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三章:齊聚

字數:4587   加入書籤

A+A-


    大周四方,北有雪原極地,南有蠻荒群山,西見孤煙大漠,東出無盡汪洋。

    雲州地處東南,一接東海之濱,一接南山之脈。

    “海外廣闊,萬國林立,雖大多是一島之國,但也不乏豪雄人物,統納諸多大島,治下疆域可比一州,同樣也有潛龍之命,王道運勢。”

    馬車之中,老者撫須,向兩名少年講述秘辛之事:“東海諸國之中,有不少是前朝遺族,因為君失其鹿,江山易手,不得不遠走海外,保全自身,又依昔日皇者底蘊,占得諸多大島,仍是一方諸侯。”

    那男裝少女好奇詢問:“那南荒呢?”

    “南荒?”

    老者搖了搖頭,說道:“南荒為蠻族之地,盡是窮山惡水,靈氣稀薄,瘴氣遍布,不為我中原修者所喜,反倒是旁門左道,乃至妖邪聖地,內中蠻族野性難馴,不受我儒法教化,隻奉那巫蠱之術,雖然難攻,但也難出,不為王基也!”

    “原來如此!”

    少女點了點頭,又是問道:“那東海諸國之中的前朝遺族,可有成功複國之例?”

    “君失其鹿,主失其格!”

    “再想複國,談何容易?”

    老者搖頭,淡聲說道:“能有一地存身,已是天命遺澤。”

    “確實!”

    少女輕笑說道:“滿天下都是當年推翻前朝的人,怎能容許前朝複國,秋後算賬?”

    “你啊你……”

    見少女把話說得如此直白,老者也是無奈,繼續說奧:“即便如此,這東海也是亡命避禍之地,聽聞雲州宋氏在其中經營多年,如今應該也有幾島在手了。”

    “宋氏?”

    少女點了點頭,釋然說道:“難怪他們敢暗蘊潛龍,原來早早就鋪好了後路。”

    “宋氏蘊養潛龍,也是無可奈何。”

    老者歎息一聲,再揭秘辛:“五百年前,天路未斷,靈機尚存之時,宋氏之主宋疾,乃是一代天驕,更為兵家軍魁,遠征東南外疆,擴下雲州之土,真正威震天下!”

    “那時的宋疾,是天下最強幾人之一,又是兵家軍魁,戰無不勝,已有功高震主之勢,因而受皇室所忌,最終被迫飛升,如此才保得宋氏基業,但為皇室猜疑。”

    “最終,本是九州大族,祖地世家的宋氏不得不背井離鄉,遷至雲州避禍。”

    “那時的雲州窮山惡水,雲州之民與宋氏更是血海深仇,不共戴天,沒有宋疾支撐的宋氏,付出了巨大代價,才在雲州站穩腳跟,其中艱辛,外人難知。”

    “所以,自那時起,宋氏便暗行王道之法,蘊養潛龍在淵,皇室驚覺之時,宋氏氣候已成,又有宋疾後手,為免一州叛亂,天下人人自危,皇室隻能視而不見,放任宋氏在雲州做大。”

    “如此,才有這雲州宋氏!”

    聽完老者講述,二人亦是感歎。

    “宋疾雖是先天絕頂,幾近通玄的人物,但他修的是兵家之法,一身實力七成都在軍勢之上,破界飛升,孤身而去,不說生死難料,也是前途未卜。”

    “如此,也難怪宋氏暗生不臣之心,皇室這般做法,實在太過傷人。”

    “皇者之道,本就如此,不行帝王平衡之術,那大位安能坐到如今?”

    兩人感歎一陣,再看老者:“宋氏如今怕是寢食難安吧?”

    “這是自然。”

    老者撫須一笑:“誰能想到這小小雲州竟會出此驚天人物?”

    白衣少年更是感歎:“一步錯,步步錯,最終滿盤皆輸啊。”

    “這也未必。”

    老者搖了搖頭,目光之中,隱含憂慮。

    如此這般……

    “老爺,到金陽府城了!”

    老仆低沉的話語聲傳來,那男裝少女即刻將車簾揭開,向外觀望。

    隻見窗外,車水馬龍,正是城門關口。

    城門處大排長龍,除去衣衫樸素的小民百姓之外,還有眾多錦衣華服的富貴人家,以及扮相不同,各有奇異的修者。

    所有人,都在排隊,隊列之外,還有諸多馬車停放。

    “這……”

    少女回過頭來,滿眼不解:“是要幹什麽?”

    話音方落,就見一名身穿皂衣,腰胯長刀,官差衙役似的人來到車前,宣聲告道:“入城者,下車排隊,過關檢查,車內不得藏人,否則,依法查辦!”

    說罷,也不管幾人如何反應,便向後方趕來的馬車走去,照此流程,繼續宣告。

    “這……”

    見此,那趕車的老仆也隻能回過身來,揭開門簾,請示老者。

    望著城門前大排長龍的隊伍,老者沉聲不語,片刻之後,方才起身:“入鄉隨俗,都下車吧!”

    三人下車,來到隊伍末尾排上,再轉眼打量四周。

    “嗯,道士,和尚,都來了!”

    “那是法家之人?”

    “衛明,法家大修,下任巨子的有力人選!”

    “這等人物都來了,看來法家對此是勢在必得啊!”

    “王道必法,但治國卻需儒術,法家雖盛,卻始終居於人下啊!”

    “道佛爭宗,儒法爭名,曆來如此。”

    “皆看人主所向,重道抑佛,重佛抑道,尊儒治法,尊法治儒……”

    “聽聞那人甚重法度,最合法家之理念,如此,也難怪法家大修前來。”

    不止兩人暗語,四下亦見議論。

    畢竟,隊列之中,奇人太多,三教百家之士具在。

    若無議論,才叫奇怪。

    唯有老者不語,將目光投向城關之處,落在關口盤查的差役之上。

    一隊差役,修為都在一境,為首的差頭也不過堪堪二境。

    此等修為,莫說老者這般的先天大儒,九州名士,便是雲州本地的修者看來也不算什麽。

    但……

    “這般氣象……”

    老者眼神一凝,心有所感,將目光轉向他處,恰好迎上另一人眼神。

    正是那位法家大修——衛明。

    “龐山先生久違了!”

    “衛子別來無恙?”

    兩人目光一對,皆是點頭見禮。

    看著兩人目光交流,點頭示意,後方的少女即刻向少年問道:“爺爺與那人認識?”

    少年點了點頭:“這是自然,儒法爭名,夫子與這位衛明先生可是亦敵亦友。”

    “原來如此。”

    少女恍然大悟,隨即蹙眉:“那這次他可要壓過爺爺一頭了,此地的法度之力比九州主府還要森嚴,弄得我渾身不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