方,侵吞各地,不過兩日功夫,便將錦霞周邊各縣與上屬的金陽府城拿下。

    沒有遭到任何抵抗,因為宋氏抽空所有兵力,不止是金陽府,其餘各府的守備力量也全數清空,往雲州府城轉移。

    宋氏這雲州之主都棄守了,誰人還會與蘇問拚命?

    隻要蘇問願意,雲州府外的所有府城,他都可以傳檄而定,納入囊中。

    但他卻沒有這麽做,三日時間隻占了金陽府,並未向其他兵力抽空,守備全無的府城進發。

    這是為何?

    無人知曉!

    但這雲州,這金陽,這錦霞,確實已成風雲之地,天下矚目,相競而來。

    此時,雲州官道之上,就見一輛馬車。

    駕車的是一名老仆,滿麵滄桑,神情木訥,驅車卻是異常沉穩,不見顛簸。

    馬車之中,坐著三人,一老二少。

    那老者白發蒼蒼,滿麵褶皺,但老而不衰,兩眸如玉,內斂神采,更有慧光,洞天徹地。

    赫是一名大儒!

    為何斷定是儒?

    因為三教修法,各有特點。

    道門重長生,大修者多似張洞庭般,白發童顏,長生不老。

    釋門重法相,大修者多有法相之貌,佛光粲然,莊嚴神異。

    儒門重文道,所以無長生貌,法相姿,甚至不重肉身皮囊,隻求文道不朽,名垂千古。

    所以,這位老者必是大儒無疑,還是專主文道,不修鬥戰之術的文道大儒!

    “爺爺。”

    老者之下,二人分做,皆是少年模樣,俊逸不凡,隻是一人君子翩翩,不失陽剛之氣,另一人則氣帶陰柔,顯然是女兒之身,男裝做樣。

    此時,便是那女扮男裝的嬌俏少年出聲:“那人當真有真龍之命,讓您不遠萬裏趕到這雲州?”

    “龍蛇並起,皆有運勢,至於將來成是不成……”

    老者輕笑說道:“還得看人意如何!”

    “夫子。”

    聽此,那一直正襟危坐的白衣少年亦是出聲:“此人有通玄之大能,力壓天下,無人能敵,若是再得人助,那必定如龍而起,無人可擋,此番,不知會有多少人前來,博取一個從龍之功,我們能力壓群雄嗎?”

    老者一笑,問道:“你怕爭不過?”

    “這……”

    少年話語一滯,隨即言道:“隻是聽聞那人傾於法家,還不喜我儒門,在寧州之時便多惡士子……”

    “那又如何?”

    老者笑道:“王道必法,維護自身,這是法家之利,但要天下歸心,四海賓服,僅靠嚴法峻刑,是遠遠不夠的,須仗我儒道名教之禮,方能穩固江山社稷!”

    “所以,我等不需與法家相爭,人主無論如何,都要依我儒名之教!”

    老者垂下目光:“隻是……”

    “隻是什麽?”

    老者停住話語,讓在旁傾聽的男裝少女一陣著急,連聲追問起來。

    老者搖了搖頭,望向窗外:“君擇臣,臣亦擇君,且看此人有無人主氣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