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又是一年冬去春來

字數:7284   加入書籤

A+A-




    第11章 又是一年冬去春來

    牛年的春節剛過。

    資本市場的暖風一陣接著一陣,種種跡象正在表明市場經濟如土裏的雨後春筍,蠢蠢欲動,已有跡象顯示即將迎來複蘇。

    春江水暖鴨先知。

    滬深兩市的股票市場對政策的反應最為敏感,房地產上下遊的相關企業率先崛起,似乎有意要扛起了新一輪牛市的大旗

    另一個就是4萬億的新一輪經濟刺激政策,房地產重新在兩會上的桌麵上提出是國家重要的支柱產業,對gp的貢獻和民生就業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至此,房地產的夜壺論甚囂塵上。

    2009年正月初十,正值立春,空氣浸透著蕭瑟的濕冷。

    高山和林麗從l市雞鳴鎮的橋南村準備回s市,車的後備箱一早堆滿了各種農產品。

    香菇、木耳甚至大米,出發前高山母親又從老房子裏提著一袋塞滿了芋頭和地瓜的麻袋。

    高山說:“媽,都放不下了,再者這些東西也不用帶了,城裏也都是有的。”

    “你這孩子,家裏現成的,幹嘛去買呢,不用花錢啊”,高山媽雖然已經70多歲了,背駝了,但精神爍奕,說話聲音響亮。

    老太太開心地告訴高山,老大決定今年先把木耳棚搭起來,引進點菌種,大家都覺得凡事開始了就有奔頭,試試運氣,總比到處打零工強吧。

    老太太笨拙淳樸,一身粗服,這兩年除了老大偶爾犯渾,讓她鬱悶個幾天,其它倒也平安無事,心情也不差。

    老大務農在家倒是能照顧到她,孫子大學也快畢業了,家裏經濟壓力是一年比一年小;老二進了國企,還娶了一個當官的女兒,村頭村尾遇見她都說好福氣啊,祖墳冒青煙了。

    她心裏樂嗬,心態倒也稀鬆平常,反而話不多說。

    一個人含辛茹苦地把高山和他哥拉扯大,大半輩子飽經風霜也經曆了世態炎涼。

    現在年紀大了,生活馬馬虎虎也還過得去,對事反而看得開了,凡事不強求,更不會忘乎所以,人淡如菊,心淡如水。

    高山聽他姐說過,當年老媽為了區區幾十元學費,冒著雨天山路滑的危險砍了一捆細竹去收購站,被以不標準規格的理由一根一根地抽去了大半,姐姐說母親欲哭無淚的場景讓她永世難忘。

    這些年隨著年紀越大,高山發現老太太思維清晰,還思想進步,跟得上時代,時常還戲謔說,有錢不要多存,該花就花,誰曉得哪天就貶值了。

    當村裏人慫恿她去城裏的小兒子那享享福,她說,人跟人的生活節奏不一樣,兒孫自有兒孫福,孩子們喜歡三分鍾泡麵,咱則要煲一個小時的湯,生活習慣不同,就不去互相難受了。

    話雖這樣說,高山還是覺得陪老人家身邊的時間實在少得可憐,打小出外讀書,畢業後在外工作,家鄉成了故鄉,回家就像做客,老太太就笑著說你啊都把老宅當成了客棧,

    都說父母在,人生尚有去處,高山尋思著趁老太太還健在,日後多找時間常回家看看吧。

    “媽,要不跟我們一起到城裏吧”,高山說:“我也好帶你去兜兜啊,你不是常說要去看看大飛機長的啥樣,我帶你去看啊。”

    “那是與你的玩笑話,不去了,我這身子骨去了淨給你們添亂”,老太太馱著背,人瘦了個也小了,站在轎車旁,頭都不用壓低。

    她慈愛地向窩在副駕駛座上的林麗麵授機宜如何做高山愛吃的芋頭丸子,最後囑咐說:“麗麗,有空多回家來吧,還有給媽趕緊生個孫兒,你媽如果沒空帶,我還可以帶得動的。”

    林麗咧著嘴傻笑著,普通話夾雜著地方方言她哪能聽得懂,但得表現出天將降大任一樣認真記著,明白似的一個勁點著頭,麵露微笑說:“好,好。”

    習俗、語言和生活習慣皆和城裏長大的林麗截然不同,麵上周全,回城心向往之。

    橋南村的村口石拱橋上橫跨著上百年原有的木橋,剛經過大修,采用了部分鋼結構和混凝土材料進行加固,但主體木製的梁柱和屋頂依然是沿用中國傳統的釘鉚結構。

    拱橋跨越在高山從小玩耍的那條小河上,古色古香,讓人賞心悅目,是遠近聞名的具有人文特色的自然景點。

    石橋下靜靜淌過的河流,還有那個落花繽紛的油桐花,像雪花一片片隨風飄灑,落在水麵、河灘和山坡田野裏,勾起了高山兒時最美的思緒。

    老太太一路相送到橋頭,直到車影子離開視線不見了為止,她才緩慢的轉身,老淚縱橫起來,她用袖頭偷偷拭著眼角,不希望讓人見著笑話。

    年紀大了見不得別離啊,傷感油然而生。

    車子顛著經過了鄉道十八彎,經過改造後有了3米多寬的鄉道好走多了,雖然還是坑坑窪窪,但起碼兩輛車在大部分的路段裏可以避讓,路兩旁是茂密的野草樹林,風景甚是優美。

    天空湛藍,白雲悠悠。

    就這樣一顛一晃,二十幾分鍾穿梭了幾個山穀和一片稻田後,快接近鎮上交叉口時,前麵的車速緩慢了下來排成了長龍,偏僻地竟然還堵上了車。

    巧的是,高山下車了解到是遠房的表舅和自己的初中同學摩托車相刮擦了,還好人沒事,發現兩邊都是熟人,互相掏個煙說聲不好意就散了。

    小村鎮就是這點好,誰家親戚不是一串串的,都說現在不像以前了,一有矛盾還沒打架,就發現是誰家親戚,哪好意思動手動粗。

    好多年沒見的老同學去他丈母娘家,他認出高山後大嗓門囔道:“變化真大啊,小個頭一晃那麽高,樣子也成領導模樣了”。

    說話漏風似的,都多少年了,還是缺個牙一樣語調沒變。

    同學羨慕嫉妒恨的口氣說:“你可是我們班級唯一考上一本的高材生,怎麽一畢業就不聯係我們呢,你看大家春節都還在q群裏聊到你呢。”

    轉角處遇到多年不見的同學,高山心情愉悅,他自然地拍了一下同學的肩膀說:“說笑了,我也常惦記著你們呢”,同學則順水推舟說:“我拉你進班級q群吧,以後有空常聯係。”

    說著,高山指著同學嘴上調侃道:“你那牙缺口得趕緊去補補,多少年了,說個話還那麽個費勁。”

    同學舌頭一吐聳了一下肩膀,一副無可奈何的狀態笑著說:“天生的漏風腔,補個啥牙,聽得清楚就好。”

    突然,同學瞄了一眼車上坐著的林麗,像是故意避開,神秘地靠近高山壓低聲音問:“你還記得嗎?你前桌的珊珊,和你一起在元旦晚會搭檔表演的那個。。。那個什麽節目了?”

    高山立馬想到說:“梁祝十八相送。”

    同學大幅度一擺頭爽朗笑道:“對嘍,就是梁祝,那可經典啦,我到現在印象深刻著呢。”

    同學還告訴高山,聽說珊珊也在s市工作,她不容易啊,帶著殘疾的弟弟打零工。

    畢業快二十年了,歲月模糊了記憶,過去的往事像別人的故事一樣,久遠的不太真實。

    林麗望著這兩個人你來我往嘀咕著,催促著喊:“高山,快點吧,等一下到家天都黑了。“

    “去吧,去吧,媳婦都等著急了。”同學知趣地和高山道別。

    一路上,林麗昏昏沉沉聽到廣播裏她媽媽在s市采訪的錄音廣播,經廣記者的采訪,她媽媽信誓旦旦地說:“破解教育資源的不公平迫在眉睫、刻不容緩,金湖區將在劃片校內的教師交流上做出大膽的嚐試,為了營造良好的教育環境,改革勢在必行。”

    s市街上已是車水馬龍,元宵未至,倦鳥歸巢。

    阿榮的爸媽春節期間在s市逛了個遍,植物園,中山街,萬國博物館等;也吃了個遍,沙茶麵,土筍凍,還有澳洲大龍蝦。

    就是老人家舍不得,說這個貴了,那個沒必要點了,但終究心裏還是樂開了花,兒子長大了,出息了,還是一個不大不小的老板呢,在村裏也算能揚眉吐氣了吧。

    坐著奔馳,穿街走巷於大城市中,走馬觀花,享受到兒子給予的意外安排,眼中的驚喜不言而喻,夫妻倆終日笑顏逐開。

    一輩子在農村務農的阿榮爸媽,是典型的莊稼人,勤勞、務實、善良,濃厚的小農意識。

    阿榮還小時,夫妻倆做事謹小慎微,誠惶誠恐,對於任何事情都不敢掉以輕心。

    生活上倒是配合默契,夫唱婦隨,一唱一和的,待人接物雖稱不上周到但有禮有節。

    因此,阿榮小時雖沒有城裏的孩子那般嬌生慣養的條件,但也算是豐衣足食,家教良好,沒受過什麽委屈。

    歲月匆匆,一晃,養兒防老就成了現實。

    阿榮告訴他爸媽,回去就把村裏的宅基地趕緊清理幹淨,給二老在老家蓋個新房,我們家又剛好在村口,磚牆房子蓋起來,冬暖夏涼,洋氣得很。

    阿榮爸媽一聽,麵呈悅色說,好啊,我們都盼了多少年了,老房子是該拆了重蓋,每年一到雨季,怎麽修也不好,逢年過節都不好意思請親戚來家玩。

    他爸爸說:“阿榮,我們也正要和你商量這事呢,這兩年政府鼓勵我們拆除老宅,說改成農田到縣城裏買房可以補貼7-8萬呢,但是蓋房子就沒這個補貼了。”

    媽媽眸裏放光補充說:“我們覺得呢,這錢還是要爭取拿到的,補貼不少呢。”

    阿榮說:“爸媽,不能改農田,改了以後我們回去住哪啊,再者你們如果買個房在縣城老家的活咋辦呢?”

    老實巴交的父親把頭一摸說:“這也是事實,急功近利不好,所以才和你商量著怎麽辦”,媽媽也跟連連點頭說:“是啊,是啊,我還等著你們以後帶娃回來呢。”

    小白在旁聽後則觸景生情,不由自主地暗自神傷,獨自落淚。

    自從肚裏的寶寶失去後,她並沒有一副生無可戀的狀態,也沒有整天唉聲歎氣的難過,她把大部分精力放在幫阿榮公司的財務處理上來轉移注意力。

    隻是偶爾夜深人靜想起這傷心往事,就會用紀伯倫的一段話來安慰自己:你的兒女其實不是你的兒女,因為生命不會後退,他們借助你來到這個世界,卻非因你而來,他們是生命對自身的渴望。”

    或許這個小生命看到我們還沒準備好,擔憂給我們添亂,就暫時不願意借助我的肚子來了吧。

    這樣自欺欺人的阿q精神,歸根結底小白是為了自己的心情能平複些。

    與此同時,黃星一家開啟了新的一年買房步伐。

    武夷路上,市政公園旁的“春天裏”售樓部,一身正裝的銷售顧問正帶著黃星一家看樣板房。

    “嗯,這個戶型不錯,麵朝大海,春暖花開。”

    銷售顧問一番天花亂墜的介紹後,曉玫興奮不已說著。

    黃星告訴曉玫,這個戶型是目前市麵上最新出現品字型結構裏的邊套,它的好處就是可以做到三麵采光,南北通透,私密性極強。

    “奶奶,我要住這個房間,這個房間多好啊,我以後就可以坐在這個窗戶上,看窗外的小鳥飛來飛去、嘰嘰咋咋,說不定還會落在這裏跟我玩呢。”

    小乖繪聲繪色講著,像個小精靈,扯著奶奶從客廳到主臥,跑了一遍又一遍,忙的不亦樂乎。

    儼然這裏就是她家似的,開始憧憬起來了。

    黃星媽媽對著小孫女說:“我的乖乖,這麽好的房子咱哪買的起啊”,他指著高層前麵的一排小矮獨棟告訴黃星說,“阿星,那個不錯啊,和我們老家一樣的。”

    “媽,那是別墅,價格是這個好幾倍呢,那一套的錢買我們家十套還綽綽有餘”,黃星笑著回答。

    丈母娘聽到這話眼睛發直,驚呼咋舌道這城裏的房子貴的不可思議。

    曉玫拉著小乖煽風點火笑道:“外婆說那小棟不錯,媽媽也覺得不錯,要不我們叫爸爸買好不好?”

    “不行,不行,得貴好幾倍呢,你爸媽又不是能日進鬥金的”,曉玫媽慌不連迭擺手不要,她則在一旁壞笑著。

    景觀示範區和戶型樣板房不像有些樓盤隻是做個花架子,流於形式,看得出來是開發商用心,下了真功夫,真金白銀實打實的精心布局。

    地產的金牌策劃師黃星看後也不可避免地被震撼到了,東方園林典雅、靜謐;戶型方正,功能分區清晰、幹濕、動靜分離;樓棟之間巧妙錯開,使得每一戶都能推窗即景,在有限和無限的空間裏自由切換。

    心緒難平,抑不住激動的黃星心想這才是我夢寐以求的那個家嘛。

    (本章完)